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国足救世主-第6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没错,而且即使是这次世青赛,我也只准你在进入前场30米区域后使用,你要知道,就算是小概率事件,只要样本数够多,一样是会碰上的,所以我不希望你毫无价值地冒险。”,高军认真地给余海泼着冷水,但话中也暗含激励,“我一直相信你会成为世界级的球星,但前提是你在22岁之前不能遭受会导致超过半个赛季不能踢球的重伤,你自己也要牢记这一点。现在还是打基础的时候,不要追求一时的表现,当你身高长成后开始将力量加练出来,技术意识也臻于完善,那才是你厚积薄发、一飞冲天的时候!”
  其实,即使在历史上后来的黑暗年代里,中国好的边锋人才依然层出不穷,而余海之所以一直受到高军的特别重视,在于他抬头踢球的习惯、良好的团队协助能力、不惜体力的大范围跑动和堪比后卫的出色防守能力与协防意识,对于传统的中国式边锋来说,这四个优点往往一项都不具备,而余海却同时具备,这实在是太难得了。而在这个时空,现在的余海还拥有不逊于传统边锋的盘带技术和出色的身体素质,也难怪高军会一直对他另眼相看了。
  让我们将目光重新投回到球场上,卢林的进球虽然一度帮助中青队扳平了比分,但他相对于余海的不足也很快暴露了出来,喜欢自己盘带突破而多次被断、前场反抢又不如余海积极,更不可能像他那样全场支援,导致队友们的压力大增。。。。。。
  说起来,还多亏卢林身后的是能力较为平衡的苑维维,如果还是攻强守弱的主力左后卫容昊,左路防守的漏洞肯定会愈发放大。不光是卢林,场上的其他几位主力替补也同样有着一些明显的缺陷,他们作为奇兵使用会有不错的效果,但如果让他们独当一面,跟主力球员之间的差距还是很明显的,尤其巴西队并不像那些欧洲球队一样竞技状态不佳,因此当他们适应了中国队这些球员的特点之后,就又很快重新完全控制了场上的主导权。。。。。。
  但是急于拿下比赛的巴西队却连续浪费了好几次绝佳的得分机会,结果上半场打到40分钟,他们仍然没能再次将比分超出。这对中国队来说自然是好事,身为效率射手的高军也毫不客气地说出了自己的看法,“这只巴西队的实力真强,控球能力尤其出色,最大的弱点大概就是把握机会能力不行,历史上没能进入决赛大概就是比赛中浪费机会受到了惩罚吧?”
  可高军话音刚落,巴西队的中场球员雷纳托就以一脚30米开外的远射攻破了中国队的球门,对于这个失球,中青队的替补门将扬程负有一定的责任,他当时的站位出现了问题,导致无法对这一本来不应该有很大威胁的远射作出有效扑救。
  说起来,位置感不好是很多中国门将的通病(注1),其中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后来南昌申新队的主力门将刘店坐,他的门线技术和反射神经都是国内顶级的,奈何位置感一塌糊涂,因而经常被远射和吊射羞辱,留下了无数“世界波”的中超经典。。。。。。
  这个意外的进球振奋了巴西队的士气,而中青队急于再次扳平的急躁心理又给了他们更多打反击的机会。在上半场的伤停补时阶段,巴西队断球发动反击,雷纳托与前锋索比斯打出漂亮的二过一配合,并最终由索比斯依靠自己出色的盘带技术连续过掉中国队的后防核心冯肖婷和门将扬程后打空门得手,将比分扩大为3:1。
  中青队丢球后虽然大举反攻,但因为上半场的时间所剩无几,只得带着两球落后的比分回到了休息室。或许是想看看队友们在逆境中的表现,克劳琛在中场休息时并没有换人,但是巴西队显然特别擅长抓住几个关键时间点发动突袭(历史上荷兰世青赛中巴西队的大部分进球都是在比赛开始后不久和半场结束前的几分钟打进的),下半场开场后还没过几分钟,巴西队就利用中国队门将扬程的一次失误再次扩大了比分。
  这个失球对中国队的士气造成了沉重的打击,再也忍耐不住的克劳琛终于将高军派上了场,以免输得太多导致士气短时间内难以回复,影响淘汰赛的发挥。与高军一同上场的还有擅长盘带突破的蒿骏敏,因为此时中国队比分落后,更需要攻坚、而不是反击的能力。同样是为了加强进攻,蒿骏敏换下的并不是这场比赛中踢右前卫的陈韬,而是后腰赵一脚,前者则改踢前腰位置,令中青队的阵型由中场平行站位的442变成了菱形站位的442,这样做自然会削弱防守,但是在落后三球的情况下,克劳琛为了加强进攻,也只能这么冒险了。
  看到高军上场,巴西队的主教练立即大手一挥,让自己的球员将防线回收,同时不再积极进攻,而是尽量控球消耗时间,这种做法虽然引来了看台上观众的一片嘘声,却成功地将比分逆转的风险降到了零。。。。。。
