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889-娃哈哈方法-第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现在,中层干部的思想虽然做通了,可压在身上的担子实在不轻:4年内实现利润7560万元;若达不到这个指标,娃哈哈负责赔偿不足部分的70%;若超额完成,则将超额部分的70%奖励给娃哈哈公司。
签字仪式一结束,宗庆后亲自带队,十多位干部、员工背着行囊开赴涪陵。搞基建,装设备,培训员工,天天干到深更半夜。1、2月份的涪陵正值隆冬,天气阴冷、潮湿,洗出的衣服半个月也干不了,员工们都不习惯。但工程进展非常顺利,一个月果奶上市,3个月分公司开始赢利。
至今,涪陵公司成立10年,跻身重庆市工业企业十五强,两度被国务院授予对口支援工作先进单位,江泽民、李鹏、吴邦国等党和国家领导都曾莅临视察。娃哈哈也从此迈出了跨省经营的新路子。
涪陵,是娃哈哈走出浙江,走向全国的第一站。
首战告捷,从此娃哈哈西进北上的脚步一发而不可收,娃哈哈先后在全国19个省市建立了60多家生产基地,其中大部分地区或为革命老区、或为比较贫困的地区,这也是娃哈哈在扩张过程中显著的“农村特色”又在江苏徐州、江西南昌、四川广元、吉林等地新建扩建生产基地。预计两至三年内,娃哈哈将在全国25个省区市建立基地。这些生产基地娃哈哈开拓一个成功一个,创造了“零亏损”的奇迹。
我们注意到,娃哈哈一般都是在各地买地建厂,很少购并,为什么采取这样一种发展模式?有没有想过像其他企业那样,采取兼并或合作的战略?
应该说饮料行业以前的技术比较差,厂也比较小,设备也比较简陋。现在我们搞的都是一流的设备、一流的技术,规模也搞得比较大。所以没有现成的厂让我们可以兼并。所以我们起点比较高,建的厂都是比较新的。要适应现在社会的要求,把破破烂烂的厂收起来,我们根本没法生产。
对外扩张办厂,娃哈哈始终坚持“双不”原则:不把投资地作为试验田;不把经营风险转嫁给投资地。正因为这样,娃哈哈始终坚持以一流的设备、一流的技术、一流的产品输出和充足的资金投放,决不让当地吃一点亏。许多分公司已成为地方产业支柱,为当地的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富裕了一方百姓。如今,娃哈哈更把目光投向了区域性产业拉动,尤其是能有效拉动广大农民脱贫致富的投资新领域。在支援全国老区发展的同时,也发展壮大了娃哈哈自身。目前,外地分公司产值、利税已分别占整个集团公司的50%以上。
每一个分公司都是娃哈哈的一头现金奶牛。
这是宗庆后关于娃哈哈在全国进行大规模生产布局的一个比喻。目前,娃哈哈在饮料业拥有最多的生产线,而且还在进行着扩张的步伐。
娃哈哈的目标是在每个省都有自己的生产基地,平均每个基地的销售额达到5到10亿元。只有规模上去了,企业才有成长机会。
在大众消费品领域,只有做行业前三位才有钱赚,要冲进三甲,规模大小就是第一道坎,没有规模就没有发言权,一个没有规模空间的产业是一个很难放大的产业。
当年乐百氏被娃哈哈压着打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它的规模没有娃哈哈大,利润的空间就相对缩小,对手一降价,跟也不是不跟也不是。格兰仕就是运用规模挤跨了竞争对手。而可口可乐不在农村市场与娃哈哈竞争的一个主要原因也是因为,可口可乐的生产基地没有在农村布局,而农村市场竞争的主要条件是成本竞争,如果你的成本本来就比对手高一些,再加上运输成本,这样的“战斗”在还没开始打之前就已经有了分晓。
被誉为“竞争战略之父”、身兼宝洁、杜邦、英特尔等众多“世界500强”企业的独立董事和战略顾问的迈克尔·波特的企业竞争理论,在国内学界和企业界影响深远。波特竞争战略的基础是产业分析,他认为行业的竞争情况由五种基本的竞争力量决定:进入威胁、替代威胁、买方的议价能力、供应方的议价能力和产业内对手的竞争强度。要对抗这些竞争力量,企业就要建立自己的竞争优势。迈克尔·波特提出两种在某个产业超出竞争对手的“通用”竞争战略:低成本和差异化。任何类型和规模的企业、甚至非盈利组织都可以采用这两种战略。而成本领先战略是一个企业比竞争对手更有效率设计、生产和营销同类产品的基本能力。
具体说来,成本领先战略是指企业通过在内部加强成本控制,在研究开发、生产、销售、服务和广告等领域内把成本降低到低限度,成为行业中的成本领先者的战略。企业凭借其成本优势,可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有利的竞争优势。要通过低成本战略获得竞争优势,价值链上的累积成本就必须低于竞争对手的累积成本。
