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193-国民党下台内幕-第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愿众生脱离苦难,让2100万人度过现在的这个难局”。由于不可能得到国民党提名参选,他表示将以“公民连署方式”参选。
对于陈履安的突变,国民党内高层人士认为,陈履安出家多年,在佛教界具有一定吸引力。靠其父陈诚“余荫”,可以扫除本省籍民众对其外省籍身份的疑虑,能争到一些选票。但这些人士却表示不会对李登辉连任构成威胁。许水德称,国民党两百多万党员,“每天都有人进进出出,是常有的事”。
民进党认为,陈履安在国民党内有极高的声望,他的退党将加速国民党的分裂;且陈的票源和新党有很高的重叠,会使非主流派的“总统”选票出现流失危机,这对民进党的“总统”选情是一项利多。正陷入民进党内“总统”初选鏖战的彭明敏、许信良认为,国民党内几组人马互别苗头,参选“总统”,表明其竞选规则有欠公平,但不会对李登辉连任造成威胁,民进党的对手仍是李登辉。
林洋港、陈履安参选搅乱了国民党“总统”选举布局,使得国民党内呈现李林陈三强竞争态势,使得国民党内的“总统”选情更为复杂,也导致党内政治力量的重新组合,加速国民党分裂。
面对林郝陈的行动,李登辉一再出面,猛批林洋港、郝柏村、陈履安是投降主义者,宣称如果林郝当政,台湾将回到专制时代。李登辉的二女儿李安妮也出面攻击林洋港的行政领导能力只及她父亲的七分之一。此外,李登辉本人和国民党还对祖国大陆发动的反分裂反“台独”斗争及军事演习进行诬蔑和造谣,并且反复暗示林郝陈此举是出卖台湾人的利益,是向大陆示好,进行挑拨离间。
林洋港和郝柏村被撤销党籍后,两人发表公开信,全面系统阐述自己的政治主张和参选决心,批判李登辉“毁宪叛国”,“向来反对党内民主……假民主形式,走背信忘义之路”,反击李登辉的撤销他们党籍的行动。陈履安认为“李登辉不承认自己是中国人”是两岸关系紧张的根本原因,李登辉已成为台湾最大的乱源。他说,李登辉不宣读文稿的时候,和宣读文稿时所讲出来的话不一样,白天讲的话和晚上讲的话不一样,“白天可以说‘要统一’、‘一个中国’,晚上却不是这样的”。
1996年3月23日,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活动结束。“李连配”获得54%的选票,当选台湾第9任“总统、副总统”;“林郝配”获得149%的选票,“陈王配”获得998%的选票。民进党的“彭谢配”获2113%的选票,为民进党在历次重大选举中得票最低的一次。
“李连配”赢得“总统”选举,国民党暂时稳住了执政地位,对加强该党团结和内部改造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随着政治资源的减少、党内中生代权力争夺战的激化和“李登辉情结”的淡化,国民党的整体实力全面下降。
值得关注的是,在短短两年时间里,国民党出现三次较大的分裂,这在国民党历史上是空前的。国民党的分裂,是非主流派与主流派几年来斗争的继续。非李登辉(左)与连战(右)各有所思主流派与主流派除了在权力问题上争夺外,主要是无法认同李登辉“台湾生命共同体”、“经营大台湾”幌子下的“独台”政策。非主流派在党内通过正常选举渠道与李登辉一争高低,一再成为李登辉的手下败将后,在坚持反对“台独”和分裂的政治立场上,与李登辉的分歧越来越大,寄希望换跑道,走党外竞争之路,通过正常的选举,获得新的政治权力,对抗国民党主流派。
国民党主流派并不在乎非主流派的出走,并不在乎三次分裂后果。李登辉主政后,目的有二。一是巩固自己的权力。巩固权力对一个刚上台玩权的人来说可以理解,但他把在国民党内原来占主导地位的亲蒋派当成阻力,非把非主流派除掉不可。二是推行“两个中国”和“一中一台”政策。李登辉的意图是非常清楚的,就是要“建立台湾人的国家”,就是要搞“分裂分治”。他也深知,党内非主流派是他公开搞分裂的党内阻力,是推行“中华民国在台湾”的党内障碍。李登辉的政治目的,决定了他不会向非主流派妥协,他就是要清理党内,就是不允许存在“不同声音”。所以,李登辉与主流派会以“不喜欢这个党的人可以离开”,鼓励非主流派出走。原来国民党的这位“新掌柜”,不在乎出现分裂,分裂国民党正是他的既定目标。
第七部分:内恶斗弄分裂亲民党成立(1)
