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宋之重铸山河-第17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宋金两国如今的形势有些复杂,可以用犬牙呲互来形容。

    先锋兀术虽然打到了两湖江南一带,但长江以北其实有很多地方,仍旧在宋军掌控中。

    例如淮南的楚州,南边的扬州已经被兀术占领,附近的泰州也已经陷落,但楚州仍在坚挺。

    依靠坚固的城池,顽强的意志,城中军民上下一心,都是坚守至今的原因。不过最重要的是,城中有一员坚韧顽强的虎将——赵立。

    赵立年少时因勇武,善骑射加入军伍,成为武卫都虞候,职位不高。

    直到金军进犯徐州,知州王复坚守抗敌,赵立被命令在前线督战,身中六箭仍旧昂首挺立,为人称颂。

    后徐州陷落,王复阵亡,赵立感念其知遇之恩,于乱军中找寻其尸体,背出城好生安葬。

    随后赵立组织残军,以及徐州附近的义勇,一度夺回徐州,被朝廷嘉奖授予忠翊郎、权知州事。

    奈何当时的江淮宣抚使杜充畏战,根本没有给予任何支援。面对金军的强势反扑,赵立只得率部撤退。

    恰逢当时楚州遭到攻击,杜充顺势命令赵立驻守楚州,仍旧没有丝毫支援。

    赵立带着残军,以及诸多家属进驻楚州,除了一纸权知楚州兼泗州涟水军镇抚使的任命,再无丝毫支援。

    但赵立毫无怨言,仍旧忠于职守,默默坚守城池,让挞懒徒呼奈何,只得望城兴叹。

    在过去的几个月里,无论面对金军无论多么凶猛的进攻,赵立始终怡然无惧。

    然而今天,站在城头,瞧见大队的兵马从南方涌来,赵立顿时皱起眉头,面色沉重。

第二七三章驰援楚州() 
宋军兵制,厢军构成复杂,兵丁往往拖家带口。

    赵立带着三万兵马到楚州,实际上其中大部分是家眷,能战之兵不过五千。

    最初之时,江淮宣抚使杜充避战畏敌,根本没有给赵立任何支援。随后江南之战开始,皇帝流亡在外,一团纷乱,就更没人顾得上楚州。

    饶是如此,赵立从始至终都不曾有过半句怨言,始终坚定不移地恪尽职守,守卫楚州。

    挞懒围城日久,发动过太多次进攻,亦使用了各种各样的攻城手段,但都被赵立一一化解。

    并不是赵立如何足智多谋,主要还是凭着一股坚韧的心劲,坚决抵抗。每战都身先士卒,即便被箭镞穿透了脸颊,口不能言,依旧靠着手势指挥作战,从无退缩懈怠。

    更为难得的是,在赵立的鼓舞与感染下,城中军民上下一心,众志成城,抵抗十分坚决。

    期间金军也曾多次招降,并允诺高位厚赏,但赵立始终不为所动,并斩杀金使以明志,誓死守卫楚州,怡然无惧。

    但是今天,看到兀术的大旗出现在楚州城南,赵立的心情陡然沉重起来,开始有些不安。

    挞懒与兀术南北夹击,敌军兵力陡然间多了一倍不说,更要命的是粮草问题。楚州被围困日久,城中粮草已经捉襟见肘。

    随着江南之战的结束,朝廷尚可从水路为楚州运送些许粮草补给,但随着兀术的到来,粮道将彻底被截断。

    楚州,彻底成为一座孤城。

    无可奈何,赵立只得向临安朝廷发去紧急求援文书,希冀着有援兵到来,否则只能力战报国,与城偕亡。

    赵立的求援文书,临安自然收到了。

    救援是必须的。

    尽管很多人觉得楚州孤悬江北,已经没有救得价值;或是认为眼下应该收紧兵力,保护好江南即可。

    但事不关己之前,没有一个人敢于公开表示不救楚州,守土保国,北伐复土,这是如今大宋的政治正确,绝对不能公然反对。

    何况若不救楚州,岂非寒了忠臣义勇之心?江北百姓又将如何看待大宋朝廷?民心向背是个原则性的大问题。

    更重要的是枢密院的态度,签判枢密院事的赵鼎是个明白人。他在朝堂上力主驰援楚州,并提出了收复淮南的战略。

    理由便是,若无淮南,江南全无屏障,时时暴露于金军铁蹄之下,大宋将不得不时时枕戈待旦,永无宁日。

    且只有夺回淮南,才有可能以此为根基,将来北伐收复失地,否则滚滚长江也可以成为金国的天险。

    总而言之,夺回淮南,进可攻退可守,大宋便可掌握战略主动,十分必要。

    赵鼎还列举了当年南唐旧事为例,自从丢了淮南十四州,盛极一时的南唐就开始走下坡路,不得不向汴梁称臣。

    后来远见卓识的林仁肇也曾提出过收复淮南,本是南唐自救中兴的唯一良策,结果被李煜个糊涂蛋否定,以至于最终亡国。

    前车之鉴最为生动,赵构当然不愿意做李煜那等昏君,自然表示赞同。皇帝应允,且是政治正确,满朝文武自然也不反对。

    然而轮到调兵遣将的时候,却出现了问题。

    枢密院最初调派的将领是张俊,上次江南之战他因随行护驾,并未参加,而今负责临安驻军防御。

    接到枢密院的调令,张俊却迟疑了,声称挞懒与兀术联手,兵锋不可当,救楚州不过是“徒手搏虎,并亡无益”。

    最初朝堂讨论的时候不反对,这时候却理由十足地拒绝,难免有畏敌避战的嫌疑。

    代理枢密使赵鼎自然不乐意,为此与张俊争议再三,最终上奏说:“若俊惮行,臣愿与之偕。”

