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宋之枭雄卢俊义-第2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厮杀,一看到前面尘起炮响,只恨爷娘少生两只脚,撒腿就跑。当时也有几个军官,引了些兵马,前去追剿田虎,不敢上前,只是尾随其后,东奔西逐,虚张声势,甚至杀良冒功,百姓愈加怨恨,反去从贼。
所以田虎才发展的迅猛非凡,短短一年时间,就占领了五州五十六县,一是威胜州,这是田虎起家之;二是汾州,书中称为汾阳;三是隆德府,书中称之为昭德,也就是后世的长治;四是晋州,书中称之晋宁;五是泽州,书中称为盖州;那五十六县,都是这五州管下地属县。田虎就汾州治所汾阳起造宫殿,伪设文武官僚,内相外将,独霸一方,称为晋王。
在宋政和四年卢俊义得知。田虎造反并夺得五州五十六县。卢俊义当时已占领山东大部。势力不亚于田虎。便派人跟田虎结盟一起攻打赵宋。
田虎器小易盈。连半个山西都没有拿下就敢自称晋王。卢俊义为了使得朝廷派出更多军队对付田虎。便怂恿田虎占领整个山西做名副其实地晋王。
田虎听人劝吃饱饭。陆续又派兵攻占了太原府、绛州、州、辽州、宪州、岚州、石州、'州。而那些跟辽国、西夏接壤地州府。田虎有自知之明并未派兵占领。
因为各州府和河东路隐瞒不报。而田虎兵强马壮。手下猛将甚多。致使攻城略地势如破绣。等田虎几乎占领了整个河东路时。赵宋朝廷才有了反应。
赵宋朝廷对于田虎地态度。跟对待卢俊义地态度
辙。甚是瞧不上。以为调拨一两州地团练使。带着和数千禁军就可迅速破灭。殊不知反贼已经不是几十年前地反贼。而那些禁军和厢军也不是几十年前地厢军。吏治败坏、民不聊生之下良民变贼愈加凶狠而官军越加孱弱。结果政和五年到政和七年三年内赵宋朝廷从其它州府调过来地军队接连败绩。
在宣和元年,赵宋朝廷也意识到各地匪患越演越烈的情况,便停了跟西夏地战事,调动精锐西北军南下平匪。
本来河东路跟西北前线最近,童贯大军应该最先扑灭这股匪患,但因为山西已经不是唐初富饶的山西,它给赵宋朝廷地贡献远不及苏浙之地,方腊一起,赵宋朝廷的近一半赋税都收不上来,所以赵想先解决方腊、王庆再收拾田虎,于是田虎逃过一劫。
但朝廷还是从京师调集近二十万禁军,再配合五万西北军,共二十五万大军攻打田虎。
虽然那二十万禁军是老爷兵,但装备之精良也非田虎能比,再加上那五万百战之西北军,尤其是领军大将是威震关西地“小种经略相公”种师中。种师中年近六旬,长期戍边西北,用兵持重,勇谋兼备,以侍卫步军马军副都指挥使和河东路承宣使之职统领大军。
在种师中滴水不漏、步步推进的攻击下,田虎节节败退,不断地丧失州县,残兵败退到原来根深蒂固地五个州内。
而就在这个时候,赵本着赵宋皇室根本不变的猜疑心理而任命的宦官监军梁方平像是收受了田虎的贿赂一般,对种师中的安排指手画脚。种家本来就倍受赵宋皇室猜疑,种师中经历宦途四十年,韬光养晦惯了,不敢得罪赵这个亲信宦官,便任由梁方平张牙舞爪。结果妄图想做童贯第二的梁方平发现自己失败了,攻打隆德府时,在壶关惨遭田虎的伏兵。官军大败,当场阵亡和被俘损失了五万多人,沿路被掩杀损失四五万,而种师中在站阵中也被田虎的悍将马灵一个金砖打得抱鞍吐血狼狈逃回泽州晋城,然后谨守晋城不能出战。
田虎重振声威,便扬言绕过晋城攻打怀州、卫州,进而袭击京畿,唬得赵赶忙答应了卢俊义的无礼要求,赎回了十五万俘虏和困在安丰城的二十八万残兵。至于那个童贯,赵深恨他的失败,并不愿替他付这个赎金,结果赵宋朝廷满朝文武皆为此寒心,毕竟童贯曾经打败西夏、方腊和王庆乃是有功之臣,胜败乃兵家常事,因为一朝失败就弃之不顾,这还算君臣之道吗。幸得童贯之前贪污受贿积攒了上千万贯的家底,他弟弟蔡便委托宿元景交托了一百万贯给齐国总财政部,才赎回童贯。
当四十三万残兵汇聚京师时,赵派人一查,除去空饷五万,残疾兵有十三万,真正能够拉出来对阵的只有二十五万,种师中身受重伤,卧床不起,梁方平仗着叔父梁师成撑腰肆意污蔑种师中盲目躁进阵前失机,赵信以为真,也就顺便免去了种师中的职位,想委任种师中兄长种师道为讨伐田虎的主帅,奈何种师道也托疾不往。赵看了看老迈的蔡京、不谙武事的王、文弱的郑居中、连遭败绩的蔡攸,再看看鸦雀无声、猛低头不敢让自己钦点到的满朝文武,心里不禁升起一股落寞,这正的是蔡京、王等人给自己夸耀的太平盛世?这就是平素言必称对自己赤胆忠心的文武百官吗?
