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诛红与八十红论-第5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贾宝玉于茗烟重点在第九回受人调拨为宝玉出气与众顽童一起大闹学堂是为爪牙;在十九回,茗烟同卍儿在小书房幽会,宝玉见而不责,反寻袭人也算是见得性格;在二十三回他弄来许多古今传奇角本给宝玉解闷,引得宝玉看“邪书”入迷,不是人物无识;在三十九回,茗烟受宝玉差遣,出城寻觅刘姥姥故事中子虚乌有的女儿塑像,进而四十三回随宝玉出城在水仙庵私祭金钏时,能够道出宝玉心事,从此显出是“第一个得用的”好处来,书中有脂砚斋批语:“忽插入茗烟一偏流言,粗看则小儿戏语,亦甚无味。细玩则大有深意,试思宝玉之为人岂不应有一极伶俐乖巧之小童哉?”茗烟的长篇祝语和宝玉的简言笑谈反映金钏在宝玉心中的地位和茗烟对于宝玉的细致,在这后园二人对话中心思是隐去一半的,这是东方人社会中说话说三分的一个特点。其他回目茗烟提纲挈领间也是串联了许多人物,到第八十回依然有其闪现。

    茗烟、李贵、花自芳在书中安分守命是古代广大劳动人民,由此形成生生不息的社会民力根本。古代由于存在等级制度,社会上层与底层是有文化差异,但在智慧上又没有分别。所以,古代曹刿、侯赢这样的人物得以产生。当然,社会底层普通人物视角是可能从私人视角、他人视角有狭短的时候,因为普通百姓生活确实若生于草木、看重草木、依于草木。古人从时间上说“夏虫不语冰”,从空间上是一叶到一叶,有限世界和无限追求的区分在眼中的界限。古代中国信仰的是儒家的国家民族和道家的自我前进,由此社会整体性很高。社会底层顺和完成社会财富的创造,社会底层反抗形成社会调整促进社会进步,在治世在乱世社会文化特点始终存在同样的传承不息。生命如歌,台前、幕后、大背景每一件事存在过去成为历史,描绘的纪传世家和争鸣的百家学子贯联的民族精神传承不休不止。

    2016。12。3

八十红论:三教九流() 
八十红论:三教九流

    三教九流指我国三大传统宗教儒教、道教、佛教,以及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名家、杂家、农家、纵横家、阴阳家九种古代学术流派。如果外加上家,又有九流十家的说法。三教九流也泛指社会上各行各业的人,如上九流、中九流、下九流的划分。在古代中国对人的地位和职业名称划分的等级,原本无褒贬,但在古代白话中往往词语情感表达含有贬义。

    在《红楼梦》里面由于文化融合三教九流界限模糊,甚至触及旁门左道范围。书中第一回就涉及僧道,这茫茫大士、渺渺真人虽然是神圣之流却也兼顾医卜,他们预先在第一回、第三回、第八回透漏香菱、黛玉、宝钗的未来神神秘秘很似卜命算卦,说验方以及第十二回救治贾瑞兼职医道。如此描写反映古代社会文化综合归属的复杂。到第十五回“王凤姐弄权铁槛寺”老尼净虚插手官家百姓私事纵横手段与古代春秋战国说客也是不遑多让;第十八回妙玉“师父极精演先天神数”也是兼顾教外兴衰他务的;第二十五回马道婆摆弄巫蛊之道害人不浅;第二十九回张道士是官家的真人;第六十三回玄真观道士已经流于下乘;第八十回“王道士胡诌妒妇方”活脱是个游方的郎中。书中的描述给出了一个个完全世俗化的化外“清净地”,可以说脱离三教原本教化世人的主旨,也可以说三教合一的程度是很深的。

    对于儒门可以说是最大的文化群体,除了仕途的独木桥外,走不过去的人在书中有清客门客幕宾之流在书中衬托。第十七回“大观园试才题对额”中跟随贾政的众清客流派应该是很复杂的,除了儒学文艺应该兼修墨家、杂家、阴阳家等九流归属,不然很难对大观园作出评判的。第七十八回“老学士闲征姽婳词”幕客们依然是集注角色,古代君习博大臣修精深是基调般主导其中关系。医者在熟悉神农、扁鹊和华佗故事的人们是有憧憬的,因为古代科技落后医生一职事关人们生活疾苦,良医是人们期盼的社会焦点之一。书中有第十回“张太医论病细穷源”细查人情的和第四十二回王太医般精通世故的良医,在第五十一回“胡庸医乱用虎狼药”则是对不知人命危浅警示。过去说“不为良相,便为良医”,对体察病患全凭脉象于呼吸之间的医生这种特殊的社会知识者要求是全面而又深刻的,不知道“医者父母心”是难以成为良医的。

