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工业民科-第4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东航工业成立后由林强生亲自担任董事长,他和杨万立马上向国内各航空相关研究所及飞机制造厂发出了访问交流申请,在获得了各家单位的首肯后东航组织了数支访问队伍奔赴向了全国各地。
先北后南,他们首先到了沈飞、61飞机设计所和41黎明发动机厂,这些老牌的航空工业基地为祖国的蓝天守卫了3多年。昔日辉煌庞大的厂房变得陈旧红砖绿瓦有种特别的沧桑,在改革开放国家全面转入经济建设研发资金严重缺乏的窘境下,这些研究单位的技术人员工程人员还在努力的为国家航空工业殚精竭虑艰苦奋斗着!
东航的交流团带来了很多学习技术挖掘经验的年轻技术人员。这些都是从哈工大哈工程等院校招聘来的。这年头让他们放弃国营单位选择合资企业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多亏了现在国家的科研环境糟糕使得科研人员大量出国。
在大环境下,这些年轻人思考一番后有很多加入了东星集团,最重要的是林强生亲自承诺将来送他们出国深造留学。这对想出国拓展视野的技术研究者们有极大的吸引力!
交流团里也不仅有航空飞行器相关专业的技术人员还有四名计算机复印机扫描仪操作员,这样安排就是为了最大的汲取这些企业研究所积累下来的大量技术和经验丰富东航工业的技术储备!
国内有着这么多的航空专业研究所和生产单位,虽然现在改革开放一切向前看了,但也不能让技术资料白白的落灰腐朽!
有用的林强生打算都抄回来了,这叫技术共享。国内向来爱搞这一套!
新中国自成立以来搞了几次工业促进,老一辈国家领导人提出集中力量办大事,但也不缺乏以点带面促进全国发展。
中国工业有很好的协作奋战的传统和机制,能够集中起来攻克难关,往往某个关键领域被补上相应的国内很多个单位一起分享成果,很快的成果技术就会被推广下去,国内某个领域的产品就得到了一次技术升华!
虽然这样造成了技术分散水平抻齐,研发单位失去了竞争力,但也的确快速发展和推动了我国工业化扩大化普及化,让人民群众普遍享受到了技术进步带来的好处!
过去没有专利一说。技术都是国家的,国家让往哪里就往哪里。
以往技术共享团结互助办大事确实发挥了很大优势,这种方式让国内在短短时间内成长起来一大批工业实力雄厚技术一流的生产企业。
而东航工业成立后也是充分利用了这个老办法,向国内的其它研究所飞机制造单位学习借鉴技术增加航空技术经验!
沈飞、61所、66所和黎明发动机厂的飞机设计制造技术和涡轮喷气发动机技术,在国内这几个单位都算是顶尖的。他们也为国内其它航空基地的发展提供了大量技术人才,像西飞成飞的很多科研人员就是从这里分流出去的!
东星航空工业以访问的名义交流来了中国第一种自研的涡轮风扇发动机—涡扇5,学习了它的设计特点和研发思路。这是任何一个航空工业大国的核心机密,外国人可以卖给你产品但不会卖给你技术思想!
虽然国内的设计落后但奈何东航工业连这也没有啊,杨万立等人就是抱着能学到什么学什么来的,他们要求不高在这里能够学到一丁点设计思想和工程诀窍也是好的!
涡扇…6型航空发动机。我国于六十年代始研制的第一种推重比为6一级的军用加力涡扇发动机,这款发动机在19年底各部件及总体性能均达到了设计指标。而且,研发人员在ws6的基础上发展了涡扇…6改进型。
这款涡扇发动机保持了原发动机外形尺寸不变将发动机的最大加力推力增加到13。2千牛,最大推力提高到3。3千牛。推重比提高到7。5,性能比ws6有了很大的提高,并且在可靠性、维护性及耗油率方面保持不变。ws6g和原设计相比提高了低压转子转速,风扇由3级改为2级,但其压比却由2。15提高到2。6,因而涵道比有所下降。同时提高了涡轮进口温度。将原来的环管燃烧室改为环形燃烧室。在外廓尺寸与ws6相同和质量减轻1千克的条件下,设计状态的加力推力提高了13。2%,推重比提高1。9%。
这段话的含义就是研究人员在不断完善涡扇6的过程中提高了生产加工工艺把机械部件制造的更精密更准确配合更好,而且他们研发了新型合金以及复合材料才能使得发动机外形尺寸不变的情况使得重量减少了1公斤,而且涡轮进口温度的提高也代表着研究人员们攻克了一项高温合金材料的制造工艺。
涡扇6在研发过程中,研制出了15种新材料、种新型附件、采用了17种新型加工工艺、建立了许多实验和配套设施。在2年2月首台ws6g进行了地面试验,实测其最大推力和加力推力均达到了预期指标,可以进行实机飞行试验!
