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拣宝大家-第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家还能看到一件元青花,价值不过亿也应该要几千万吧!
“元青花太少见,一旦出现,马上会引来轰动。”何探开口道。
他们拍卖行也拍卖过一次,过亿拍卖价成交,想想当时的情景,还有点热血沸腾的感觉。
元青花大改传统瓷器含蓄内敛风格,以鲜明的视觉效果,给人以简明的快感。以其大气豪迈气概和艺术原创精神,将青花绘画艺术推向顶峰,确立了后世青花瓷的繁荣与长久不衰。
元青花瓷器总体分两种色调,一种呈灰蓝色,较浅淡,一种是深蓝色,较艳丽。传统概念中,呈色灰蓝者为国产料,呈蓝艳者为进口料。进口青料用于大型、中型或小型元青花上,国产钴料仅用于中、小型器。
而黄世权这一件,是灰蓝色的中型器皿,属于有八条侧面菱边的八菱器,算是国产料了。
杨帆认真观察,发现不仅仅有精美的刻花,还有浮雕,加上绘画,众多手法相结合。
八个侧面,分别描述了八仙,各显神通,华丽大气。
“怎样?还不错吧?”黄世权神情有点得意,能元青花的,国内寥寥无几,也难怪他会有点自傲。
杨帆点点头:“青花与刻花、印花、瓷塑、浅浮雕等多种技法相结合,绘画充分发挥蓝白的艺术效果,非常了不起。”
元青花纹饰绘画方法以平涂为主,结合勾、皴、点、染技法,线条苍劲有力,显示出元代工匠高超的绘画才能。
另外,杨帆发现,这件元青花竟然还有“大元至元戊寅六月壬寅吉置”名款,那就更加珍贵了。
元青花存世本来就少,而元青花瓷器带款者更少。
“去年,我到伊朗游了一趟,他们那个神庙,居然也有元青花,真是令我吃惊。不过,那些元青花底部或胫部书写或钻刻阿拉伯文。”黄世权忽然说道。
他听说,那些阿拉伯文为伊朗阿巴斯王的名字或阿巴斯题的献辞,也有的为藏者符号。阿巴斯为16世纪的伊朗国王,将中国元青花献给神庙里,可见伊斯兰国家对元青花的崇拜。
当然,也有专家分析确认,元青花器物上的印章式款为波斯文,推断是签名,有可能是工匠对自己作品的留名。
“不奇怪,据说土耳其也有不少,比我们中国还多,真是难以想象。”
何探很不理解,为什么会这样。按道理说,这个国家以前也没有入侵我们中国,不像英法美等国家,从中国掠夺了无数的珍宝。
位于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的托普卡帕皇宫在中国古陶瓷界可谓声名远播,这里号称中国之外拥有中国瓷器最多的地方,最著名的就是元青花,而且数量位居世界第一,其中不少是举世孤品。
“这不难理解,你要知道,古代丝绸之路,这里是一个中转站,我们中国的物品要进入欧洲,都要经过中东这一块地方,好东西,他们往往留下来,就那么简单。”杨帆倒是能明白,为何他们那么多元青花。
中世纪时,奥斯曼的苏丹在征战埃及和伊朗时见到外销的中国瓷器品质超群,便视为珍品,把它们带回托普卡帕皇宫,中国瓷器从此成了历代苏丹人青睐的宫廷用品,于是大量采购。
而元朝帝国横扫欧亚大陆,是古代中国疆土广阔、国力强大的帝国,其统治地位横跨欧亚两洲,中西交通往来十分繁荣,海外贸易发达。也就保证了两条丝绸之路的畅通和安全,商业贸易自然更加顺畅。
“其实,这些中东国家,宝贝是蛮不少的。他们曾经是世界上豪商的聚集地,横跨亚欧大陆,天下奇珍几乎都经过他们之手。这些地方要不是太乱,去寻宝绝对有收获的。”这是杨帆自己的观点。
他认为,曾经豪商的汇聚地,遗留下来的宝物自然多不胜数。
“是呀!你说到这,我都有点心动了。”何探笑道。
暂时来说,他们寻宝,几乎都是在国内,认为国外的几乎都是西洋物品,在国内不一定有人买账。
其实不然,中东这一块,绝对遗存大量的中国遗宝。
另外,其他国家,比如欧美日,他们因为掠夺,同样有不少中国文物流通,可不仅仅就博物馆那些。
这时候,黄世权神秘一笑:“知道我这元青花那里找的吗?”
杨帆跟何探一愣,随即反应过来,都不是傻子。
“中东?”
“没错!准确来说,是伊朗。而且,还是民间得到的,知道我多少钱买回来的吗?”黄世权再次一笑。
杨帆跟何探嘴角抽了抽,听你这么一问,肯定就是很便宜了。
“一万美元!”
