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逐日神剑-第6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饬饺私械轿蓝蛹绦笪剩M芄晃食銎渌杏玫亩鳌�

  同室操戈(3)

  但王焕成怎么也没想到,红军当天下午不待自己的增援赶到就强攻饮马峰阵地。这次投入进攻的应该是红军部队的精锐主力,而且还动用了迫击炮。团里也用迫击炮进行还击,但红军迫击炮打得相当精准,很多炮弹都是落在人堆里面炸的。这也让炮兵出身的陈锋暗自佩服。
  整个下午红军对饮马峰阵地进行了仰攻,同时团里在土路上设置的阵地也被红军轮番进攻。但由于团里控制了饮马峰制高点,再加上红军机枪不足,仰攻数次都被打了回去。
  就看到红军如同潮水一般冲杀过来,而在风头浪尖上,一个小个子指挥员打得异常勇猛。驻守饮马峰阵地的陈锋看到那个小个子指挥员跑到哪边,哪边的红军就攻势凌厉,看来这个小个子是员虎将。
  陈锋端起步枪专门朝那个小个子打,打了二十多发子弹,那个小个子终于一头栽倒。进攻很快被瓦解。
  当天晚上团里的兄弟都在提心吊胆中度过,大家都在担心红军半夜又杀过来。但直到第二天清晨,整个阵地都没有再受到攻击。第二天打扫战场的时候,陈锋终于在山脚下找到了那个小个子指挥员的尸体,他的尸体很好辨认,因为他是个光头,却留了一脸络腮胡子。陈锋很奇怪,这个指挥员身上的军服被剥掉了,作为一个指挥员脚上却穿着一双草鞋。
  陈锋把尸体抬到团部让昨天抓来的红军俘虏辨认,那两人一看尸体就哇哇大哭。原来这具尸体就是他们团长的。陈锋一听吃了一惊,这么年轻的团长,而且看上去面孔清秀得很,甚至能看得出这个人生前是个很英武帅气的男人。
  “你们团长身上怎么没有军服,而且你们留下的尸体,身上都没有军服。”陈锋问出自己的疑虑。
  “我们红军穷啊,军服都是粗布的,就是粗布军服都穿不起,好多部队被服不够,一般牺牲的同志来不及掩埋的,军服都要扒掉。”
  听到这里大家都肃然起敬。王焕成摆摆手,那个红军军官的尸体被抬走了。陈锋撵在后面把尸体拦了下来,然后找了几个兄弟抬到面南坐北风水好的山坡上安葬了。

  西安事变(1)

  战局打打停停,等到了三四月份基本上两军就不打了。东北军上下对这种打自己人的仗都厌烦透顶,这段时间逃亡严重。短短两个月,团里逃亡了五十多人,差不多一个多排的兄弟逃亡了。
  而这段时间红军方面也辗转作战,并且发布通电宣布愿意和东北军共同协商,联合抗日。就这么到了五月初,红军宣布回师陕北。团里上上下下松了一口气,看来这仗可能打不起来了。
  1936年日军步步紧逼,不断在华北制造摩擦,而全国各界也都在呼吁停止内战,一致对外。也就在一九一六年底,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爆发了。东北军统帅张学良基于心中的爱国情怀和西北军将领杨虎城在西安兵谏蒋介石。
  1936年12月12日,凌晨,张学良、杨虎城率领部队,在西安扣留了蒋介石以及陈诚、卫立煌等十多名军政要员。随后,张学良、杨虎城两位将军通电全国,提出改组南京政府,停止内战,立即释放上海被捕的爱国领袖沈钧儒、邹韬奋等,释放全国一切政治犯,召开救国会议等八项主张,逼蒋抗日。史称“西安事变”或“双十二事变”。
  一时间中国的命运走向了一个前途未卜的关键时刻。
  西安事变发生的第二天,东北军全军戒备。也就在第二天,张学良、杨虎城成立了抗日联军军事委员会,分任正副委员长,调孙蔚如为西安警备司令。团里突击发下去五天的随身干粮,另外各支部队维持当地治安,并尽量避免外出,防止国民政府的飞机在上空空袭。
  事变发生后,团里连日开会商议对策。同时,在基层各个排、班,大家对西安事变一致叫好。私下都佩服张学良将军是条汉子,愿意跟着少帅打回东北去。原来部队里面责怪张学良下令撤退的言论烟消云散,大家都说愿意跟着少帅,要是国民政府来打,那就和国民政府的部队打到底。
  19日,日本方面通报国民政府:中国政府如在抗日容共之条件下与张学良妥协,日本则强硬反对。
  第二天,张学良、杨虎城两位将军发布了《告东北军、17路军将士书》。东北军中军心大为振奋。
  当天晚上,团里紧急动员。第二天开拔,路上说是要开到晋西南去,防止国民政府打过来。但路上大伙都在议论,可能不是防国民政府,而是给阎锡山施加压力,防止国民政府的军队从山西借道进攻陕西。
  结果一路上因为要强行军,所以没有架设电台,以至于和上峰失去联系。团里一口气行军到了晋西南,几乎要到了山西境内,才得到消息说就地驻扎。
  又过了几天,上头说张学良将军亲自护送蒋介石回到南京,让部队保持克制,不要和其他部队发生冲突,另外要防止逃亡。当天晚上团里的军官开了个会,在会上下达了连坐令,严防逃亡发生。
  部队在晋西南和山西阎锡山的部队对峙起来,但一直未发生冲突。就这么着,团里的兄弟过完了元旦。历史走到了中国命运最关键的1937年。
  团里驻扎了几天后,兄弟们从当地报纸上无意中看到,张学良将军在南京被判了刑。这段日子兄弟们都开始焦躁起来,好多兄弟叫唤着要想办法营救少帅。此后张学良将军一直被国民政府软禁,直到晚年客死他乡。
  而国民政府也打算对东北军和西北军进攻,渭北已经打了起来,局势一触即发。
  时光飞快,2月初,国民政府的中央军进入西安,顾祝同长官升为西安行营长官。随后国民政府宣布停止剿共。
  “渡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国共两党携手抗战,就此拉开了全面抗战的序幕。中国这片多灾多难的土地上迎来了第二次国共合作。随后,王以哲将军被少壮派杀害,东北军被瓦解分化。

