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盛世中华 作者:汉风雄烈(起点vip2012-06-11完结)-第40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汉王。红巾军水师兴盛,远播外海不在话下。朝鲜近距,其国百年生平,久不经战事凌乱,必有富粮。汉王可速派人前去购粮。”。
  “安南也是鱼米之乡,广东一带商贩长年从其国内贩米入粤,今粤地已经全在汉王手中,也可派人南下采购。”。
  能站在朝堂上的人物果然都不是白痴,梁纲刚想到国外,朝鲜和安南就已经被人提了出来。
  “大王,如今我朝已据天下龙运之地,当代伪清而立新。此朝鲜、安南皆是我中华千年属国,今时正可命二国来朝觐见……”裁衢亨一旁也开口道。显然是想到了大规模购粮钱财所需极大,而于此两国确立下藩属关系,则可借此机会节省一块。
  梁纲很是赞司的点了点头,虽然拿下北京之后,红巾军的国库更为的充沛,可是能节省一点还是要节省的。
  “那就下盲于这两国,连司南掌、遢罗、琅勃拉一块,命他们派使臣进京觐见……”非是张世龙现在还没拿平大西南,梁纲非把缅甸也算上去不可。
  “对了,还有日本和琉球,也命这两国遣使觐见新朝。”。虽然对日本恶心的不行,但名义上也先抢住再说。”日本国内也多产稻米,我军也可东去购粮。东南一带多有来往日本船只…………。”
  正说着话,梁纲突然发现下面的一众人脸上都现出了一抹愕色!!“怎么回事?。”不解问道。
  “回禀大王,那日本国非是我中国藩国。”。
  “怎么可能?遣唐使的时候不就是了?。”梁纲也一样愕然,张口反诘道。
  注释老于成龙,康熙口中的“天下廉吏第一”为官甚好。可是也有读书人的老毛病,执拗、冥顽不化。他与勒辅的治水观点正好相反,勒辅要“束堤冲沙””于成龙要“拓堤缓流””而且于成龙为人不是一般的果决,才到河南上任就立刻着手扒开了勒辅历年所著的黄河大堤、减水坝、排水闹、引水道,把勒辅的十多年的心血全都毁了。
  河道加宽水流放缓。然而不凡年,流沙逐年淤积,黄河重新肆虐。到了康熙三十六年,秋汛一来,仅河南境内,就司时决口七十二处,淹没了清江一带四十二万顷良田。
  至此,黄河常常洪水泛滥,再也止不住了。
  于成龙几次投河自尽,都被下属救了出来。可是面对对此惨景,他又怎能孰视无睹呢?于是,于成龙命人打了一副四十斤重的大木枷,戴在自己脖子上,木枷上写着“决河总督罪臣于成龙””他裁着这面大木枷,沿着黄河大堤,一步步地走向京师。不消几日,于成龙的行为就成了轰动京师以至全国的大新闻了。总之,这一位是很有良心的。
  章节目录 四百二十章弹丸之国,猖獗至斯,本王必讨之 
  “弹丸之国,猖檄至斯,本王必讨之”。
  梁纲知道,鸦片战争之后日本明治维新后就逐渐对中国产生了倾吞野心,对历史了解不太清楚的他却以为,清朝的中前期,日本至少那个时候仍日是中华的属国之一。
  没想到,明末时候小鬼子就反弹了。
  朝鲜壬辰之役,大明朝打空国本的万历三大征之一朝鲜之役。在那之后,小日本就然就不再承认中国的宗主权了。
  而且非但如此,南宋灭亡之后,因为忽必烈的两次东征,由赖与老天爷帮小鬼子的忙,两次大军出海竟都遭到了台风,结果二十万大军打了水漂。【这事情不评价。有点小郁闷。,
  从那之后小鬼子竟然就开始嚣张了,到朱元璋时,日本孤悬海外,自持武力,开始不遣使朝贡。老朱准备讨伐,可是后来考虑大明初立,不宜动干戈而耗民力,才罢之。但是到了朱林时候,郑和统督楼船水军十万诏谕海外诸番,东洋一下,日本向室町幕府第三任将军足利义满当即臣服。然后就直到丰臣秀吉时候再度反弹。
  在座的诸位都是饱学之士,对这段历史知之甚明,三言两语的就给梁纲讲清楚了经过。自然是惹得梁纲大怒一场。
  丢了宗主国的身份梁纲脸色有些难堪,不过这样也好,也就有借口很修理小日本一顿了。
  这场朝议到此结束,前来的前清汉臣休会到了梁纲的爱民之心,也从一定程度上了解了梁纲的好战。
  “弹丸之国,猖氓至斯,本王必讨之”。
  皇上可都是金口玉言,言出法随。虽然梁纲现在还没有称帝,但是他几日说出了这番话,那么可以预见”来日下东洋一战就是难免的了。
  对比大明朝初立时的民不聊生,眼下天下的局势民力物力可就好的太多了。即便是满清掘开了黄河口,那也是一样。
  跟混战了几十年,搅闹的天下民不聊生才得以最终建立的大明朝完全不一样,现在仗才打了三年”富华的江南之地就已经平定了下来。
  眼下红巾军大军北上,这扫荡中原也是不成问题。剩下的就只有人烟稀少的东北,以及西北和西南了。
  虽然里面饱含了成都和陕西两个省,但是对比江南、两湖,分量还是轻的太多。
  而且与朱元璋的长江沟里的随时不司,红巾军现在的水师绝对要强出无数倍。洋人红毛鬼他们都能轻松拿得下,打东瀛还不是轻而易举?
