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宋之重铸山河-第26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最终赵构目光落到的秦桧身上,问道:“会之,你意如何?”

    众人看向秦桧,心里不由都想起秦桧初次回朝时的说辞——南自南,北自北。

    那么,秦相公肯定主和喽!

    “回官家,臣觉得主战、主和都有道理。”

    这

    说了等于没说,好似与一贯主张也不同,这是要和稀泥,还是

    只能秦桧续道:“诸位适才也都言及,无论是战是和,皆有利弊,臣以为,究竟如何选择,当理性看待,不论结果,先看条件。

    北伐胜败,一是前线将士作战,二是后方粮草补给。

    连续数年征战,淮南、江南、荆湖等地皆遭战火,尚未恢复。

    而今秦陇、荆襄两处大军补给全部依赖蜀中,一年半载或许可以,长此以往,蜀中恐怕也难以支撑。”

    虽未明确表明态度,但言下之意其实是有偏颇的,秦桧还是一如既往主和,不过提出了一个重要理由,前提条件。

    粮草!

    大宋这两年战事太多,南方半壁江山虽然富庶,但遭遇战火涂毒,尚未恢复。

    钱粮赋税确实已经入不敷出,这种时候,似乎确实不宜再“穷兵黩武”

第四〇八章一次考验() 
先看条件,后论结果。

    秦桧这个逻辑,有一定道理。

    之前百官的争论主要集中在要不要,能不能主动夺回中原,以及其利弊。

    不管怎么说,都是将来时,是可能性。

    可能性是参考因素,目光长远,全盘考虑是对的。

    但决定因素始终是——条件。

    要不要举起一块千钧重物,前提是有没有足够的力气;是否拒绝和谈,自行收复失地,前提是有没有那个实力。

    军事上好像如火如荼,一片大好形势,徐还与岳飞似乎也有这个能力。

    但战争从来不单纯依靠刀兵决胜,三军未动,粮草先行,这是自古以来的至理名言。

    说到底,战争是国力的较量。

    如今的大宋只有半壁江山,且山河破碎,连最为富庶的淮南、江南都遭遇战火,元气大伤,更别提匪患叛乱的荆湖。

    眼下整个大宋,还算周全的也只有蜀中。

    若非天府之国富饶,根本无法支撑秦陇、荆襄两线开战。

    战事开启,粮草靡费可不是小数目。

    成都府路转运使赵开对朝廷也有奏报,蜀中原本充盈的常平仓已经被掏去了一半。

    如今才是暮春时节,等到秋收之后仓廪才能有所补充。

    故而赵开曾上疏表示,请求三司从江南其他地方调运粮草前往荆襄,蜀中暂时只能供应秦陇前线。

    而今,这些成了秦桧的依据。

    钱粮不足,如何开战?

    加征赋税?

    往常或许可以,但这几年战火不断,百姓生计本就困顿,赋税徭役本就繁重。若是继续加征,不体恤百姓,很有可能

    荆湖钟相、杨幺之乱才过去不久,前车之鉴,不可不防。

    后院起火,远比前线战败严重的多。

    秦桧这个“先条件”的说辞,似乎确实有理有据。

    但也有人表示不敢苟同,有反对意见。

    赵鼎道:“关中、荆湖南北两路收复,皆是产粮之地,自去岁开始,南方鱼米之乡再无战事,快速恢复。

    朝廷勒紧腰腹,可否挤出一些钱粮呢?毕竟机会难得,错过了,恐怕有得等多年。”

    “赵枢相所言不无道理,确实是好机会,不过朝廷也确实有艰难之处。

    若一鼓作气,确实能收复两京倒也罢了,若是战事旷日持久”

    秦桧停顿片刻,低声道:“官家,臣以为是战是和,也有必要听听前线各位将帅的意见。

    如果各位将帅有把握快速击败金贼,夺回两京,倒也并非不能孤注一掷

    毕竟我大宋兵马战力更胜往昔,听闻徐驸马在关中新制火器,渭滨一战,神器建功,没准能无往不利。”

    秦桧这番话听着颇有道理,但张浚等人却听出了别样意味。

    孤注一掷,这样的用词本就耸听。

    再者,让前线将领表态,是战是和,这不是为难人吗?

    大宋武人一直被看轻,直到这几年国家危亡,战事不断,才多少有些起色,也唯有开战时方才有些利益。

    在局势大好的情况下,前线基层将领肯定是主战的。

    倘若主帅主和,岂非是信心不足,有避战畏敌之嫌?

    很可能失去下层兵将的拥护。

    但倘若主战,尤其是朝廷钱粮不足,局势不明朗的情况下,就显得过于冒进。

    倘若失利,将会是首当其冲的责任人,通常来说,很少有将领冒险担责。

    而且主战很容易有恋栈兵权的嫌疑,这可是朝廷,皇帝的大忌。

    秦桧现在将皮球抛给前线将帅,看似是一片公允之心,实际上却是出了个难题,居心叵测。

    难怪从大散关临走之时,徐还多有暗示,原来如此。

    朝堂上从来不缺乏奸佞,也不缺少居心不良之辈,说到底还是要看皇帝的态度。

    一直没有表态的官家,到底是何想法呢?

