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文道祖师爷-第29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四周的民众吃了一惊,都急忙让出道路,让这一行人先过。

    这一行人,都是朝中之臣,官威浓重。

    虽然文官天生比武官低一等,但是放在寻常百姓里,还是极有威严的。

    另一边,人群中却又响起一阵欢呼声。

    有人失声道:“呀,是民学的令狐先生。”

    令狐察,也是一个传奇人物。

    他不是天国人,是二十年前才到天京城的。

    最开始,骄傲的天京文人,并不怎么待见他。

    但是,他展现出的才华,却震惊了很多人。

    最终,他加入民派,身体力行的为民众奔波。

    虽然民派没有首领,但是近十年都是以他为主。

    他在民间声望隆重,百姓都念诵其贤名。

    那一边的百姓,都自主的站起身,分列在两旁,向令狐察一行人行礼。

    魏春林和令狐察都已走到台前,分别找地方坐下。

    魏春林看向令狐察,点了点头。

    他是希望民学的人,先与殷明纠缠一番。

    到时候他再出来一搅局,这场讲经会就算是废了。

    魏春林心头,其实也有点打鼓。

    他希望尽可能让民学的人,去承担来自殷明的压力。

    天地良心,那殷明可是一尊力挫三圣,平定妖族的存在。

    若是殷明说不过自己,恼羞成怒一巴掌把自己拍死,自己却该找谁说理?

    这时候,后面又是一阵喧闹。

    这一次,几乎所有百姓都站起来了。

    是宰相尚门石,亲自带人到来。

    百姓对令狐察和民学之人行礼,是出于内心的尊敬。

    而宰相尚门石,不但德行受人尊敬,身后底蕴更是可怕。

    蚕庄这种流传万年的名门世家,其底蕴是不输给一国的。

    虽然君学和民学,都与尚学并称。

    可魏春林和令狐察,却不敢在尚门石面前托大。

    两人也都站起身,向尚门石行礼,目送尚门石上前。

    尚门石径直上台。

    无数百姓和文人的视线,追随他的身影,都露出尊崇之色。

    他轻轻一抬手,四周登时寂静下来,所有人都安静的看向他。

    尚门石道:“众位,文道鼻祖,殷明夫子,日前来到我天京城。”

    “今日,特请到殷明夫子,讲经明义,传授文道。”

    “在我天国,留下文道之火种。”

    “在座诸位,望静心聆听,共襄盛典。”

    台下的众多文人,有的露出期待之色,也有的露出一丝迟疑。

    对殷明,他们是久仰大名。

    殷明所作的经文,他们中不少人也拜读过。

    但是,即便是普及版的经文,对于没有基础的文人,还是有些深奥难解。

第437章 儒家中道 (第二更)() 
天国文人也不知,那位传奇的殷明夫子,是否真的那般了得。

    况且,天国素来是八国文化的中心。

    不少文人对殷明这位外国名宿,是否名副其实,还有些疑虑。

    这时候,天穹上,一只圆滚滚的怪熊飞来。

    怪熊身后,是一辆神藤编成的车驾。

    此时,老藤周身云霞蒸腾,与平日里低调平凡的模样大不相同。

    熊猫吆喝道:“文道圣兽……”

    他话未说完,殷明已现身。

    殷明在熊猫头顶拍了一记,制止了熊猫的“闪亮登场”。

    殷明随即纵身而下,踏一片祥云,降落在高台上。

    四周文人,尤其是那些不归属学派的文人,都露出惊羡的神色。

    先天怪熊拉车,祥瑞神藤为驾。

    踏祥云,自天降。

    这等手段,谁不羡慕!

    这便证明,殷明所传文道的确可以修行,只是他们自学经文,不得其法。

    别说这种从天而降的先天手段,大部分人甚至连文生都不是。

    原本来看热闹的百姓,也对殷明的讲经,产生了强烈的好奇

    殷明如此出场,正是为了激起众人对文道的兴趣。

    虽然这些手段,不是文道的根本。

    但普及文道、吸引更多的人修行,展示手段却是一个好办法。

    待入门之后,再循循善诱,教导其文宗之宗旨。

    殷明登台,便见四下里人头攒动,无数双眼睛眼巴巴的望过来。

    魏春林本还想撺掇令狐察发难,此时却也没了动静。

    他也被震撼到了。

    他当然知道,殷明在唐国强悍无匹,几乎无敌。

    可是,知道有多强,跟亲眼见到手段,又是两回事。

    魏春林也老实了,他打算先观察一下形势。

    无论如何,今日只能从文理上辩驳,切不可激怒这等强者。

    尤其是,一定要站住道理。

    这样一来,对方顾忌场合,自己便性命无忧。

    高坛上,殷明朗声道:“素闻天京传承上古礼法,为八国文化之首。”

