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女兵英姿 作者:江心舟-第4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冯垚这时候才知道,蒲英在那段失踪的时间里,原来是被阿哥带走了。
  他马上打电话向阿哥求助。
  索朗达杰表示,他这边确实在接待调查组的人,他对这些人的捕风捉影和信口雌黄,也很愤怒。
  他会立刻带着资料和证据飞来c军区,为蒲英作证。
  知道蒲英竟然做过秘密工作后,冯垚更担心了。
  因为那种工作多是一个人孤身进行,很多事就会缺乏人证和物证,太容易被人构陷和攻击了。
  当年,有多少在敌后从事地下工作的忠贞革命者,却在动荡的岁月里被自己的战友打成了“叛徒”,甚至迫害致死!
  蒲英会不会重蹈他们的悲剧?
  虽然现代中国社会的大气候,不可能再让极左回潮了,但是偶尔有沉渣泛起,也并不奇怪。
  事实证明,冯垚的担心成为了现实。
  ps:
  这一章是瞎扯淡、作大死,大家不用当真……小江发觉,自己的文风其实挺抽风的,时而小白欢乐,时而甜蜜腻歪,时而文艺矫情,时而黑暗沉重,时而枯燥说理,时而脑洞大开……真是没药可治了……o(n_n)o~最后要【谢谢媛翼投喂的粉红】ps:在大家的精心喂养下,小*已经突破140万斤(字),肥硕可爱,出栏指日可待了(v?v)

☆、046章 心与心相通

  阿哥从金马艺术节出事和蒲英失踪后,就一直很忙。
  他主要忙着清理混入自治区高层内部的*分子,后来又根据蒲英发回的密信,抓捕了一批贵族头人后代和喇嘛。没多久,得到蒲英从印度发回来的最新内幕情报,又在上级的协调下,和军方情报部门互通消息、整合资源,对境外*势力的斗争工作进行重新布局。
  这些事都是影响深远的大事,所以他虽然听说蒲英出任务时受了伤,却忙得抽不出时间来看她。
  但他还是一直牵挂着她的,后来听说她能站起来了,阿哥也松了口气。
  没想到蒲英的伤还没完全康复,却又卷入了惊天大案。
  阿哥从外调人员的态度中,已经知道这事闹得够大了。他急忙放下手里的工作,专程跑回内地,就是要给蒲英帮忙的,何况这也是和他关系一直很好的冯垚兄弟的请求呢?
  麻烦的是,蒲英在国外做的那些事情,属于五十年内都不能解密的国家机密。
  以调查组成员的保密级别,自然也不够资格知道这些秘密。
  也正因为如此,调查组对蒲英在佛学院的那些事虽然不再有疑问,但对她擅自出国搞侦察这一举动的动机和价值,还是一直无法理解,也不认可。
  蒲英一再解释,她的动机就是为了给教官报仇,就是为了将这支杀人如麻的特种兵小队引出国外,就是为了探查*势力的大本营。
  而当时的情况紧急,她若返回报告,必然会失去最好的潜入机会。所以,她才不得不临机决断,毅然孤身入虎穴,与敌周旋。
  调查组不相信蒲英的解释,因为他们不相信,一个女兵竟会有这样大的勇气——在可以安全回家的时候,却要倔强地选择一条危机四伏的道路。
  他们本来大多毕业自地方法学院、是专门钻研法律的人。虽然也是军官,但骨子里少了点军魂。而且他们经常打交道的是犯了罪的军人,接触人性阴暗面的时候较多。
  见惯了那些自私、贪婪、怕死的罪犯,他们难以相信,在和平年代也有人可以做到为了信仰和使命,置自己的生命安危于不顾,尤其这还是一名年轻的女兵!
  他们更愿意相信,这个女兵是受到感情的驱使,做出了不理智的事情——这才是比较符合女性思维特点的行为。
  所以,他们逼着蒲英承认。她就是羡慕那些藏族权贵在国外的奢靡生活。并且被那个甲日家少爷的痴情感动了。这才选择跟随他们叛逃出国。
  她后来返回国内,带回一些情报,也不过是接受了*情报部门的招安,被他们派遣回来。要以女兵的身份进行情报和破坏活动。
  这个荒谬的指控,极大地侮辱了蒲英的人格。
  蒲英断然否认,并以绝食抗议。
  调查组倒也没有对她进行刑讯拷打,只是以延长审问时间不让她休息的方式,对她进行身体上的疲劳轰炸,想让她的精神随之崩溃。
  这是一种很老套的逼供招数,对一般人还是很有用的,只不过用来对付早已经过千锤百炼、淬炼成钢的蒲英,还是欠了点火候。
  但是。蒲英心里依然很悲哀。
  因为她从来没有想到,自己在特种部队的战俘训练中学到的反刑讯技巧,第一次实战竟然是用在了自己人的身上。
  这样的心灵折磨,让她既痛苦又迷茫,对自己一直坚守的理想和信仰。都发生了动摇。
  只不过因为不能接受那种侮辱人格的指控,她才坚持着抗争,没有妥协。
  某一天的深夜,蒲英饿得饥火难耐、辗转反侧,无意中摸到了枕头下面放着的那本冯垚送的书。
  既然睡不着觉,她索性打开灯,抱着书看了起来。
  这回,再看到扉页上的那几句话时,蒲英终于想起了它的出处!
