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毛氏三兄弟-第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十几天后,毛泽东到于都去了,一去就是半个多月,还在于都大病一场。    
        瑞金方面,已开始红军主力突围转移前的最后准备工作,一片忙乱景象。    
        毛泽民和钱希钧被通知参加突围转移。国家银行编为中央纵队第十五大队。银行工作人员毛泽民、钱希钧、曹菊如、莫均涛、任远志、曹根全、黄亚光、吕汉勋、刘建棠、章水柏、张达远、郭金水和一位总务科长、一名饲养员,共14人,都编在这个大队。“秘密金库”里的金银财宝取出来了,刚刚印好、还散发着油墨香味的钞票以及印钞票的机器一起,打点成六七十副挑子,配备了100多名运输员。原中央政府总务厅厅长袁福清任大队长,毛泽民任大队政治委员,曹菊如任党支部书记。副行长李六如夫妇被留下打游击。    
       这是一个肩负特别重任的长征大队,为了保卫他们的安全,中央军委特给他们配备了1个警卫连。    
        突围出发之前,毛泽民和钱希钧来到瑞金塔下寺贺子珍父母家中,想见见大哥、大嫂和弟弟、弟媳。    
        尽管近些年三兄弟和三妯娌都在中央苏区工作,但真正团聚的时间很少。要突围转移了,也不知突围到哪里去。大哥刚刚被批准突围,才从于都赶回来,正忙于处理中央政府那一摊子的善后。大嫂贺子珍被编在中央纵队的休养连随军行动。弟弟泽覃和弟媳贺怡,双双被决定留在苏区打游击,很快就要天各一方,以后互相间能不能再见面也很难说。毛泽民深深眷恋着手足之情。    
        谁知大哥和弟弟都没有到岳父母家来,倒是贺子珍和贺怡到父母这儿来了。她们是来商量怎么安置小毛的。    
        小毛又叫毛毛,是个男孩儿。毛泽东给这个儿子取名叫毛岸红,是贺子珍1932年冬在长汀“福音医院”生下的,现在已经两周岁了。    
        贺子珍要随军突围,按规定不能带孩子。贺怡说,毛毛留给她和泽覃照顾,他们会想办法将孩子安置好的。姐妹俩的母亲温图秀,知道两女儿还都怀着孩子,深深地为她们担心。    
        毛毛此刻正趴在桌子上啃鸡腿。贺怡特意叫妈妈杀了一只鸡,原想毛氏三兄弟前来聚聚,可现在只有泽民和希钧来了。    
        毛泽民俯身抱起毛毛。毛毛挺乖,欢快地连声喊:“叔叔好!婶婶好!”    
        毛泽民连连亲着毛毛的小脸蛋。他对大哥的孩子特别疼爱。此刻,他不禁想到了自己在上海亲手安置的岸英、岸青、岸龙三个侄儿,想到了大嫂贺子珍托自己帮助寻找寄养在龙岩城的小侄女儿……    
        毛泽民也有自己的孩子。早年在韶山时,他与结发妻子王淑兰生有一子一女。子名远益,后夭亡;女名远志,1922年5月出生,算来已有11岁了。毛泽民离开湖南到上海后,就与妻女失去联系。他一直想念着淑兰母女。后来,由于白区工作的需要,他和希钧结合了。婚后他们还没生孩子,但希钧爱泽民,也关心泽民的孩子,是个贤妻良母。后来,他们还收养过别人的孩子。这使泽民欣慰。现在,他要随军远征,离开根据地,离开侄儿,更不知何时能见到自己的孩子,禁不住潸然泪下。    
        钱希钧留给小毛毛一件夹衣、一包糖,送给贺父贺母各一块布料,嘱咐他们多保重。    
        毛泽民对贺怡说:“泽覃回来了,叫他立即来找我。你们一大家子人留下,钱肯定不够用。我和希钧还剩余点伙食尾子,你们拿去。”    
        说完,他招呼钱希钧转身走了。    
        秋风乍起,落叶飘飘。10月10日傍晚,毛泽民率领十五大队,与中央纵队一起,离开瑞金云石山,向于都集合。10月16日晚,在苍茫夜色中,他们渡过于都河,用扁担挑着一个国家银行,跟着整个苏维埃共和国开始了艰难的征程。


第十六章 突围西征把苏维埃驮在马背上的长征

        情况危机,已关系到红军的生存!    
        突围西征,已关系到苏维埃的前途!    
        一切都来得这么紧迫,一切都来得这么仓促,叫人没有准备。    
        贺子珍听说要把小毛毛留下,自己跟着队伍突围,她一下子就慌乱了。孩子是娘的心头肉。她舍不得惹人喜欢的小毛毛。小毛毛不满2周岁,正在呀呀学语。白胖胖的小手小胳膊,像藕节似的好看;脸上胖噜噜的,一笑有两个淡淡的笑靥;他形态完美,精力充沛,嫩弱的四肢具有天然的灵活动作。他和世界发生的每一次新的接触,都使他快活的喊起来。    
        “要走我就带着孩子走,不让孩子走我也不走!”贺子珍的倔脾气上来了。    
        “这是中央的决定!带孩子怎能打仗?”毛泽东解释。    
        “我不走不行吗?”贺子珍道。    
        “你走不走也是中央的决定!”    
