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工业民科-第3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清了清嗓子笑着说道:“我觉得别看很多美国人住在郊区,但你要是真的给他在城里一套房子他们也愿意。还是有人愿意住在城里的。毕竟是在市里工作生活都比郊区要方便吧?”他看了看林强生有些不确定的说道。
大家一边看着外边的风景一边也听着他们的谈话,林强生笑着点了点头给了白云生一个肯定的语气说道:“是的,城里毕竟还有一些住宅区,尤其是一些高档公寓高尚住宅地段也是富人们居住的地方。那里不但出行购物方便而且提供的物业服务也是一流的,还是有很多美国人愿意买的。据我所知大部分美国人喜欢住在城外还是因为经济原因,或许会有一些人喜欢郊外的自由空气,但一些富裕人群则会在滨海区域购置房产他们是不会住在郊区的,那是中产阶级的地方!”
“唉,外国的工人都住别墅开轿车上下班,真阔绰啊!”不知是谁感叹了一句惹得车内众人一阵唏嘘。
“那我们去哪里,这是进城?”白云生看林强生的态度很热情于是更加凑近乎的继续问道。
“我们去南加利福尼亚大学,位于洛杉矶市中心,我的汽车研究所设立在那附近。”林强生点了点头说道。
大巴开了将近40分钟,这一路让众人惊讶的是美国人的车速,司机是个白人他居然把车开到了上百公里都没人管。
到了之后林强生把众人安排在了一家四星级酒店居住,李刚有些惊讶,他和林强生说道:“小林啊,我们还是挑一家便宜的旅店住下吧,这里超标了!”
林强生笑着拍了拍他的手说道:“没关系李老爷子,您别看这家酒店挺豪华的但是现在是旅游淡季有打折房间的!”
“是吗?”李刚不放心让吕福源去问一下前台接待,通过交流还真是有打折房而且折扣价相当于平时的4成,一间房一天70美元。
这样项目组的食宿费平均每人每天30美元三人一间房也就够了,而且前台女郎还热情的表示早餐免费供应随便他们吃多少都行。这也让项目组的成员颇为激动,这么好的酒店没想到还免费提供早餐!
“实际上国内来的人缺少一个认识,在欧美很多时候酒店都是有打折的,国人总是喜欢挑那种档次低规模小的旅店,其实食宿加一起并不一定省钱!”林强生向李刚等人说道。
“唉,真没想到这次来美国住得这样好,要是项目谈不成我可没有老脸回去喽!”李刚向林强生打趣的说道。
老头安排了众人之后拉着林强生进了客房,两人坐下后李刚看着林强生郑重的问道:“小林,我现在就想问你个实话,你这次是把几款汽车和相关技术全部授权给我们吗?”
林强生看着李刚笑道:“当然是全部毫无保留的授权给国内,但是我也要挑选到合适的合作企业!”
“那是当然的,不合适我们也不会强求,这次谈判一定要建立在双方自愿平等互利的条件下!”李刚点点头一连说了几个谈判原则。
“是的,谈判必须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林强生笑着认同的点了点头,这是老头给谈判定下了基调,在国内和外国接触的过程中也始终坚持这些原则。
不过林强生还是格外的高兴了一下,因为他从李刚的话中感受到了国内把他和世界著名车厂当做同一级别的谈话对象,这也表示国内认可了他和他公司的地位!
接着李刚又向林强生问道:“还有个重要的事我就在这里和你交个底,这次总公司批给我一共1800万美元,只有1800万美元!国家现在困难,你也知道外汇稀缺,所以老头子我有个不情之请!”
“您说!”林强生点了点头,示意了一下。
李刚看着林强生慢慢说道:“你现在就告诉我这钱够吗,你可别让我老头子白忙乎一场啊,我丢不起那个人了!”(未完待续)
第三百七十八章 一哥坐不住了()
李刚停了停仔细的看着林强生,然后说道:“你知道这些钱都是做什么用的吗?”
没等回答李刚继续道:“这些钱包括了发动机生产线、焊接生产线、涂装生产线的引进费用,而且这里还有引进这几款车型的授权费和入门费!”
所谓的授权费就是轿车生产许可证,世界汽车厂家通用的原则,一个车商向另一个车商授权自己的产品可以生产,通常生产数量也是被严格限制的。√∟,而入门费的概念就复杂了点,说白了就是你有没有进入轿车市场这个资格相当于买路钱。一般国际车商向被授权方收取的一笔费用,算买路钱也好领路钱也好根据双方的地位和合作意向决定入门费的多寡!
实际一想这就好比一笔保护费,小到街道上的菜饭大到国际商业中的贸易谈判同样有各种各样的规则。
“小林,我就想问你一句,1800万美元够不够?”李刚认真的看着林强生问道。
林强生张了张嘴,在李刚仔细的注视下缓缓说道:“授权费,我只象征性的收取你们100万美元,这毕竟是5款车型我要给设计人员和工程师们一个交代!入门费,我象征性的收取你们1美元好了。这两个条件合适吧?”