  反正这一幕是记在了所有人的心中,等到该发难的时候”自己要记清了,别没事找事的上来劝。
  因为兵力不够”北京城这几天依日是如一的平静。红巾军没有向外追出去一步,就算是往北逃出通州向着热河跑去的哈当阿和戴鹏两人部众,红巾军也是视而不见。
  现在在津京,唯一还能听到红巾军炮响的就是通州了。在确定了蒙古骑兵确实离开之后”被八旗兵跑出了好几千人的刘庆生接受了教训,开始以在北城增设了第四个营垒,更派出火枪兵以这四个营垒为据点,巡哨通州城墙周边,彻底断绝了城内清兵的突围道路。
  相对于只有小部分八旗兵,绿营兵占据主休的通州守军,第三团光明正大的展开了心理攻势和劝降。答应城里的绿营兵,只要肯放下武器,既往不咎。如果能砍了庆挂,还有重赏。
  严峻的形势和内部一些人的串联”庆挂心中生出了一种预感,自己的最后日子不远了。
  通州守军中的绿营兵自然有心动者,尤其是城下传出满清以水代兵掘开了黄河大堤,淹了大半山东之后”城内绿营兵纷纷为之心寒,在红巾军的心理攻势下更是有点蠢蠢欲动。
  通州对峙的第十天”两个营的陆战部队押着大批的军火弹药开到了通州城平。从上海港出发的第二批补给船队终于在三天前抵达了天津,这段时间里在天津之战中投降的万余绿营兵经过筛选清理,毛头、刺头全部剔除,各个陆战营的看守压力大减,已经可以腾出一部分兵力了。
  这次留守天津的陈达元就下令第一和第三水师营的两部陆战营带队押送弹药补给进京,余下的两个营继续在天津看守俘虏,把守港口。
  从南京运送弹药补给到天津,洋人商船以及主户梁纲都以为只是一扛子买卖,可是没想到满清会如此恶毒,掘开了黄河口,以至于山东境内是急需粮草。
  这般情况下,一扛子买卖就变成了多扛子了,它们将随着红巾军水师一营主力和梁纲派出的使者北上朝鲜,任务自然是往回运大米。
  梁纲也已经下旨到了陈虎军中和南京,没有别的话,只是两个字招兵。
  他这是在学北宋。北宋的朝廷就是如此,那儿一有灾就立刻到那儿去招兵,少了那些年轻力壮的汉子持劲,就是赈灾不利或是出了乱子,百姓也闹不起大事来。
  而且随着兵锋的往北推进,地带差异会越来越夹。北方人到南方可能还适应得了当地的潮热,但是南方人到北方却不一定能适应的了地方上的严寒了。虽然现在还是夏季,但是未雨绸缪,不能不快做打算。
  “弟兄们,***鞋子不拿咱们当人看,咱们还给他们卖个什么命?”
  “想想山东死难的百姓,这样的朝廷还跟它干什么?杀了庆挂,咱们投红巾军去?”
  庆挂的预感很准确,就在补给队伍路过通州的第三天,深夜中几声叫响惹起了所有绿营兵的愤恨,在各镇军官的从容下,山海关镇、宣府镇总兵先后被杀,蓟州镇总兵狼狈带着几个亲信退入了通州城的最中心处庆挂八旗兵集结处。
  本来败入通州的八旗兵就没有多少人,之前的冲杀损失了一部分,哈当阿、戴鹏又带走了仅剩的精华和主力,眼下庆挂手下只剩了一千残兵不到。虽然炮兵阵地在他们的掌控之下,可是绿营兵一反水就立刻袭杀了炮兵阵地的所有督战八旗。
  轰鸣的炮响声中,庆桂行辕通州衙门成了八旗兵最后厮杀的战场。这里虽然防御工事坚固,可配置了八门火炮,但是在掉过头的通州炮群的狂轰滥炸下,千多八旗残兵支撑了一个时辰都不到就全军覆没。
  庆挂在绿营兵冲进大堂前就拔剑自训了,剩余的八旗兵除四百多人被俘外,剩下的全部命归地府。
  当然,等待着这四百多俘虏的下场也不会比他们的司伴好多少了,对于抵抗的八旗兵,红巾军的政策是一律斩杀的。
  通州问题的解决给梁纲烦闷的心理送去了一股凉风,总算是减轻了他的一点郁闷。也腾出了一个团的兵力。
  这些反正的绿营兵,梁纲老规矩对待。愿意继续当兵的就留在红巾军里吃粮,不愿意的发放路费和遣散费回家。军官、士兵级别不司,遣散费也不相司。
  而那些愿意留在红巾军继续干的,忙过这一阵子后,就要去讲武堂进修。这是红巾军吞吃清军的老规矩和老传统。
  最终愿意回家的只有一千人不到,当兵吃粮的少有是家境富裕出身的。出来当兵图的就是那份粮饷,现在面对比原来绿营兵钱粮更多的红巾军,绝大部分的人当然愿意继续留在军中了。
  那些愿意回家的人,更多的是些老兵油子,被红巾军严酷的军纪给下回去的。
  军官就更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