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菩提大道-第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为求师长灌顶 当以成事宝等施 依教行等一切事 使良师长心欢喜 
由於师长心欢 圆满传授师灌顶 清净诸罪为体性 是修悉地善根者 

  在学密时,上师瑜伽及本尊瑜伽有极大密切关系,这里又讲善知识。 

初佛大续中 极力遮止故 密与慧灌顶 梵行者勿受 
倘持彼灌项 安住梵行者 违犯可遮故 失坏彼律仪 
其持禁行者 则犯他胜罪 定当堕恶趣 亦无所成就 
若听讲诸续 护摩祠祀等 得师灌顶者 知禀实无过 
燃灯智上座 见经法等说 由菩提光请 略说菩提道 

(摄颂) 
如是因乘与果乘 二大胜乘诸共道 具已善巧阿阇黎 如理依趋四续海 
尽其口诀依勤修 暇身妙义斯得圆 我恒如斯而勤行 志求脱者当策励 
造论为己修心用 兼亦饶益他贤善 诸佛欢喜圆满道 易解演教善功德 
普愿法界诸含识 斯此善道永不离 我恒如斯而祈愿 志求脱者作愿持 

    丁、附录:佛法问答 

  (一)、成佛一定需要上师吗?假使自己阅读,自行好好修行持戒,不会成佛吗?为何依赖上师? 
  答:成佛不是一二年的事情,必须一劫又一劫,如遇到有条件上师,应该依止,经由上师走上整个道次第。假使遇不到具条件上师,则依三藏为主,这是可以。这里说段故事:仲登巴大师修自他换,以菩提心修持为主,那时西藏流行一种传染病,他以禅定力量,把他人痛苦由自己承担,最後得了传染病,整个下已脱节了。仲登巴有很多心子,最主要的博多瓦上师,他抱著仲登巴大师说:自始至终依止你,对我恩惠太大了,假使你圆寂了我依止谁?仲登巴大师说:可依止三藏。假使我们证量不断提升,自然会遇到具量上师。 
  (二)、自性涅槃存在的吗?唯明唯知的体性心法已是存在,假使心本身的自性是唯明唯知,而心本身具有自性涅槃,为什么从无始以来我们的都被烦恼所污染,为什麽不从无始来就清净呢?原本就解脱呢?因为本来清净的。 
  答:自性涅槃,心法本身最究竟性质,即无自主之意。心法虽无自主,但非表一下没有烦恼,没有污染,因为这并不相违。无自主涵意与它有污染二者并不相违。心法唯明唯知的体性,虽然并不是一种污染,但它本身有了知境的能力,唯明唯知的体性,并不否定心法上没有烦恼的污染。心续上原有留下烦恼种子,这烦恼种子遇到因缘,会现起烦恼。这种子称为烦恼障,烦恼留下的习气,假使遇到缘不会形成烦恼,称为所知障。当完全断除了,称为大涅槃。多读经论,修行者最究竟目标是成佛。西方一些学佛者,只为暂时果报,认为佛果位是不可能的。这种看法是承认轮回的心是污染的。 
  (三)假如我们精进修行,今世成佛是可能吗? 
  答:以大乘显教论典要三大阿僧祗劫,算是最快时间,一般说甚至更长。以密乘来说,他们学一种无死瑜伽,依今世之身成佛,是有可能的。密乘最高的无上瑜伽中,有三年一个月半成佛的修学,可以成佛。严格地说也是开玩笑,你们如果真的以为这样可以成佛,这和共产党的命令无异。我们将最究竟的目标,以最短暂时间内成办,这表示我们心力不是很强烈,而是很微弱。不要说三大阿僧祗劫,乃至有虚空,以及众生住,愿我住世间,为除众生苦。这种心力是无量的,可知这二种是有差别的。大乘经典内说菩萨的鎧甲精进,这力量是无限的;菩萨发愿为每个众生能得究竟安乐,愿为每一众生承担地狱之苦,而不退怯、懈怠,可知菩萨精进的心力。我们主要目标是决定胜,也就是解脱及佛果位二者。当然不只是增上生,为人天果报而学法;但学法必须经过一生又一生的学习,才能达到目的地。所以增上生是必须追求的,但成办增上生的资粮,今世及来世要好好积聚。想要成佛,增上生的资粮不用说,假如我们积聚整个决定胜的资粮的话,成办决定胜的方法是正确的。 
  (四)、今天讲到意识的续流不会间断,请详细说明有关这方面的意义? 
  答:佛经在小乘宗义中说,涅槃之後如油尽灯灭,一切都消失了。但以大乘论典来看,阿罗汉证得解脱果位时,本身只是一种功德,没有造成意识消失的违缘,不会造成意识消失。因为内心的功德生起,并非意识要衰退。以实执无明为空正见对治,断除了无明,空正见是无明的违缘,但心法本身并无违缘。因此我觉得以大乘宗义来说,意识续流是无有间断的,没有违缘可以造成永久消失的能力。如外四大,谈到极细的微尘。如虚空微尘,续流水无间断;由很多微尘聚合成一和合体时,形体较大一点,但是聚合是可以分裂成原有的微尘,这细微的微尘不会消失,续流一直延续下去;这微尘形成世界,世界消失後,极细的微尘还是会继续流著。 