其实是六款车型,滨汽方面已经决定上马一款中高档车,现在他们在b5和a6之间有些徘徊不定,剩下的就是四款车型是凯美瑞、锐志、普瑞维亚大霸王、三厢雅力士。
李刚看着林强生表情慢慢放松最后满脸笑容说道:“好个林强生,我没看错你!”
他拍了拍林强生的肩膀说道:“好小伙子,你的这份情谊祖国不会忘记的!”
“哪里,我就是希望国家的汽车工业发展得又好又快!”
林强生笑了笑心道:“忘不忘记不重要,只要将来某些人不骂我扼杀民族工业就好!”
第二天那些随同一起来美的家属们开始了购物活动。林强生为他们安排了一个向导,由国内来的已经精通英语的一位年轻工程师做他们的导游带他们游览洛杉矶的商业区,而谈判代表团则开始了参观ls汽车研究所的行程。
从和李刚的谈话中,林强生了解到国家对于这次汽车合资工厂的选择上是相当重视并且已经基本定了调,最初摆在中央面前有两个选择,另起炉灶和原地建设。在上级领导权衡利弊和听取了地方同志的意见后决定选择一家大型汽车基地作为转型尝试。
汽总公司属意由一汽分出一部分工厂组建新的汽车公司,然后由这家公司和外方合资生产轿车。
林强生听后暗道:原来如此,自己还以为能够左右哪家企业呢,没想到中央已经给自己选择了合作对象。
“滨汽和哈汽的发展有目共睹,两家汽车企业不但成长起来了而且发展的还非常好!中央希望让一汽这家共和国的汽车长子也能够取得更大的发展,上级领导有说,‘造卡车是小学水平,造轿车才是大学水平。’所以才选择了拥有较强实力的一汽作为改革试点,另外一汽方面的态度也是很积极的!”李刚诉说了一番。让林强生了解国内的政策情况。
滨汽公司在短短三四年中已经由一家地方性的附件厂,发展成为了一家即将年产轿车突破10万辆的大型汽车生产基地。现在唯一制约这家工厂的就是来自中央的产量限制,上级怕滨汽生产过多的轿车卖不出去又冲击了国内其他的汽车企业,所以滨汽一直有富裕的产能却始终被压制着。
而哈汽本身就拥有庞大的生产队伍,其配套工厂数十家拥有专业工人不下2万人。这家工厂在引进轿车项目之后立刻成为了一家年产上10万辆以中高档轿车产品为主的制造企业,他们生产的雅阁轿车销售火爆,这款车比捷达要高级已经成为了一些富裕省份的政府高级别用车。
让国内各界惊奇的是,两家企业的变化似乎就是在眨眼之间就发生了。它们的崛起连内行人都看不明白。尤其是仔细观察两家企业会发现在它们发展的过程中,外方无私的为了两家企业的建设而做了大量的奉献!
在合资后外方不但掏出巨资引进全套生产线。更是为了工艺的提高而在欧美招募了大量的工程技术人员,甚至一线工人也招募了很多。他们来到滨城的两家工厂亲自参与生产,这些外国人手把手的教导两家企业的员工,甚至很多外国技术人员直接承担了关键零部件的加工,而且外方还在工厂内办了很多学习小组跟着外国技术人员学习。
外方还在工厂开办了技术学校无偿的给工人们上课,还办起了英语学习班。一些技术好有天分的员工即使英语不好也被重点培养,甚至外方还从中不断选派人员出国深造!
外方种种措施,让国人大感意外和惊讶!
很多关注两家企业的人看不懂了,这是外国资本家在发扬国际主义奉献精神无私的帮助中国进入汽车工业强国啊!看他们为发展两家汽车企业比国家还热心,连出国人员的学费人家也掏了!
这样的企业也难怪会迅速的发展起来。除国家的政策外还有外方的认真负责全方面的技术帮扶,这两家汽车企业的发展简直是坐上了火箭!
而一汽在滨汽的发展中是看得最清楚的,因为在滨汽建设初期作为国内的汽车界老大哥,他们为滨汽的发展输出了很多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才,在这家企业的发展过程中这些人也在成长。他们为合资企业带来管理经验和技术人才的同时,也从滨汽的发展中学到了不少东西。
例如汽车工厂的现代化生产线工艺,以及现代企业管理制度,还从轿车生产的各个环节了解到了很多工艺技巧。通过学习模仿一汽也自行设计了一套冲压生产线,他们的模具厂由原来一个车间班组变成了一家专业的生产厂家,其他的汽车生产技术也同样吸收了不少。
眼看着滨汽发达起来轿车生产技术日益成熟,一汽也有些坐不住了。厂里的很多领导都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