    “此番到来,果见文人才子辈出,更有三家学派分立。”

    “我听闻,天京城三家学派,为尚学、民学、君学。”

    “所以,此番讲经,我便先讲儒家之中、墨家之爱、法家之法。”

    这是殷明了解了三家立场后,决定的内容,算是有所针对。

    台下众人并不知殷明深意,只知讲的越多,便越有可能露出不足之处。

    殷明一挥手,袖中一卷原始真经飞出。

    《书》经飞出,化作数十丈的巨大玉简,横空展开。

    文气弥漫,柔和而庞大的威压,深深的刻印在台下每一个人心头。

    这是圣器之威!

    要知道,便是一国大帅,都未必能持有一柄圣器。

    台下这许多人,终其一生,也未必能见到这般圣器了。

    更何况,殷明身受诸多文人和百姓念诵。

    他控制《书》经,更见威能。

    《书》经之中,一篇经文飘荡而出。

    是《中庸》。

    殷明伸出两指,轻轻一划,便有一段经文,飘飞过来。

    这很奇异,一百余字横空浮现,但无论从那个角度看,都是平面大字。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殷明道:“我听闻,多有文人,也用心研读经文,却不得真义,修行无成。”

    “现在,我且为你们讲解此文,看可有所收获。”

    随之,殷明正式开讲。

    “天道恒常,因不偏不倚,无欲无爱为纲。”

    “人道沦亡,以爱恨情痴,行为偏颇为弊。”

    “中者,乃是天道所行,人道所尚。”

    “人之可教,以性本中和;政之以教,贵至于中和……”

    当下,殷明讲解经文。

    台下之人,皆若有所思。

    有部分文人,取出经文,开始翻阅。

    前一段时间,钱大老板曾与殷明合作,印刷过一批经文,在各国发行。

    虽然数量不多,但是也有不少文人得到。

    只不过,这些文人拿到经文,却也看得似懂非懂。

    即便殷明在普及版中,使用了一些比较通俗的说法,但是具体释义,却不可能一一在书中表现。

    像是中庸谈性情,而性情由何所生,发之于何……

    这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

    经文于文道,就是功法,而不是一条康庄大道。

    像是一种武道功法,修行者千万,每一个人皆有不同感悟、有不同成就。

    文道经文亦然,只是为文人打开了一扇大门,道路还要众人各自摸索。

    殷明讲经,一下就是数个时辰。

    腊月天里,夜色上的很早。

    酉时,夜色便已降临。

    高坛之畔,忽然有一道白光亮起。

    尚门石便坐在高坛旁,那白光正是自他身后亮起。

    尚门石愕然回首,看向那人。

    这算是他的半个门生,曾向他讨教过一些问题。

    这年轻人很聪慧,尚门石有意提携他,今日才带他临台听讲。

    尚门石有些惊疑不定,旋即想到什么,不由得举头看向殷明。

    殷明露出一丝笑意,道:“这是他的缘法。”

    他话音刚落,那年轻人后背绽放光芒,与星芒遥遥相应。

    殷明道:“他应是看过《春秋繁露》,曾研习过引星光辅修文气的法门。”

    说着,殷明心念一动,《书》经激射出一道光芒,注入到那年轻人体内。

    良久,那年轻人身上的光芒暗淡下去。

    他忽然站起身,对着殷明躬身一礼。

    他恭敬的道:“多谢殷明夫子点拨,学生今日才知夫子所著经文之奥妙。”

    他闻听殷明讲经,赫然立地突破了境界。

    殷明赞许的点点头,道:“你颇有慧根,早对经文下过工夫。”

    “你今日能立地成为文生,是你往日刻苦之果。”

    “日后还当勤勉努力,切不可懈怠。”

    那年轻人恭敬领命。

    殷明继续讲经。

    他以文气发声,字字皆振聋发聩。

    不但殷明精力充沛,丝毫不觉倦怠,就连四下的文人百姓,也都神采奕奕。

    是夜,竟有数十人立地成就文生,甚至有几人成就文士。

    本章完

    

第438章 不同声音 (第三更)() 
这在百姓中,引起了轩然大波。

    在他们看来,修行文道也太简单了。

    只是听人念叨了一会,竟然就能突破!

    不少人半路就跑回家,把家里的孩子拖出来,逼着来听殷明讲经。

    讲经持续到一更天,殷明宣布今日到此为止,明日再讲。

    尚门石让人开城门,众百姓归家自不必说。

    翌日,殷明再次于城外开讲。

    殷明先问道:“昨日讲了中庸之道,台下诸位可有疑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