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逐日神剑-第6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僬饬礁鲈戮萌客7ⅲ仓荒艽笾虏蛊氩坏饺蚩榫选6油爬锏淖さ乜蔚交保钥蔚奖逼郊扑悖宦飞闲枰氖臁0凑照飧鍪奔淅醇扑悖爬镏辽傩枰哑咄蚨唷U馄咄蚨嗷共话ㄍ7⒌慕棵堑木茫鼋龉怀苑苟选�
被装只能勉强够三百套消耗,兄弟们基本上都是自制的拆棉花的冬装。绑腿带缺五百人使用的,而且绑腿在行军中又不可缺少。以长城会战为例,每日作战构筑工事,或作战损耗,每日需绑腿带三百多根。现存的绑腿带别说去打仗了,就是走也不够走到北平的。
绷带缺二十箱,而且现存的绷带基本上都是过去老部队整编后带过来的。其中三分之一未经消毒,只是拿水煮了一下的旧绷带。药品更是奇缺,全团的药品加在一起,两个木箱子就能装走。
其他物资也大为缺乏,担架缺二十副。现有担架只有五十副。按照每日伤员百人计算,伤员无法后送,担架只能来回倒着使用。
土木作业工具不足,大部分连队铁锹、十字镐等工具只够半数,甚至有的连队只有正常数量的三分之一。全团缺少斧头、锯子这些木工工具。枪械维修工具只够三个人用,缺少轻重机枪替换零件。
但最头疼的还是粮草。现在全团共计一千六百余人,按照每人每天八两大米的最低消耗,现有的粮食只够消耗十二天。全团共有军马、骡子计五十一匹,另外如果部队需要长途行军,还需要调集大车十一辆,骡子二十多匹。如果将这些总数计算在一起的话,则团里现有的草料储备不足十天消耗,豆饼、黑豆等储备不足三天消耗。
战云密布(2)
如果购买足够全团官兵及马匹行军到北平的足够粮草,则需要经费六万多。但这仅仅是够走到北平,到达北平后作战用粮草仍然不足。
要是这个再加上土木工具、担架、绷带、被装等物资,则需要经费三万多。这两笔经费加在一起就将近十万,这对团里来说是一个惊人的数字。
“打仗就是打钱啊。”潘云飞感叹道。
对于团里这么庞大的缺口,旅部也没什么好办法。旅部只能增补经费一万元,另外补充步枪七十多支,机枪两挺,子弹两万发。另外团里的机枪混装严重,有歪把子和捷克造两种,所以机枪子弹也存在两种不同口径,而旅部仅仅能补充捷克造机枪子弹。
绷带和担架旅部非但不够,还从团里借调了十五副担架。因为旅部副官处所筹备的物资也大大不够。被装优先发到团里两百余套,但仍然有缺口。土木工具旅部从师属工兵营调拨了一部分,其他的需要团里自己想办法。
物资的事情很是棘手,团里累计忙乎了大半个月,眼看着就快到了七月底,但物资的缺口仍旧很大。尤其是弹药,几乎没地方想办法。有的兄弟甚至说实在不行咱们拿桐油自己造火弹,这边打野猪用过,扔到林子边上吓唬野猪。
“鬼子比他娘的野猪聪明,那玩意儿能有啥用啊。”团里的很多军官有所质疑。
但还有一部分军官觉得不管有用没用,多备上一点总没坏处。再说那玩意儿至少近战能用上。就这么着很多兄弟到处搞桐油,后来发现还真有点用,扔出去一大团火,至少在阵地上用能够迟滞进攻速度。
随着时间一天天的临近,战局也越来越危急。7月12日,日军攻陷天津车站。第三天看到报纸之后,全团的连以上军官去旅部参加了会议。
而此时全国上下一片坚决抗战的呼声。7月17日,蒋委员长在庐山宣布:卢沟桥事变是我最后关头,我国坚持最低限度立场,但仍希望日本悬崖勒马,不要酿成大错。自此,国民政府明确表示出坚决进行抵抗的决心。
至7月28日,日军大举进攻北平,佟麟阁、赵登禹相继为国捐躯。7月29日,北平失守。7月30日,天津、大沽口沦陷。
华北危急!平津危急!