  注1:其实说到底还是国内缺乏优秀的青训守门员教练,因为位置感这项属性比较虚,守门员教练水平不够的话很难在守门员青少年时期就看出来,导致守门员的选材更关注那些显而易见的素质,如弹跳、反应等等。


第一百零五章 轻取乌克兰

  最终高军只是在终场前利用对方后防线上的松懈,后插上接蒿骏敏的倒三角传中打进一球,而这也是双方在下半场的唯一进球,作用不过是稍微挽回了一点面子而已。比赛中面对巴西队摆出的铁桶阵,高军也不禁深感无奈,“强队一旦厚起脸皮在门前摆大巴,真的是很无解,看来以后远射也需要多练一练了,尽管远射就算技术练得再好,进不进也得看运气。。。。。。”
  虽然输了比赛,但是中国队还是顺利晋级,并且被国内媒体一致看好杀进八强,不过欧洲媒体出于一直以来对亚洲足球的蔑视,却死鸭子嘴硬地认为亚洲四队(与历史上一样,日本在最后一场小组赛中跟澳大利亚战平,三场比赛仅得2分,但还是依靠着净胜球的优势排到小组第三,并幸运地进入了十六强。)在八分之一决赛中能有一队突围就不错了,而乌克兰队的实力虽然只能算是欧洲二流,但也不是亚洲球队可以轻易拿下的鱼腩弱旅。。。。。。
  其实身经百战的高军和国青队的主教练克劳琛也都有些担心队伍里的小伙子们轻敌,虽然世青赛的前两场比赛中国青队的表现很好,但是进攻主要依靠反击(指广义的反击,只要对方防线没回收都算。)和定位球依然是个不小的弱点,毕竟谁都不能保证自己每次都能先进球,万一先丢球的话需要攻坚,那可就不好办了。小组赛第三场输给巴西,固然有主力球员大多没上的原因,但以当时巴西队那种恶心的打法,就算中国队场上是最强阵容,也没有攻破对方球门的绝对把握。
  而乌克兰队虽然实力算不上特别强,但是随着比赛一场场打下来,他们的竞技状态已经较第一场比赛时明显提升,中国队如果轻敌大意的话,阴沟翻船的可能性还是不小的。从这一点来说,小组赛的最后一场输掉反而可能是一件好事,从队员们训练时的表情就可以看出,大家明显比那场比赛之前紧了很多,虽说大赛前要放松心态,但凡事都有个度,如果太松的话,比赛中可是很难迅速进入状态的。
  不过那场比赛中巴西队的打法也给乌克兰队进行了很好的示范,虽然他们远没有巴西那么强大的控球能力,但是身体素质相当出色,一堆壮汉扎堆在己方禁区,还是给中青队的进攻造成了不小的麻烦。
  但是由于乌克兰缺乏速度奇快而且盘带出色的球员,因此面对中国队积极的前场反抢和中后场的快速回防,他们的反击完全打不出来;而他们的定位球战术也由于中国队前场的余海、告林等大个子积极回防很难发挥出来。
  因此乌克兰队的防守虽然一度让中青队有些头痛,但是他们的进攻却几乎毫无威胁,使得中青队可以毫无后顾之忧地连续发动进攻,乌克兰队并没有意大利那样的混凝土防守,一直被动挨打的结果就是“久守必失”。。。。。。
  下半场第16分钟,乌克兰队的两个后卫在一次角球的防守中配合失误而撞到了一起,高军抓住时机抢射得分,打破了场上的僵局,逼迫乌克兰队压出来试图扳平比分,使得中青队能够打出犀利的反击,令比赛节奏进入到了自己最习惯的状况。
  不到三分钟后,告林在一次反击中接余海的传中球抽射破网再下一城,令比赛几乎彻底失去了悬念。之后为了节省体力以更好地应对四分之一决赛,中国队放慢了进攻节奏,而以娴熟的控球倒脚耗尽了乌克兰队的体能和斗志,并在比赛的第81分钟,由替补上场的陈韬以直接任意球再次攻破了乌克兰队的球门,最终中青队以3:0的比分完胜乌克兰队,昂首挺进了四分之一决赛。
  虽然一度攻坚遇阻,但是比赛中全队上下一直对拿下这场比赛充满信心,因为局势一直都在中青队的主导之下,而中青队的球员们虽然个个都很卖力,但要说拼尽了全力,却也不至于,毕竟后面的比赛才是重点。
  或许也正因为这样,余海虽然已被开禁,但在这场比赛中还是延续了之前一贯的踢法,突破时更多地依靠队友的配合而非是个人的能力,以免受伤而错过后面更加重要的比赛。此外,乌克兰队高空球威胁较大,身材高大的余海在比赛中经常回防,也对他进攻中的表现有一定的影响。因此这场比赛中,余海在进攻端并未做出太大的贡献。
  之前亚洲四支青年队全都杀入十六强后,欧洲媒体并不看好其前途,曾经断言其中最多也就能有一支球队杀进下一轮,结果八分之一决赛打完后还真是这样,除了中国队因为对手较弱而没费多大气力便取胜晋级之外,另外三支亚洲球队全被淘汰出局。而即使是“幸运过关”的中国队,前途也不被欧洲、特别是当地媒体看好,因为他们的下一个对手乃是东道主荷兰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