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天龙不败-第2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借助风势,一台床弩着火,其旁边的旌旗、楼阁也受到殃及,耶律重元赶紧命人提水救火。
  趁此机会,东方不败立马下令大军全线压上。
  针对敌人的攻势,耶律重元立即调来三千名神箭手和叛军守城将士稳站城堞后边。
  这时辽帝兵乘筏渡水趋附城墙,有的已上云梯,快接近城堞。
  耶律重元一声令下:“射!”
  守城将士一齐行动,用石击、用枪戳,滚石、檑木齐下,再远者以手炮、强弩瞄准狠击。
  一时间,箭飞炮响,矢石如雨,座炮雷动,爬城辽兵,纷纷自城墙、云梯扑颠栽下。
  乘筏御营军兵士成批落水,沉溺于潢河中。(未完待续。。)


 第两百七十一章 平乱安民身遇刺(一)破城【二更求票】

  第两百七十一章 平乱安民身遇刺(一)破城【二更求票】
  “想不到被连续轰击了那么多天,守军的战斗力依然如此强大。耶律重元真将才也,果然是个好对手!”面对眼前的战局,东方不败暗自赞佩。
  双方攻守战自早晨持续至中午,战斗相当激烈,场面令人胆寒:那些被攻打的城门上猬集了无数的飞箭,箭尾的羽毛在寒风中摇晃;城下的河水已被鲜血染红,上面漂荡着御营军士兵的尸体。
  当此辽帝麾下失利之际,东方不败变换策略,从攻打东城区的士兵中抽调人手,转攻南城区。
  众军士用大木屋,上蒙牛皮,下施巨轮,步卒推之以防炮、防箭,盛土填壕,城南区河水为之干涸,御营军于其下叠桥以作通道,接近城墙。
  守军将领耶律赫鲁指挥敢死将士,下城布置大炮、强弩,向辽帝军猛击,又于城上缚虚棚以自蔽射敌。
  叛军士卒组成人山人海,向敌猛射,箭矢如雨,使御营军叠桥寸步难进。
  辽帝军也不罢休,盖造火梯、云梯、偏桥、橦竿、鹅车、洞子诸攻城之具,从另外两面涌向上京。
  在北边,北院大王指挥部下以鹅车、洞子攻打北城门。
  鹅车。顾名思义,其形如鹅,鹅车脖子可长高数十丈。下置轮,鹅身重,乘车缘鹅脖登城。
  洞子是形如木屋、下有大轮的战车,上施牛皮,防矢石,以接近城壕。
  在西面,于越接替受伤的北院枢密使调兵遣将。以九牛弩攒射城墙上的守军,一发箭矢可贯三人,几轮齐射过后。西城楼上的守军已然死伤过半。
  就这样,攻守上京的战役,又进行了半个多月,叛军、御营军双方都接近筋疲力尽。
  但对于守军来说。处境更困难些:原本城中兵可用者不到十万。经过连番厮杀,军士战死伤亡,减员严重,已然十失五六,只剩下三万老弱残兵了。
  这天正午,先是刮起了怒吼的北风,而后大雨倾盆。
  城上守城兵士本就已寥寥无几,现下又被淋成了落汤鸡。且看不清远处的事物。
  此时不攻城,更待何时?
  东方不败对部下做好吩咐。便即亲率大军猛攻临潢府东门。
  这次冒雨奇袭,御营军士兵并没推来大型攻城器械,而是一个个轻装上阵,顶多就几人抬了数根橦竿。
  待到守军发现敌踪之时,东方不败和麾下士卒已经离城门很近了,而由城上飞射而下的箭矢,由于雨点的打击失去了准头和力道,完全对辽帝兵够不成威胁。
  东方不败一马当先来到城下,运起内力,指端瞬时凝结起寸许长的气剑,如生出利爪一般。
  只见她五指成爪,用力挥出,插入城墙,而后身手矫捷,借助气爪之力在城墙上攀爬而前,手脚并施,在城墙上展开“凌波微步”,躲过向她射来的羽箭、砸来的巨石。
  没过一会儿,东方不败便翻上城楼,守军见了,惊愕之余,赶紧挺矛刺来。
  面对敌袭,东方不败手上凝结的气剑立时射出,击杀周围的叛军士兵。
  “嗦”“嗦”“嗦”“嗦”“嗦”“嗦”“嗦”“嗦”“嗦”“嗦”,剑气在雨水中穿梭而过,十个敌军守卫应声倒地,而后东方不败当即拔出日月双剑,左手“曜灵”剑倏地递出,从中“哗啦”一下就劈开了挡在楼道口的一员敌将,跟着对周遭的士卒两剑齐舞,直杀出一条血路。
  奔下楼道,进入城门甬道之中,见里面满是守城的兵士,正拼命抵住城门的背后,以抗御城外大军橦竿的冲击。
  东方不败现身后,也不顾他们的惊愕,飞身而上,两剑齐挥,劈断门栓。
  此时城外的大军正在用力推门,门栓一毁,城门立时打开,御营军士兵便如潮水般涌入,在东方不败的带领下,朝耶律重元所在的内城冲杀过去。
  要说这内城,乃是上京临潢府城的故地,原称“苇甸”。
  当年耶律阿保机选定这个地方作为自己的政治中心后,建有“龙眉宫”,通常被称作“西楼“。
  据史料记载,从唐代中期以来,辽上京故址就一直是契丹迭剌部的主要居地。
  唐天复元年,耶律阿保机成为迭剌部夷离堇,对外征讨接连告捷。
  天复三年升为契丹总知军国事的于越王,阿保机的领袖地位得到巩固。
  这时,“西楼”已经成为契丹部落联盟的决策中心之一。
  阿保机称帝后,开始在“西楼”营建宫庙,先后建有明王楼、天雄寺和开皇殿等。
  据《辽史?本记第一?太祖上》记载,太祖称帝第二年冬十月己亥朔,修建明王楼。
  第六年,太祖“以兵讨两冶,以所获僧崇文等五十人归西楼,建天雄寺以居之,以示天助雄武。”不幸的是,第七年三月,叛乱的剌葛、神速姑等人洗劫“西楼”,焚烧了明王楼。
  太祖很快平定叛乱,于当年八月,又回到“龙眉宫”,处置逆党。
  于次年“冬十月甲子朔,建开皇殿于明王楼基。”
  《辽史?本纪第一?太祖上》记载,神册三年二月,阿保机开始在选定的都城地点“西楼”,大规模“城皇都,以礼部尚书康默记充版筑使”。
  五月“诏建孔子庙、佛寺、道观”。这时,西楼被称为“皇都”,上京城初具规模,并且初步确立了作为国家政治中心的地位。这可算是上京城营建的开始。
  天显元年,阿保机率兵平灭渤海国,使契丹国力大增,随即开始大规模有计划地营建上京城。
  实际上,上京的营建主要是天显二年太宗耶律德光继位后进行的。到辽会同元年六月,太宗“诏建日月四时堂,图写古帝王事于两庑”,至此上京城基本建成。
  数万辽帝军士兵突入上京城外城后,在街道上只遇到零星的抵抗,因为守城的兵力本来就不足,大多数士兵不是驻扎在城楼之上就是在其脚下,城中倒是没多少士卒。
  东方不败抽调了三队人马,分赴北、西、南三门与城外大军里应外合,一同攻破城门,而自己则率领剩余的手下直取宫城的东华门,不一会就杀到内城的脚下。(未完待续。。)


