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末之帝国与文明-第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特别是多次降雪之后——哪怕是每次下雪只有薄薄的一层在外面可能一中午的太阳便化了,融入了地下。
但在山里,却在树林、山坡、甚至荒草的遮蔽之下积累了下来。而大量的积雪就如同一个天然的装满冰块的自然冰箱一般不断吸纳着热量。
再加上海拔提升而导致的温度下降,这山中的温度自然比外面更冷。
位于山坡顶部,甚至世界顶在了山脊上的村庄来说更是尤为明显。
这一段时间里,村民们的劳作时间大大缩短。
像是夏秋那般天一亮就出外干活劳作,晚上踩着夕阳拉长的影子才回村的情形在这座新村子中却是不可能出现了。
人们只能在清晨八点以后才能因为太阳照shè而回暖的情况下出外简单的劳作。下午也只是三点多钟就逐渐回了村子——因为冬天的到来,白天的时间也更短了许多。四点多钟这山里已经是一片昏黑了。
在这种情况下,军事上的训练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例如训练时间的缩短例如满山积雪下清理训练空地的麻烦
而且,这种寒冷的天气下,无论是普通劳作的村民还是参加训练的士兵都出现了许多头疼脑热的感冒患者。
甚至还有几十名士兵被冻伤。
面对这种情况,唐业不得不咬牙建设了一座颇为昂贵的仁和堂以便为村庄特别是军队提供医疗。
本以为没有了游戏中时不时便会出现的“瘟疫”的困扰,能在这种紧要关头省下一笔开支的唐业不得不拿着足能制造一支装备齐全的小队的资金去建设了一座中国医馆。
之所以没有建设波斯或者希腊的医疗建筑,其原因就是在过去的经验中,唐业对于仁和堂的治疗水平已经有了一个见识。
这座系统的医疗建筑中也许没什么神医,但其配备的能为村民灌输的医疗知识和经验却也相当于一名合格的中医+药草师了。
而中医对于这种风寒之类的病症又极其拿手,比起波斯和在温暖地区的希腊医生自然更有经验。
而果然。
仁和堂也并没有让唐业失望。
刚一开张,不但迅速用仁和堂后面的小药园里的生姜、附子还有许多唐业叫不出名字的中药治好了一大堆伤风感冒的病人。并且还亲手调制了许多防止冻伤的药膏和驱寒暖胃的姜汤。
无论是外出干活归来的村民还是训练一天,满头大汗的士兵在回到村里后,都是在仁和堂领了汤药后回到帐篷里,一边烤火一边将热好的姜汤灌下不消片刻便是内外一片热烘烘的!
没几天,不知是从哪个帐篷开始。
村民和士兵们中又推广出了一种简陋的土炕。
说到土炕,自小住在城里的唐业并不算熟悉。只是后来有一段时间出外旅游时曾经住过北方的一些有炕的特sè旅店。
只不过那时候,这土炕早已经成了内接地热水管的现代土炕。
有的商家为了省事更是直接用电热炕取代。
因此,唐业对于土炕的印象也仅仅停留在——睡着很累,腰背很痛的概念里。
但实际上,只要是真的体会过北方,特别是东北地区冬季那种凛冽的寒冬的人都会明白这种看上去简陋的东西对于人们生活的重要xing了!
真正意义上的“炕”,并非是现代用地暖水管或者电热层做出的现代化变种。
而是将土石按照一定规律排列垒跌,并且使其中火道与外屋的火灶连接的一种“寝具”。虽然看上去这种睡在“烟熏火燎”之上的行为有些“不健康”。
但实际上,火炕的发明绝对是中国人最伟大的民间发明之一!
也正是因为这种东西,北方人才能在那冬天冷的啐痰成冰的苦寒中舒舒服服的熬过一个个凛冬。
如果是第一次睡炕,那么,坚硬的炕面和烧的让人yu仙yu死的温度绝对会给人一个印象深刻的记忆。
但实际上,如果睡习惯了火炕,再睡床铺就会觉得“睡的不香”。
这东西就像是老式电脑屏幕和现代液晶屏幕一般——用惯了老的,看新的不舒服。等我们用惯了液晶,再回去却用不习惯老的了。
在现代,中国大部分地区——即便是北方,因为楼房和集中供暖的普及,诞生在平房窝棚,与火灶共存的火炕已经没有多少存在的意义了。
而在如今,床铺vs火炕似乎却没有什么优势!
因此,当第一个村民自己费力找来黄土、打来井水和成黄泥后借着寻来的平整石块一点一点的在自家的简陋草棚里垒其一道两米多长、一米六七宽度看上去还歪歪扭扭,有些头高尾矮的丑陋土炕时,立刻便引起了诸多村民的关注。
如果这是网络时代,这名“第一个吃螃蟹”的村民一定会被无数人“强势围观”和“给楼主挽尊”。
但无论如何,当这道丑陋的土炕在断断续续烧了两天,终于不再冒烟,可以睡人后这借着做晚饭的炉火便能热烘烘的让人恨不得将浑身冰凉的部位都贴上去的土炕便引起了无数人的效仿!
