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锦衣笑傲行-第2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甚大。
  只是官兵、火器,这两个名词糅合在一处,总是让人觉得不寒而栗。这些武林高手们,虽然好勇斗狠,也不是没和官府的人斗殴过,不过要让他们硬抗经制官兵,再去对抗火器。就是强人所难了。
  那位鸨母见此情景,只得恨恨道:“打又打不过,惹又惹不起。咱家的靠山,还被拿了进去,这可如何是好?对了,徐公爷发兵?他在这里也不是没有身股。快去看看,那几家他门下的院,是如何应对的?”
  那位龟公跑的甚快,不多时就回来报道:“那几家院,今天根本就没开门。”
  徐邦辅关照的几家清楼,今天不营业,想是事先得了消息。没想到她们居然不讲义气。不肯关照同行,害的自己这些合法商人,受了巨大损失。她越想越恨“你们赶紧的,把客人都赶出去,咱这也要关门了。老娘要去找钦差说说清楚,不能让咱一家倒霉。”
  夫庙这一带,秦楼楚馆遍布,一家家查抄。实在是麻烦。只好大队人马分头行动,四处查抄。向问天等人留的证据,也被翻了出来。不过不是在飘香院,而是在次一档的翠红楼。问起缘故,向问天不好意思道“那飘香院实在是要价太高,我便自作主张,找了个小一点的门面。总之没误了正事不是?”
  郑国宝瞪他一眼,不等说话。却见一个妇人朝他这冲来,身边只带着几名仆役、茶壶,手里也没拿家伙。看样不像是来拼命的。等人至眼前,那妇人开口道:“钦差大老爷,您可不能只封我们这些本分人的铺面啊。那秦淮河上的花船,还有乌衣巷那边的野鸡,您难道不管?她们可是一钱的花捐都不肯交啊。还有,十楼的官妓,虽然是教坊司的产业,可那里面的亏空,那个大窟窿,难道就不闻不问么?”
  与敌人得利相比,大多更是怕友军得利。眼看封门已是必然,这个时候,老鸨想的就是如何不让其他同行白占便宜。干脆大家一拍两散,要关一起关。把她所知道的内情,一股脑都倒了出来。
  “不错,很好。像你这种积极检举,勇于揭发的行为,官府一定会表彰的。你把名字留下,回头开张时,优先考虑你。”
  大明朝的脂粉钱,在此时,主要就是指从两京教坊司收上来的花捐。每年的固定数额是四十万两,如果让这些清楼都不营业,万历自己的内库,首先就要受打击。郑国宝也从没想过,把南京的行院全都强行关张,因此这些地方营业是早晚的问题。
  不过早晚的问题,要命之处,也就在这个早晚上。早几天开门,晚几天开门,这里面便要差许多银收入,至于谁早谁晚,全靠国舅一张嘴。甚至可以说经过这一番查抄之后,整个南京风月圈的势力格局,就得重新洗牌。
  而且国舅来者不善,先削了刘勘之的面,把刘一儒老爷做靠山的飘香院砸的乱七八糟,又让刘勘之绕着南京一通转,快天亮才送到家去。按那些锦衣卫的说法,是外地人不认识道,南京的道路太绕,实在走不明白。可是整个南京,如今都知道刘勘之被魔教吓的拉了裤,夜游金陵的壮举。这位刘才短时间内,是别想出门了。
  那些被拿的富商,自从进了钦差行辕,也知道不妙。买想到自己,怎么就搀和到这种灭门抄家的大案里去了?锦衣卫问的也简单,姓什么,叫什么,跟魔教几时搭上的关系,在教里担任什么职务,又为魔教赞助了多少经费?
  没有?没有怎么你们不去别家,偏去飘香院?再说任魔头是厨师,你们天天吃他做的东西,还敢说没关系?一般的清楼,都是从酒楼叫酒席,加上十几倍的跑路费,收费公道的很。只有飘香院是自己养厨,自己整治席面。你们若不是与魔教有勾结,任厨怎么不在饭菜里下毒,把你们全都毒死?
