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宋之重铸山河-第2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还有落地之后的声响,宛如惊雷,只是一股气浪过来,便能将人掀翻在地,直接取了性命。
这些诡异现象,已经远远超出寻常金兵将士的认知范围。
在封建蒙昧时代,很容易联想到神仙鬼怪,自然也容易惊而生恐。
当营地化为火海之后,有不少金兵或烧死在其中,听到袍泽的惨叫声,余下兵将的第一反应自然是逃生。
至于命令和组织,好似已经不复存在。
金军营地是一字长蛇,平时传令命令,只需快马来回倒是方便。
但此时,混乱不堪,兵将们根本不知道三太子和银术可将军身在何处。
兵不知将,讯息不畅,听命行事,有组织的防御撤退完全是空话。
十里连营火焰冲天,一边是山地台塬,陡峭难攀,另一边则是渭水。
故而金军将士的下意识的反应便前往渭滨,水畔之地,至少不担心火焚。
当然了,最好还是通过浮桥渡过渭水,对岸是安全之地。
然而等他们赶到渭河畔的时候,却惊讶地发现,浮桥舟船竟然也起火了,三道浮桥有两道化为火桥。
于是乎,金兵一路向东,匆匆向下游而去。
渭滨河滩上,尽是撤退逃亡的金兵,前后拥堵不堪。
更要命的是空气,营地起火之后,滚滚浓烟顺着风势,沿着渭水谷地一路向东飘散。
众所周知,火灾之时,应当往上风处避难。但金军为了通过那唯一的浮桥,大部分人处在下风位置。
吸入的浓烟粉尘可想而知,有不少人因此倒在途中。
有些受不了的,径直跳入了渭水之中,虽说春季水浅,但金军大多是北方人,不懂水性者众多。
黑灯瞎火,在冰冷的河水中能否活命,能否成功逃奔到对岸,就不得而知了。
腿脚快些的则赶到了浮桥处,奈何浮桥狭窄,而人数众多,且都着急逃命,谈不上秩序可言。
拥堵踩踏难以避免,不时听到有被踩踏的兵卒发出惨痛的哀嚎,也有不少人在推搡中跌落渭水。
更严重的问题是,浮桥的坚固程度有限,当超量人员快速涌上桥面时,下面的舟船支撑不住了
第四〇二章天雷滚滚()
距离渭滨金营远处的一座塬上,一群人向远处眺望。
但见火龙沿着渭水腾空而起时,吴磷惊道:“国公,起火了,成了。”
居中而立的徐还笑了笑:“还好,风助火势,运气不错,老天爷帮忙。”
“固有天佑,却也是国公锦囊妙计。”
吴磷惊喜不已,白天兄长刚刚探营失败,晚上便大军出动,反败为胜。
惊喜来的真是太快,太意外。
不过时至此刻,吴磷依旧没能搞明白,徐还到底用的什么手段放火。
虽说金军连营,一大弱点便是惧怕火攻。
但渭滨水畔平原之地,不同于刘备林下扎营,火攻的难度很大。
一侧有渭水隔离,一侧是台塬断壁,且有金军来回巡查,防守严密,压根难以靠近。
但吴磷却看到有星星点点的火光飞入金军营地,从距离和轨迹上判断,却不是羽箭衔火。
“敢问国公,这火到底是如何点燃的?”
“这个啊,你看过就知道了。”
徐还笑了笑,一挥手,立即有几个亲兵走到塬边,举着火把点燃一物。
这一遭,吴磷看清楚了。
那是一只竹为骨架,布匹为翼的“飞鸟”,但尾巴上坠着几个竹管与引信。
点燃之后,但见一股火光喷出,“飞鸟”立即腾空而起,拖着火尾向远处飞去,不多时发出一声声惊雷般的声响。
吴磷惊讶不已,这东西似乎有些熟悉,可是仔细瞧瞧又说不上来。
“此物名为神火飞鸦!”
徐还笑道:“其实说白了就是木鸢风筝与火器结合之物而已。”
“神火飞鸦!”
吴磷低声念叨两遍,悠悠道:“竹骨轻盈,以布为翼,飞鸦确能飞翔。只是速度与距离,莫不是与尾部的火器有关?”
徐还解释道:“没错,竹管里加了硫磺等物,燃烧起火竹管中空且狭窄,急速燃烧后边可爆裂,发出闷响。
在山间谷地传开,有回音之故,便如惊雷。”
“妙哉!”
搞清楚大概的原理后,吴磷惊讶不已,连连称赞。
“国公真是奇思妙想,制出了如此巧妙火器,着实妙哉。”
“哪里,此非我之巧思,仁宗朝大臣曾公亮、丁度撰有武经总要一书,中有记载火器之法。
宗泽老将军在河北抗金之时,也曾使过火器。”
徐还笑道:“我家夫人擅长机关营造之术,某日放飞纸鸢时偶得妙思,便尝试以竹布为飞鸦,置以火器,从而制成这神火飞鸦。”
“原来如此,夫人奇思妙想,令人惊叹,功不可没啊!”