因为曾经和二十九军并肩作战,而且团里死守关帝庙的时候,二十九军关键时刻帮了团里一把,这份战场上面结下的情谊,让团里的兄弟对二十九军的安危非常看重。
增援华北!救回二十九军!这成为团里几乎所有官兵的心声。
团里在驻地外面的围墙上刷上了标语:“宁可抗日死,不当亡国奴!”白色标语字在青砖墙上分外醒目,每个字的高度足有一人高。面对华北的战局,团里面很是焦急,而此时当地爆发了大规模全民声援抗战的大游行。团里派人在游行队伍前面把人拦住了。
参谋长陈向东被几个兄弟抬着,然后大声喊:“同胞们,同胞们,我能不能说两句,我的部队马上就要上战场了,但我们缺物资,请大家帮忙啊。”
陈向东喊了几嗓子,队伍安静下来。
“别说话,听长官讲。”组织游行的学生让队伍停止前进,示意安静下来。
“同胞们,我是南边东北军的参谋长,我们团可能马上要去华北增援,但我们现在没有铁锹、铁镐,没有绷带、担架,马匹、大车、粮食啥的都不够,同胞们,能不能把你们家里多余的白棉布借给我当绷带,还有多余的铁锹,多多益善,我们的兄弟挖工事的铁锹都不够了。”
“长官,你们部队在哪儿啊,我家娶媳妇的新绸子被面也捐了。”
“兄弟,被面不要,要棉布,能吸水的那种,铁锹也要。不过,如果我们团打完了仗回不到驻地,找大家借的物资恐怕就还不上了。”
战云密布(3)
“长官,你们打仗命都不要了,咱还在乎一把铁锹啊。”
“长官,你写个告示吧,缺啥咱们想法子。”
“对,写个告示。”
陈向东有些犯愁,既然让写,那就写吧。他留下几个兄弟独身回到团部。
“写啊,只要你有办法,去抢其他部队我都没意见。”潘云飞正为物资的事情犯愁。
告示立刻由一个参谋写在三张大黄纸上,分别贴在闹市口和团部门口。上面列出了团里需要物资的清单,最后写上团里驻地的位置。告示贴出来之后人山人海地看。
没想到物资来得这么容易。8月上旬,团里的粮草、车马、土木工具以及绷带基本上补充齐整。尤其是绷带来得很有意思,当地有个布商在杭州做生意,立刻回来买了一大批白布,足足有五六辆大车,花了他两万多大洋。这些白布别说一个团了,足足够一个师的绷带消耗。为此团里还特地做了一面锦旗赠给了这个布商,锦旗上面四个大字:“实业报国。”
团里拿多余白布染成青灰色,做成了绑腿带。另外一些绷带送给旅部,换过来两千多发歪把子机枪子弹。
另外担架也募集得差不多了,当地的富商纷纷买来木头,让木匠加班加点地赶制出一百七十多副可折叠的担架,每副担架上面都是拿刷过桐油的厚粗布蒙的,送过来的时候桐油还没干透。这些木匠很动脑筋,刷过桐油后,上面沾了鲜血可以很方便地清洗掉。
团里拿出七十副送给了兄弟部队,其他的全部补充到了团部直属。
河南当地的民团听说部队缺少三八枪子弹,从军械库里拿出了一万发子弹送到团里。这些子弹当年是民团置办日式马枪的时候买的,箱子打开一看,上面的油纸都未拆封。
团里宴请当地民团的长官,感谢他们鼎力支援。席上民团方面还送了团里整整五十斤的烟土,这世道时局不稳,烟土在很多地方私下可以当货币使,另外团里存些烟土也可以当做伤兵止痛的药物。
上海,上海,上海(1)
1937年8月13日,淞沪会战爆发。
8月14日夜,全体营长以上军官被叫到了旅部,在会上下达了增援上海的命令。命令中要求拟以潘云飞团为先导,立刻在三天内起程开赴上海,增援上海作战。
第三天的清晨,天上下着蒙蒙细雨,天色阴沉。一支曾经败退东北,败退热河的东北军部队孤独地向南开拔了。全军将士心里面都有一股子气,一股子仇恨。
泥泞,饥饿,疲惫,酷暑,风雨!
大厦将倾,这群铁血男儿顽强地向南走着。此时,从各地赶来参战的七十余万将士都将目光集中在一个地方:上海,上海,上海!
这是一个美丽的城市,三百五十万人口,东方的明珠,一座不夜之城,繁华而娇艳。
而向着上海进军的这支军队呢?怎么看上去都不那么像一支军队。为了快速行军,很多人都光着膀子,因为军服只有一身,早已走出了一身臭汗。酷暑之下,大部分人都脱了军帽拿柳条编成了遮阳帽。一路上时不时开始下雨,沿途的老百姓送了好多雨具,有雨伞、雨布,等到太阳出来了,这些雨具就背在身后,或者挂在步枪上。
弹药、物资、干粮、私人的东西没办法都用大车运,很多兄弟沿途或借或买地用上了扁担。沉重的炮弹、子弹就是这么一步一步地被铁脚板向南运输着。还有的兄弟几个人一起凑钱买了独轮车,把东西放在车上,光着膀子前面拉后面推地行军。
疲劳,疲劳到了极点,疲劳到了极限。差不多每个人都感觉自己再也走不动了。每天清晨四点起床,然后开始漫长的行军。中午饿着肚子休息一会儿,把正当午的毒太阳躲开,然后继续漫长的行军,直到晚上八点多。
停止前进之后,所有的人几乎坐在地上就能睡得着。很多兄弟需要硬从地上拖起来吃饭。每天晚上班长都要检查本班士兵的脚,水疱一个挨着一个,挑破了,又磨出来一个。往往刚刚睡下,甚至连个梦都没有空做,稀里糊涂地居然就快天亮了,然后又是孤独而疲惫地行军。就这么走着,就这么坚持着。
如果远远地看过去,这群人怎么看也不像是一支军队,而更像是一群要饭的叫花子。可就是这群看上去衣衫不整,面黄肌瘦,一脸疲惫像叫花子的男人,在那个年代拯救了这个民族、这个国家。
一路上团里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