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奸雄天下-第3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李庭芝的话说得太直白了!不过也是这么回事儿,在座之人都当过阃臣,自然知道用军饷卡下面的将领脖子的法门。南宋对军队的控制已经不如北宋严密了,兵将分离做不到了,对兵为将有也只能睁一眼闭一眼。唯一掌控军队的方法就是卡住饷源。现在四川、京湖和两淮的藩镇,就是掌控地方,有了自筹粮饷的权力!

    如果按照李庭芝的办法组织新军,那掌兵的书生就不会变成藩镇之主了?

    不过李庭芝最后的问题也有道理。大宋朝廷对外不行,对内折腾自己的将领可是很有一套的!要是不让书生们成为一军之主,他们怎么敢出来募兵练兵掌兵?

    看到贾似道沉默不语。李庭芝又接着侃侃而道:“募农为兵则是要招募朴实农人当兵,山野之民为佳,城邑平民不取。因为山野之民穷苦而无见识,容易掌控,所求也低。不似临安百姓眼界开阔,头脑油滑,上不了沙场。”

    这一点倒是没有什么争议。看看临安的三衙兵朽成什么样子就知道了!

    “可否兵农合一?”江万里突然插话问。

    兵农合一是儒家最喜欢的军制。因为可以将军饷的开支降到最少,这样对“人民”的负担也就减轻到最少了。后世的朱元璋、朱棣爷俩估计就是受了这种思想的影响,实行了兵农合一的军户制。最多时举国有二百多万户军户!

    “土地呢?”李庭芝反问,“昔日忠顺军可以兵农合一是因为有土地。现在江南可有土地能分配给兵士耕种?”

    没有!江南的地都是强宗大族的,怎么可能拿出来分给士兵?要那样还是投降陈德兴算了!

    江万里默然无语。

    “还是兵农分离吧。”贾似道拈着胡须,沉吟着道,“便如此了……募集新军之事不能拖了!祥甫,你即刻动身,1o万贯铜和1o万匹绢,某让户部支给你,一文钱都不会少的!江大参、马大参,二位也动身去江西、浙西吧。两路安抚和总领财赋的差遣都给你们,若是需要带兵官,可以直接从三衙新军和殿前诸班直中抽调!”

    老贾猛地站了起来,目光灼灼地看着几人,沉声道:“吾等都是读圣贤之书的宋臣,如今大宋国家有难,儒家道统被窃,正是吾等读书之人挺身而出的时候!诸位当奋努力,以报天家厚恩,以正孔孟之道!”

    ……

    “草民昌国邓明海、邓明安、邓明理、邓秋忠……拜见明王万岁,万万岁!”

    刚刚回到昌国县城的陈德兴,此时正在家门沈氏献上的一所豪宅中接见昌国邓家的几个头面人物。

    至于家门沈家,自然早就投靠归顺陈德兴了。一家之主的沈固沈百万(其实家产早远远不止百万),现在已经是北明的士爵了他给明军当内应,配合夺取舟山的功劳足以封爵。另外,他还拿出了四十万贯,给沈家上下人等和为沈家效力的掌柜、管事和船头都买了士绅身份。家门沈成了北明士绅的第一个购买者了!

    “起来说话!”陈德兴一挥手,让几位邓家人都站了起来,不过并没有让人看座。

    “你们谁是邓家一门之主?”陈淮清开口问。

    “草民邓明海现居邓家族长。”观海先生邓明海回答道。这老头儿现在弯腰垂手,脑袋低着不敢看陈德兴,一副战战兢兢的样子。

    “邓明潮是你弟弟?”陈德兴问。

    “乃是草民的从弟。”

    “他如今是我北明重臣,之前也随孤王来了普陀山,现在去往日本了,他可曾回过舟山?”

    “听涛他是几过家门而不入……”邓明海回道。

    “哦。”陈德兴点点头,他猜想邓明潮和昌国邓家一定有什么不为人知的矛盾,或许是因为他投靠自己的缘故……

    “邓明潮是个人才,外交内政样样在行,是孤王重臣。”陈德兴停顿了一下,目光缓缓扫过邓家的人物,“你们邓家还有这样的人才吗?”

    “有!”

    有人大声回答,却不是邓明海。

    陈德兴循声望去,看见一个三十多岁,脸色黝黑,胡子头没有好好打理,看着有些落魄的汉子。

    “你是……”

    那汉子大声道:“草民邓秋忠,正是不亚于听涛先生的人才,愿为大王平江南五路!”(。)

    (本书采集来源网站,请移步阁,章节清晰、无弹窗、更新度快)

第421章 民主人士 求月票() 
这算是在吹牛吗?

    陈德兴眉头深皱,看着邓秋忠一副落魄的样子,很不以为然。△頂點小說,om就这家伙,估计在昌国邓家里面都是混得不怎么样的人物。还能替自己平江南五路?而且自己有士爵兵,有八旗兵,要打平江南还不是一碟小菜?麻烦的只是如何整治江南的各种义门。

    “唔,”陈德兴不置可否的嗯了一声,“有什么办法,说与孤王听听。”

    落魄大叔邓秋忠上前一步,施了一礼,然后便道:“草民的办法就是儒以礼乱法!”

