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男孩手册-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感谢责任编辑杨晓娟。她逐字逐句,对照原著审读我的译稿,帮我查找译文中的不当之处,和我一起寻求最适合中国人阅读的语言表达方式。她的努力,使译文增色不少。现如今,如此严谨认真的编辑似乎不多见了。
感谢卢勤、陆士桢、孙云晓三位专家对这两本书的鼎力推荐。知心姐姐卢勤的大名如雷贯耳,我虽久仰卢老师大名,却一直未与她有过直接的正面接触。当我通过我的大学同班同学申东提出希望她能为这两本书的出版写点什么的时候,卢老师爽快地答应了我的请求。陆士桢、孙云晓两位老师是我国青少年教育领域卓有成就的知名专家。他们欣然为我的译作撰写推荐语,是对我的莫大信任,希望我的译笔没有辜负他们的期望。
感谢那些在语言方面给过我支持和帮助的人。包括:英国大使馆文化教育处一秘李嘉德,《北京青年报》记者马宁、朱玲。评论员潘洪其曾通读过《自尊男孩手册》的初译稿,并提出了若干宝贵的意见和建议。我还要感谢2008年9月在我从美国飞回北京的航班上与我一起探讨语言问题的一位美国小伙,他十分耐心地回答我提出的每一个语言问题,让我深切地感受到美国人的友好和热情。
感谢曹春。她是本书的封面设计和版式设计创意者。在这之前,我和她曾有过多次合作。我们合作默契,她非常能够理解我的想法,设计出来的作品常常就是我希望达到的效果。在封面设计方面对本书有过帮助的,还包括王虎、巨琳、陈兴兴等,他们都是我在北京青年报社可爱的同事。
最后,我要感谢我的家人。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因为工作和翻译的双重牵累,我很少有时间送女儿上学、辅导她做功课,也没有多少时间做家务。照顾孩子和做家务的重担,主要落在了我的太太胡滨身上,我对她为我们这个家庭的辛劳付出表示感谢。我还要感谢我的爱女田雨蒙给我的无穷动力。看到她每天都很快乐,看到她每天都有新的进步,看到她还是那样深深地依恋着我这个因为工作和翻译的牵累而无暇照顾她的父亲,我感到由衷地高兴,这也稍稍纾解了一些我对她的歉疚之情。好在这两本书很快就要面世,我又可以抽出更多的时间陪伴她,和她一起成长了……
田科武
2009年3月30日于北京东铁营
第二章 满足男孩子的各种需求 引言
新闻报道说,时下的男孩子处境艰难。他们似乎正竭尽全力,却发现越来越难以获得成功,顺应社会,找到满意的社会角色。各种统计数据显示:男孩子比女孩子有着更多的行为问题;犯罪现象也更多,犯罪年龄更趋低龄化;他们正在失去曾经相较于女孩子的学业优势;男孩子通过自杀行为表达绝望的比率也比女孩子高出许多。社会变迁、经济变革甚至教育方面的改变似乎正在削弱他们的男性本质。一些男孩子认为自己前途黯淡,而将之视为持续不断的压力和/或失败,他们的自尊心和积极性似乎跌到了谷底。
尽管如此,仍有许多男孩子摆脱了对于男性气概单一看法的束缚,一如既往地表现得异常出色,并拥有更大的自由。他们直面生活在这个新时代的挑战而茁壮成长,并且因为可以随着其热忱的内心思考、感受和行动而感到宽慰。
世上有各种各样的男孩子,他们可爱、风趣、具破坏性、志得意满、一意孤行。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男孩子在身体和智力方面有别于女孩子。男孩子如何长大成人以及社会和家庭给予他们多少尊重非常重要。他们不将教育视为纯粹女性的事情也很重要。但至关重要的是,要允许他们在善解人意的环境之下回应自己的男性本能,这样,他们或许能够坚守自我,而不屈从于那些可能将他们引入困境的男性形象。男孩子要成长为讨人喜欢、富有爱心、适应力强和全面发展的成年人,能够尽享生活之乐,必须得到与女孩子同样多的爱、关心和关注。男孩子的良好自尊,不仅仅源自于他们满意于自己的性别,对做男人意味着什么有明确的认知,也来自于他们拥有稳定的自我意识。
男孩子和女孩子一样,是我们社会的未来。鉴于社会正在发生的变化,特别是在就业和家庭方面的变化,成长中的男孩子面对未来感到困惑和迷惘,是非常正常的。比如:做父亲意味着什么?承诺和婚姻有多重要?他们应该如何应对有时出现的一些相互矛盾的情绪(比如,悲伤、愤怒、慈爱、争强好胜和悉心呵护他人等等)?当下社会正在发生的变化或许令人不安,但同时也可能让人感到解脱,因为这些变化为男孩子提供了更多做真实的自己进而提升其自尊水平的途径。