但在4年初涡扇6的整机研究计划就已经取消,虽然因为没有飞机采用这款发动机而取消了它的研制计划但涡扇6的研制却给新中国的涡扇发动机的后续研发铺平了道路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66厂在其基础上把力量大部分转移到了涡扇1的研发上,也就是后来的太行发动机。这款发动机在79年就开始预研,所内的领导正在组织专家撰写论文向上级部门申请立项。
66所上下非常伤心失落,因为7年代上马的歼9、歼13、强6、大型运输机等研发项目纷纷下马,与之配套的研发长达二十年的涡扇六系列发动机也因无装配对象被迫下岗。66所要继续研制一款新型的更大推力更先进的发动机,重头做起何其之难!
对于到访的东航工业66所在欢迎了一番之后就是向他们大倒苦水,杨万立也遇到了很多老熟人老朋友。这些人大多都是一把岁数,他们最宝贵的岁月都献给了涡扇6及其改型让他们再跟着研发新型涡扇,再看看他们的年龄和精力就知道结果如何,大家好一番感慨唏嘘!(未完待续。)
第四百八十五章 向国内航空工业拿技术()
不过转过头来,老专家和所里的技术人员们也还对中国的航空事业充满了希望,因为涡扇1毕竟是有着更先进的设计,涡扇6由于设计落后进步空间不大,他们也能够理解上级的决定。
交流的几家单位对东航工业这家合资飞机厂都表现出了很大的好奇,他们只见东航的技术人员大多操持着一台台简简单单的小型电脑,就像一个大手提箱合上屏幕可以拎着走。
尤其东航的人普遍都可以用电脑上的文字工具和作图工具进行操作,这也让交流单位很是吃惊。他们哪想到东星集团的电脑普及化程度是相当高的,这些职工入职后就都进行过电脑培训,而且奢侈的人手一台保证了效率!
他们把几家研究所里的大部分技术资料依依复印,有的还输入到一张张小小的软盘里。这些人带着的扫描仪复印机都是飞利浦和东芝的产品,这两家也代表着现今办公领域的最高水平,这些机器的清晰程度和色彩饱和度都不同凡响,比所里的机器先进太多了。
看着一大套一大套的技术资料被刷走,交流单位的科研人员们在心疼之余也暗暗咂舌,这家公司用的这些设备需要多少外汇才能买到,而且看他们的油墨也都是进口货,东航工业还真是有钱啊!
实际上他们多虑了,国内现在就已经有经营二手办公设备的公司了。而且东星集团在这方面也是行内一等一的,甚至东星已经逐渐承包了欧美日很大份额的办公设备和二手硒鼓交易。
硒鼓不仅决定了打印质量的好坏,还决定了使用者在使用过程中需要花费的金钱多少。在激光打印机中,7%以上的成像部件都集中在硒鼓中。
杨万立不但带着东航工业的人把66所的涡扇5、6、6g、1的设计思路和技术资料全部抄走了,而且他连材料工艺制造细节也不放过更是亲自带着技术人员跑到车间去向一线工人们直接了解叶片、涡轮盘等部件的制造难点和工艺诀窍。
东航工业的人更是向黎明发动机厂学习粉末冶金制造工艺、压气机可调叶片技术和叶片调节器等关键技术。国内的航空发动机压气机技术非常落后但在7年代也形成了一定工艺水平,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设计思路和经验基础还是可以学习借鉴过来的。
世界上最顶尖的压气机当中,美国的压气机的增压比是最高的,而且是实际达到的增压比不是理论值。
为了让尽量多的空气被增压,压气机不能漏气。且叶片距离压气机机匣靠得非常近,近到了几乎碰到的距离于是空气压缩效率很高。但是叶片与机匣靠的这么近发动机每分钟两万转的震动,必须保证叶片不会擦碰压气机匣,这个制造水平非常高。我国没有那么高超的加工技术。压气机叶片就必须距离压气机匣远一些,这样一来压气机就会漏气,于是增压比就低了。这不仅涉及到压气机的设计制造,更与所有发动机分段的精度都有关系!
东星集团的精密仪器研究所正在向一微米以内的加工尺寸努力迈进,现在这个部门已经拆分。分为了美国洛杉矶公司和国内公司,两者没有关系完全独立运作,立项和研发人员都是不同的。这也是为了维持东星集团在精密仪器领域的研发速度,国外竞争非常激烈,精密仪器关乎到林强生多项产业宁可拆分成两家完全没有关系的公司他也不允许有丝毫的耽误!
如果强算关系的话,国内是国外的代理机构也是零部件的供应者。林强生相信涡扇6改水平的压气机东星是可以制造出来的,在压缩机领域东星开始得很早,但设计和技术思路却是不能制造出来的,这就是61、66等航空工业研究所的重要性,没有他们的帮忙真在一张白纸上起步太不现实了!
当然。东航工业公司也不是让这些单位白白付出,他们毕竟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