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俗人一枚-第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都搞忘了。这样,爸,你直接骑车去大姑家先请大姑,让他们明天有空到店里来耍。你顺便还可以用他们家的电话给小娘和二娘打电话。之后你再去外婆那里通知舅舅他们,这样安排要得噻?”
  “要得!”王吉昌满意的点头,心想,这还差不多。要是明天全是妻子娘家这边的人,自己这边的亲朋好友一个没有,那也太不像样子了,“对了,你宝宝(干爹)和宝娘(干妈)他们难道你不通知一声?你还是要通知一下人家噻!你不通知,到时候人家晓得你开店了,不是要怄你的气?”
  “请请请!老汉儿!今天你就负责请人,想请哪个就请哪个,ok?”
  “我又不是随便哪个都请!我还不是得分人?你以为我是个人就请嗦?”
  ————————————————————————————————
  王吉昌骑车请人去了,王勃则和母亲呆在店里准备熬老汤和炒臊子。这次不是他以前的小打小闹,而是一次要准备六种供数百人消费的大锅臊子,王勃也不由得谨慎起来。为了保证万无一失,他除了去工具店买了把手持型测温枪用来监控油温,以及一台精确到克的台秤精确配料外,更打算亲自操刀,让母亲还是给自己打下手,学习炒臊子的流程,工艺和火候。上次母亲全程参与了一次炒臊子的经过,虽然她自己说差不多会了,但王勃还是不太放心。卖吃的跟卖其他的不一样,第一碗恶了人家的舌头,以后想让人家再次进店那几乎就不太可能了。
  两娘母从上午十一点忙到下午四点,六大盆米粉臊子和一大桶老汤才熬制完成。红汤的牛肉,肥肠,排骨,鳝鱼,鸡杂和清汤的鸡汁,一溜六个不锈钢盆子,依次排列,光是看这红润靓丽的颜色,闻这扑鼻而来的香味,就能让人食欲大动。
  六盆臊子,每盆差不多可以舀一百碗,六盆全部卖完的话就是六百碗,可以卖九百块钱!毛利润则在四五百。
  “勃儿,咱们一次性整怎么多臊子,要是紧都(一直)卖不完,到时候咋整啊?”跟王勃看这几大盆臊子就如同看人民币不同,从没做过生意的曾凡玉却是心头打鼓,担心一旦生意不好几天都卖不完的话,臊子在这七月的夏天存放不久,很可能就坏掉了。
  说实话,不论是上辈子还是这辈子,王勃开门做生意也是花姑娘上轿第一遭。尽管他对自己秘制米粉的味道很有信心,绝对可以秒杀90%的同行;但是做生意讲究的是天时地利人和,并不意味着你的味道好,价格优,你的生意就一定比那些味道次,价格高的同行做得红火。前世作为“好吃狗”的王勃在双庆逛悠,寻找味美食物的时候经常会发现这样的一个现象:
  两家都是卖火锅或者卖串串的店,不论从味道,价格还是服务品质,两家其实都是半斤的半两,差不多,但蹊跷的是其中一家的生意就是要比隔壁的火!哪怕隔壁降价,打折,经过的路人也少有去光顾而直接弯都不拐的走进生意火爆的那一家!
  为什么呢?
  王勃的分析是中国人爱凑热闹,爱随大流!包括他自己有时也是这样,面对两家都未吃过的店铺,通常而言,他也会选择人多的那家,随大流,盲目的从众,下意识的认为群众的选择总是对的。
  但群众的选择总是对的吗?他们的眼睛都是雪亮的吗?
  不见得!很多时候群众的无意识才是常态!
  现在的情况是四方这个总人口仅有四十万人的县城,城里面卖米粉的米粉店几十上百家,每一家都有自己的固定客户。而人是很奇怪的一种动物,一旦他们经常去一家店铺消费,如果没什么其他的变化,一般很难改变自己的消费习惯。
  所以,现在的问题来了:王勃的“曾嫂米粉”凭什么让那些已经有了自己固定吃米粉地方的居民改换门庭,跑到他这里来吃?
  第一,当然是味道。这个他有信心。十几年后人们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吃得起,也越好吃,越好吃,嘴巴自然也就越挑。他研究的米粉既然能征服十几年后的那些饕餮们,他不相信征服不了现在这些要求还没那么高的“土货们”。
  第二,价格。他的定价是随的四方的大流,不太高,也不太低,中等。
  第三,广告。好酒还怕巷子深。他的米粉味道再好,但是人家不来吃,他也只有干瞪眼。针对这个,王勃也没什么太好的办法,只有在装修和服饰方面打主意了。比如,他那别具一格的招牌,店内墙上的小故事,显得“高大上”的英文翻译,以及最引人注目的,绝对是四方米粉界独一份的统一着装。这些都是广告,都能吸引人的眼球,招来路人的好奇心,并成为他们嘴里的话题。有过后世经历的王勃当然明白“眼球经济”的原理。他之所以要把“曾嫂米粉”在外观上搞得与众不同,就是要在四方的市民之间弄出话题,让他们口口相传,帮自己打广告。
  味道有了,而且绝,价格也合理,更有了吸引人的噱头,那自己还怕什么?怕个卵啊!就这样还不能成功,还打不响名气,那就是老天爷拉偏架,故意不让自己发财!
