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宋之重铸山河-第1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徐还也不解释,只是笑道:“不必惊讶,晚点你们便知道了。”

    “是!”折彦质清楚,以自己目前的身份,没有资格参加宰相主持,各路主将参与的军事会议,有些重要战略决策是不知道的。

    不过他很好奇,不守临安北上做什么?看徐还面带微笑的样子,似乎胸有成竹,当真让人期待。

    徐还回头看一眼断桥,以及桥北聚集的大量金兵,笑道:“就这么走了似乎不太好,怎么着也应该和兀术打个招呼。”

    “呃”

    很快,有几个嗓音洪亮的宋军走到河边,齐声喊道:“我家驸马敬告兀术将军,先走一步,天黑路滑,千万小心;江南鱼肉虽肥美,亦需小心刺喉。”

第二三三章空城计() 
次日中午时分,金军终于过桥了。

    他们运气不错,在附近搜罗了很久,终于找到了些许高大的木材。

    虽说不够直接搭桥用,但经过些许能工巧匠近十个时辰的忙碌后,暂时在水中立了两个木桥墩,然后搭成一座便桥,勉强渡河。

    然而自始至终,兀术脸色都没有一丝笑容。

    汪伯龙跟随在身旁,一言不发,他的命保住了。虽说金军没能过河,但昨日太阳落山之前,他勉强算是夺下了吴江桥,宋军拆桥实乃始料未及之事。

    加之阵前斩将乃不吉之兆,兀术这才没有过多计较,且先将他的人头记下,日后将功折罪。

    金军过河了,宋军早已不见踪影。

    兀术强压着满心怒火,立即命令兵马直扑临安,而今只有攻破临安城,大肆烧杀抢掠才能一泄心头之恨。

    五月天,烈日炎炎,连续征战奔袭多日的金军已经疲惫不堪。但在兀术的严令下,他们没有丝毫休整,立即奔袭临安。

    吴江桥到了临安,再无险可守,途中确实也没有遇到一个宋军。

    晌午时分,金军终于如愿以偿,到了临安城下。

    看到苍翠的凤凰山,以及山下腰鼓状的雄伟城池时,兀术紧皱的眉头终于有所松动。从应天府一路南下,就得不是眼下嘛!

    赵构没有抓到,临安绝对不能放过。

    此番在江南没有占到多少便宜,死伤了兵马也不少,那么只能通过抢掠更多的财物来补偿。肆意烧杀来泄愤,更是为了警示天下。

    夺取宋国行在,好让天下人知道宋国已无都城,等同亡国。无论宋帝逃亡何处,金军都会追杀而来。

    扎营!

    这一遭兀术没有着急,宋军在湖州和吴江桥抵抗的那么顽强,临安自然不会例外,恐怕会更加顽强,攻取临安绝非朝夕之功。

    出于这样的考虑,兀术决定让劳累多日的兵马暂且休息,从长计议临安围城之战。

    当然了,扎营造饭的同时也需要小心宋军的突袭。两路先锋全军覆没,湖州和吴江桥的两场战事之后,兀术已经不敢再轻视宋军。

    汪伯龙奉命前去安排岗哨防御,于此同时派出一支斥候绕着临安城探查,为接下来的攻城做准备。

    不探不知道,一探吓一跳。

    当各路斥候归来,禀报消息的时候,汪伯龙目瞪口呆,迟疑了片刻的飞快朝兀术的中军大帐而去。

    “什么?临安是一座空城?”兀术闻讯,同样惊诧不已。

    汪伯龙道:“没错,各路斥候回来均是如此回报,声称临安各城门洞开,不见兵马防御。”

    兀术顿时皱起眉头,难以置信道:“怎么可能?”

    “是啊,太奇怪了!”这几日连番遭到打击,如今又遇到如此诡异之事,汪伯龙不禁有些懵。

    “空城计?”兀术思量片刻,沉吟道:“派斥候,再探!”

    “是!”

    不过多时,斥候再次返回,彻底坐实了临安空城一事。

    “回四太子,我们接近了数座城门,确实没有发现宋国守军身影。”

    “我们登上了凤凰山,居高临下,城头不见宋军旗帜、兵器、兵马全无踪影。”

    “四太子,我们大着胆子进了城门,城门口确实无人,连街道上也见到人影,临安俨然像是一座空城。”

    “的确,此时是晚饭时分,但城中几乎看不到炊烟,全无生气”

    听到各路斥候的具体禀报后,兀术沉默了,情形确实太诡异。

    宋军是故意打开城门诱使自己进攻,然后在城门设伏?

    如果只开一两座城门还说得过去,但七八座城门全部洞开,自己任选其一便可进入,宋军根本无法料定,而他们没有足够的兵力在所有城门处设伏。

    不合情理!

    难道是宋军弃城不守,逃走了?

    也不合情理啊!

    临安乃是宋国行在,乃是而今的都城,意义非同小可,无论皇帝在不在,都不可能轻易放弃。

    那大名府不过是宋国名义上的北京,孤悬在外许久,孤立无援,但那些宋人生生坚守了两年,直到去年冬天才拿下。辽国的五座都城也是,无论哪一座都坚守许久,费了不少功夫才拿下。

    契丹人尚且如此,更讲究的宋人岂能例外?