  这通审讯下来,把大家折腾的晕头转向,还是其一位员外洒脱“我的船十天后就要起锚,去西洋贩货。这趟干系重大,我必须亲自押运,只要别误了我的船期,你们说多少罚款,我认罚就是。还有,我再捐一笔军饷给南京锦衣千户所,免得他们没事就来抄,害的我连口花酒都喝不消停。”
  这个位面的大明,与郑国宝前世所知的大明有较大出入,其一点,就是月港开海并未停止,那里依旧是大明一等热闹繁华的场所。只是月港并非良港,港小水浅,大船不利。沿海商人,私自出海贸易的事,根本已经从半公开变成了彻底公开。只要不是瞎,就能看到船队往来于沿海各重镇名城,装卸货物,贩卖特产。
  这位富商,也是一位大海商,手上有十几艘三桅大海船,家私丰厚。钱对他来说,不是什么问题,他在乎的,只是时间。郑国宝对这等豪爽之人,也十分欣赏,亲自接见,立了字据,交赎金放人。
  有他开了头,另外那些富商总算看到了希望,纷纷喊道:“不就是罚款么?不就是认捐军饷么,只要放人,怎么都好办。我们可不能在这鬼地方住一宿。”
  这些人一来有钱,二来惜命。在这待下去,谁知道待会被卷到什么大案要案里?郑国宝对这些贩货行商,倒是十分痛快的放人。对于那些开着铺面,有买卖的商人,却卡起了脖。“放人?怕是不成啊。这个事案情重大,牵扯众多,说不定就是一件祸国殃民,颠覆朝廷的大案要案,这个可不能轻放,不仔细查一查,是不能算完的。”


第二百四十六章刘一儒

  这些富商听了这话,就知道这竹杠敲的山响,怕是不拿出点真格的不行了。可是这钱一拿,就不是三瓜两枣,又实在肉痛,舍不得往外拿。他们各自都是有靠山的,就想着,等靠山来了,有什么话再说吧,因此咬住牙不交。
  第二天,天一亮,便有南京部的几位尚书并左副都御史,亲自找上门来领人。郑国宝昨天放了一部分官员,但也有几个没放,尤其是清流言官,全都扣住不放。只说魔教妖人诡计多端,说不定就是冒充官长,想要混赖过关。我是外来的,哪里认的出谁是真御史,谁是假丞?还是要由各自的长官来认一认人,才不至于出了纰漏。
  这一手,等于是在所有言官脸上打了一巴掌。那位左副都御史的脸都快气青了,具结书之后,一抖袍袖,说了声“郑国舅,我们后会有期!”带上自己的属官就走,语气里饱含怒意,分明是存了秋后算帐的念头。
  等到午时分,先是有刘一儒家的管家前来,拿了老太爷的禀贴,请求释放几个商人。那几位商贾的产业都已经投献到刘一儒名下,从名义上看,都是刘家的产业,他们不过是代为管理的掌柜而已。听说自己家掌柜被拿,刘老司空前来保人,也是合情合理。
  哪知郑国宝见了禀贴,却把面皮一沉。“回去告诉刘一儒,这回的事不是小事,乃是勾结魔教,意图谋反的大罪。从飘香院里,抄出妖书、盟单若干,皆是犯禁之物。让刘老自己放明白一点,要想放人,自己来一趟,或者等我锦衣卫把案情审问明白再说。”
  等到把这老苍头赶走,另外三家公齐挑拇指“郑哥果然豪爽!这才像是咱京师四大少的做派。刘一儒老头的面,难道落不得么?这回收拾了他,也叫南京的人,知道知道咱是何许人也。”
  这回郑国宝扫荡南京秦淮河畔的大小妓家,抓了无数姑娘。那些人被锁在一处,彷徨无计,不知命运如何。尤其这是魔教造反的大案。搞不好连人头都危险。那三位大少此时一去送温暖,就如同唐僧走进了盘丝洞,被几个女妖精紧紧缠住。
  那些花魁、行首,平日里还要讲个拿腔做调,好多要几个钱。现在可是讲究不起,恨不得整个人贴上去。只要保住命,怎么都成。甚至几个名纪为了抢一个公,差点撕打起来。伺候的更是格外用心,让这三大少如在梦,心神皆醉。对郑国宝扫荡秦淮河这事,自是交口称赞,恨不得多扫几家。那才过瘾。也因此全力支持,表示四大公共进同退,这才对得起义气二字。
  过了约莫半个时辰,有门上人报,刘一儒前来求见。郑国宝本以为这老头得跟自己僵持几天,才会亲自登门,这速度,似乎略快了点啊。也不怠慢。吩咐人前往迎接。
  刘一儒是嘉靖三十八年的进士,也是国朝官的前辈名宿,海内耆宿。年过古稀,身体单薄,走路一步三摇。来到屋内,分宾主坐定。刘一儒一双浑浊的老眼,在四大公面上一一扫过。最后把目光落在郑国宝身上。
  这风烛残年的老人,按说是没什么危害性可言,可是被他双目一瞅,郑国宝只觉得身上说不出的别扭。只听刘一儒道:“郑缇帅。这次查封南京烟花之地的主意。多半是你出的吧。京师四大公之,也只有你,才有这份胆色,也只有你,才敢冒此大不韪,敢与南京城内武为敌。”
  “老司空,您说的这叫什么话?我也知道,那些窑后面,站的是你们这部堂官,大小卿,还有世袭勋贵,宣力武臣。我也不想跟大家为难啊,但是我没办法。谁让我身上,担负着访查魔教,缉捕妖邪的差使,谁让那飘香院内,真就有了妖邪?这且不说,单说我查抄的那些行院里,发现的妖书不少吧?您难道能说,这是我抓错了?”
  刘一儒哼了一声。“老夫好歹也是三朝老臣,你们锦衣卫的手段,少在我面前卖弄。慢说是你,便是当年那刘守有,见了老夫也要退避三舍。你休想在老夫面前,抖什么威风。”
  “刘翁,您这话我就听不懂了。我们秉公办事,怎么在您眼里,就成了抖威风?要是如此,咱们就没什么话可说了,我只能吩咐人送客。”
  李荣仗着自己的姨母是老太后,自己是李家的独苗,除了郑国宝,他也不曾怕过人。当下冷笑道:“刘一儒,你别给脸不要脸!你儿昨天在飘香院,替你扬的好大名声,要不要爷们替你去四处宣讲宣讲,让人家也知道知道,你刘家好家风?不老实的认罪,还敢来找我们打架,真当我们四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