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宋之重铸山河-第4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真的愿意完全配合,陪自己演好这出大戏吗?

    徐还不知道,但今日已经算是个难能可贵的开头,收获已经出乎预料,很知足了。

    至于将来,拭目以待吧!

    其余人等看到这一幕,皆是心头一震,有人也彻底回过味来。

    如果说适才站在群臣队列里,父亲徐还和代国公赵令谦之间,算是徐承嗣的首秀,那么此刻在大宋的舞台上,他又经历了一次飞跃。

    尽管徐承嗣本人一脸天真笑容,全然不知自己适才倒下那杯酒有着怎样的意义。

    但其他人心里有数,这个稚龄小男孩已经不是高阳王府世子那么简单了。

    祭祀的程序告一段落,一切都很完美。

    然而就在礼官宣布结束的时候,急促的马蹄声从远处而来。众人原本还有些许紧张,但瞧见马背上的骑士身挂彩带,心中顿时松了口气。

    看样子,应该是好消息。

    果不其然,骑士逐渐接近的时候,使尽了全身力气,大声喊道:“捷报,捷报,兴庆府大捷。

    牛皋将军大破兴庆府,斩首八万,国主失踪,西贼国破。”

第六七二章天策上将() 
捷报西来。

    来的恰是时候。

    “牛皋将军攻克兴庆府,斩首八万,西贼国破。贼首李乾顺西遁,正在追击。”

    报捷的驿卒声音很大,回荡在永昌陵前,所有人都听的清清楚楚,宛如一声惊雷,震慑人心,又惊喜非常。

    因为靖康之变,这些年金国成为大宋的噩梦。

    但随着绍兴和议,以及中原的光复,这个状况已经改变。远离许久的西夏再度回到人们的视线里,西北的党项人,曾经大宋的心腹之患。

    在过去的百年里,对大宋的威胁,以及造成的麻烦甚至远远超过辽国契丹人。从真宗朝开始,朝廷征讨过很多次,却始终无可奈何。

    然而今天,徐还做到了。

    先是前两年打了黄河以东的西平府,收复了大宋的灵夏之地,但黄河以西的兴庆府,以及贺兰山、祁连山下的河西之地,仍旧属于西夏。

    在许多人看来,这已经是很好的结果了,想要彻底灭亡西夏谈何容易?

    现如今,梦想变成了现实。

    兴庆府城破,所谓的斩首八万应该是西夏兵卒,八万等若西夏主力几乎折损殆尽。

    李乾顺虽然逃走了,但追捕落网是迟早的事。兴庆府城破,几乎等于西夏亡国,至少已经彻底失去了威胁。

    心腹之患除去,大宋西境从此太平。

    毫无疑问,这是一桩丰功伟绩,属于高阳郡王徐还。

    消息来的是时候,地点更是恰到好处,告慰先祖没有比捷报更好的祭品了。

    群臣也甚是激动,皇陵之前爆发出一阵阵的欢呼。

    “臣等为大宋贺,为上皇贺,为王爷贺。”

    吴表臣听的清楚,也看的清楚,他用尽全力阻止徐还亚献,目的显而易见。但此刻他彻底明白过来,一切都是徒劳。

    徐还根本不需要靠这些徒有虚名的玩意,他一直在用实力说话。

    灭国之功,超越一切,足以等上万民敬仰的神坛。

    “太上皇,伐夏之战,大胜而归,前方将士有大功于社稷,理当封赏才是。”有人立即提出了建议。

    论功行赏,天经地义,故而提议一出口,立即得到附和。本来应该提报临安朝廷,以朝廷的名义来颁布。

    但如今有太上皇在此,有个名正言顺可以发号诏命之人,何必如此麻烦呢?合情合理之事,又有太上皇金口玉言,难道临安敢说个“不”字?

    洛阳方面自成体系,架空临安朝廷,这是开局第一步。

    如此喜事,群臣所请,赵佶自然应允。

    “理当如此,子归代朕拟定有功将士名单,论功行赏。”

    赵佶是聪明人,心领神会地答允,并将权力与殊荣一并交给了徐还。

    “臣遵旨。”

    到了这份上,徐还自然也不会在假仁假义地推辞,自是欣然领受。

    “上皇,前方将士们该论功行赏,运筹帷幄的统帅更是功勋卓著啊!”

    朝野之间,总是不乏心思机巧之人,这等锦上添花,拍马屁的好机会自然不会错过。

    运筹帷幄的统帅是谁?

    高阳郡王徐还!

    封赏自然也不能少。

    群臣醒过味来,纷纷后悔为何没有及时开口,首倡之功非同小可,没准将来有一天会成为从龙之功也说不定。

    “高阳郡王运筹帷幄,指挥有方。先前更是亲率兵马奔赴前线,痛击西贼,收复灵夏,如此丰功伟绩,自当封赏。”

    众人附和,赵佶自然心里明白。

    不管是不是徐还授意安排的,单单说灭西夏这事,确实是天大的功劳,论功行赏都是份所应当。

    这件事,他不能再推给徐还,只能自己“下旨”。

    可是该当如何封赏呢?徐还已经是郡王了,爵位再往上就是亲王。

    大宋有异姓郡王,但从未有过异姓亲王。

    眼前这局势,赵佶看的明白,他清楚自己的角色和处境,无论是出于投桃报李,还是受制于人,似乎都应该配合。

    但说到底他曾是大宋的皇帝,岂能不顾念自家王朝,临安的赵构固然不孝,但终究是自己的儿子。

    这天下,终究还是姓赵。

    可是这异姓王一旦封出去,将来

    可是有的选择吗?