    单纯原始的三教九流本意是代表古代知识阶层的群体,他们在原初上是负责知识创造和传播教化的。当儒教、道教、佛教确立时期的后来人确是逐渐流于知识崇拜了,社会主体是对知识使用率越来越高的劳动人民,完全没有文化的是社会少数。知识崇拜者、知识使用者、没有知识者,这三类在社会上是枣胡形分布,两头小中间大。随着社会文明程度发展,知识崇拜者、没有知识者在社会上占比越来越少,对于知识利用的人是逐渐增多,三类人数量分布从枣胡形到椭圆向圆形转化。这反映社会发展程度越来越高、速度越来越快,因为使用知识的人也是完成知识创造的人。这样的时代在知识上人与人的平等性也是同步增加的。知识背景景深同样增长,敏捷的思考、深厚的积累、条理的创造,这是知识主旨服务于人完全生发的时代,同样是人类文明高度发达的时代。

    2016。12。8

八十回顾(1)() 
八十回顾(1)

    最后的回顾系列从整体上看一下《红楼梦》的成书过程,大约分节十余篇。由于同类文字在《红楼梦》早期研究很多,所以简略浏览书中的大体框架和丝线联系。书中虽然描述了贾府的衰败,但是反映的是社会文明成果的积累,这种成果在贾府内的密实基理间展现了灿烂的古代文化。一字一言可以累积成恢弘巨著,也可以展现栩栩如生的社会画卷,这就是文化的魅力所在了。

    第一回“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怀闺秀”内容最丰富,包含回前“作者自云”、石头传书经历、甄士隐个人兴衰。通回说的是“列位看官:你道此书从何而来?”《红楼梦》的成书这句话,只不过立意言说的角度不同。在开门的“作者自云”一部分,曹雪芹直接说“作者本意原为记述当日闺友闺情”,这句话出发点是作者的幼年生活,真是“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何况顽劣幼年;从“闺友闺情”四字可以理解贾宝玉书中沉溺闺阁的生活经历,看第七十八回贾母说“想必原是个丫头错投了胎不成”既怪异又理所当然;“梦幻”二字映射了曹雪芹家族金陵的曹府和北京的曹府,在书中就是贾府和甄家,所以又有太虚幻境的真假一副对联。石头传书经历是从《红楼梦》呈现角度看的,大概有下面的含义:1、《红楼梦》存在早期版本,如《风月宝鉴》;这不奇怪,长篇巨著往往都有早期版本。2、神异本书的取信于读者的著书心理;以女娲娘娘的补天石传书和现实中的房山石经看,作者有着自己的立言觉悟的,补天石是以“如此也只好踮脚而已”、“就将此蠢物夹带于中”出发的,反映曹雪芹的一份自信心理。3、区别前人的著书角度;不像《西游记》主人公突出一贯到底就不会是片面讴歌单线的人物的作品;也不像《三言二拍》才子佳人书自然千回百转,在第一回本处、第二回介绍林如海的脂砚斋批语、第五十四回贾母评价《凤求鸾》三处曹雪芹对前人的“批判”文字并不是说他保守、守旧维护道统般反对封建社会末期出现的人***萌芽,这是现实主义的著书态度;同时也有为使书目能够流传的考量。甄士隐个人兴衰隐喻曹雪芹中年时期开始集中精力完成《红楼梦》创作的原委;由于曹雪芹家道衰败,从士绅阶层成为赤贫阶层,逐渐单纯的社会关系使得《红楼梦》成书的过程有了特别的条件。在回前“作者自云”、石头传书经历的后头有两首成书诗反映了曹雪芹艰辛创书历程,由于他又希望对书中隐含的内容有所生发,所以和家人、亲友一起开始对书目添加批言,在没有全功情况下脂砚斋才说“壬午除夕,书未成,芹为泪尽而逝”。“事则实事,然亦叙得有间架、有曲折、有顺逆、有映带、有隐有见、有正有闰,以致草蛇灰线、空谷传声、一击两鸣、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云龙雾雨、两山对峙、烘云托月、背面敷粉、千皴万染诸奇书中之秘法,亦不复少。余亦于逐回中搜剔刮剖明白注释以待高明,再批示误谬”这一条脂砚斋批语既表明《红楼梦》的创作手法与书画方法相通,也说明了作者书写批语意图。第二回也有脂砚斋的“余批重出。余阅此书,偶有所得,即笔录之。非从首至尾阅过复从首加批者,故偶有复处。且诸公之批,自是诸公眼界;脂斋之批,亦有脂斋取乐处。后每一阅,亦必有一语半言,重加批评于侧,故又有于前后照应之说等批”说明批语的来源。

    第二回“贾夫人仙逝扬州城、冷子兴演说荣国府”叙述了贾雨村早期从政经历、林如海的家世、冷子兴对贾府的介绍和贾雨村对文林的演绎。贾雨村从读书人到政客的转化不是偶然的,而是典型普遍的,所以他的批语也从“英雄”过度到“奸雄”,官场逻辑如此的描述成为后来贾宝玉逆反形象的基础;娇杏和英莲的对比突出人物命运在社会条件下的残酷;智通寺一节反映在修禅方面贾雨村只是个谈客,而对于佛家曹雪芹是希望消除禅宗末期的荒谬禅语趋向言简意赅的描述以推动情节,毕竟《红楼梦》是写实的,云山雾罩还是存在水云本质的,书中的链接仔细看是找得到的,作者的种种谜语是在可以接受的层面的。冷子兴是古董商,这门职业和贾雨村的某些奇异品质是相关的,也算得“人以群分,物以类聚”;贾府的五代兴衰和曹雪芹家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