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宋之重铸山河-第29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说别的,为收复疆土,抵御胡虏,培养武将、工匠是必要的,这个理由足以说服他们。

    这就够了。

    百多年来形成的观念,哪里是朝夕之间可以改变的?

    徐还只是想借此机会开个头罢了,走好了第一步,后边才有章可循,逐步推广。

    尤其是等到关键时刻,这批人发挥作用,有所成就时,将会是极好的激励和宣扬。

    “符均先生,那就尽早着手吧,范、杨二位先生可为臂助。”

    “是!”

    陆宰点头应允,旋即迟疑道:“驸马,读书识字,诗词文章教授,我等不在话下,但兵法、工匠技法,我等一窍不通,这教材与授课。”

    徐还笑道:“这个不用担心,我来筹备便是,另外我在蜀中时曾得到一篇幼童开蒙,识文明理的好文章,兴许能派上用场。”

    “哦,不知是何文章?”

    徐还笑道:“与那千字文有相仿之处,称为三字经。”

第四六二章被冷落的活字印刷()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陆宰三人只是看了一小段,便神色大变,惊讶非常,好半天说不出一句话来。

    三字为句,简单明了,朗朗上口,幼童背诵甚是方便。而且简短的字里行间,典故和道理十分丰富,教育意义不言而喻。

    不过片刻,三位饱读诗书的先生便对三字经大加赞赏,认定是幼童启蒙的上佳读本,比之千字文更胜一筹。

    对于三字经的来历,他们更无半分怀疑,毕竟以前从未见过。徐驸马说是从蜀中得来,他们对此深信不疑。

    盖因其中有“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这样的字样,苏洵乃是蜀中名仕,文学大家,素来受人敬仰。

    将其事迹编纂其中,作为后世学子学习的楷模,可见蜀人对苏洵的敬重,合乎情理。

    如此与时俱新的人物在其中,自然说明此文乃新近编撰,几位先生对编者更是多有敬佩。

    然而问起来徐还只是说偶然所得,已经不明编者身份,无从查证。

    见到几人遗憾神色,徐还暗自摇头,为了减少不必要的怀疑,他已经将很多发明的知识产权送给旁人。

    机关制造可以让黄若彤“背锅”,但是三字经一时找不到合适人选,只好变成无头悬案。

    当然了,抛出之前也要适当有所删改,符合时代需要和现状。

    比如后面那些“元灭金,绝宋世。舆图广,超前代。九十年,国祚废。太祖兴,国大明。号洪武,都金陵。”的语句都已删去。

    三字经乃是南宋中期产物,这些语句不过是后来人添加,本就不是原版。

    虽然有所缩短,但内容依旧充实,杨芾连连赞道:“三字一句,千字左右,道尽古今多少事,又蕴含了多少道理,实乃奇文。

    孩童启蒙,只要学懂这篇三字经便可懂得不少学问,此文若刊行天下,大宋文教必然兴盛,功在千秋。”

    “既然如此,那就刻印出书,推行天下吧!”

    徐还笑道:“其实啊,如果可以,我倒是很想把文澜阁所有图书刊印,尽量让更多人有机会阅读。”

    陆宰面露难色道:“驸马,刊印三字经并非难事,但其他书籍,雕版不易,印刷资费不菲,恐怕”

    “毕升不是发明了活字印刷吗?”

    徐还清楚记得,毕升是北宋人,那么活字印刷术现在应该早就出现,何故还要雕版呢?

    范雩解释道:“驸马或有所不知,确有活字一说,但泥制活字质地粗陋,印刷模糊,多有瑕疵。

    是故印书大都仍采用雕版,清晰明了,亦更为美观。也正是因此,除了广泛流传的书籍,少有刊印,以免靡费过度。

    不过三字经没问题,此物必然流传天下,求学童子人手一本,书商刊印有利可图,自然尽心尽力。”

    徐还恍然,任何发明从诞生到真正广泛使用,必然有个过程,或长或短。

    毕升虽然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但因为泥活字的质地问题,使得印刷产品的清晰与美观大打折扣,故而使用有限,雕版似乎仍旧是主流。

    唉!

    苏家在蜀中便有刊印书籍的生意,自己竟然没有仔细了解行情,真是不应该。

    不过这个问题并非无解,尽早解决,将来定能派上大用场。

    徐还笑道:“雕版不易,活字终究方便,只需改变质地即可,泥活字不行,可以改为木活字、铜活字,或是铅字。”

    “哦?”三人有些诧异,徐驸马竟然还懂刊刊刻印刷?

    徐还笑道:“眉山苏氏便有刊印书籍产业,目下已经在尝试,此事便交由他们来做吧!”

    “如此甚好,有劳驸马!”