果然,杨帆跟何探无语了。元青花呀!竟然一万美元被他捡了个大便宜。
“妈的!我也要派人去看看。”何探实在忍不住。
“哈哈!一时侥幸。后来,我还追查到另一件,很可惜,去晚了一步。杨帆说得没错,中东这些国家,民间确实遗留不少古瓷器,不过需要耐心找。”
黄世权现在还在让人追查,专门雇人驻守在中东,追寻那些古瓷器。
得!听他这么一说,何探是真的下决心了。等回去,就安排人到国外去。
。。。
<;div>;
<;/br>;
第七十六章 又是赝品()
一直走到一个粉彩瓷器的时候,黄世权才停下来。△¢頂點小說,
他指着旁边的那个粉彩,开口道:“你们看,这个瓷器怎么样?”
他的意思就是准备将这个瓷瓶拿出去拍卖,杨帆跟何探都懂他意思,连忙认真观察。何探看不出什么东西,仅仅是感觉挺好看。
粉彩,色彩鲜明,瓷器表面的彩绘非常出色,跟青花瓷相比,的确就是粉瓷更为惹眼,令人心动。
粉彩是一种釉上彩绘经低温烧成的彩绘方法,它是清康熙晚期在五彩瓷基础上,受珐琅彩瓷制作工艺的影响而创造的一种釉上彩新品种。
“能拿出来欣赏一下吗?”何探开口道。
他主要是替杨帆开口的,拿出来,他也看不懂。
杨帆接上手,那是一个长颈瓷器,下面球体瓶身布满了鸟语花香,给人很清新的感觉。
粉彩瓷装饰画法上的洗染,吸取了各姐妹艺术中的营养,采取了点染与套色的手法,使所要描绘的对象,无论人物,山水,花卉,鸟虫都显得质感强,明暗清晰,层次分明。
杨帆看这个粉彩,以秀丽雅致,粉润柔和见长,这与洁白精美的瓷质分不开,它们相互衬托,相映成趣,有机地结合起来。
“珠山八友的作品?”杨帆微微一凝。
“眼光真好,那么快就看出了。”黄世权笑道。
珠山八友当时的名称是“月圆会”,就是御窑厂停烧以後部份流落到民间的粉彩和瓷版画的高手。这里的“八友”分别是:王琦、王大凡、汪野亭、邓碧珊、毕伯涛、何许人、程意亭、刘雨岑。
“珠山八友那一位?”何探询问道。
没等杨帆开口,黄世权就回答道:“王大凡的。”
杨帆看瓷器的风格,九成就是王大凡的。
王大凡早年学习沙山春、钱慧安、费晓楼的绘画艺术,中年学习吴道子、陈老莲、马镜江的绘画技法,可谓转益多师,博采众长,制成法家。
另外,王大凡在浅绛彩的基础上,独创了“落地粉彩”技法,很符合改革了浅降彩的设色,使浅绛彩法画起死回生。
他的作品当中,杨帆记得,最出名的就是布袋罗汉吧!形态逼真,神情庄重慈祥,其动感飘逸,用笔如吴带当风,行云流水。把一个放下包袱何等自在逍遥的和尚刻画得惟妙惟肖,出神入化。
看了半响,他几乎可以肯定,这就是王大凡的作品。然而当使用明目符一看,顿时一惊。
这不仅不是王大凡的作品,还是鼎鼎有名的呈仿,也就是呈伯钦的作品,算是造假的巅峰人物之一。
其实社会中还有很多“仿”,所谓仿,指的是古玩里的赝品,“呈仿”就是带有呈伯钦标记的高仿真作品,当然水平是相当高的,一般人很难看出来。
“仿”手中,一般具有高超仿制水平的大家或者大师在制作后,都会留有一定的破绽,叫做“缺”,“漏”。
他们往往会在一些特殊的地方留下自己的印记,有的是加字,有的是故意将部分细小图片添加特殊标记,一来便于自己区分,二来也是告诉世人。意思是,我已经留了破绽了。其实,有炫耀的意思。
杨帆再次认真检查,才在一个小鸟的眼睛发现破绽,留下一个模糊的“呈”字。
原来是呈仿,难怪黄世权有掌眼团队都打眼了。这种巅峰级别的仿制品,几乎是高手中的高手,才能辨认出来。
杨帆也抹了把汗,要是没有明目符,他肯定也中枪了。好险,传说中的呈仿,果然非同凡响。他自认为已经够认真的了,但还是没有发现那个破绽。
“怎么样?”何探询问道。
黄世权也是脸色一变,发现杨帆的表情不大对劲。现在,他对杨帆的能力已经不再怀疑。
“有什么问题?”
不应该呀!这件物品,陈先生也是看过的,没有问题的呀!
“听过呈仿吧?”杨帆反问道。
黄世权跟何探都是脸色大变,呈仿太出名,不可能没有听说过。在瓷器行业,大家对呈仿可谓是谈之色变。
“你说这是呈仿?”黄世权难以置信。
仿制品大家也见了不少,就是不少古董店,其实多数也是仿制品。毕竟珍品只有一个,价格相对较高,成交周期长,成交量小,风险大,经营者不可能拥有太多。而仿制品,工艺品或者是年代较近的古玩,多数比真正的古玩更加漂亮,且价格便宜,满足了人们附庸风雅的心理。
对此,黄世权自然是知道不少,关于呈仿,更是听过非常多。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