  西安事变(2)

  1937年3月17日,东北军将士发表致西北同胞告别书,此后东北军被分别调往各地接受重新整编。
  团里随其他部队调到了河南境内接受整编,部队的建制也改为调整师建制。5月份,部队换装,原东北军军服取消,换装为德式圆顶帽的军服。团里的军官基本上也有调动,团长王焕成调到旅部任参谋长,狄爱国由于弹压部队有功,被国民政府升为旅长。原团里教导队队长潘云飞升为团长,从其他部队整编过来的三营长陈向东升为团参谋长。陈锋调为教导队队长。团里的卫队补充至教导队。其他各营也有调整,孙寒接任三营营长,他能这么快升为营长主要是陈锋的推荐。两个人当年曾经争当警卫连连长,没想到多年之后彼此间却相互欣赏起来。原来的二营长高书鸿也是其他部队整编过来的,这次整编升为团副,二营营长由补充进来的军官唐冲担任,他有个弟弟唐路也在二营,是个连长。兄弟俩当年都是东北军里读过书的明白人。
  另外一部分教导队里的排长充实到了兵力最少的一营,一营营长郭金成也是兄弟部队整编过来的,为人很憨厚,但作战却相当勇猛。一营在和红军作战中损失较大,排长李雄明调过去就当了连长,一营其他的连长也大多数是从教导队里出来的。

  大练兵(1)

  团里在驻地搞了很深入的大练兵,这个练兵的想法是潘云飞具体提出来的,但实施起来却是由教导队牵头实施。教导队作为全团的骨干部队,只要教导队里的兄弟整明白了,回到各个部队就能带动大家。
  这次练兵主要是针对部队几年前在长城会战期间日军的作战特点制定的,具体操练方法也借鉴了步兵操典当中的很多战法。后来国民政府下发了《抗战手本》,手本中很多打法居然和陈锋提出的观点不谋而合,这样大家后来对陈锋更是刮目相看。
  陈锋天生就是个打仗的材料,后来大家都这么评价。而潘云飞对陈锋更是寄予厚望。其实团里其他军官都有各自的特点,潘云飞和孙寒属于进攻型的军官,强攻和突击都没问题。武鸣和唐冲善守,包括后来该团很多军官防守都很厉害,但真正攻守兼备的军官可能就得算陈锋了。
  为了这次练兵,陈锋特地将警卫连要了过来,让警卫连假扮日军。陈锋根据日军的特点制订了一个进攻计划,然后从教导队里抽调三连,也就是陈锋以前当连长的老部队组织防守。结果战斗进展得出乎意料,警卫连三两下就结束了战斗。
  三连不服,说警卫连都是老兵,而且还有快慢机。陈锋笑了笑,然后把教导队和警卫连集中起来讲解。其他团部的军官和各个营的排以上军官也都列席旁听。打了胜仗的警卫连连长王卫华心高志满,卫队被撤销之后,他调至警卫连当了连长。这个连也是团里的特务连,人数最多,全连两百人,战斗力也是最强的。
  陈锋找了块黑板,然后在上面讲解刚才的作战经过。陈锋讲得很细致,而且他不用书本上的语言,都是普通的大实话,再加上画图,让大家听得一目了然。潘云飞在想,陈锋不去当教员真是屈才。
  讲解完了陈锋让大家分别谈了谈对日军战斗力和作战特点的理解,一些老兵和参加过长城会战的军官都分别谈了。陈锋一边听一边不住地点头,样子很诚恳。陈锋是那种不打仗的时候看上去平平常常,话也很少,甚至有点窝囊的人,但当枪声响起的时候他就变成了另外一种人,他戳在那里就是一个标杆,一面旗帜。
  “好了,好了,大伙谈得都挺不错的,我来把大家的话归置归置。”陈锋摆摆手,院子里面安静下来,大伙都仰着脑袋等陈锋讲。
  陈锋把黑板拿抹布擦了,然后在上面写了个字“侍”。他拍拍手上的石灰,然后说:“这个字念侍,在我们汉字里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4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