    陆宰恍然,他知晓眉山苏氏实力,也知其乃国公姻亲,自是完全放心。

    却不知徐还灵机一动,盘算着能否趁此机会将苏红袖接来临安,或者顺势落实名分问题。

    离开文澜阁,徐还又去了一趟西泠诗社。

    李清照携带的大量金石器物都收藏于此,在裴元衍的协助下,已然建成一座金石博物馆,吸引了不少人金石爱好者前来参观,也有不少人携带藏品前来交流。

    易安居士自是欢迎,多交流有利于编撰金石录,完成这项夫妻未能并肩完成的憾事,告慰丈夫赵明诚在天之灵。

    除此之外,李清照也经常参与西泠诗社的活动,才华横溢,妙句横生,让众多江南诗文大家叹为观止,赞叹不已,易安居士之名早已名满江南。

    闲暇之时,则教导几个女学生吟诗填词。

    徐还到来之时,恰好碰上李清照正在给最疼爱的关门弟子唐婉讲解音律。

    没错,唐婉!

    陆游的小表妹,原配妻子,无奈和离,游园相遇,无奈填词钗头凤,让后世千年为之感慨的唐婉。

    在原本的历史上,李清照也曾遇到唐婉,看中小女孩的天资,想要收归门下,传授生平所学。

    不想当时唐婉脱口而出:“才藻非女子事也!”

    女子无才便是德!

    封建时代的主流思想,十岁的唐婉有此观念不足为奇,只是不知她最终与陆游分开,是否有这方面的原因?

    无论怎样,这件事对李清照而言是遗憾,满腹才华后继无人,晚年孤寂凄凉。

    如今因为徐还的影响,李清照更早遇到了年岁更小的唐婉,小女孩顺理成章拜在易安居士门下。

    不出所料,当来定是一位堪比咏絮(东晋谢道韫)的大才女。

    记得当初还曾玩笑,让陆宰与李清照分别教导男女弟子,将来一较高下。

    徐还倒是颇为期待,不知陆游与唐婉这对璧人比拼才学,会是怎生模样?

    这个场景还要许多年,那个时候自己已经人过中年。

    但那个时候,儿子徐承嗣正好长大,那将是属于他们的新时代。

第四六三章年礼与权术() 
“你要开书院,办学堂?”徐还一回家,柔福帝姬便问起此事,颇为好奇。

    “是!”

    “你是打算?”柔福帝姬知道,丈夫做事从来不会无的放矢,如此行径必有深意。

    “人才!”

    徐还缓缓吐出两个字,现如今或许还不明显,但将来想要有大作为,人才至关重要。

    柔福帝姬担忧道:“人才固然重要,可你如此直接开设书院,皇兄会不会多心?”

    “也许吧,不过眼下我是资助贫困学子,并无他举,旁人也无从说三道四。”

    徐还狡黠一笑,在这件事上他算是耍了个小心眼,资助贫家学子确实是一个初衷和极好的遮掩理由。

    但文澜阁实力强大,名家荟萃,眼下一个小小的讲坛已经能吸引众多书生学子前来,更别提开书院之后。

    假以时日,文澜书院必定能成为江南第一书院,好似后来的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那般。

    到时候江南名门子弟,仕宦之家,乃至朝中大臣的子侄都有可能慕名而来,开门办学,学生自然是来者不拒。

    在遴选和储备人才的过程中,与学生背后的家长、家族建立起密切联系,将会是未来潜在的一层关系网。

    必要的时候,能发挥其特殊作用。

    何况书院还有兵法和技术班,培养相关人才的的同时,这些教育方面的初步试探,在未来也将有着深远意义。

    柔福帝姬虽不知徐还全部打算,但相信丈夫肯定有所谋划,也不多问,笑道:“听闻你对几个孩童甚感兴趣?”

    “不错,你可不要小看了那几个孩子,都是名师之后,将来定会是当世才子,栋梁之才。”

    “哦?徐郎如此笃定?”

    “当然!”

    柔福帝姬略微有些狐疑,四五岁的孩子,未免言之过早吧?

    不想徐还挑眉道:“秘密!”

    “好吧,我拭目以待。”

    “你就等着吧,那些个孩子长大后,会是咱儿子的左膀右臂。”

    直到此时,柔福帝姬才猛然一惊:“徐郎,你竟然打算的如此长远?”

    徐还笑道:“提前布局嘛,他们的父亲为我所用,至于那几个小家伙,则是留给儿子的,你放心,我看中的人,不会走眼的。”

    书院建设在有条不紊进行中,工匠们已经在徐还的引导下开设制作铜活字,从而真正实现活字印刷术。

    三字经会在适当的时候向天下推广,产生其应有的作用,在华夏儿童教育史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原作者无从考证,届时提到的只会是徐还的名字。

    南方平叛也有条不紊,本就是一群乌合之众,韩世忠这等名将出马,自然兵到乱除。

    兵马首先进驻闽赣之间交通要冲,防止建州与赣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