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史有学问-第7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刘基说:“国之大事,莫大于置相,易相犹如殿之换柱,如用小柱,非折即扑,我就是这样的小柱,怎么可以换上去呢?”
朱元璋又问:“杨宪如何?”刘基说:“杨宪有当丞相的才能,却无当丞相的器量。丞相必须持心如水,不偏不倚,杨宪做不到。”
朱元璋又问:“汪广洋如何?”刘基说:“器量更浅,胸怀更小。”朱元璋最后说:“胡惟庸怎么样?”刘基答道:“万万不可。当丞相好比驾车,胡惟庸不仅驾不好车,还会弄得辕断轮摧。”
朱元璋还是让这几个人当了丞相,结局如何呢?杨宪因犯律被杀,汪广洋被赐死,胡惟庸谋反,其案株连之多,被杀三万人,连李善长也被连累灭族。刘基可算有知人之明了!
胡惟庸因刘基曾在朱元璋面前贬评过自己,就怀恨在心,当了丞相之后,就诬陷刘基的儿子,也诬陷刘基占了有王气的坟地。刘基本来在家过着隐居的生活,下棋品茗,逍遥自乐,却忽然被传到京城,令其对证。虽然最后朱元璋还是把他护送回家,但他还是忧愤成疾,于公元1375年去世,享年六十五岁。
张良、韩信、萧何同为汉初三杰,但韩信遭戮,萧何也曾被囚,唯有张良,刺秦王而得脱,事刘邦而无咎,可谓三杰之首。
中国历史上的奇人逸士很多。
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奇人当数武王伐纣时的姜子牙了。姜子牙自知有很大的本领,但时运不济,他也无可奈何,于是就耐心等待。他可谓事事不顺心,即使做点小买卖,老天也与他作对。
一次,他借钱买了点面到街上去卖,没想到一阵风把面全吹跑了,弄得他血本无归。但他没有灰心,等待时来运转,他在渭水边上钓鱼,用的是直钩,所以一条鱼也钓不到,他老婆来送饭,见他用直钩钓鱼,不禁大怒,就把鱼钩弯过来,趁他吃饭的功夫就钓了许多。姜太公见了,反把那些鱼都放到水里,并对老婆说:“我是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一切都要顺其自然,岂可勉强?”后来,连老婆都跟他离婚了,他还是在等待。一直到了八十岁,周文王才来到渭水边,请他出山。周文王亲带车马,在他的身边一站就是半天,姜子牙终于被周文王的态度所打动,出山相助。
据说姜子牙不仅智谋超人,还道术精深,既能出谋划策,又能掐会算,甚至可呼风唤雨、撒豆成兵,在武王伐纣的过程中立下了大功,后被封于齐。在当时,齐地是膏腴之地,鱼米之乡,又是最为经济发达的“开发区”,其享禄之厚,为百官之首。姜子牙也被尊称为太公,可谓福寿双全。
《高逸图》大隐住朝市小隐入丘樊丘樊太冷落朝市太嚣喧
不如作中隐隐在留司官似出复似处非忙亦非闲
不劳心与力又免饥与寒终岁无公事随月有俸钱
君若好登临城南有秋山君若爱游荡城东有春园
君若欲一醉时出赴宾筵洛中多君子可以恣欢言
君若欲高卧但自深掩关亦无车马客造次到门前
人生处一世其道难两全贱即苦冻馁贵则多忧患
唯此中隐士致身吉且安穷通与丰约正在四者间
唐/白居易/中隐
秦末汉初的张良也算是一位奇人,他奇有四处:一是散尽家财,誓为韩国报仇,寻访刺客,在博浪沙行刺秦始皇。虽未成功,但其勇烈刚毅,不能不叫人啧啧称奇。其二是他得遇奇缘,习得兵法。据说张良遇到一位老人,那老人让张良把掉在地上的鞋子给他穿上,张良照办了,老人就约他黎明在某地相会,授以兵法。张良连去两次,老人都先他而到,老人给他最后一次机会,于是,张良干脆从晚上等到黎明,根本就不回去,总算使老人满意了。老人觉得他品德甚佳,才质不凡,就授他兵法,张良从此就成为一位卓越的军事家。这个“张良纳履”的故事,直到现在还常常被拿来教育儿童尊敬老人。其三是他屡出奇计,助刘邦脱困危、胜项羽,成为西汉的开国功臣。其四是能功成身退,不贪名利,既躲过了刘邦、吕雉对功臣的诛戮之祸,又免去了像萧何那样的屈身之辱,只是洁身远引,钻研兵法,恰像清溪湍湍,避世而流。
东汉末年的诸葛亮当然也算得是一位奇人。他躬耕隆中,不辍诗书,用他的话说,就是“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等到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见他仁德至厚、诚信可嘉,便决定辅他共图大业。诸葛亮未出隆中就三分天下,既出隆中,更东联孙吴,北抗曹魏,火烧赤壁,再取成都,终于证实了他三国鼎立的预言。但诸葛亮之奇,还不全在此处,与其他人相比,他是洞察世事偏又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他明知天下大势,三足而立,魏、吴皆不可图,但他却要实现刘备匡扶汉室、继承汉统的遗愿,不辞辛劳,六出祁山,终于鞠躬尽瘁,积劳成疾,呕血而亡。