    这话听着有点像韩非子的观点,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

    “什么叫儒以礼乱法?”陈德兴皱着眉头追问。

    邓秋忠道:“自然是以宋儒乱宋法!草民亦是宋儒,又出身义门,深知宋国有志之儒,向来是有复礼之志的。”

    “那不是和孤王一样?”陈德兴扭头看了看老爹,陈淮清是儒生,当然比较了解儒生的思想。

    “胡思乱想罢了,”陈淮清道,“克己复礼是天天挂嘴边,只是实现不了。因而就由法度转道德,克己复礼都是德行。”

    克己复礼是孔子提出的,可以说是儒家的政治纲领。克己可以理解为士要恪尽职守,奋发努力。复礼则是恢复周礼。加在一块儿就是士要奋发努力,以恢复周礼。

    但是这个周礼仿佛是恢复不了了,所以克己复礼也就渐渐有了别的解释。比如在道德上的克己复礼,大家都做道德君子。知道n荣n耻,消灭人欲。保存天理云云的。本来是一个政治纲领,结果弄成了一个思想道德规范。

    不过现在毕竟是宋不是清。儒生们还是知道克己复礼真正的含义,也敢往这方面想一想——历史上直到明末清初,还是有一些大儒敢探索真正的复礼之道的。譬如明末大思想家黄宗羲就提出了一套依托宗族、学校实行复礼,约束君王权利的办法。

    “但是大王在普陀山辩法上却夺儒道统,实行复礼了!”邓秋忠接过话题又道,“既然大王可以复礼,那么大宋为什么不能复礼?北明之强起于复礼,那么大宋之弱,原因便是不愿意复礼。若有人提出复礼强国。以卫孔孟之道。江南义门大儒,如何不群起追随?”

    “这样啊……”陈德兴思索着问,“大宋若是复了礼,会不会强大起来?”

    邓秋忠轻蔑地一笑:“宋儒要是复了礼,大宋国也就散了。”

    “何也?”陈德兴不明所以。

    “大王以功臣士爵为复礼之基,士爵以功封,大多起于微末,追随大王,以功受封。以封议政。此乃复礼分封之正路,上下齐心,议政为公,虽复礼而人心不乱。”

    陈德兴点点头。这个儒生的分析倒是不错的。士爵多起于微末,就是说他们还没有变成庞大难治的利益集团。他们的利益和大明这个新兴之国是一致的——大明越是壮大,他们可以得到的土地、农奴、财富就越多!而且北明草创至今。行事和分封还算公道。没有出现有功不封,有过不罚的情况。所以陈大明王的信誉还在。下面的人相信陈德兴,也愿意追随。因而即便有了议政之权。也还是会听从陈德兴的话!

    至少在目前,北明的贵族民主是有权威的——民主和权威看着好像是反义词。但实际上却是可以二而一的,在成熟的民主制度下,当选的领导人就有执政的权威。譬如后世的美帝,总统和议会都有相当高的权威,他们制定的法令也可以得到比较好的贯彻,整个国家的立法、行政、司法也就有了效率。

    而在某些民主制度很不成熟的地方,选出来的领导人和议会没有足够的权威,各项政策都难以贯彻执行,立法、行政和司法的效率很低。如果在和平时期还能混混日子,要是遇上战争,这样的国家往往灭亡的比独裁**国还要快!

    “然大宋国内,形势复杂,义门遍地,强宗大族,盘根错节。”邓秋忠用眼角瞥了下邓明海、邓明安和邓明理三人。“对江南大族而言,宗族在上,国家在下!若以宗族为基以复周礼,其国必成散沙。大王取之,将易如反掌。”

    “以宗族为基?”陈德兴摇摇头,“如何实行之?”

    “以宗族聚兵,寓兵于族。以书院议政,立政于儒。”

    邓秋忠的话一出口,满屋子的儒生都脸色大变。因为他说的办法,根本就是宋儒埋藏最深的梦想。

    宋儒不同于清儒,后者是跪舔鞑虏的奴才,根本不佩称儒。而宋儒是有骨气有理想的,他们的理想就是建立一个由儒家士大夫共治,架空君王的儒家政权。

    这便是宋儒心目中的复礼!

    而在历史上,王安石变法之前,宋儒就几乎达成了目的。君王的权力被儒家重臣制约,不能胡作非为——最主要不能乱收税乱打仗,国家虽弱,但是民生倒是富裕。

    不过这种儒家士大夫对君王某种程度上的架空,并没有制度作为保障,因此也就难以长期维持。一旦遇上力求振作的“有为之君”,很快就通过一场变法夺回了权力……

    而这场王安石主导的变法也就被南宋的儒生视为乱天下的根源!

    “贾似道……恐怕不肯如此吧?”陈德兴可不认为一个以强宗大族为基础的“民主国家”会对自己有什么威胁。即便是江南义门都跳出来组织义军,也肯定是不堪一击的乌合之众——从某种角度而言,他们要真跳出来然后被狠狠修理一遍才是好事情呢!

    “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