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立宋-第7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与文科举三年一科雷打不动有所不一样,武科乃真宗年间才正式开科,起初并无定时,朝廷有需要,方才开科。有时间隔许久,有时又隔年就举行,不一而定。武举由兵部主持,同样分解试、省试和殿试,一科取七八十人,文武兼顾,考弓马武艺和文试,包括步射、马射、弩踏、舞刀论枪,各类武技等等,文试主要考策论。”
“殿试前三名,第一名授与同正将,第二、三名,授同副将,省试各地第一的,授准备将,可谓一步登天,省去了多少年的苦熬,跟文科无数人挤独木桥比起来,更要容易许多。”
“还有啊,长孙兄,你可别以为当了武进士,就要参军戍边,那是误解。武进士确然授的武职,却是可以当文官的,因为武进士是通过了文试的,跟那些从底层升上来的兵将不一样,属于士人之列,到吏部走走关系,当个低品文官没有大问题,过得几年,提拔升迁,跟文科进士一样升官。”
他面带得色,很有自豪感:“所以很多文人嫉恨武进士,觉得寒窗十年,不及武夫读书一载,哈哈!让他们嫉恨去吧,谁让他们手无缚鸡之力呢!”
长孙弘了然的点头,原来南宋武进士,还有这种先天优势,不但不用当兵为将去边境受苦搏命,还可以做文官,这倒是没有想到的。
陈禹说到了兴头上,又道:“而武学,正是培养武人读书的所在,跟各种书院一般,里面文武教师都有,只不过以武为主,文科次之,毕竟是武学嘛,当然要突出重点的。”
他挺挺胸膛:“我在武学中,已经入读四五年,等朝廷开科取士,就要一显身手,来日殿试高中,在官家面前露露脸,即可官袍上身了。”
“嘿嘿,现在北边不平,蒙古人跟金人打得七七八八,朝廷有心渔翁得利,正是用人之时,我看呐,这武科明年必开,到那时候哈哈哈!”
陈禹振声大笑,仿佛武进士的御赐牌匾,已经落入了自己腰袋一样。
长孙弘朝他拱拱手,道:“既如此,我在这里,先预祝陈兄马到成功了!”
陈禹打着哈哈,仰面朝天:“好说、好说,等我殿试得手,取了官职,一定要让长孙兄这样的人才也跟着得利,起码混个吏属绝无问题!”
“嘿嘿,等长孙兄有了官身,上门向我姐提亲,我爹也不至于拉下脸来一口回绝,长孙兄文采斐然,颇有名仕之望,到时候”
他在那里胡言乱语,听得长孙弘头大,赶紧的提醒他:“陈兄不是说明日即要启程吗?想必诸般事物繁多,在这里耽搁,恐怕多有不便,不若早点回去,收拾利落了,你我日后再聚不迟。”
陈禹一听,猛拍大腿,叫了起来:“糟糕了!长孙兄提醒,我方才想起,宗伯伯那里我还没去辞别,姐姐正在等我一同去,晚了她一定会打我的!”
他匆匆的往门外窜,还不忘回头喊:“那一言为定!我在京城恭候长孙兄大驾哦!你可一定要来!”
长孙弘笑着朝他挥手,看他跑出门去,堂屋里的宗六叔猝不及防,差点被他撞了一跤。连招呼也来不及跟长孙弘打,黑着脸追赶去了。
突然想起一事,长孙弘紧追几步赶到堂屋门口,朝在院里狂奔的陈禹喊道:“对了,陈兄,你姐姐叫什么名字来着?”
陈禹的声音从远处遥遥飘来,人在大门外,音却传过来:“跟我一个姓,单名一个莹字,记着,提聘礼时多带茶叶,我爹爱喝!”
这般急切想当小舅子的人,长孙弘从未见过,他摇着头苦笑几下,觉得一定跟陈禹一句“她一定会打我的”有关,从这句话判断,这莽子在家里没少受他姐姐的家庭暴力。
赶紧的把姐姐嫁出去,从此去了这个管束之人,才是陈禹的头等大事。
耸耸肩膀,长孙弘在门口发了一会呆,突然记起狗子还在外面等待,于是赶紧出去,狗子果然在巷子对面巴巴的等着,见长孙弘出来,喜出望外。
“二郎,刚刚那群人干什么的?心急火燎的跑出来跟狗撵似的,没出什么事吧?”
“一言难尽!”长孙弘想了想,真不知道怎么解释,索性略过:“信呢?”
“在这呢。”狗子从怀了摸出魏了翁的推荐信,递给他。
长孙弘赶紧接过,放入贴身口袋收好,这东西可是安身立命的保障,可千万不能弄丢了。
“走,我们去见李家主母。”长孙弘带着狗子,推门而入,州衙的人刚走,没打招呼,李家的人还躲在屋子里,不明所以呢。
走到厢房里,李氏正和三个纨绔坐在里面坐立不安,州衙来人并非小事,李显又不在,妇女儿童哪里见过世面,担心不已,深怕是不是长孙弘在外面惹了祸事连累李家。
李文三兄弟更是害怕,原来白衫少年是州衙子弟,这回完了,平日里看老爹李显这般神气的人物见了官府中人都要客客气气卑躬屈膝,不敢有丝毫唐突。州衙来了这么许多人,白衫少年必定是个大人物的孩子,这下死定了!