  那是中国*的早期领导人——瞿秋白烈士,在临刑前饮断头酒到一半时,随口吟诵的句子。
  “人之公余,为小快乐;夜间安眠,为大快乐;辞世长逝,为真快乐。”
  吟罢酒毕,瞿秋白缓步走出亭子,手执香烟,神色自若,沿途低唱着《国际歌》和《红军歌》。
  到达刑场之后,他自行找了块空地,盘足坐下,微笑说道“此地甚好”,示意行刑者正面开枪,从容就义。
  这个故事,是冯垚讲给蒲英听的。她也因此知道了,瞿秋白是冯垚最崇敬的文人和革命者。
  在《大江东去》这本书里,冯垚曾经详细列举了中央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开始长征后,留在苏区的军队和地方干部中出现大量叛徒变节者的情况。可以说那是继大革命失败后,*党史和军史上第二个叛徒辈出的时期。
  不过,他也重点介绍了好几位被俘后坚决不投降而英勇就义的烈士,瞿秋白就是他着墨最多的人物。
  可是当年,蒲英在读到这一段时,也说出了自己和很多人都有的、对瞿秋白的不同看法。
  这位*的早期领导人,虽然在行为上没有变节,但是他在狱中写下的《多余的话》一文,却暴露出了他软弱和消沉的一面。甚至在动乱的年代,有人牵强附会、曲解文意,将瞿秋白打成了“叛徒”。
  蒲英虽然承认瞿秋白不是叛徒,但她对他在文中流露出的迷茫和怀疑,还是有些看不起。因为她更崇拜那些始终无比坚定,临刑前怒斥敌人、大义凛然的革命者。
  冯垚却不这么认为。
  为了让蒲英能更好地理解瞿秋白的情操境界,冯垚介绍电影《秋之白华》给她看。
  那是一部为了迎合现代年轻人口味而拍摄的红色偶像剧,主要是从杨之华的角度来叙述她和瞿秋白的爱情故事。
  电影画面唯美,演员外形养眼,演技自然清新。
  蒲英那时还是个小女生,把它当爱情剧,津津有味地看完了。
  看后的观感就是——瞿秋白真是个好情人,秋白和之华的爱情也很美好。
  冯垚听了不禁大摇其头,女孩子头脑里就只有言情。
  他叹着气,一条一条地给蒲英剖析着——电影中对瞿秋白的性格是怎样刻画的。那些事件又反映了主人公什么样的思想境界……
  其实,蒲英是和他开玩笑的。
  电影虽然不是真实的人生,但她也由此了解了瞿秋白的人生轨迹和性格特点,特别是在那个残酷的年代里他在党内斗争中的无力和疲惫感。
  此刻,蒲英回忆着和冯垚在观影后的那些讨论,当时依然懵懂的理解,现在因为境遇的相似,渐渐对瞿秋白的文章起了共鸣,可以说是感同身受。
  再重新翻看书中冯垚关于瞿秋白和那段历史的描述,蒲英终于明白了冯垚想传达给自己的意思——光明磊落的灵魂。不应害怕接受历史的审判!公道自在人间!
  另外。她也想到了。冯垚在外面现在一定是在竭尽全力地营救自己——就算自己已经和他分了手,但他对自己的关心爱护,却永远不变。
  蒲英有些酸楚又有些欣慰——虽然自己和冯垚分隔两地,不能相见。但两人的心灵还是相通的。
  这样的认知,让蒲英不再颓废,也不再绝食了。
  她对于调查组的指控,依然坚决否认,只是每次都会从容地重复着当初的解释,不再暴躁发脾气。
  调查组的人反反复复地询问,却也问不出新的东西,反而没了耐心,只好把功夫花在了外围调查上。
  蒲英的提审减少了。但她可并没有闲着。
  虽然每天只有三次、一次半小时的放风时间,但她会抓紧这段时间充分锻炼——做操、跑步、打拳,总之不让自己的复健停顿下来。
  陪伴她的女警,还有调查组的人,对这个女兵遇到这么大的事还能安之若素的心理素质。对她比那些历经宦海沉浮的高官们还要沉稳淡定的表现,都暗暗称奇,也暗暗佩服。
  来探视的梅骅骝很快注意到了蒲英的精神和身体变化。
  听到他描述的蒲英的最新情况后,冯垚稍稍松了口气。
  只要蒲英的精神不崩溃,就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冯垚坚信一切总会水落石出的。
  但他也知道,必须采取行动,不能任由事态慢慢发展。因为像这样的大案,最快也要一两年才能结案,蒲英的青春好年华绝不能就这样消磨在半拘禁的状态中。
  特战旅之前一直在给蒲英争取上军校的保送名额,只是因为她的身体状况和开学时间已经过了,不太容易办。
  这次她又被隔离审查,几家本来在考虑特例接收她的军校单位,立刻拒绝了特战旅的申请。
  冯垚很了解蒲英,知道她的人生目标,绝不是仅仅站起来,就足够了。
  她一直都希望能进军校深造,一直都希望能成为真正的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