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善战之宋-第6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飨牟晃逡印!�
“丁成功,你此话差矣,想当年宋太祖攻取燕云十六州,大军围城数年,与辽国激战如此也未见西夏有所行动,但我宋军却也始终无法击败辽军,这并非是因西夏之事,而是我宋军与辽军实力旗鼓相当,两国之战实在很难分出胜负而已,倘若攻辽弄得两败俱伤,西夏趁机侵扰,那才是我大宋之危险所在。”说话的是另一位年轻的面孔,在含光殿内众人都穿着便服,唯独他仍旧一身铠甲袭身,看上去比较醒目。
旁边一些人窃窃私语,“这位小将军是谁啊。”
“这位就是咱们寇准大人的三公子寇横啊,今天含光殿有歌舞助兴,陛下下旨可以携家眷而来,估计寇大人也是和丁大人一样的想法吧,想介绍膝下爱子给众臣认识。”
“哼,自古以来不乏纸上谈兵者,寇横,你又如何判定大宋打不过辽国?你难道忘记前几年清河战役的那场胜利了么?”
丁成功冷笑着,故意将胜利二个字加重了语气。
“丁成功,那你又如何确定真不敢攻宋,难道说你不知道我们今天为什么站在这里?”寇横针锋相对,毫不示弱,刚刚结束的汴京会战正是因为西夏主动攻宋。
“不让西夏出兵,本将自然有很多手段,但是本将的计策对于只会一些谋略粗浅的人说之无用。”
“哼,本将也有计策攻陷西夏,也不足外人道矣。”
丁成功和寇横两人互相讥讽,就和丁谓和寇准在殿内争论那样,空气中都弥漫着一股闪电火花,闷雷轰轰。
唯一不同的是,丁谓的儿子丁成功也是血气方刚,显然是个主战派,只不过两人明显不如自己的劳资身经百战,经验丰富,争论到最后,话题已经不在拘泥于先攻西夏还是先攻辽国,而是转向了对对方祖宗八辈的问候。
但显然寇横更加继承了寇准辩才上的优点,连续几句话就将丁成功憋得说不出话来。
场面沉寂片刻。
丁成功终于爆发了,“本将再不堪,气节总是有的,绝对不会和那个王靖一样苟且行事,为了巴结辽国什么不要脸的手段都使出来,身为特使却给辽人下跪丢尽了大宋的脸面。”
他的这句话刚说完立刻引起了别人的兴趣。
“什么下跪,怎么回事?”
“丁成功,诽谤朝廷之臣可是要入罪的,你是否有什么证据。”
寿春郡王赵祯默不作声,他只知道汴京战役后期王靖带来了辽国的骑兵,后来又割让了五州,这种行为已经让他把王靖和主和派划到了一起,但究竟王靖当时是如何和辽国洽谈的,这些细节他却不是很清楚,此时他也不动声色的听着。
看到周围人都围了上来,丁成功冷笑说道,“怎么你们不知道吧?这也是我从一个辽国将军那里了解到的,据说为了求得辽国援军,王靖不但曾经在漠北草原上叩拜之前辽国在清河之战死去的那些军士,而且甘愿双手被捆,一路上都被马拉着,从塞北一直走了过来。”
“什么,身为大宋特使,身负皇命,竟然去叩拜辽国阵亡士兵?不会吧?”
“倘若事情属实,那这个王靖也太失我大宋国体了。”
“要真是这样的话,对于这种失去国威的求援,我们大宋哪怕战至最后一人,也绝不稀罕。”一名大臣慷慨激昂的说着,这位是枢密直学士,几天前刚刚回到汴京城,汴京城守卫战之前他闻到风声带着全家老小逃了出去。
“黄口小儿,休得多言,王靖怎么会如你说的那般不堪,就算事情属实,能够忍辱负重,为我大宋争取到辽军支持,难道只这一点不应该让在场诸位钦佩么?”李泰正好经过,听到有人在编排王靖,立即大怒,王靖是从他的皇城司出去的,而且他也是当时清河会战的重要将领,经历了那次由绝望再到惊喜的过程。
“哼,那是他没本事才自甘下贱,若是本将军同样可以求得援军,更不需要用这种手段。”
“你他娘的再说一遍给老子听听”李泰一听火冒三丈,青筋暴起,眼睛死盯着丁成功,这家伙顶撞上司,夸夸其谈,若不是他的老子丁谓权倾朝野,他奈何不得,早就把这家伙给踢出皇城司了。
众人一看事情要大,立刻纷纷去劝说,场面一些有些混乱。
不远处,手里拿着酒正谈话的隆王赵佑和信王赵祉看到寿春郡王赵祯那边热闹的场面,彼此对视了一下。
含光殿这边争吵不断,而在另一边,王靖独自坐在一张桌子面前,倒杯壶酒,小酌起来,仿佛那些人的争论都和自己无关。
“小兄弟,好雅兴啊,老夫周桐,想和小兄弟认识一下。”一位老者,不知道什么时候站在了王靖的后面。
王靖楞了一下,在这种都是朝廷重臣的宴会上,他没有想到还会有人过来和自己攀谈,他回过头来,看着那位老者虽然身着朴素的布袍,看似一个普通人,但是神色却显得很是精明,年近五旬但腰杆却很挺直,举手投足间均有一种不怒而自威的感觉。
“老爷子,您是习武之人?”