  (五)、我们如何了解意识是无间缺的?是否意识不依其他法而有执著产生? 
  答:一个人认为心法续流不断的缘故,所以觉得是自主真实的;虽然心法续流永无止境,但是并非自主而有;因有前者的心带来後者的心,是由每一刹那每一刹那的变化,所以我们思想才会改变,我们心才有变化。没有刹那变化,心固定在其一状态,思想不会进展,也不会衰退。所以有多刹那的心而组合成一续流。所以心的续流并非自主而有,也是互相观待依赖他的支分,而安立心的续流,安立为心法的?支分和支分的和合体是互相观待的,没有支分,组成的和合体就不存在。 
  (六)、慈悲是否能减少我们身体上的疾病和痛苦呢?如光明去除黑暗? 
  答:慈悲减少痛苦,不完全像光明去除黑暗。因为慈悲与爱心,能让我们心力增强,渐渐减轻我们内心的痛苦,身体疾病的痛苦而已,不会马上去除身心疾病的痛苦。 
  (七)、我们已知道何谓善业?何谓恶业?但要如何惩罚监狱的囚犯? 
  答:我觉得懂得业果报应的人,当惩罚囚犯时,内心不能放弃爱心悲心;当然为他好要惩罚他,希望他能改过向善。以佛教观点每人都有改过向善的机会,而且好好忏悔真的可以做到,因此应该废掉死刑法案。 
 (八)、你曾开示痛苦的根源是烦恼,我们可否只去除烦恼的感受?留下原有感受呢? 
  答:当然可以。这是我们修行的目的,如果空证智慧强烈生起时,也是一种感受,但无烦恼感受。例如以慈心对治瞋心,以不净观对治贪心;慈心和不净观也是一种感受,那是正面的感受。正面的感受对治负面的感受,虽然二者有差别,但都是感受;当我们反覆的观察,由正直角度思惟,正面的感受就会产生。当我们仔细的观察,以正直角度思惟真实情况时,负面情绪就无法产生,负面的感受就消失,因为它只是局限有限的空间,一种错误的执著。而推它的力量最主要是串习以前的习惯,这种恶习惯,当我们仔细以理由观察就无法产生了。 
  (九)昨天有喇嘛说印度那烂陀大学戒律严谨,无论证量多高,犯错即赶走现在有许多西藏大师做出不好的事,他们是否被有关寺院赶走? 
  答:当然有。假使犯四根本罪之一,一定被赶走。赶走之後,他尽力在社会中求生存,或假扮成喇嘛样子,这不表示寺院没有赶他走,寺院责任已经尽了。所以持教者穿上三衣来度众生是最好的。 
  (十)一切法是无常性质,心是唯明唯知的性质,是不是无常的? 
  答:心的性质有二:以世俗角度来看是无常,每刹那都在改变中。以胜义角度来看,心的最究竟性质是完全依赖观待所生,无自主无自性;无自性是心的最究竟性质。心的自性空是常法,不是无常法。心和心自性空二者不可分开,没有心就没有心的自性空。 
  (十一)我们的心本身是唯明唯知的体性,无始以来何以受到烦恼的熏染呢? 
  答:心的续流追溯找不到开始的源头,如有开始,第一个心从何而来,是有因或无因?有因是同类因或是异类因?当然是同类因,但无法寻找到第一个心的存在,所以说心法是无始以来的。当心未调伏时,见到的都是真实,会有实相的执著。由执著生烦恼,烦恼也是无始以来的。无始来为何有烦恼?因为未调伏。我觉得有个特殊名词:「原始普贤」,是俱生原始的细微光明,唯有光明的细微意识的状态中,有以前所造的习气,由这个习气现起一些负面或正面的组分意识,经由粗分的意识而造了许多业。由这种光明现起,看到了情器世间。当这些习气能力消失後,我们将无法见到一切。所以这万象幻化。一开始这光明唯明唯知的心,未刻意调伏,避免做不该做的事,自然随著光明所现起粗分的意识,造作许多不良习气,种下不良的种子,让我现起痛苦。我们的心是无始以来就有的,未调伏的原故,造作不合理的事情,才产生烦恼的。 
  这个问题,我并不很明白问者之意。要了解心被烦恼所熏和心之性质之前,先应了知何谓错乱心。我们要了知无明是错误颠倒的执著,首先必须认识实际情况,事物的究竟性质,经过一再思惟观察,观照事物的究竟性质之後,再反观我们内心,怎样去执著这些外境。才体会原有的心所执著的状况与实际不符合,了解原来的执著是错误的。 
  (十二)假使一位病人为病情而杀另一个人,要如何忏悔呢? 
  答:在不得已的情况下,造作恶业,本身并无不善意乐,但业本身不是重业,可能是轻罪。当我们生起极大烦恼时,如贪心或瞋心,无法了解自己当时的状况,而以为造业是不得已,这是由极大意乐去造业,所以业非常重。有一种是不得已不是刻意的,也是恶业,但比较轻。总之,任何业均可依四力忏悔。一、於往昔所造恶业产生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