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天才是怎样思考的?-第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焦点客体法
这个方法的主旨就体现在它的名称上。需要改变(改进或发明)的客体置于注意力的焦点上,并赋予客体新的特征(由形容词来表述)。下面是运作程序。
通常客体的名称写在黑板上,创造小组的组长要求组员们举出七个名词,环绕客体成圆周状写在黑板上。组长要求组员为每个名词搭配上七个形容词。然后用这些形容词修饰中央的客体。
焦点客体法通过两个附加的运作,发散人们的思维。这两个运作表现为:(1)列举名词;(2)列举形容词。这个有组织的活动可以发散人们的思维。不到半个小时,这个组就某个焦点客体产生了7×7×3=147(约150个)主意。你可以用这个方法为聚会、授课、赠送礼物等创造新意。
改进:我对这个方法做了改进,先举出一些名词来,然后收集相关的形容词。做完这一切后,我才引进所需改变的客体。这样参与人员举出的形容记事更广泛(尚无方向)。同时,为了避免过于简单的形容词,像“好的”、“有趣”、“大的”等,我要求他们举出他们想到的第四个形容词(忽略前三个是因为它们一般都很常见)。这样做同时也能增强这个形容词集合的有效性。
亲身拟物法
亲身拟物法是威廉•;J•;J。戈登提出的。这个方法要求你把自己想象成某个客体或问题来思考解决方法。
比如,拿一个物体,开始编这么一个故事:“我是一个(这个物体)。”如果你想发明什么,如,一个桌子,你的故事可以这样开始:“我是一个桌子。我很坚固。在课堂上我有许多兄弟姐妹。我喜欢集体活动。通常,我在集体中至少有一个伙伴——那就是椅子。所以我不喜欢孤独,我希望和我的椅子建立永久的联系……”啊哈,有了第一个主意——把椅子固定在桌子上,可以来回移动却又永远连在一起。
改进:我关注人甚于关注发明。我的学生们只要觉得好玩,可以把自己想象成世上最愚蠢的东西:什么大象尾巴啦、苍蝇翅膀啦、溅起的水花啦。我的天才学校的一个小姑娘很喜欢这个方法,有许多独到的见解。她在作文中经常用这个方法,并在多个比赛中获胜。
第五章天才学校的方法(2)
符号模拟
符号模拟使用的是一些符号(文字、字母、短语、数字、图片等——不是物体。)
改进:我用它统称处理符号问题的一些方法。比如,我所教授的“非科学分割法”。这个方法是基于客体与其名称之间并不对等的原理。名称是随意的——它们的声音形式与所指称的客体之间通常并没有什么联系。这就是为什么同一客体——桌子——在德语中称〃derTisch〃、在俄语中称〃stol〃、在英语中称〃table〃。这种随意性给了动脑的人想象的自由。他们可以研究这些符号,而不是客体本身,然后再回到客体上。
我们天才学校的一位家长很兴奋地告诉我,她的小孩问她,“为什么政府中有这么多的minister(部长,词形由“最小的”+ster构成)而没有一个maxister(“最大的”+ster)呢?”从这个孩子的疑问中,可以看到非科学切割的影子,因为孩子把部长一词“非科学地”分割为“最小的”和“ster〃两部分,然后像对比迷你裙和连衣裙一样,提出了“最小的”与“最大”的这个疑问。在报纸的卡通画中有许多这样的例子,如:丹尼斯问,“小孩子(kid)有肾(kid+ney);那么臭虫(bug)有bugney(bug+ney)吗?”
这种强劲的方法发挥到极限,就产生了语言启发法——借助语言在物质世界中发现新事物。
幻想模拟法
幻想模拟法通过魔法道具和魔法过程转移思考方式。比如,大多数人知道下面这些著名的魔法道具:阿拉丁的神灯、隐形帽子(一戴上人就看不见了)、飞毯(不用引擎或翅膀就会飞)等。所以,如果你需要改进一个物体或程序,设想它有魔法相助,会产生什么效果。
比如,魔法鞋带?我的一个学生提出一个“健康”鞋带的设想,当我们很吃惊地问他鞋带怎么会是健康的,他解释说:“当超重的胖子系上这个鞋带时,它就会自动解开,这个胖子就得不停地弯腰系鞋带,这样就锻炼了身体。”那么魔法袜子能做什么呢?另一个学生是这样回答的:用隐含的药治脚病。魔法方向盘呢?在司机犯困时突然颠簸一下。这些看似“魔法”的行为,应用于技术革新,真能产生新的发明。
改进:可能你还记得在训练BAMMA法时提到的理想的最终结果(IFR)。实际上,BAMMA中的理想的最终结果描述的就是一个魔法过程:功能的实现不能借助任何设备或仪器(或者降到最低点,如幻想模拟法)。很少有人能认识到这两者之间的关系,但这种关系是存在的,我指导学生们看到这一点。
我还经常把一些超凡的魔法特征加入到所需改进的客体上去。作为这个方法的改进版,难度更大:我要求学生们设计一台能魔法般的把观众送往事发现场的电视,也应是说,把运输的功能赋予一个没有轮子的物体。除了“一般的”魔法功能外,客体之间功能互换的效果更显得新颖:桌布——会吃饭;靴子——能弹跳七英里;地毯——会飞。
一览表
一览表是指列出的所有问题,创造学上最有名的一览表要属亚里克斯•;F。奥斯本和亨利•;庞加莱(法国数学家)设计的表。如果你需要改进一个客体或者发明新客体,一览表上的问题就会要求你把该客体分为各个部分:磁化;温度降至冰点。一览表绝对能给出一些启发。
假设你的任务是发明新的表述方法。一览表就会问:“能把你的表述分为各个部分吗?”也许可以,然后呢?不行,啊哈?下一个问题:“能磁化吗?”你会想,“嗯?也许挂黑板上一些磁化的张贴画效果不错——粘在黑板或墙上的东西……像轻飘飘的裙子贴在腿上……哇!何不让纸带上电,自己粘到任一表面上呢?啊哈!!!”