李登辉在把党内大部分反对派清理出党的队伍后,下一个目标指向台湾省长、党内另一个实力人物宋楚瑜。在李登辉上台之初,宋楚瑜是其得力助手,成为李登辉巩固权力过程中的重要人物,两人关系也被媒体誉为“肝胆相照”。但是宋楚瑜于1994年参选台湾省长成功后,开始经营政治和社会关系,为下一步政治上的发展创造条件。在李登辉看来,具有较高民意基础的宋楚瑜将会打乱“整垮国民党、扶持民进党执政”的计划。因此,从1996年12月的“国发会”起,李登辉以“精省”为名,架空宋楚瑜的台湾省长权力。宋楚瑜凭持多年积下的实力,决定离开李登辉逼走宋楚瑜独立参选,直接导致国民党败选国民党,以独立参选人身份参加2000年3月选举。由于宋楚瑜通过多年的经营有着广泛的民意基础,他的出走,事实上成为国民党的又一次分裂,造成国民党支持群体出现重组,而这正是李登辉所希望的结果。
2000年3月18日,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结果揭晓,民进党候选人陈水扁以497万票当选,独立参选人宋楚瑜获466万票,以30万票的些微差距落选。为了凝聚这股力量,宋楚瑜于3月31日正式宣布成立以“人民第一”为宗旨的亲民党,由宋楚瑜本人出任党主席,其在选举中的搭档张昭雄任副主席,钟荣吉担任秘书长,秦金生、马杰明任副秘书长。在宋楚瑜的个人魅力及“立法院”党团稳健的问政风格影响下,甫成立的亲民党取得了稳步发展,成为除国民党、民进党之外的台湾第三大党。在2001年12月1日举行的第五届“立法委员”中,亲民党一举拿下46席。同时,在县市长选举中拿下台东和连江两县。
亲民党取得不一般的战绩是有原因的:亲民党的社会基础较为雄厚。宋楚瑜以些微差距败选后,群情激愤的宋楚瑜支持者高呼“组党、组党”,亲民党也在支持者的悲愤气氛中诞生。这些支持者也逐渐转化为亲民党的党员、认同者或支持者。亲民党成立首日,各地要求加入亲民党的民众非常踊跃,据亲民党自己号称,该党党员现已突破30万大关。从亲民党社会基础的族群来看,外省籍、本省籍、原住民都有,其中又以本省籍居多。与国民党、民进党两党相比,外省籍、客家人及原住民认同亲民党的比例偏高,本省籍支持者与国、民两党相差不大。和民、国两党比较,亲民党的支持者比国民党年轻,但不如民进党。民进党有64%认同者年龄在40岁以下,亲民党只有40%左右。从学历来看,亲民党认同者的学历以大专程度为主,占57%,比民进党认同者37%、国民党认同者32%的比率都高。
二是亲民党的主要成员来源广泛。亲民党的主要力量为“总统”大选期间宋楚瑜阵营的抬轿者及国民党内的“出走精英分子”,主要分为三大块:国民党、新党及部分无党籍拥宋“立法委员”;前省府团队,包括前省政府秘书长蔡钟雄、副秘书长马杰明、前省政府发言人秦金生、前省政府英文秘书吴瑞国,前省政府台北办公室主任杨云黛等人;国民党、新党的重要干部包括廖正豪、钟荣吉等国民党内出走的重量级人物及廖顺得、程思诚、郑三元、高文良、李淑华等地方知名人士及学者。
三是亲民党的地方组织逐步建立。亲民党成立之后,就开始展开各地党员的招募活动,并积极建立地方党部。2000年4月29日,亲民党在其“各地方党部筹设要点”中规定:县市党部成立标准为各市之党员数达该市人口的2%、各县党员数达该县人口数的15%,乡镇市区党部的成立标准为在5万人以下者党员人数应达人口数的3%。现阶段先在各县市设置联络处,负责整合地方社团,未来则由地方党员直接选举产生地方党部主委。5月1日,亲民党在各县市正式设置联络处,并派任联络处长。亲民党的地方党部也逐步成立,2000年4月初,花莲县党部成立,这是亲民党成立的第一个县级地方党部。5月6日,亲民党原住民“那鲁湾党部”正式成立,由原住民“立法委员”林春德出任主委,前省政府原住民委员会主委李文来、前“国大代表”李继生分别出任副主委及执行长,这是亲民党成立的第一个专业党部。5月15日,亲民党“甘泉党部”成立,由前“陆军总司令”黄幸强担任主委,该党部成员以“荣民荣眷”为主,成员八成以上来自国民党的“黄复兴党部”成员,“甘泉党部”成立后,势将削弱国民党地方党部选举时的固票能力。其他一些县市也相应成立亲民党地方党部,在2001年12月“立法委员”选举结束后,亲民党组建地方党部的工作更加抓紧。
四是亲民党的政党认同度稳步上升。在亲民党成立前夕,台湾《联合报》所做的调查发现,亲民党已拥有12%的支持度,而初掌政权的民进党则拥有23%的支持度,国民党只有19%的支持度。在2001年12月第五届“立法委员”和县市长选举前后,民进党、亲民党、国民党的政党支持度分别是24%、23%、17%。亲民党的票仓集中在台湾北部,中、南部仍是民进党天下。
任何一个政党都必须具有自己的领导核心与灵魂人物。“有什么样的领导者,就有什么样的团体”。党主席动见观瞻,其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