  经过一番思绪的整理,王勃心头的底气顿时高了不少,他站起来拍了拍母亲的肩膀,安慰的说道:“妈,放心,咱家米粉店的生意会好的。我估摸着啊,咱们这六盆子臊子,最多三天就可以卖完!”
  ————————————————————————————————
  感谢“要做好人”,“了围绕加强”两位兄弟的打赏,谢谢了哟!


第31, 王勃的恋爱史

  “妈,我去好吃街买点卤菜来吃,你在店里面守着,等爸回来。”王勃对母亲说。马上就要进入营收阶段,王勃也不想过得太过节俭,实际上,过去一周家里面基本上天天都是吃的素菜,母亲的手艺固然不错,但仍旧把王勃这个在前世习惯了天天吃肉的肉食主义者给折磨得够呛。
  “那你少买点,莫买多了。现在的卤菜又贵。”曾凡玉叮嘱道,从兜里掏了十块钱给王勃。这几天,又是租房,又是装修买家具,又是买各种各样的食材,几乎天天都要支出一大笔,只有出项没有进项,眼见自己的荷包越来越扁,管钱的曾凡玉忧心不已。
  “我晓得妈。我就买几个鸡脚脚来吃耍。”王勃招呼一声,骑上停放在店前人行道上的自行车,朝位于东门的好吃一条街行去。
  路程不远,几分钟就到了。记忆中,这里有一家叫做“骨里香”的卤菜店,味道很不错,生意也奇好,王勃念大学放假期间经常过来光顾这家的生意。那个时候的他已经在做家教找钱,有了收入,偶尔买点卤菜来解解馋已经不算太大的问题。
  好吃街是一条卖各种卤菜熟食品的街道,数十家生意人在这里开店铺或者摆摊。王勃一家家找过去,从头找到了尾,也没发现记忆中的那家名叫“骨里香”的卤菜店。他怀疑自己漏看了,调转车头,骑了个来回,还是没发现有叫“骨里香”的卤菜铺。
  “不会啊?以前这里明明有一家生意爆好的名叫‘骨里香’的卤菜店,现在怎么没有了?难道还没开张?”前世王勃过来光临“骨里香”时他都已经念大学了,现在他才准备念高二,差了好几年。王勃微微一想,就觉得“骨里香”肯定是还没开张。
  “嘿!这倒是个机会!要是自己能够把骨里香的那种味道给整出来,在好吃街盘下一家铺子,生意想不火都难啊!”一天到晚都在思量如何赚钱的王勃神思念转,很快又发现了一个赚钱的商机。
  不过,卤菜行业不比卖米粉,这里面的名堂更多。米粉王勃好歹精心研究过,弄出来的米粉味道也确实不错,但对于卤菜,他虽然花过一定的心思,但却不多,弄出来的卤菜,只能说中等,也没多大的特色。倒不是说他研究不出来更好吃的卤菜,而是研究卤菜相当的费钱费时费精力。
  比如前世他曾看过一篇报道,讲的是一个厨师试图破解别家“卤香鸡”的故事。为了破解这道当地的名菜“卤香鸡”,此人历时半年,先是从一些卤菜师傅那里取经,学习基本的卤技。然后又走访了无数中药铺,向药铺的老中医学习各种药料和香料的药性药理,及其之间的相互作用。基础理论过关后,最后便是大量的对比试验。此人前前后后一共费掉了一千只鸡和数百锅的卤水,最终才破解了这道在当地闻名了百年的“卤香鸡”。
  这还是人家本身就是酒店的大厨,具有扎实厨艺的前提下,要换成一个门外汉去破解,别说一千只鸡,就是一万只,十万只拿给他去破,他也破不出来!
  那个破解“卤香鸡”的厨师,在报道中介绍了几个很有趣的做实验的方法,当然也是在他走了大量弯路,吃了很多亏后自己总结出来的。几个方法王勃都还记得,有点像做化学实验,需要进行定性定量的分析对比,一点一点的通过调整逐步逼近那个最正宗的味道。那个时候的他已经失业,没了稳定的收入来源,不然,依照他对自己喜欢的东西就愿意花时间花钱去研究摆弄的个性,可能真就去破解“紫燕百味鸡”和“廖记棒棒鸡”的秘方去了。
  “不急!等过段时间米粉店赚钱了,有时间来慢慢研究卤菜。说不定,自己也能够搞个类似于‘廖记棒棒鸡’的连锁店出来!”王勃对自己道。
  没买到“骨里香”,王勃只好随便找家看起来卖相不错的卤菜店秤了五块钱的鸡爪爪和五块钱的鸭翅膀。
  正准备回家买瓶啤酒慢慢品尝,就在这时,王勃忽然瞥见马路对面出现了两个靓丽的身影,下意识的定睛一看,其中一个不正是班上的美女廖小清么?
  前世的高中班,一共有九个班,王勃在七班,一个理科班。虽说是理科班,但班上的美女算起来却是整个年级最多的,以王勃后世的眼光来看,至少有三个可以列入班花,甚至校花的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