改进:我理解一览表法其实是随意选词法的一种。只不过,这些句子都是事先给出的,能体现一种最广泛的思路。所以,如果我们已经从单词表进展到了问句表,何不再进一步,引进文本表呢?文本表在一篇文本中留出空白,让使用者根据所考虑的客体的情况填空。
书名法
这个方法是威廉•;J。J。戈登提出的,要求参加者用两个不协调的词构成一个书名,然后对所思考的客体进行描述。比如,要求你对一个平常的物体,如:钢笔、铅笔、长筒袜等,给出一个奇怪的(又是吸引人的)书名,这些书名可能是这样的:简短的长(钢笔)、不洁的净(铅笔)、影响大的弱点(长筒袜)等。乔治•;普林斯是共同研讨协会的前会长,也是戈登方法的倡导人,提供了下面一些例子:集中的欲望(目标)、平衡的困惑(混合)、目的不纯的入侵者(酸)、相连的中断(机关枪的扫射)等。
改进:我上面提到,书名法和符号模拟法的所有分支组成了一个借助符号(名称、标记等)而不是客体本身改变客体的一股洪流。各种变化形式数不胜数:三字书名、五字书名等。
符号学模型
符号学是研究符号的一门科学,是由查尔斯•;皮尔斯和查尔斯•;莫利斯创设的。符号学模型是我用来统称各种符号/领域的改变。符号学模型可以使你从文本跳到可视道具,或从文本的一种风格跳到另一种风格。比如,学生们根据文本制作图画,就是一种符号学模型,因为他们把文本的实质模型化为另一种符号。如果学生们把一篇科普文本改造成了诗歌体,或把语法规则编成了歌——他们无疑把一个领域的符号改变成了另一个领域的符号,或者把映像进行了重塑。所以,由科普改编的神话故事、图画,或者任何形式的艺术都是各种形式的符号学模型,反之亦然。
从战略意义上讲,符号学模型非常有用:它同时调动了左脑和右脑。在策略应用上,它迫使学生们从不同的角度看待客体,使他们的观点迅速产生变化。
这个方法著名的事例有:快速素描、课程图式及任一空间学习法。甚至制作表格以组织数据的方法也属于符号模型法。顺便提一下,形态法也属于这一领域。
动态法
动态法是指在众多参数中改动一个可测量的参数,看实质有无变化的想象过程。比如,任何物体都有众多可测量的参数,如:长度、宽度、高度、重量、颜色、温度等。动态法作为一种方法,要求在其他参数值不变的情况下只改动其中一个参数。
以梳子为例,它有一定的物理特征,比如:长度。同时还有一定数量的梳齿——比如说20个。现在,假如只改动齿数而保持材料、重量等不变。如果齿数减至15个,它就变成了浓密的头发用的梳子。如果减至5个,你得到的就是一个耙子了。减至3个,你手里拿的就是一把三叉戟了。减至2个,就成干草叉了。减至一个,就是一个背上抓痒用的麻姑爪或是一支大牙签了。反过来,齿数从20个增至25个(梳齿的厚度不变),可以用于稀少的头发。增至30到40个,可能没法梳头了——成了画家手中的波浪形的划线板了。
这样,就可以看到数量参数的改变是如何影响物体的质。从一个物体到另一个物体的飞跃很明显,物体之间的变化是一种奇怪的链接。
动态法对于检验问题的极限、训练两分法极为有用。这个方法可以产生许多改进原物体的想法。
改进:我们在课堂上主要用这个方法寻找事物的实质——你还记得天才具备看到事物实质�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