近两个星期里几乎整个村庄里都能看到在空地上和泥或者挑拣石头的村民或士兵。
面对这种晚上睡上去热烘烘的设备,唐业自然也心动不已。
要知道,他现在可还睡着捕快房里的简易地铺呢!
虽然中间垫着架空的木板、厚厚的稻草和几层被褥可这寒冬当中,夜晚地下的寒气还是不住的向上渗透!
一宿下来,尽管点了许多火盆取暖,但底下一层的褥子却早已经变得冰凉!
整晚燃烧的火盆也不比压上炭的炉子好照看。
炉子要是压好了炭火,一夜都还是热的。
可火盆却需要专人起夜添柴!
两相比较之下,唐业自然选择在捕快房中添置了一张火炕。
顺带着,他还将如今已经没多少办公用途的捕快房彻底改装一番,拉上内外隔间,挂上帷幕、屏风俨然成了一个小军阀的私宅!
第76章:白莲探马杨大春()
(感谢‘月心陨’、‘修魔免死’和‘曹凌爵士’的打赏及评价票。)
就在唐业忙着改建捕快房,不断扩张着村庄的兵力的同时在大山之外,一名身披白袍,跨刀执弓的骑士正在一片茫茫银白的平原上策马狂奔。随着马蹄刨出的黑泥,在这名骑士经过的路径上留下一道被泥土染脏的雪地。
这名骑士不知已经跑了多久,总之,正当他胯下的战马明显有些疲累的当口,他却似乎看到了什么一般,反而加紧催动战马继续加速
半晌,这匹并不算强壮的战马终于带着这名白袍骑士穿过了这不小的雪原,顺着山坡跑了上去。
刚一登顶,骑士便勒住了战马。
在他眼前的这片背风的山坳中,数百上千顶营帐,无数兵卒教徒正聚集于此!
对于杨大来说,数字对于他也仅仅停留在“斤”、“两”和“几个铜板或者炊饼”的程度上。
这个时代既没有义务教育,更不需要上学做那“一个水池开着出水口和进水口出水口每分钟水量多少,入水口每分钟水量多少问,多长时间能放满?”的数学题。
因此,杨大也仅仅知道自己人很多。
至于是两千还是三千就真的搞不清楚了。
不过就和所有竖起了反旗,并且开始和朝廷大军打了几仗的军队一样。白莲教的军队也在不断的实践中积累着经验。
从战斗指挥到细节上一个斥候的数数能力都是在不断完善当中。
当初作为一个马户的杨大很幸运,在这个时代里可谓算的上是一位有“驾照”的人。
比起那些不会骑马的普通教徒,杨大和其他百十个马户一并被那蔡老汉划进了骑兵队。
骑着从一名违逆白莲大军的马户家抢来的健马,跨上从一具明军小官尸体上找来的战刀,拿上分来的一张他还不怎么会用的弓箭和一捆羽箭他杨大自己都不敢相信就这样一下成了一名威风凛凛的骑兵了!
乖乖哟!
这可是骑兵啊!
杨大虽然从小帮人养马,但过的可是苦的不能再苦的ri子了!
朝廷马政苛刻,本来让民间养马,朝廷补助饲料并且高价收购本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好事。
可到了下面执行时,被层层克扣了饲料补助后,养一匹马的饲料钱每年就得花上十几两银子!
朝廷下拨的收购款又经过各级马政官员层层克扣,到了下面还不足几十两银子!
盘算一下,这累死累活的养一匹马——就算是没病没灾,这两年下来也没什么赚头!稍微倒霉点,就要倒贴进去!
如此情景,这马户的ri子怎么会好过了?
所以,这杨大从小就没过上什么好ri子。而当白莲造反之时,深知就算不跟着造反,被抢了战马的他们也早晚会被官府秋后算账的杨大和本乡的许多马户一并都投了白莲,做了这造反杀头的祸事。
现在想来,杨大却没有了最初那份忐忑不安。
不造反?
不造反朝廷来年还能放过丢了马的他们?
当年那清沟乡的老李头造反了吗?
不就是倒霉,那马害了瘟,没救回来结果就被城里来的马政官逼的家破人亡?那点祖祖辈辈传下来的薄田全被村里那帮给朝廷卖命的走狗给分着吞了?
不造反?
不造反——这苦ri子就不用过了?
每天吃糠喝稀都吃不饱,放上的茅草烂了、漏了都没时间修理,整天扑在马上,生怕这畜生祖宗伤了病了的ri子他可不想过了!
用村里铁匠李老二的话说就是——这狗朝廷不给咱老百姓活路!咱就反了他娘的!
所以,杨大并不后悔。
而随着时间的积累和一次次的战斗,原本这个老实巴交,被县里来的小吏用鞭子抽了都不敢还嘴的小青年早已经逐渐成长为一名颇有经验的斥候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