今后,家长和教师可能需要给予男孩子更多的支持和指导,使他们在面对越来越多的选择时能找到前进的方向。男孩子必须关注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尝试用多种方式表达和发展作为性格之组成部分的自我,而不能轻而易举地陷入预设的性别刻板印象之中。当男孩子对自我的认识提高时,他们的自尊水平将得以提升。
当今的男孩子正处在一个十字路口。在他们面前,有两条路可以选择:一条路致使其机会越来越少,而自我怀疑越来越重;另一条路通向自我发展,自我价值得以提升。究竟选择走哪一条路,则取决于他们自尊水平的高下。
当男孩子同某个使他觉得自己被理解、重视和需要的成年人建立良好的关系,当他觉得有人支持他,因而在学校表现良好,变得能干和自信,以及当他以兴趣为纽带,加入若干可靠的朋友圈,与朋友们一起学习如何与人交往和应对差异,此时的他即是在学习如何满怀信心,勇敢地面对未来。避免孤独落寞和闷闷不乐,于其心理健康十分重要。因为不与他人交往的世界,很容易被恶魔占据。
存放危险化学品的工业建筑,其墙上挂有警示标志。当家长们发现其儿子身上带有“三I标签”,即孤独(isolation)、不自信(insecurity)、感觉自己无足轻重(insignificance)时,应该予以同样的关注。“三I标签”就像炸药,会导致危险的混合情绪产生,伤害人一辈子。
内心的力量是对抗这些腐蚀性物质的灵丹妙药。在过去,军人们必须情感坚强,身体强壮。一定程度上是为了让他们在战场上幸免于死,人们常常经由欺凌的方式,让其脸皮变厚,对自己的感情深藏不露,使之习惯于掩饰那些可能让国民失望的情绪。毫无疑问,适应力非常重要,但是男孩子——女孩子也一样——也必须善于灵活应变,能够在历经挫折后恢复元气,并培养所谓的“情绪勇气”。
这并不意味着否定人们的情绪——远非如此。那些能够在21世纪生存下来的人们,应当具备圆熟的社会交往和人际技巧,用当下时髦的话说,他们具备“情绪素养”。男孩子必须学会如何认识和理解自己及他人的情绪和看法,因为技术进步和更加激烈的全球竞争正在创造这样的工作机会——这些工作机会需要创造性的团队合作、集体解决问题、持续的交流沟通以及共同化解风险。
让男孩子拥有满意的男性身份,同时拒绝坚硬的情绪盔甲,不让他们远离真实的自我,并把自己与他人隔绝开来,这是当今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共同面临的挑战。大男子主义文化下缺乏情感的冷漠世界,对男性没有任何好处。人应该具有情感。帮助男孩子提升内在力量,培养有时十分脆弱的自尊,有助于将他们培养成快乐、热心、慷慨、自信的个体、父亲和有益于社会的人——这对包括他在内的每一个人都有益处。
第二章 满足男孩子的各种需求 1。男孩子也需要爱
婴儿在人生之初并不知道自己的性别,他们对自我的感受只是凭借自己的基本需求。到两岁左右,孩子才开始意识到自己是男是女,并且男孩子与其他人的基本需求是相同的。有些人认为,那些表明自己和他人有着相同基本需求的男孩子跟女孩子一样“软弱”,并试图使他们逐渐摆脱希望从他人那里获得什么的需求,唯恐他人的给予会削弱他们变得强大、独立和成为男子汉的能力。
不过,男孩子确实需要他人的给予。在吃好、穿好之外,所有的男孩子都需要情感支持:被他人爱、珍惜、赏识、重视、注意、赞赏、理解和接受。如果男孩子的需求得不到满足,他就会觉得被忽略和孤立。他可能会认为,自己一定有什么地方出了问题,并因此失去自尊。男孩子参与吸毒、犯罪或者暴力行为,可能只是因为在他尚没有作好情感自足的准备之前(如果人们可以情感自足的话),大人们已经不再承认并满足他的需求,他因此怨愤不平,要与他们作对罢了。
第二章 满足男孩子的各种需求 2。让他知道你理解他
男孩子常常拐弯抹角地寻求父母及其他亲密成年人的爱。当他们再大一些,能够理解作为男人意味着什么的时候,他们可能认为,做男人意味着感受爱,同时不能表现得过于软弱,让人觉察到他们的爱或对爱的需求。
男孩子很难接受这样的事实:即充满活力、喜欢喧闹,有时调皮捣蛋和具有破坏性的男孩子,也需要沉浸于他人的拥抱给自己带来的温馨和安全感之中。大一点的男孩子接受起来更加困难,当拥抱者为女性之时尤其如此。所以,和女孩子相比,男孩子常常采取更加富有进攻性的方法来获得所需之爱,而女孩子主张自己与生俱来的情感权利,则要直截了当得多。
如果你儿子突然从背后袭击你或者给你狠狠的一拳,这意味着他需要你的爱,所以你最好充满爱意地回应他,而不要因为觉得“受到了惊吓”而对他予以猛烈的回击。你的目标应该是逐渐减少他与父母的联系,同时不让他觉得陷入情感困境或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