吴磷佩服不已,徐还却只是讪讪一笑。
没办法,自己出面太过招摇,只能以黄若彤的名义顶上,反正即便不是她发明,也是她督造的。
实际上,神火飞鸦是明朝才有的火器。
利用火箭燃烧的反推力,加上骨翼滑翔,可以飞出百丈之远,燃烧并产生爆炸。
正是有此优势,金军才猝不及防,被虞允文率领的小队人马火烧连营。
徐还之所以解释,将其与武经总要等大宋已有火器相提并论,刻意轻描淡写,目的就是为了掩藏火药成分变化,威力增加一事。
一来是为了麻痹金军,二来是为了防备临安奸佞宵小。
眼下,火药只能是自家独有神器。
吴磷倒是没有多想,他久在军中,对火器也有一定了解,只当是国公夫人略作改良而已。
他并不知晓火药成分已经今非昔比,更多认为是硫磺之物燃烧,助推竹骨飞翼滑翔之故。
“神火飞鸦,火烧连营,金军猝不及防,此番必然损失惨重。”
瞧见渭水畔连绵的火焰,吴磷满面笑意。
同时对徐还的奇谋妙策,果断作风甚是佩服,兄长吴玠白日探营发现金军弱点,当晚便直接行动反攻。
宋军将领都震惊不已,别说金军了。
金国将领怎么着都不会想到,宋军会反扑的如此之快,说不定正在庆祝得意,灾祸便从天而降了。
“也是运气,这场西北风来的正是时候啊!”
徐还笑了笑:“其实火烧不死多少人,不过金军扎营的位置,浓烟和渭水兴许能斩获良多。”
“没错,浮桥三毁其二,金军争相逃亡,国公安排,着实妙哉!”
“浓烟和渭水已经帮过忙了,接下来该我们自己出动了,适才放出的飞鸦便是讯号,想必令兄和牛皋已经出动。”
徐还笑道:“唐卿,我们也动手吧,如此良宵,不上阵斩杀几个贼兵,着实可惜。”
“国公所言极是!”
“哈哈走!”
渭水浮桥断裂,金兵坠河者众。
如此一来,金军被渭水一分为二。
不过一众兵将的反应是相同的,沿着渭河向东逃奔,隔岸赛跑。
其实当此之时,金军虽死伤不少,但大部分兵马仍旧保全,只是被渭水分割,且惊慌失措,秩序混乱而已。
如果能一路逃到下游安全地带,再有将领打出旗帜,收拢残兵,或可重整旗鼓。
但宋军显然不会放弃良机,给金军喘息整顿的机会。
当几道火光在塬边夜空划过之后,吴磷与牛皋两路绕道掩藏的兵马出动了。
秦国公有令,但见连营火起,金军逃奔之时,于渭水畔设伏掩杀。
以斩杀金军有生力量为主,若能擒杀完颜宗辅、银术可等将领最好不过,但切勿本末倒置,因小失大。
白天探营失败,部属伤亡被俘,自己吃罪罚俸,吴玠心里早憋着一口气。
此时反击报复的绝好机会,自是猛虎出笼,锐不可当。
金军仓皇之间,哪里是对手,一时间死伤惨重,逃生之路险些被截断。
直到折合与乌鲁两位骁将组织亲兵杀来,这才稳住阵脚,拼杀突围,准备掩护三太子与银术可将军撤离。
金军宛如逃命的野狼,绝地反击,爆发出的战力不可小觑。
吴玠见状,不免皱眉,但还是想拼死一搏,不想却被牛皋拦住。
“晋卿莫急,且看国公手段。”
牛皋立即带着兵马后撤,金军正感莫名,但见一群宋军策马而来,大力掷出一个个点火的圆球。
片刻之后,火光闪过,河谷震颤,天雷滚滚
第四〇三章攻守异位()
剧烈的爆炸声在渭水谷地响起,因地形回音之故,宛如天雷滚滚。
远处的宋军将士都为之一惊,更别提爆炸中心的金军了。
巨大的气浪将许多人马掀翻在地,甚至当场撕裂,身首异处,残肢断臂;
爆炸的同时,里面夹杂的细小铁屑、钢珠、铁蒺藜等物飞出,又伤及不少人。
一时间金军一片混乱,死伤惨重。
惊恐!
相比于伤亡,更严重的是惊恐,突如其来的“天雷”彻底摧毁了金军残存的信心,抵抗显得那么徒劳。
折合努力呼喊着,想要鼓舞麾下兵卒杀出去,奈何毫无作用。
至于乌鲁,则坐在马背上,摇摇欲坠。
脖颈处有鲜血不断滴落,显然是被爆炸飞出的铁屑所伤,命不久矣。
当此之时,牛皋与吴玠联合再度杀了出来。
虽不知适才的天雷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但吴玠心里清楚,这是杀敌的绝好时机。
宋军士气得到前所未有的鼓舞,杀入阵中,完全是狼入羊群,如入无人之境。
金军几乎全无抵抗,尽是待宰的羔羊,一时间血流成河,喊杀声、哀嚎惨叫声不绝于耳。
天亮的时候,大火终于熄灭,渭水河滩上满地尸体,残肢断臂。
河面上亦是如此,哪怕经过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