“小兄弟好眼力,老夫年轻时候倒是喜欢舞刀弄枪。”周桐笑了,他笑不是因为王靖的问话,而是他的身份人人皆知,就连宋真宗看到自己都会亲自相迎,面前的小子竟然不认识自己。
第91章 鬼谷()
“小兄弟,今天这里这么热闹,你怎么独自一人在这里啊。”周桐面带微笑,如此环境下对方还能够稳坐与此,这也是他对王靖感兴趣的原因。
“与人争吵辩论只要有口天天都可以去做,但今日却不同,今天殿内食物是陛下御赐下来的,这里的菜品每一道食材都是御用之物,平时难得一见,今天正好可以大快朵颐,呈口舌之利到不如享口舌之福。”王靖笑道。
“呵呵,言之有理,老夫当年一口气可以吃掉一头羊,可比你能吃多了,不过现在不行了,老了。”周桐说完,也坐在旁边,夹起一块大肉,放入了嘴中大嚼了起来。
“呵呵”王靖一脸恭敬,心中却有些想笑,这老头看似忠厚,没想到也是一个夸夸其谈之人,还说一顿吃下一只羊,你咋不说你想上天呢。
“老丈,你吃的这肉过于油腻,还是先吃点素菜吧,这道芝麻开花上面的这些黑点,是黑莓,黑莓味甜喜酸,和肉一起相食酸味更浓,可解油腻。”
“哦,小兄弟您对吃这方面很有研究啊。”
“哪里哪里,老丈豪放不羁,所以不在乎这些常人都知道的细节而已,还有,老丈如果你牙口不好,我建议您吃这道海里雪,里面雪莲喜阴,吃之去火,这道糖是用上好蜂王浆熬制而成,更有一种延年益寿的功效”
“哦,听小兄弟一说,老夫还真有一些饿了,哈哈”
“还有这道菜,名字是呃,好吧,名字我也不知道,但不必在意这些细节,里面的山药味道不错”
在王靖嘴中,几乎每一道菜都有它的学问,毕竟这时的人们只关注食物味道,并不了解其营养价值,他的讲解反而给人一种豁然一新别开生面的感觉,所以身边那位老家伙一边细细的听着介绍,一边不住的点头,一老一少坐在餐桌前却也乐得其所。
“周公,你好有雅致啊。”
听到身后那道熟悉的声音,王靖回过头,看到曹彬走来立刻站起来,双手一辑,“曹元帅”
“哦,原来周公是在和你一起啊,老夫刚才还在思量这朝堂之中有谁能够让周公高看一眼呢。”
曹彬眯着眼睛,目光王靖和旁边的周桐身边扫了一个来回,笑道,“周公,你这是什么时候认识王靖王大人的,怎么从来也没有听您说起过啊。”
“哦?原来这位小兄弟姓王?曹兄,老夫今天也是刚刚才认识的,哈哈哈”周桐爽朗的大笑道。
竟然能够能和国公曹彬称兄道弟?王靖看着身旁这位周桐,心中更加疑惑,纵观历史之中,也不曾在哪里有过这么一个人,但不管怎样,能够让曹彬尊敬有加的人又岂是等闲之辈,想到这里王靖也朝着周桐作了揖,很大方的说“老丈,请恕不知之罪。”
周桐乐呵呵的拍了拍王靖的肩膀“自古英雄出少年,小兄弟,我看好你。”
曹彬捋了捋胡子,“周兄,要是说起眼光,老夫可是早在三年前就看好他了”
笑谈着,曹彬便如此这般将王靖这些年的事简单说了一遍,包括这次带着辽国的事情,听得后者不住的颔首。
“这倒是老夫眼拙了,刚才只是看小兄弟比较投缘,听曹兄这么说,到更加让老夫感觉是缘分了,哈哈哈,之前老夫还在感叹大宋年轻一代人才凋零,果真天不负我神州啊。”
曹彬微微一笑,不置可否,神情明显很受用,虽然他和王靖接触并不算很多,但王靖毕竟也算是在清河战役之中崭露头角的,宋朝讲究门人门生,而武将则讲究的是跟过哪位将军,如此算来,王靖至少也算是曹彬的半个门生,对方称赞王靖,他自然觉得自己脸上也有光彩。
“元帅”
曹彬和周桐寒暄完毕,走向别处的时候,忽然发现身后王靖叫住了他,一脸茫然问道,“请问这个周桐到底是什么人啊?”
“呃,我说王靖啊,你和他聊了半天,竟然连他是什么人都不知道?”曹彬心中又气又感觉到好笑。
看到王靖摇了摇头,曹彬笑道,“你可知道唐朝的李靖?”
王靖点了点头,虽然这里隋唐颠倒,和之前历史有所不同,但这里历史记录下来的李靖仍然是唐朝最为后世所称道的一代名将。
“那你可知杀神白起?”
一代秦将白起助强秦统一六国,乃千年难遇的名将,王靖自然知道,仍点了点头。
“那你可知越之范蠡,赵之李牧,苏秦和张仪,孙滨?”
王靖一愣,这时又听到曹彬说道,“刚才老夫说的这些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