        “还讲不讲理?”    
        “谁让你是党的人哩?”毛泽东说完,又道:“时间太紧急了,我已通知泽覃和贺怡,她们要留下坚持斗争,一会儿她们就来领孩子。来了你也不要哭!”    
        贺子珍想了想,要让妹妹带孩子她还放心些。再也不能像第一个孩子交给老乡看,后来到龙岩老乡家看,硬硬的找不到。这曾叫她哭过数次。    
        说话间,贺怡和泽覃夫妇二人推门进了屋。她们一是来送行,二是  把小毛毛领走。一进门看见姐姐护着怀里的小毛毛在哭。    
        “别哭了,你的亲人都来了!”毛泽东喊道。    
        “毛毛,让姨妈抱抱!”    
        懂事的小毛毛看看妈妈摇摇头。    
        泽覃也道:“大姐,这又不是上刑场,有我们在就有孩子在,有我们吃的就有孩子吃的,你放心走好了。”    
        贺子珍擦拭了一把泪说:“谁看都比不了娘看!”    
        毛泽东道:“子珍,要坚强起来!”    
        “妈妈,不哭。”小毛毛道。    
        “妈妈不哭,你跟姨妈去吧,好不好?”    
        “好。”    
        毛泽东激动地走上前,抱起儿子,使劲地亲了两口:“我的好宝贝!”说完眼里闪烁着泪花。    
        贺怡接过着小毛毛,他们又说了有关父母安排的话后就匆匆离开了。    
        送走了小毛毛,毛泽东提示贺子珍说:“快收拾东西吧?”    
        说话间,瞿秋白牵着自己的土黄马,带着饲养员小张来到毛泽东的住所,毛泽东夫妇赶紧迎上前去。    
        “润之,我给子珍送马来了。征途漫漫,不胜脚力。子珍,这马就归你了。饲养员小张身强力壮。让他也跟你去吧!”    
        饲养员小张向贺子珍立正敬礼:“贺部长,我一定把马喂好!”    
        毛泽东夸奖道:“小伙子,好样的!”    
        “主席好!”饲养员小张又向毛泽东敬了个军礼。    
        接着瞿秋白从自己的小藤箱里翻出一件毛衣,随手递给毛泽东:“润之,这件毛衣是我女儿为我织的。征途艰辛,你带去御寒吧。”    
        毛泽东坚辞不受:“不行,你将毛衣给了我,你自己拿什么御寒?赣南的冬天也是很冷的。”    
        瞿秋白执著要送:“苏区的形势将会变得怎么样,很难预料。我这把老骨头或许就会埋在这里,这件毛衣还不知能否用上呢!”    
        毛泽东眼含热泪,紧紧地握着秋白的手:“秋白,等着我们,大家一定会再相聚的!”    
        分别红都是在1934年10月10日傍晚。    
        如血残阳,正落西山。    
        瑟瑟秋风,落叶飘飘。    
        突围转移的红军部队和中央机关,编成野战军。红军第一、三、五、八、九军团,正按军委命令,有的已撤离战场,开向于都集结;有的仍在战场上浴血奋战,顶着敌人的进攻,等待着撤退转移的命令。    
        由中央各机关编成的野战军第一、二纵队,今晚开始撤离瑞金。    
        梅坑、田心、岩背、九堡等处通往于都的大路口,集结着一队队等待出发的队伍。    
        路旁挤满送行的人们。    
        站在出发队伍中的中央政府秘书长谢觉哉,不时摸摸背包里的那颗苏维埃共和国的国玺,觉得是那样的沉重。    
        就要告别红色首都了。出征的人们不约而同地都转头朝叶坪、沙洲坝方面凝望,都想再看一眼高耸的红军烈士塔,再望一望巍峨的中央政府大礼堂,再喝一口红井水,再给共和国的国旗行一个庄严的军礼!    
        传来了出发的口令。队伍在缓缓地移动。    
        再见了,红都!    
        走好啊,亲人!    
        于都河边,无数的火把将呜咽的秋水映得血红。    
        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张闻天、彭德怀、陈云、刘少奇、刘伯承、林彪、聂荣臻……还有博古,挥手向河边送行的苏区父老乡亲们告别,随着蠕动的队伍渡过于都河,踏上征途。    
        送行的人群中有人吟诵:“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驮着共和国行进的战马,发出嘶鸣,那么悲壮,那么撼人心魄!    
        苏维埃共和国随着大转移的队伍,在马背上从瑞金驮到了遵义。    
        “左”倾错误瞎指挥。突围转移的队伍由出发时的八万七千人,锐减至不到三万人。    
        苏维埃共和国面临着覆灭的危险。    
        遵义会议的胜利召开,面对严重的失败,毛泽东和王稼祥、张闻天等带头向“左”倾错误领导者们发难。博古、李德被轰下台。周恩来诚恳检查,毅然支持毛泽东的正确领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