    即便自己此时不应允,有些事情也是迟早的,何必小气,闹得大家不愉快呢?

    赵佶暗叹一声,笑道:“子归于国有大功,理当重赏,着册封为秦王。”

    秦王!

    徐还昔日的爵位是秦国公,晋为秦王倒也正好。

    尽管在意料之中,众人还是心头一震。

    这可是亲王,掌控半壁江山的异姓王,意味着什么似乎不言而喻。

    然后就在众人恭贺之前,徐还开口了。

    “谢上皇厚恩,然臣不敢领旨。”

    这

    谦辞,一定是这样的。

    大宋有这个习惯,皇帝每每提拔或封赏某人,总是要谦让推辞一番,已经成为习惯。

    据说仁宗时代,曾有官员连续上疏十八次,坚辞不受。虚伪到了一定境界,险些惹恼了好脾气的仁宗皇帝。

    “子归,你有大功于国,亲王爵位份所应当。”

    “为国征战乃臣之本分,不敢居功。”

    “子归”

    徐还坚持道:“上皇,臣记得先帝曾有约定,复燕云者册为王爵,如今燕云未复,臣岂敢冒然称王。

    若有朝一日复燕云,上皇册封,臣将欣然领受。”

    这

    好像有道理啊,复燕云者为王是先帝约定,人所周知,徐还若真做到了,王爵名正言顺。

    啧啧!

    高阳郡王真是高风亮节,志向远大啊!

    说的也有道理,现如今封了亲王,将来夺回燕云之后该当如何封赏呢?拖延一下似乎也好。

    只是此番灭了西夏,有大功于国,总不能什么都不赏赐吧?

    除了封亲王之外,其他任何封赏都显得有些微不足道,这可如何是好呢?

    好在华夏王朝自古颇多办法,当年唐朝秦王李世民也是功劳卓著,封无可封,最终李渊想出个办法,值得借鉴。

    赵佶想了想,沉吟道:“那就依子归言,亲王爵位容后再议。不过论功行赏不可少,子归为大宋立下汗马功劳,加平章事衔,为昭文馆大学士,太子少师,天策上将。”

第六七三章翁婿之约() 
平章事,为昭文馆大学士,太子少师。

    宰相身份,大学士,甚至成为太子三师之一,地位崇高,但都是荣誉性职衔,没有太多意义。

    重点在最后的天策上将,也是个武勋官爵,好似没有实际作用,但意义非同小可。

    很长时间,人们已经忘了了徐还是几品武勋,但此刻再清晰不过,天策上将乃是超品。

    古往今来,唯有唐高祖时,秦王李世民有过此等殊荣。

    徐还拒绝了秦王封爵,但没有推辞天策上将,从此之后他便是大宋军方的超然人物。

    更重要的是,背后的潜在意义。

    毕竟上一个天策上将最终位登九五,成就贞观盛世,四海来朝。

    这一位天策上将,又会给大宋,或者给天下带来什么呢?

    祭祀皇陵完美结束了,当天夜里皇陵附近的行宫里,太上皇大开夜宴。

    太上皇南归,长公主全家团圆,西夏大捷,高阳郡王加封天策上将,已经算不清是几喜临门了。

    总而言之,今天是个好日子,自然是君臣济济一堂,欢声笑语不断。

    群臣争相向太上皇和天策上将敬酒,君臣宾主尽欢。

    夜宴之后,群臣告辞离去,绍兴八年的新岁即将来临。徐还已经很久没有和家人一起守岁,今年难得家人相对齐全,自是欢聚一堂。

    赵佶自然也在,相比于过去十年的新岁,今年无疑最为温馨,舒坦。

    徐还与柔福帝姬携高阳王府众人一同恭贺,徐承嗣也徐承训兄弟俩都围在赵佶膝前,儿孙绕膝,天伦之乐,不过如此啊!

    赵佶哭了。

    曾几何时,这是他的常态,当年几十个儿女围绕膝前,当时并未觉得珍贵,更不曾珍惜。

    但十年阶下囚生活之后,这一切变得弥足珍贵,老怀大慰,经不住潸然泪下。

    当然了,赵佶此时的心情可能更为复杂。毕竟从五国城脱困的只有自己一人,还有那么多的妻妾儿女,宗亲臣子在北地的风雪中受苦,想到这些,怎么能安心独享幸福呢?

    如果能接他们回来,阖家团圆,那该多好啊?

    故而守岁家宴结束之后,赵佶停驻了脚步,叫住了徐还。

    翁婿俩早前已经结果面,也聊过天,但并没有深入交流。此刻,赵佶有这个打算。

    “子归啊!”

    “上皇有何吩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