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国足救世主-第18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哦?那么高军你来告诉他吧,相对于高大的球员,小个子球员最大的优势是什么?”,基尔斯腾听后却笑了起来。
  高军马上回答道,“是动作频率,所以如果双方都寻求变化,小个子球员因为更快一步,往往更容易掌握主动权!”
  “说得好,小个子球员能够在球场立足,靠的就是一个‘快’字,这个‘快’,指的不是绝对速度,而是动作频率。高军你不光个子不高、而且灵活性在同等身高的球员当中也算是相当出色的,你要好好利用自己的这个优势。即使是争顶头球这样的工作,快人一步也能够为你争得不小的便宜。”,基尔斯腾大笑着鼓掌道,“现在是在进行专项训练,如果是实战的话,你还可以利用后插上头球、抢前甩头攻门等利用小个子球员的进攻方式,这些都能灵活运用的话,再加上队友在传中时尽量选择对你有利的方式,可以大大弥补你身高的不足。。。。。。”
  “不过,一切的前提,是你自己的力量不能太差,否则别人随随便便就能将你挤开、抢走好位置,那什么技巧策略都没用了。你的情况还好,等到耐力练起来以后再加练力量也不迟,而且也不需要增重太多,以你的骨架粗壮程度和肌腱韧带的状况,在现在的基础上再增加3…4公斤就可以了。”,基尔斯腾说着又指了指告林道,“那个家伙就差远了,相比而言,那个家伙更加糟糕,身高超出你10公分以上,却才重了一公斤多,就算是肌肉类型比较利于对抗,也是不够用的,希望能在一年之内将肌肉练到符合要求的程度。。。。。。”
  见基尔斯腾说得头头是道,容昊也忍不住问道,“那么我呢?我要练到多少比较合适?”
  “你的骨架没他们两个粗壮,而且边后卫对耐力速度的要求更高、身体对抗的要求则相对较低,因此最多只需要练到75公斤左右,甚至就算是现在的体格,踢得聪明一点也勉强够用了。不过,我觉得你在加练力量之前,还是先把耐力再练一练比较好。。。。。。”,基尔斯腾不太客气地回答道。
  “什么?我还需要加强耐力?每场跑动距离12000不觉得太累,13000也能坚持,应该够用了吧?”,一向都是“跑不死”的容昊明显对基尔斯腾的建议有些难以理解。
  基尔斯腾听后不置可否地摊摊手道,“在德乙的确是够用了,但是德甲的要求更高,还有多线作战的问题,别说是12000、13000,只要能够练得出来,14000、甚至15000的体力也不会浪费。我看了不少德累斯顿的比赛,觉得你在这方面还有潜力可挖,为什么不试一试呢?当然,你如果不愿意练,那也随你,我的话仅供参考。”
  但是高军就在这儿,容昊又怎么好说“不”字,不过脸上还是不禁露出了一丝苦色,话说就算是体力再好的球员,对更高要求的体能训练也依然会心存畏惧。。。。。。
  由于德累斯顿下半程的第十场比赛距离上一场有7天时间,而且还是主场,因此基尔斯腾的第一轮特训持续了较长时间。继第一天主要教了如何跟身材比自己高大的对方球员进行身体对抗之后,基尔斯腾在第二天的特训中则主要教的是怎么利用自己的身高欺负矮个球员。。。。。。
  “虽然昨天谈了不少小个子球员在争头球的时候对付高个防守者的办法,但是必须承认,除非小个子球员的弹跳能力具有明显优势,否则个子高终究是要占些便宜的。不过高个子的优势并不仅限于此,身高自然腿长,因此无论是进攻还是防守,都会拥有更大的控制面积,某种意义上来说,高个子球员充分发挥出腿长的优势,比他们在制空中的贡献更有价值。。。。。。”,基尔斯腾说了一大通后,紧接着却是自嘲地一笑,“不过我踢球的时候很难遇到比我还矮的对手,所以只能从相反的角度来简单说说,具体怎么做还得靠你们自己在比赛中领悟。。。。。。”
  虽然如此,大家在第二天的特训中依然收获不小,而高军由于知道日后足球发展的趋势、明白高中锋的头球制空优势会随着防守战术的日渐完善而威力大减,因此今天基尔斯腾所教的这些东西甚至比他自己以为的都更有用,所以学得十分认真。不过由于基尔斯腾当年因为身高不够被高个后卫欺负的经历更多,因此这一天的教导反而对几名球员防守能力的提高帮助更大,受益最大的也是踢边后卫的容昊,其次则是比赛中经常会回防的防守型中锋告林和经常会冲出禁区干后卫工作的诺伊尔,高军这个特训主角的收获反而是最小的。。。。。。
  到了第三天的特训中,基尔斯腾才第一次在这几个小伙子面前展示了自己世界顶级的头球技术。俗话说得好,“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见过基尔斯腾的绝活之后,原先还以为自己头球技术不错的告林才充分意识到自己这方面还差得很远,而深知未来足球发展方向的高军更是在心中暗暗感叹,“或许未来以梅西、c罗为代表的新生一代在综合实力上并不比这些老一辈的球员逊色,但是他们却不再有这些老前辈一样仿佛是个人烙印的独特绝技了。。。。。。”(未完待续。。)


第二十八章 特 训(下)

  ps:  感谢书友“soleta”投出的月票,继续求月票、会员赞和推荐票^_^
  高军从年龄上来看,应该也属于新一代的球员,但他却早就有了自己的绝活,而且由于基尔斯腾的教导,他未来还可能再掌握一样,而若论战术能力,高军也同样不差,并且还在持续进步之中。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高军实际上已经成为了一个身兼两代球员优点的另类。
  之所以能够这样,首先是因为当了两世球员的高军学习踢球的时间远比其他人都多得多,而且战术素养方面也在当教练期间得到了绝大部分球员都难以望其项背的巨大提升,因此说到底,高军额外多经历的几十年足球生涯,才是他身为一个穿越者最大的金手指啊!
