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伐魔录-第2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甘斐循声看去,只见董瑶拉着姬尧正对自己招手,莫羽媚满脸笑容的看着自己,而有个身材干瘦,唇上一抹髭须的华服男子站在一边,却不正是中书侍郎董璋?

看来小师妹的省亲晚宴结束了,甘斐嘿嘿笑了笑,抬步走了过去,跐溜一声,酒肆里的无食倒跑的快,先一步赶到董瑶和姬尧身边,摇头摆尾的要他们抚摸。

“都看见了,还是那晚上的旧事?要不是惊隼出来,我看你可怎么收场。”莫羽媚目光盈盈的迎向走来的甘斐。

甘斐做了个不以为意的表情:“我才不怕呢,就那胖公子和那些个军丁,奈何我不得。”

莫羽媚没再说话,轻轻将身子挨近甘斐,大大方方的拉住了甘斐的手,报以嫣然一笑。

“小师妹,小师弟,吃的好不好?”也就是乾家的大食量第一句就问这话。

董瑶噗嗤一声:“吃的可好呢,哥哥见了我,欢喜的跟什么似的,特地吩咐庖厨都做的我爱吃的菜肴呢。”

董璋的笑容多少有些巴结,上前拱手:“甘壮士,又见面了。鄙人不知甘壮士和莫姑娘竟和舍妹有这般渊源,若是当时得知,无论如何也要相请拜谢对舍妹的赐惠之情。”

董璋在听说董瑶来府的时候,先是极为意外,再看到与妹子同行的竟是大司马府的那个美艳剑客,更是惊诧。等仔细看妹子的穿着时,则几乎讶异的连下巴都掉了下来。妹子怎么也是一方大族的千金之体,可现在穿着粗麻褐衣,还是这般不伦不类有失仪范的短裙样式,身后背着一柄长剑,甚至还和府中下人的子嗣以师姐弟相称,这……这成何体统?

董璋在年里接到家中来信,得知了本庄遭逢祁山盗之事,所幸得高人搭救,全庄得以保全。也知道小妹中了祁山盗余党的迷毒,被高人带去栖梧山庄医治,二弟董琥已经动身前往栖梧山庄要去接回妹妹了,却怎么小妹会突然出现在京师自己的府上?而且虽穿着鄙陋粗疏,但神采奕奕,精神健旺大异平常。至于竟和大司马府的红人同道而行还交谊甚笃,就更是意想不到了。

董瑶给董璋的理由省去了修习降妖伏魔的一节,只说得临昌负剑士池棠相救,投入其门派,专心练武学剑,让董璋也给家里去信,只说不必挂念。恰好同门的师兄甘斐与大司马府的剑客也是至交,所以,自己才和大司马府扯上了关系。

无论董璋怎么想,也不会想到小妹董瑶这短短一个多月的际遇之奇,不过对于小妹和当朝大司马府有了交往还是心中暗喜的。董家虽是士族,然因前朝失势辞官归老,一直及不上京师众多望族名门的权势,父亲董邵也因此费尽心力,先让他娶了颍川庾家的小姐,也有心让他小妹嫁入北海王家,全为了重现提竟陵董家的昔日声望;现在小妹和大司马府有了牵及,未始不能成为自己在朝中的进身之阶。

尤其,这位和小妹相交甚笃的美艳剑客还和自己有过一面之缘,董璋就更着意接纳了,连带着,那个随小妹同来的,那个据说是府中下人子嗣的小娃娃,董璋也表现出竭诚款待的热情,并在家宴之后,非要相送出府。

韩离和甘斐饮酒的酒肆就离韩府不远,也是甘斐想着就近方便的意思,结果,就看到了北海王家的三公子前来搅闹之事,王纮大丢颜面,董璋远远看着,为免相见尴尬,便只缩在暗影中不出,只等王纮被军兵扶走而去,才让小妹去招呼。

更使他在意的,是那个玄袍长襟的疤面剑客,听说他就是大司马门下第一剑客,虽无官爵品级,可却是桓大司马的最心腹之人。

因此,董璋对甘斐见礼之后,又忙不迭的迎上那后赶来的韩离,深深一躬:“鄙人董璋,久闻韩大剑客大名,今日一见,幸何如之。”

第040章出征

“董大人?一向少见,韩某有礼。”韩离见过董璋几次,不过此次才是第一次交谈。

“久慕韩大剑客高义,舍妹托身贵府,还望提携一二。”

或许对董璋着意巴结语调再也听不下去了,董瑶皱着眉头打断:“大哥,我不是在韩大剑客的府上。”

“是啊,董大人这话应该对我说。”甘斐插话,“不过进了我们门中,我相信小师妹有足够的能力来照顾好她自己,因为她早晚要去面对那些世人闻风丧胆的东西。”

董瑶显然对甘斐的话很受用,很骄傲的昂着头。

董璋可没听出甘斐话里的意思,只是看着莫羽媚和甘斐亲密的神态,一迭声的道:“都是一样,都是一样,甘壮士费心。”

韩离看了看天色:“不早了,我们也该回去了。明天正午,大军就要出发了。”

“啊,正是正是。请韩大剑客代为向桓大司马问安,就说中书侍郎董璋祝桓大司马王师北伐,底定中原,克还故都,所向披靡。”

“明日午时,天子在彰德门犒军誓师,董大人不去么?”临行前,韩离侧头问道。

“大军行将出征,凡右四品以上官员皆亲临相送,鄙人这个……官爵不够,只能在皇城沿途望驾而拜。”董璋露出一丝惭色。

韩离很理解的笑笑:“多谢董大人,恭贺之语韩某一定带到。”