隐居山林不足为奇,奇的是在经时济世中偏能显出其奇人逸士的本色。政坛上的奇人逸士,“兼济”与“独善”兼得,现在想来,犹令人向往不已。
12谦让制胜的政治家
古人云:“谦受益,满招损。”这意思是说谦逊退让往往会得到好处,而骄傲自满却往往招致灾祸。不管现在的人怎样感叹“世风日下,人心不古”,不管人们怎样为现代人的道德沦丧而忧心忡忡,古人一些谦逊的美德,还是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些矫正眼下世风的信心。我们当然不是提倡回到古代去,身穿长袍马褂或是头戴高帽,脚登草履,也无意厚古薄今,感叹一代不如一代,去做鲁迅笔下的“九斤老太”,只是想“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明得失”罢了。
谦让往往和虚伪相纠结,有时很难分清哪是谦让,哪是虚伪,或是真诚的谦让被人有意无意地看做虚伪,虚伪的推辞也会被看做是真诚的谦让。尽管这样,历史上那些为了大局或是出于个人的品德而真诚谦让或是真诚让贤的事例还是为人们所认知、所称道,一直流传至今。
在春秋战国时期,鲍叔牙让贤是著名的一例。
鲍叔牙和管仲原是好友,二人相互之间十分了解和推重。后来两人分别辅佐齐襄公的儿子公子小白和公子纠,齐襄公死后,兄弟俩争位,进行了火并,管仲曾偷偷地射了公子小白一箭,幸亏衣带钩挡住,小白才未丧命。公子小白即位后,鲍叔牙为了齐国能够得到管仲这样的人才,劝说齐桓公(即公子小白)攻打鲁国,设计从鲁人手里要回管仲。后来,因为鲍叔牙在齐桓公即位及其他方面立有大功,齐桓公要拜他做相国,鲍叔牙真诚地推辞说:
“我在五个方面不如管仲。第一,对待百姓宽容柔和,替他们着想打算,我不如管仲;第二,治理国家而又能使大权统一在君王手里,我不如管仲;第三,讲究信义,能够受到百姓的真诚拥戴,我不如管仲;第四,制定礼仪制度,让四方百姓都来效法遵守,我不如管仲;第五,亲临战场擂鼓进军,使战士勇气倍增,我不如管仲。我和管仲有这么多的差距,您为什么要拜我做相国呢?您如果想成就霸业,非重用管仲不可。”
桓公听了鲍叔牙的话,重用管仲,终于得以“霸诸侯,一匡天下”,成为春秋时期的五霸之首。鲍叔牙让贤也成了千古佳话。
汉文帝初年,陈平做丞相。陈平和周勃都是跟随汉高祖刘邦一起出生入死的将军,只是陈平的功劳比周勃的大,所以才由陈平当丞相,可后来周勃率兵诛杀吕后等诸吕,恢复了刘姓的汉室江山,功劳又比陈平大了。陈平想把相位让给周勃,就称病不去上朝,汉文帝觉得很奇怪,就前去问讯。陈平说:“随高帝征战时,周勃功不如我。现周勃诛杀诸吕,保住汉室,我功不如周勃,所以愿意把相位让给周勃。”
众所周知,三国时期的周瑜是一位很年轻的将领,因曹操率军来犯,东吴孙权才破格提拔,让他做水陆都督,率军抵抗曹操。周瑜年纪小、资历又浅,所以有些老将就不大服气。特别是程普,屡次给周瑜难堪,但周瑜以国家大局为重,“折节事之”,团结了众将,与刘备联合,终于击败了曹操。
在这些事例中,最著名的当数廉颇与蔺相如的“将相和”了。
赵国末期,楚国被秦将白起攻下了郢都,被迫迁都,齐国自被燕将乐毅攻败之后,一直元气难复。秦国越战越强,与其余六国的势力相比占有明显的优势,除赵国外,其余五国均不是秦国的对手了。只有赵国,一方面是由于赵武灵王对传统的做法进行了改革,实行了胡服骑射的政策,极大地增强了国力,奠定了较为坚实的基础,一方面也是由于大将廉颇和国相蔺相如的拼力苦战。若无廉蔺合作,恐怕赵国早就不复存在。因此,司马迁在写《史记》时专门为他们立《廉颇蔺相如列传》,其评价之高,足见一斑。
廉颇成为大将,是积攻城野战之功所致,而蔺相如成为国相,则是由于完成了两次重大的外交使命所致。
秦国曾接连不断地攻打赵国,可总未得逞,特别是大将廉颇,更难击败。于是,秦王就想采取其他办法来挟制赵国。秦国采取的办法是假意跟赵国交好,再用外交手段把赵国置于被动地位。公元前283年,秦国听说赵国得到了楚国的稀世珍宝“和氏璧”,就派使者去对赵王说,秦国愿意以十五座城池的代价换取赵国的“和氏璧”。这使赵国十分为难。
赵国倒不是爱惜这块玉,而是因为秦国历来不讲信义,赵国怕白白地挨了骗还要被人耻笑,损害了赵国的形象。如果不给秦国这块玉,又怕给秦国一个把柄,他们会发兵来打,真是进退两难。正在这时,宦官头目缪贤推荐说:“我家有个叫蔺相如的门客,智勇双全,可以让他想想办法。”赵王无计,也只好叫他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