  基尔斯腾第一个星期的特训主要着眼于大的方面,目的是让几个小伙子先认清自己需要努力的方向,所以主题的切换很快。到第四天的时候,特训的主题变成了如何合理利用规则,其中对判罚尺度的试探和把握更是令大家获益匪浅,尤其是三个中国球员更是有茅塞顿开之感。
  在国内足坛,由于裁判本身水平低下和黑哨官哨的影响,比赛中的判罚尺度波动极大,甚至在一场比赛中都没有一个比较稳定的判罚尺度,错判瞎判的例子十分常见,常常搞的场上的球员们无所适从。
  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下,那些性格不老实的球员大多选择利用这一点来牟利,最典型的做法是在裁判的纵容下以暴力犯规来获得对抗上的优势,还有就是利用裁判的底气不足、跟其争论来施加压力。但这种球员一旦到了国际比赛中,就很难适应更加严格的判罚尺度或者直接就因为跟裁判争论而无谓领牌、甚至因此被罚下场,给球队造成巨大的损失。
  而像高军这种比较老实规矩的球员。则会更加谨慎来避免领牌,从长期来看,也未必比那些不老实的人吃亏。但这样做形成了习惯之后,一旦到了不再有这个必要的国际比赛当中,则又会因为过度控制自己的动作幅度而在对抗和争抢中白白吃亏,这同样不是什么好事。而基尔斯腾当年踢球时为了弥补身高的不足。没少在比赛中打擦边球,这方面的经验十分丰富,因而也就能够给予高军他们三个极大的帮助。
  在基尔斯腾介绍的经验当中,要说留给三人印象最深的,莫过于他对屁股的运用。如果只看足球规则,比赛中用屁股拱人绝对是犯规行为,但是现代足球自诞生以来已经过去了一百多年,早就发展成为一项对抗激烈的运动,在抢位置和护球时撅起屁股挤开对手的做法虽然还在规则上被禁止。但只要动作别太过分,一般来说裁判都会视而不见。事实上,那些小个子的中锋和中后卫基本上都很擅长利用这种看起来有些下作的手段来帮助自己赢得对抗中的优势,因为重心越低、这种挤人的方式效果越好。。。。。。
  基尔斯腾传授的这些经验很有价值,但更有价值的,还是经他点拨后、三人终于开始学会要在重要比赛前了解当值主裁判的尺度和喜恶。这一点若能做好,在比赛中可以占到很大的便宜,只要不是遇到那种确实带有强烈偏向性的黑哨官哨就行(注1)。
  按道理来说。这项工作应该是由主教练来做的,但球员如果自己没有这个意识。就算主教练赛前吩咐过一些注意事项,比赛中也未必能够坚决贯彻好。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基尔斯腾之所以教三人这些,也因为三人都是球商比较高、比赛中能够有效控制自己动作(告林偶尔会情绪失控,但情况不算太严重。)的球员,如果是那种号称“勇猛”、但实际上是自己根本控制不住动作幅度(注2)的家伙。他说了也是白说。
  基尔斯腾的第一轮特训只进行了4天,每天不过2个小时,但却令三个中国球员都大感获益非浅,甚至连本来只是过来帮忙的诺伊尔,在此期间也发现了自己在技术细节上的一些不足。说起来这也难怪。世界级球星退役后如果选择当教练,一般至少也会从青年队的主教练当起,而手把手地教授球技却是只有基层青训教练才会干的(守门员教练除外),因此可以想象,退役不久的前世界级亲自手把手地教导,是多么难得的际遇。
  另外,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正因为基尔斯腾当年身体条件吃亏,因此他的球技其实比他当年踢球时的名声和影响更了不起,实际上已经超出了普通世界级球星的水准。。。。。。
  必须说明的是,按照基尔斯腾的计划,第一轮传授的主要是理念,可以供小伙子们消化很久,但是见效却不会很快,他们要想在比赛中能够将学来的东西完全发挥出来,还需要通过大量的训练和比赛来消化和巩固。基尔斯腾此后的特训则主要是在技术细节上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