    赵构一直在沉默,如此重大决策,倘若他率先开口,必然有失公允。

    更要紧的是,出了问题,是皇帝决策失误,连个背锅之人都没有。

    集体决策!

    这是自古以来便流行的办法,为的就是分担责任。

    当然,有功劳的时候,必然是皇帝陛下英明神武,乾纲睿断。

    战与和,都赵构都有吸引力。

    他是临危登基的皇帝,并非正常继位,所以合法性一直有瑕疵,天下对他也多少有所疑问。

    故而赵构一直想要做出一些功绩,从而让天下人高看,成为人人称道的英明圣主。

    与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励精图治,成就贞观之治的心态十分相似。

    基于这一出发点,北伐收复失地,尤其是东京,符合他的诉求。

    靖康之变,东京是在父兄手中丢掉的,自己重新夺回,算得上一桩大功绩。

    可赵构同样也担心失败,如今这个局面,他好歹能在南方半壁江山称帝,大宋社稷依旧延续。

    与金国生死之战,万一失败了,金军再度过了淮水,渡过大江,后果简直不堪设想。

    建炎三年那等狼狈逃窜海岛的经历,一次就够了。

    英明神武之前,安然自保才是根本。

    所以,和谈未尝不可。

    其他事情可以从长计议嘛!

    尽管大部分所谓从长计议,最终都会不了了之。

    秦桧的说辞,让他意识到,钱粮是一个重要问题。

    另外便是前线将领,徐还手中超过十万兵马,岳飞麾下也差不多,大宋半数兵马都集中在前线两位将领手中。

    时间短倒罢了,若长此以往,难免让人不安啊!

    而且两人立下的功劳已经不小,如果继续出兵,击败金军,收复两京,会不会功高震主呢?

    赵构更害怕的是将领们起了异心,远有唐朝安禄山,近有本朝苗刘之变。

    这等一旦发生就会万劫不复的事情,着实不得不防。

    哪怕身在前线的是妹夫,以及以忠义闻名的臣子,都不敢冒险。

    而且适才秦桧提及,徐还在关中动用了新颖火器,可对此自己却一无所知,是徐还故意隐瞒吗?

    赵构突然意识到,关中距离临安实在太遥远。

    天高皇帝远,如果徐还真在那里有什么不轨之举

    越想下去,赵构越是不安,心中的天平自然也开始倾斜。

    至于前线将帅的意见,当然要征求。

    不过,对赵构而言,并不是用来作为参考,反倒更像是一次试探,一次考验

第四〇九章君前奏,夹私货() 
朝会结束,赵构怀着颇为复杂的心情回到后宫。

    路上遇到了一个人,司天监副雷昀。

    “参见官家。”

    赵构眉头一皱,疑惑道:“你出入后庭所为何事?”

    雷昀顿时一惊,慌忙解释道:“太后慈宁殿新种植一些花木,摆放山石,臣奉旨前去查勘方位有无不妥。”

    赵构恍然,宫中房舍殿阁建造,乃至一草一木都讲究风水,司天监出入查勘倒也不足为奇,只是

    “邵冲呢?”

    司天监正邵冲乃是大师邵雍后人,风水堪舆、紫微斗数方面在大宋乃是翘楚,也是赵构素来最信任之人,今日怎么换了人?

    “邵老夫人卧病,邵监正告假回府侍疾,所以今日是臣前来办差。”

    “嗯!”

    赵构点点头,转身吩咐一旁的蓝圭:“着太医署送些滋补药物,慰问邵卿之母。”

    “遵旨!”

    赵构正欲就此离开,突然想到今日朝堂之事,便随口问道:“近日天象可有什么异常?”

    “回官家,天狼暗弱,紫薇光耀,此乃吉兆。”

    西北大胜,金军惨败,可不就是如此嘛!

    听到“紫薇光耀”几个字,赵构自是满心欢喜,然而看到雷昀欲言又止的样子,心中顿时浮起不好的预感。

    “有话直说,恕你无罪。”

    “是”

    雷昀吞吞吐吐道:“官家,臣先观天象,今日又入宫,发觉金戈锐气太盛,恐”

    “怎样?”

    “有伤天和,不利子嗣!”雷昀鼓起莫大的勇气,才吐出最后两个字。

    赵构听闻,脸色顿时一变,心情顿时沉重了许多。

    子嗣!

    这是又一个让他耿耿于怀的问题,这两年他一直在治疗休养。

    太医开的各种滋补养元之药喝了不知多少,可是依旧不见起色。

    着急之下,赵构甚至服用了一些强力虎狼之药,倒是终于雄风重振了几日。

    后宫几位主要妃嫔,终于在久旷之后迎来了一回甘霖。

    可尽管特意算好了日子,却没有一个嫔妃有孕,而赵构也被虎狼之药所伤,再难挺立,颓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