低成本公司,其设定行业最低价格同时仍然能够获得利润的能力是其市场地位的保护性壁垒。不管是在什么时候,只要价格竞争形成了主要的市场力量,效率越低的厂商所遭受的伤害就越大。相对于竞争对手来说,处于低成本的厂商拥有一种竞争优势,在对向价格敏感的顾客出售产品或者服务时能够赚取较大的利润。
在饮料业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千万不要进入娃哈哈已经进入的行业,因为那个行业的利润已经极低了;更不要进入娃哈哈没有进入的行业,因为那个行业已经没有利润了。”这句话未免有失偏颇,但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娃哈哈在整个行业内所据有的优势地位。
企业采用成本领先战略可以使企业有效地面对行业中的五种竞争力量,以其低成本的优势,获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的利润。
娃哈哈实施销地产战略有两个目的:一是实现低成本扩张,一是实现规模效益。销地产战略始于1994年。当时既是为了响应国家对口支援三峡库区移民建设的需要,也是企业发展的一种新的探索。1994年底,在三峡库区的涪陵市合并当地三家特困企业,开办了一家娃哈哈分公司,以“移民经费与移民任务总承包”的思路和保证四年内使对口支援的企业资产增值7000多万元的承诺,换取了四年独立经营的时间。四年来,娃哈哈涪陵公司经济效益连年增长。
1997年以来,集团公司先后在三峡宜昌库区、国家级贫困区四川广元、革命老区湖北红安、辽宁靖宇及湖南长沙、安徽巢湖、辽宁沈阳等地设立了分公司,生产娃哈哈品牌的瓶装饮用水、含乳饮料等产品。目前这些分公司均呈现良好发展势头,其中宜昌公司、红安公司等已经成为当地重点骨干企业。
目前公司发展受到了运输能力不足的“瓶颈”制约。公司一天产量需要80多个车皮才能运出杭州,但现在只能安排30多个车皮的运力,采用其他运输工具,成本太高。为此,我们将继续大力实施在销售重地兴建分厂工作,目标是在每个省设立一家分厂。
如果以围棋的理论来理解宗庆后的涪陵布局,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判断:
1涪陵作为三峡库区移民建设的主要地区,聚集了全中国的目光。
2地方政府强烈的招商引资需求。
3呼应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战略。
4相对低廉的合作条件。
5就地生产,就地销售。
如果我们这样想,涪陵布局怎么想就怎么合理。而作为涪陵布局释放出来的“势能”,早在宗庆后的预料之中:政府和媒体的关注、企业效益的迅速提高。掌声和鲜花潮水般涌来。
另一方面,宗庆后也认为追求规模至上并不是要无限制地扩大规模,产量与成本有一个比的关系,并不是规模越大成本就越低。
产量如果无限扩大,其“边际效益”的风险性就会加大。产量的扩大必然带来资金投入的加大、营销成本的加大等等,如果市场一旦发生变化,其抽身的可能性就很小,所以追求规模效应最主要的是把握好“节奏”。
宗庆后的经营天才和独到的目光总是能出人意料。在如何“合理扩张”这个问题上,他是想得很远的:
扩张也是一把双刃剑,所以我们必须谨慎从事。下围棋时落下的第一颗子,绝是不为寸土而去。“先取势,后取利”,这是高手的境界。势上来了,利挡都挡不住。
企业投资扩张的目的是抢占市场制高点。
我们不难看出,此后宗庆后接连打出“组合拳”,跟进自己的成功思路。其布局的地方大都为经济比较落后的革命老区,通过这种方式娃哈哈整合了这些老区廉价资源的巨大势能,将之转化成娃哈哈的成本优势、市场优势、甚至政治优势。
宗庆后一招看似匪夷所思的棋,却高瞻远瞩,立意可谓高远。
联想教父柳传志说:
立意高,才可能制定出战略,才可能一步步照你的立意去做;立意低,只能蒙着做,做到什么样子是什么样子,做公司等于撞大运,如此又怎能号召志同道合的跟随者?
看来英雄所见略同。
第六章 大道至简合资不合牌
1996年2月2日,香港。
时针已过零点。
会议室里,死一般的沉寂。
宗庆后双眉紧锁,一根接一根地猛烈抽烟,坐在对面是达能的代表。谈判再次陷入僵局。
虽然此前,双方已多次接触,并就大部分细节达成协议,偏偏就剩下关键的几点,谁也不愿让步。
几小时前,宗庆后再次强调了自己的“原则”:第一,“娃哈哈”牌子不变;第二,经营管理全权委托娃哈哈;第三,45岁以上的职工一个不辞退;第四,公司原定的退休职工待遇不变。
外方代表也同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