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工业民科-第78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嘶~”赵乃林等人吸了口凉气,还真是头一回遇到这样的千万元户,他们也有些拿不准了,不过1ooo万元的资金的确不是一笔小数目了。
“租用乘用车许可证,这样的事情以前没有先例,我们也不知道国家允不允许啊!”陈须林说道。
林强生又提议道:“赵厂长的现代汽车,前面可以冠名北汽,我想这样就没什么问题了吧?”
赵乃林却说道:“林先生,我们的切诺基国产化和第二代军车项目还没有定论呢!”
林强生道:“这两方面我可以做适当让步,在bei精成立合资零配件厂。”
在他看来切诺基和路虎卫士在国内的市场有限,顶多就是军方采购,两款车的民间拥有量不多,属于小众车型,不能和庞大的轿车产业相比。
赵乃林考虑着,如果有东星集团的参与,用6ooo多万美元的投资预算,完全可以在五年内把切诺基国产化项目完成,没准还能攻克一下路虎卫士,两款车都是越野车型,互通性应该很强。
于是他点了点头,说道:“林先生,我要和吴董事长商量一下才能给你答案。”
林强生点头说道:“好,我就等你们的消息,希望北汽方面认真考虑这个事情。”
等两人走了,赵乃林和陈须林、冯献堂面面相觑,他感叹的说道:“想不到现在民营企业都干得了轿车了,这家现代汽车是什么来头?”
冯献堂拍了下手,说道:“对了,我看过这家企业的车上过报纸,没注意我还以为是滨汽的新厂呢。”
“快找来看看,我就不信民营能还造轿车!”陈须林连忙说道,连忙跑到故纸堆里翻找着一大推的本地报纸,最后终于找到了一份两月之前的新闻。
“这呢,现代汽车下线!”陈须林惊讶的看着占据整个版面的报道,尽管图片是黑白的,但是也能看出下线的车型就是轿车,而且还是两辆非常漂亮的轿车。
赵乃林凑了过来,看过之后说道:“这个民营汽车制造厂,我们应该去看看!”
“好家伙,能造成这样的车,这家厂子不简单啊!”陈须林道。
“普通的民营企业没有资金没有技术,连汽车工程师都没有,摩托车差不多,汽车根本就不可能,这家车厂肯定是得到了林强生的大力支持!”冯献堂感叹的说道。
三人都点着头,其实这几样条件都解决了,汽车也就不是梦想了,看来这家民营企业还真不能小视!(未完待续。)8
第八百八十章 产融结合()
北汽的董事长吴忠良的身体确实不好,切诺基风波给他带来的压力很大,差点就住院了。[{〈〈{网另外,他也不想来见林强生,在3~4月bj最困难时期林强生都没有帮忙,这足以让人以为am是受了林强生的授意。当时,他们没有求到林强生这里,如今坚持下来就更没有必要见这个年轻人了。
但是赵乃林传回来的消息还是令他非常惊讶的,之后他连忙给中汽公司的副总经理陈祖寿打了个电话。
陈祖寿在了解了情况后疑惑的说道:“他们这样的做法打了政策的擦边球,中央是肯定不允许的。”
吴忠良说道:“但是赵乃林已经去了这家民营企业看过了,他说这家汽车厂生产的轿车非常受欢迎,他们生产了两款车型,都很漂亮就跟日本车似的,我对此也感到很惊讶!”
陈祖寿奇怪的说道:“这样吧,我向李刚总经理汇报一下这个情况,你知道李总经理以前在滨汽担任过厂长,和东星集团打了很多的交道。”
吴忠良放下电话,想了片刻后他又拿起话筒给等在滨城的赵乃林通了个电话,告知他:“先和林强生谈着,不反对也不应承,切诺基国产化的事情先让他承诺下来。”
赵乃林听了吴董事长的话后暗叹了口气,这又是一个上面拿不准的事情,他也只能照办。
这边林强生得到了消息,赵乃林告诉他可以谈,而他则对赵红波说道:“赵哥,北汽和你谈,你就把这个风透露出去,就说现代汽车有望和北汽合作,制造一种假象,试试上面的意思。”
赵红波在电话说道:“行,我就按你的意思办。”
李刚接到了这个汇报也挺吃惊的,他向陈祖寿问道:“这个现代汽车是一家什么性质的公司?”
陈祖寿说道:“这家汽车厂的设备和技术都是东星集团投资的,但是对外的口径仍是民营企业,厂长叫赵红波。”
李刚想起来了,原来是这个人,说道:“这个事情要慎重对待!”
陈祖寿说道:“我想去滨城看看情况,走访一下这家企业,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
李刚点了点头,事情到了这个程度是肯定要派人下去的。
林强生很快接到了李刚的电话,向他介绍了来龙去脉,然后说道:“赵红波的汽车厂确实是一家民营企业,只不过有我的一点投资,股份不过%。”
李刚笑道:“小林,你这个事情可是出人意料,你也知道汽车产业是关乎国际民生的重要产业,需要国家统筹来进行,牵涉广、投资大,哪能私自自己建厂?”