赵不由得想起童贯,此人虽然略有败绩,虽然只是一个宦官,至少他敢担当,比满朝这些只长那话儿却不长胆子的所谓大丈夫要好。
赵于是再度启用童贯,任命他做河东路宣抚使,统领四十万人马,围剿田虎。童贯感恩戴德,浑然忘却昔日赵怒弃他于不顾的旧怨。童贯替种师中向赵求情,将种师中官复原职,也前去化解了种师道的怨气,种师道答应再度出山。
于是有种师道为副帅,王禀、杨可世、刘镇、杨维忠、刘延庆、王渊、辛兴宗、郭仲芶等西北军将领仍聚麾下,童贯便重复信心,重整旗鼓,来攻打田虎。田虎大败梁方平,轻视官军,尤其轻视宦官带兵的军队,却不知童贯可不是一般的宦官,而西北军为主力的官军自从惨败于卢俊义手中都憋着一口气,当此时倒霉的田虎成了他们发泄的目标。
第三十五章 名将脱颖
贯大军从京师出发,经过卫州,攻打盖州陵川城,陵澄及偏将沈骥战死,偏将耿恭献城投降,种师道命耿恭领着俘虏诈开高平城,守将张礼、赵能战死。
种师道领着前锋十五万人马攻打盖州,先行派手下猛将王彦带人潜入城内,烧毁叛军粮草,然后里应外合,攻破盖州城。田虎晋国伪枢密使钮文忠领着手下号称四威将的猛将猊威将方琼、貔威将安士荣、彪威将褚亨、熊威将于玉麟一起协同镇守盖州。
这四威将手下,各有偏将四员,共偏将一十六员,乃是:杨端、郭信、苏吉、张翔、方顺、沈安、卢元、王吉、石敬、秦升、莫真、盛本、赫仁、曹洪、石逊、桑英。钮文忠连同他这些手下虽号称猛将,但都是稀松货,被种师道的十五万人马给淹没了,尽皆被种师道手下大将杀死。这些人死得其所,因为杀死他们的都是日后威名赫赫现今脱颖峥嵘的一代名将。
首推王彦,在此战中除了有冒险进城里应外合破城之功,还杀死一员威将和三员偏将,战功赫赫。王彦性豪纵,少年投军,从种师道讨西夏有功。
王彦在原来历史上为世人所知的是靖康之耻后创立的“八字军”。在那段历史上岳飞曾是他的部下,他创立的“八字军”在他死后交给刘,成就了刘的“顺昌大捷”。
卢俊义在一个红名单上认真地写下了王彦的名字,这个人一定要收。
在此役中崭露头角的还有年轻的刘和他兄长刘锡。
刘杀死一员威将和三员偏将,刘锡也杀死两员偏将。
刘氏兄弟的父亲刘仲武就是一个终身与鞍马为伍、跃马疆场的西北军高级将领,当年赵亲信高俅升任太尉的军功就多依赖刘仲武给高俅镀金。
刘是刘仲武九个儿中最小地一个,从小受父兄的影响,熟读兵书,喜爱舞枪弄棒,善于骑射,经常随父出征,每次战斗都奋不顾身,名传军中。开始随父亲刘仲武征讨时,有一次衙门的水斛满了,刘以箭射之,拔箭后水漏出,又以一箭射中漏洞堵住了水,人们都佩服他的箭法精奇。赵曾亲自召见了刘,怀着极大的兴趣对他进行了多方面的考问,刘都对答如流,潇洒自如,赵非常满意,就留在自己身边担任司仪武官门合祇侯。后来刘不断得到升赏,成为对西夏作战的西北军高级将领,其兄刘锡也是如此,都归属种师道率领。
在原来那段历史上。刘后来虽名不入“中兴四将”。然他地将略比张俊、刘光世之辈高明数倍。可与岳飞、韩世忠并驾齐驱。再加上吴。他们四人才是真正地四大将。
绍兴十年顺昌大战时。刘以三千孤旅破釜沉舟。浴血奋战。先牵制了金兀术地前锋。后来金兀术帅十万大军攻打顺昌时。刘巧设计谋让金兀术轻视于他。金兀术不带攻城重武器。轻装前进。全军毫无戒备思想。刘按兵不动。先派人悄悄地在颍河中投毒。数日后金兵多数病倒。失去战斗力大半。刘组织一支队伍。人人手持长柄斧和长把标枪。排在阵地地前列。专砍敌人首先冲过来地骑兵地马腿。而待骑兵倒地后。再用标枪刺杀。结果大破金军地所谓“铁浮图”和“拐子马”。经此一战大败金兵。刘地威名也在全军中传开。“顺昌之战”也被金兵视为恐怖地末日。此后数次大战。金军皆惨败于刘之手。以至于绍兴三十一年。完颜亮调六十万大军南犯。在出发前分配作战任务时。攻打宋军各将领地任务都一一落到实处。唯有攻打刘一部地作战任务。全军无一人敢于应声接受。
刘和刘锡应该比王彦要难挖。但是刘可是一位智勇双全地帅才。不亚于岳飞。在卢俊义笔下地红名单他地名字还在王彦之上。
另外崭露头角地还有后来在和尚原、仙人关大败金兀术地吴氏兄弟吴、吴。
吴、吴。德顺军陇干(甘肃静宁)人。后迁居水洛(甘肃庄浪)。吴氏兄弟地父亲吴为一低级军官。战死沙场。父亲死后。吴氏兄弟便随母亲从陇干迁往水洛城。
吴为人深毅有志节。知兵善射骑。读书能通大义。而且为人慷慨豪爽。吴、吴在宣和三年“以良家子”入伍从军。隶属于泾原军(治所在甘肃平凉)。在种师中治下。
在这次盖州战役中,吴、吴率本部百人追击钮文忠残部,二人斩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