    然而即便是被赵鼎将了军,张俊仍旧推辞不往,理由是近来临安潜藏金贼刺客细作,城防压力甚大,他需要留下来保证“京畿”安稳与天子安全。

    理由虽然牵强,但因为先前护驾过程中,与朝中诸多伴驾文官关系处的不错,自然也人帮他说话。加之护驾之功,赵构只好睁只眼闭只眼,最终不了了之。

    宋廷只好改派检校太尉刘光世负责救援事宜,他而今驻守镇江,距离楚州前线最近,调遣兵马,运送粮草最为方便。

    同时为了方便作战,朝廷甚至把驻守建康的岳飞所部,海州郭仲威、淮阳军镇抚使李彦先等部,也都划归刘光世节制,统一调遣。

    在时时提防武将权柄过大的宋朝,赵构能做到这一步,着实难能可贵,算是最大程度的支持了。

    然而刘光世最初的态度与张俊有些类似,也是不愿意去。

    毕竟此番作战不同于先前在江南,上次是在自家门口,有“主场优势”,且是生死存亡之战,没有选择。

    但这一遭,楚州沦陷与否对江南也没有切肤之痛。何况是率部北上,深入金军地盘,情况完全不同。

    那里可是有挞懒与兀术两路大军,十余万精锐以逸待劳,孤军前往,如何能是人家的对手呢?

    江南之战虽然胜利,但那时占了水战之利,兀术亦有些轻敌,还有很大的运气成分。而今“劳师远征”楚州,与金兵正面交战,情形恐怕完全不同。

    尤其是在湖州与兀术交过手后,刘光世见识到了金军的厉害,时至今日想起当时场面仍旧心有余悸,所以难免畏首畏尾。

    然而岁有推辞,但还是拒绝不得,数日之内,刘光世先后接到金字牌递来的五道皇帝手诏,十九道枢密院札。

    赵构的手诏清楚明白写道:“宜速前渡大江,以身督战,务使诸镇用命,亟解楚州之围。”

    如此情势,身为检校太尉,朝廷重臣的刘光世实在找不到拒绝的理由,只得领命。

    不过呢,刘光世以“持重”为名,自己留守镇江运筹帷幄,统筹调度,只派遣了部将王德与郦琼率二人轻兵渡江,前去驰援楚州。

    与此同时,驻守建康,同样接到命令的岳飞却没有丝毫迟疑,当即率兵渡江北上太平州。与驻守当涂的折彦质暂时合兵一处,站稳脚跟之后,准备驰援楚州。

第二七四章有鱼咬钩() 
刘光世、岳飞都是大宋当前的名将,他们出兵救援楚州,是有希望的。

    哪怕保不住楚州城,最不济也能接应城中赵立所部撤出来,返回江南,这是朝野的大概预期。

    毕竟江北有挞懒、兀术的十多万大军,想要获胜很难。

    此次救援,城池土地倒是其次,最终的还是人,以及人心。

    朝廷必须向天下军民展示出守土卫国的决心,以实际行动摆出鼓舞人心的姿态。

    八月二十四,王德与郦琼率部北渡长江,战事拉开帷幕。

    随后军报一份份传回临安,王德与郦琼前后到达承州邵伯一带,而后转战天长。据说在此遭遇金兵,交战之后颇有小胜,王德还向枢密院发来了请功文书。

    按理说接下来应该乘胜进军,但王德却声称部属畏敌不用命,为此还斩杀了左军统领刘镇、裨将王阿喜,无奈于九月初撤兵。

    岳飞所部在太平州稍加整顿之后,便率部前往宜兴,尔后进入泰州。

    为了防止后路被截断,岳飞命部将张宪留守于此,自己亲率兵马前往距离楚州最近的承州三墩。

    当时王德已经借口部属不用命率先返回镇江,王林与郭仲威两路将领则是“敛兵自保”。唯独李彦先还算颇有胆色,率部到达楚州三阳县北神镇,但想要进一步逼近楚州时,却被金军阻挡在淮水畔。

    岳飞的处境堪称是孤军深入,几千兵马驻屯在挞懒大营附近,危险自是不言而喻的。但岳飞却不为所动,仍旧心念营救楚州。

    然而却也面临一个棘手的问题,兵力单薄,粮草不足。为此,岳飞接连向镇江的刘光世发出了两道公牍。

    孤军委实难以支吾此正飞等捐身徇义之秋欲望钧慈捐一二千之众假十余日之粮,令飞得激劝士卒,径赴贼垒,解二州之围

    岳飞自始至终没有指望刘光世亲率大军支援,那么湖州接应,以及本次救援楚州的种种作为,其实已经可以看出刘光世性情品格。

    故而岳飞的诉求很简单,只希望能支援一两千兵马,以及足够的粮草。然而这等最限度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