    兀术无法理解,也不相信有哪个宋人敢轻言放弃都城,哪怕皇帝赵构,抑或是统兵大臣,谁都担不起这个罪名。

    可现实如此

    而且城中连炊烟都见不到,毫无生气,难不成连全城百姓也转移了?刘光世在湖州,徐还在吴江桥费了那么大的力气,为的就是这个?

    没道理!

    兀术怎么着也无法理解,亦无法相信会是如此情形,也许这更像是宋军的计策。

    比方说,等自己进城之后,宋军突然在城中放火虽说临安是宋国行在,但万一宋人狠下心来。

    大同府不就是个例子嘛,兀术立即想起去年冬天的燕云之乱,完颜希尹率部进入大同府,不想契丹人放火,将城池烧成一片瓦砾,金军灰头土脸,死伤惨重。

    没错,当时徐还就在大同府,与契丹人同流合污,难保他不会在临安府依样画葫芦。而今夏日炎炎,近几日又不曾下雨,完全有放火的条件;迁走全城百姓,或许也是这个目的。

    虽说兀术心里依旧觉得,没有哪个宋人敢放火烧毁自家都城,但也许徐还是个例外他昨日可以拆桥,今日焚城又有什么奇怪?毕竟他干过的疯狂之事,已经不是一两件。

    至少,兀术不敢冒这个险。

    哪怕不放火,等金军进城之后,潜伏在附近的宋军突然杀出来,反过来将自己围困在临安城里

    反客为主,关门打也不是没有可能。

    诡异的事实,让兀术不得不多疑,想到很多糟糕的情况,不得不格外谨慎。

    “汪伯龙,你率一千人进城,仔细探查一番。”思来想去,兀术决定还是派人进城一探究竟。毫无疑问,此举颇为危险,但等同于“死人”的汪伯龙没有丝毫迟疑。

    “今夜扎营城外,务必万分警惕。”兀术继续吩咐道:“多派斥候出去,临安附近六十里不,百里以内,仔仔细细查一遍。”

第二三四章计将安出() 
空城计!

    兀术为此心神不安,金军整夜也是枕戈待旦,好在平安无事。

    天亮的时候,汪伯龙和派出的各路斥候都回来了。

    多路斥候跑遍了临安附近百里地界,丝毫没有发现有宋军埋伏的迹象。甚至有几路斥候特意渡过钱塘江,探查江南地界,仍旧是一无所获。

    更为难得的是所有的斥候都在约定的时间返回,没有任何的折损,也就是说整个区域无一遗漏,毫无异常。

    汪伯龙亲率一支千人兵马在城内探查,发现整个临安几近是一座空城,除了少数年老体弱,不便远行,以及留下来照料的子女仆从外,城里几乎看不到人影,半夜寂寂无人之时,给人一种鬼城的感觉。

    汪伯龙甚至特意探查,在城中并未发现引火之物,也没有发现隐藏有刺客或者潜伏的兵马。甚至连水源都特意验看,并未投毒或破坏情形。

    不是计谋,没有陷阱。

    确定了这一点之后,兀术总算是松了口气。

    天气炎热,城外扎营本就艰苦,连续多日兵卒并未休息好,况且而今已经兵临城下,哪怕只是座空城,不进也说不过去。

    即便是没人,临安作为江南富庶之地,宋国行在,劫掠扫荡一番,总能有所收获的,勉强算得上不虚此行。

    兀术当即命令军队进入临安城修整,继续搜山检海。当然了,哪怕临安周围百里没有宋军踪迹,兀术也不敢掉与轻心,汪伯龙不得不苦逼地肩负起防御任务。多路斥候仍旧不断游荡在临安周围,随时探查奏报情况。

    进城,入宫。

    宋国临安行宫里空空荡荡,除了亭台楼阁和些许洒扫太监之外,根本见不到旁人。

    坐在宋国皇帝的御座上,兀术沉默了。

    没有陷阱,空城无计?

    时至此刻,他仍旧有些不敢相信,也想不通。

    宋军怎么可能,怎么敢弃守临安?在湖州和吴江桥付出了那么惨重的代价,难道只是为拖延时间,转移城中百姓?

    虽说宋人婆婆妈妈,讲究什么民为贵,体恤百姓,但大局之前,应该不至于迂腐至此。尤其是临安城有着特别的象征意义,就这么放弃,宋帝赵构和满朝臣子如何向天下人交代?

    大敌当前,君臣逃遁,不守都城,凭什么要求将士、百姓继续支持他们,流血拼命来保家卫国?

    这一点,怎么都绕不开。

    不管怎么着,哪怕只是象征性地守一下,也必须得有个过场。而今宋军连这个过场都不想走,莫不是

    不,赵构虽然胆小懦弱,宋庭或有纷乱,但绝对不至于糊涂至此。他们能这样做,除非

    兀术沉吟许久,除非宋国君臣有更为充分的理由,或者足够掩盖弃守临安之过的功劳,向天下交代。

    如果是这样,那么临安空城,仍旧是计。

    可是宋军的算计在哪里呢?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