长孙弘安安稳稳的进来,倒是让几人吃了一惊,赶紧询问,长孙弘却只是淡淡的说一个朋友来拜访,没什么特别的,事先没有说明,到让大家受惊了。
这句话比刚刚的受惊还让李家的人惊讶。
州衙里的朋友?什么时候一个书童可以跟州衙的人当朋友了?
惊讶一个接着一个,长孙弘把契约掏出来,还拉着身后躲着扭扭捏捏的狗子,提出了赎身的要求。
“契约上写明,我这段时间一日三餐住宿都在李家,如不愿再当书童,付清费用即可。我算了算,我俩大概耗费了三百文左右,这里有半贯铜钱,请夫人收下。”
长孙弘在李氏瞪圆了的眼睛注视下,有条不紊的拿出一贯铜钱来,从中抽出一半,恭恭敬敬的放到桌上,静静的看着她。
李氏简直被震得外焦里嫩,她无论如何也想不到,李家村里的穷小子,拿出一贯钱来眼睛都不眨一下。
李文三兄弟顿时如丧考妣,长孙弘不跟他们了,今后哪里去找枪手?
但这是没有办法阻止的,而且李氏也不想阻止,一个跟州衙里的人有瓜葛的少年,难道还能继续给自家孩子当书童?就算长孙弘想当,李氏也不敢啊。
于是李家存着的契约也拿出来,双方一二三四验看清楚,交钱画押,在契约上言明从此再无关系。
走出李家大门,呼吸一口冬日傍晚带着寒意的空气,格外的惬意。天空阴沉沉的,云层很厚,让天色显得更加的昏暗,巷子两边,有些人家已经挂上了灯笼,点点黄红色的光点缀在灰色的建筑上,分外明亮。
万家灯火照溪明。
“怎么样?狗子,自由了,今后有什么打算?”长孙弘搭着狗子的肩膀,问。
“当然是跟着二郎了。”狗子笑着道,露出一口白牙:“水里火里,没有二话!”
长孙弘也笑了,揽着狗子,并肩向外走去,两个少年的背影,在灯火辉映下,拖着长长的一道。
第100章 自由()
冉大器守在瑞福祥的大门口,挑着灯笼,已然在昏暗的暮色里候了很久了。
下人仆役要想脱去奴籍,必然要经过主人家首肯,不但要花上一笔赎身钱,还要看主家的脸色,如果主人家不肯,奴籍是去不掉的,擅自逃走,主家告到官府,不但会被通缉,在外面没有凭由无人敢收留,生存也有问题。
多少被夺去土地的农民,从此依附地主,被压榨剥削,由自由百姓变作旁户佃户,一纸契约卖身为奴,生死都由不得自己,下场可悲。
一般主人家,是不会放底下的旁户走的,如果都走了,谁来帮自己赚钱种田?
冉大器自然深知这一点,担心长孙弘这一去有什么不测,守在门口朝街上不住的张望,好几次耐不住性子想干脆去李家上门去看看,被冉璞和冉虎生生拉住,方才作罢。
幸好天色黑尽之前,远远的横街尽头,两个熟悉的身形慢慢出现,在瑞福祥几人的遥望中并肩走近,长孙弘那张标志性的笑脸在灯火中露出来,才让冉大器等人长出了一口气。
“怎么样?怎么样?”冉大器扑上去拍打着长孙弘身上不存在的灰尘,一个劲的问:“事情办妥了吗?”
“妥了。”长孙弘摸出两张契约来,白纸黑字写得明白:“冉世伯,从此以后,就要麻烦你了。”
“哈!哪里话!二郎,你早就该这般做了。”冉大器的小胡子翘得无比欢畅:“贵为瑞福祥的二东家,岂能还当别人的书童,传出去会被人耻笑的。今后啊,瑞福祥就是你的家,不!是你的产业!等今后发达了,你也请几个书童,让李家看看,他们丢了多么大的一块宝!哈哈哈哈!”
他笑得开心,一半是为长孙弘独立高兴,另一半,就是为瑞福祥从此兴旺而高兴了,也许后一半,占得要更大一些。
长孙弘也笑着,拉过了身后的狗子。
“李贵是我一齐从小长大的伙伴,这次跟我一起离开李家,没别的去处,往后他也在瑞福祥里做一份差事,别看他年纪小,却很好学,做事情也认真,请冉世伯让他在账房里,稳定的做下去。”
“这个自然、这个自然。”冉大器笑眯眯的答应着:“狗子本来就在账房里学打算盘,干得又不错,当然继续做下去了,你放心,狗子今后就是我们瑞福祥一员,有我在,就有他的位置!”
众人相视大笑,笑声爽朗开怀。街上沿街铺子正在打烊上门板的伙计循声望过来,看到是瑞福祥纸坊的人在喧哗,纷纷的撇撇嘴,嘀咕一句“生意红火就这么得意”,愤愤的转过脸,碰一声关上门。
街上的灯笼一盏盏的亮起,但凡开张做生意的铺子,夜晚必会在门口挂一盏灯笼,照亮自己的匾牌旗幡,灯笼上还大大的写着自家的名头,彰显气派,灯笼越亮,�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