 第两百七十二章 平乱安民身遇刺(二)无施

  第两百七十二章 平乱安民身遇刺(二)无施
  东方不败的队伍来得极快,是以宫城守卫发现他们后,手忙脚乱地仓促应战,一个个弓箭尚未张开,东方不败人影一闪,便在滂沱大雨中冲开一路水花,奔至东华门之前。
  这内城的城门远不及外城的阔大厚实,东方不败一见之下,当即猛运真气,挥起右臂,朝着东门的门板就劈出一记“五岳倒为轻”。
  “唰”“唰”“唰”“唰”“唰”,只听得五声急响,“嵩山”、“华山”、“泰山”、“恒山”、“衡山”五柄气剑,霎时间便一同从东方不败的右之手上喷射而出,重重地砸在大门上面。
  随着“轰隆”一声,门板便即爆裂开来,飞散的木屑铜渣将藏身其后的守城军士刺得遍体鳞伤,割得血肉模糊。
  东方不败也不理睬眼前的血腥场面,右手又是一挥,同时大叫道:“大家跟我上!”说着就踏着叛贼的鲜血冲进了城门。
  她麾下的士兵无不被其身先士卒的举动所感染,口中呼号着“冲啊”“上”“杀”,争先恐后地奔入内城。
  护卫皇城的士兵本是大辽精锐之中的精锐,可前些日子御营军攻打城池之时。他们也被耶律重元轮番带上外城城楼,经历了连串厮杀,而今已是师老兵疲。等东方不败率军杀入后,不是很快被一刀砍下脑袋,就是轻易跪地投降了。
  只是杀到皇宫大殿开皇殿之外时,东方不败所部才遭遇了叛军最后残部顽强的抵抗。
  好不容易将他们料理完毕,东方不败推开殿门,冲了进去,意欲生擒皇太叔。岂料映入眼帘的只是他脖子上血迹兀自未干的尸首。
  原来得到东方不败领兵攻入内城的消息后,耶律重元见大势已去,便提剑来到金銮殿中。最后一次登上皇座,端坐其上,耳闻殿外杀声震天,就下了决心。满含丧子之痛与一腔的不甘。挥剑自刎。
  见皇太叔那两只原本不怎么大的眼睛睁得圆鼓鼓地望向前方,东方不败心想:“所谓‘死不瞑目’,也就是这个样子了。可你有什么好死不瞑目的?我知道你死了儿子,心中难过;最后败给了我,便更加不服气了。但你可曾想过,你为了一己之私,挑起战祸,又让多少父亲失去了儿子。如果真有阴曹地府。你在那里碰上了因你而死的人,好好向他们忏悔吧!”
  缓缓迈步过去。伸出玉手帮这个害得成千上万辽国男儿无端丧命的罪魁祸首合上了双眼。
  而后侧目看了耶律重元身后的龙椅一眼,只觉其光彩夺目,但见那椅套以淡黄锦缎制成,金黄色丝线绣了九条金龙,捧着中间一个刚从大海中升起的太阳。
  那九条金龙张牙舞爪,神采如生,令人瞧着说不出的舒服。
  在龙身的周围,缀了不少明珠、钻石和诸般翡翠宝石,弄得满室珠光宝气。
  “这张破椅子,害死了这么多人,若非是我大哥的东西,我现在便将它毁了!”东方不败越看越是有气,不禁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4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