林强生说道:“李老,国外的汽车公司大部分可都是私有企业,国家汽车战略我也懂,创造几个大型汽车制造基地,几个轿车基地。但是现在这个格局已经打破了,很多地方也都建起了车企,计划赶不上变化快。现在东星集团的零部件生产每年近7o万台套,可以满足滨汽哈汽的同时,还可以向国内各地的汽车厂家出售,明年国内汽车产业可能还要翻番,一汽的新型解放牌卡车即将上马,大、昌河、铃木等微型车也都走上了正轨即将扩产,未来中国汽车业即将井喷!
遵循市场经济的展,我们也要扩大产能,自创品牌就解决了产品的销路问题,自产自销不给国家添麻烦。再说,现在国内都是合资车,中国也需要一个民族品牌,给汽车产业做个榜样!”
李刚问道:“因此你才没有主导赵红波的汽车厂?”
林强生说道:“是的,如果我占了大部分股份,那这家车厂就是一家合资厂就没有什么意义了,只是东星旗下的一个组装厂而已。”
李刚点了点头,说道:“那好吧,我和中央的领导沟通一下,看看你们这个事情怎么办,还有把你们的轿车带到京城来,先做个检测。”
林强生没有过分乐观,前世的各家民营车企哪一家不是为了汽车许可证费劲周折,他也有这个思想准备
林香要回娘家吃饭,姐弟俩一起逛市,这里和半年前大不一样,商品更多了,蔬菜也更丰富了。
1984年shenzhen在全国率先取消一切票证,粮食、猪肉、棉布、食油等敞开供应,价格放开,特区人民率先过上了不用粮本粮票的日子。
长期以来中国的老百姓必须节衣缩食,群众买米要凭户口本和粮票,而且定量很低。
特区成立几个月后,人口由办特区前的两万人一下子猛增到了几十万人,大量的建筑工人和其他人员进来,粮食定量不够,有的人还没有粮票只好到自由市场购入高价粮。因为粮票,当时不少人被逼回了内地。
特区政府率先做出了改革,从此取消票证制度在全国主要大中城市开始实行,老百姓买东西再不用票证,价格随市场变化,农民收入增加积极性也提高了,向城市供应的蔬菜、副食品也开始增加,老百姓的主食开始减少。
林强生办起的‘家乐福’市是率先不要票证的,原本他以为随着票证的取消,老百姓买东西更方便了,其他的农贸市场就会分流掉一部分顾客,多多少少会影响市的收入,但实际正相反,价格放开票证取消后,市的营业额反而有所增加。
林香看了一圈后也现市的农副产品比原来增长了几乎一倍,原来稀稀拉拉的肉类专区货物满满当当的,而且蔬菜、副食品也大量增加。
两人买了很多食材,今天林香要做一顿好吃的,菜品的丰富和顺畅的购买也让她感到很高兴,国内的生活越来越方便了。
回家途中,林强生一边开着车一边问道:“姐,你真不打算回东星了?”
林香点了点头说道:“不回去了,现在有田建鹏在,我回去多此一举,他做的其实也不错。”
林强生感叹的说道:“唉,田建鹏毕竟眼光有限嘛!”
林香说道:“那不是还有你嘛,这么些年也都是你在背后指挥,姐现在想自己做事业了。”
林强生问道:“那你想做什么,现在有没有目标?”
林香自信满满:“之前还没有想好,可看了市的状况姐心里就有数了,我看中了快消费品行业。现在外国的快消费品已经形成了众多大品牌垄断市场的局面,食品、饮料、化妆品都是如此,前十大品牌的营业额就占整个行业的7o%以上。
我觉得中国也将是这个趋势,但是现在国内的快消费品产业还没有成型,这些企业普遍都是规模小、效益差、产品落后、技术落后,这样等国外大品牌进来了,中国的快消费品注定会被打败的!”
林强生好奇的问道:“你想创建几个品牌?”
林香摇了摇头,说道:“现在全球产业格局正在生巨大变化,中国很可能凭借自身优势成为其中最重要的一环。而中国现在的企业规模偏小、投资分散、竞争力羸弱的现实阻碍了这一进程,因此必须通过资本并购的方式对现存企业进行整合,收购国内的现有品牌、扩大影响力,这是我的想法。”
林强生笑着说道:“你这是产业和资本的结合啊!“
林香:“这是产融结合,我认为中国市场上必然会出现这样的公司或者势力,早比晚好!”
林强生说道:“姐,小弟无条件支持你!”
林香看着弟弟,笑道:“好啊,你、我、还有贺振国,每人33%的股份,还有留给我儿子1%的股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