……

丁巳年二月初一,冲牛煞西,宜出行开市,忌坏垣安葬。

建康城的彰德门前,筑就高台,以红绸铺陈台阶,幡旗纛帜飘扬。台上太牢祭品排列,焚香祷祝,青烟袅绕。

天子的銮驾就在高台之上,身材瘦小的年轻天子身着皂缘中衣,抹黑介帻,裹绛纱袍,冕旒通冠,正是最为庄重的服饰,端坐于銮驾之内,高台两侧则全是峨冠博带的公卿大臣,一脸肃穆。

从高台极目望去,视线所及尽是旌旗招展,兵仗如林。顶盔贯甲的南国精兵密密麻麻的挺身昂立,甲胄被日光映耀,发出银色的光泽,既瑰美绚烂又森森有威。

桓大司马一身戎装,披着玄色战袍,拾级而上,在天子銮驾前趋身拜倒。

这是为大司马北伐大军出征前的誓师之会,天子驾前的内侍展开诏书,朗声宣读:

“夫混沌开天辟地,三皇五帝之圣临于华夏,莫不谓神州风物,举德齐天;先帝武功,威加四海也……东胡鲜卑,趁乱而起,狼子野心,荼害中土,窃国焚祀,悖逆天统……吾皇圣教,乃命大司马温,吊民伐罪,诛乱华之胡虏,灭暴虐之夷狄,复苍凉之北地,还帝统之旧都,则吾皇幸甚,黎民幸甚,苍生幸甚……”

这是誓师北伐的檄文,内侍读起来声情并茂更是大增军旅肃杀之气。

“神州陆沉,百年丘墟,臣桓温敢不竭力并死,以报陛下圣恩。”桓大司马眼眶含泪,再次下拜。

高台下队列严整望之无尽的甲士们各持兵刃,向天三举,口中同时发出呼喝之声,响彻天际。

内侍取过托盘,盘上三个青铜酒爵,爵中盛满美酒。

大司马取起第一爵,高举过头顶:“此一樽,乃敬苍天,天命庇佑,必无往而不胜。”酒水倾注,宛如玉珠累累。

大司马取起第二爵,再一礼之后尽洒于地:“此一樽,乃礼厚土,天下王土,终归正朔。”

大司马取起第三爵,双手平送于前,对天子遥施一礼:“此一樽,乃尊陛下,皇恩浩荡,佑我王师大告功成。”说着,以袖遮口,一饮而尽。

台下军士呼喝愈盛,声音震耳欲聋。

天子抬袖相示:“大司马使节钺,天子之军,皆属执掌。祝北定中原,尽驱胡狄。”

内侍送上天子的符节和斧钺,这是大司马军权的象征,而大司马则站起转身,拔剑出鞘,大声宣示:“大军起行!”

“吼吼吼吼”高台下人头攒动,所有整装待发的武士们将手中的兵刃顿地有声,口中的呼喊凝成巨响。

就在这样滔天的军威之中,站在前排的一众将领一齐拱手接令:“诺!”

“前军五队,开拔!”“左军列,开拔!”“精骑营,开拔!”……

各军的将领有条不紊的下令,无边无际的军队按着队列,迈着整齐的步伐,踏上了北伐的征途。

从建康城出发的,是桓大司马本部的五万精锐之师,都是大司马从属地姑孰带来的,他们从建康城誓师出发,在庐江和那里的八万大军会合,另一路则由南朝宿将袁真率领,穿谯梁二郡,打通石门水道,保证南国到黄河一线的粮草输送。大司马的既定策略就是沿水路而上,最终与袁真的西路大军在黄河会合。

在威严整肃的大军出发的时候,那些随礼参拜的公卿大臣却也忍不住在交头接耳,窃窃私语。

“我观桓公军容之盛,自南徙以来从未有过,或许真能克成大业。”

“东胡人凶蛮狠恶的紧,怕是没有那么轻易言胜。”

“此战不胜,则王师受创,于心何忍?此战若胜,则桓公权势更无出其右,需谨防前朝曹孟德之故事。”

“谢公,何故笑而不语耶?”

被称作谢公的,却是个戴着进贤高冠,着缯袍的中年文士,形貌俊雅,风神秀彻,闻言依旧微笑:“我观桓公兵发两路,错识人矣,必师老无功,难成大计。”

……

甘斐站在城头,望着远去大军而扬起的滚滚尘烟,心中忽然觉得空空的没有着落。莫羽媚已经随着大司马,行进在那大军的行列之中了。这一别,不知何时再能相会,甘斐开始感到世人常说的离别相思之苦了。

他的表情使身边的董瑶觉得非常有趣:“我一直以为二师兄是个放浪形骸,不会为情所苦的潇洒男儿呢,哪里知道,莫姐姐刚一走,就是一脸落寞惆怅的样子,嘻嘻。”

“小丫头你懂什么……”甘斐很想强词夺理的申辩几句,可临到末了却发现,往日里脱口而出的豪言壮语此际却都化作神思徜徉,竟是什么也说不出来。

“昨天晚上,你们房里传出的声音有点大。”无食的狗嘴里永远吐不出象牙,小声咕哝道。

甘斐喃喃道:“你怎么会理解两个行将分别的相恋之人心中所产生的苦楚和不舍……哎?”忽然反应过来,这臊狗子在犯坏水。

于是,无食不出所料的遭到了甘斐的当头爆栗,吐出舌头哈着嘴,娘妈皮的乾家几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