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周始皇-第3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得不说魏候这一手玩的漂亮,以一敌二居然还打了胜仗,事后想想偷袭齐营也不是什么很了不起的计谋,但能用一倍的兵力抵住两倍的兵力,再去绕道偷袭,那就很需要魄力了。
所以周扁现在也对魏军称赞不已,至少人家能挡得住不是么?只是不知道洛阳兵能不能,想一想现在或许是不行的,但只要再给自己几年时间训练,比然会超过魏武卒的。
一场大战就这样过去了,齐赵两国未能赶跑魏军,魏军也未能趁势拿下邯郸。
不过第一次交战就大败,陈琪也起了回师的念头的,但在田忌和段干朋的相劝下,尤其是赵国许诺提供营帐和粮草军械等,十多万齐军便又留下来了。于是三方又陷入了僵持。
齐军也不再大战了,每日只是骚扰魏军搬运石块的小股队伍,倒是替邯郸减轻了不少飞石的压力。魏军也另谋出路,居然指使西边的武安赵民,将拆掉的武安城城砖往邯郸城南魏营运送,由于齐营在东边,而武安在西边,一时齐人也拿魏军没有太好的办法。
三方就这样僵持了数月,终于挨到了冬日。
过年还在外,显然这并不是魏侯的打算,魏侯也不是很明白,自己已经将邯郸城南边的城墙砸城了一条土坡,为何却还没攻破邯郸。
赶在下雪前,周扁随着魏侯数千人又回到了大梁,其余大军则停止了进攻,在营地里休整,而齐军也开始了休整,大家都要过年不是,何况还会有那么大的雪。
一直到过了正月,二月间,魏侯才再次北上,亲临邯郸城下。
又是一场场残酷的战争,数十万人就为了一座城池,别的事都不做,就在长达数月甚至数年的时间里,来回杀伤,这真的是令人难以想象不是?但在战国,这却是一件很平常的事。就像赵国前几年还在如此围困灵寿,但现在却轮到自己的国都被别人围困了。而想当初,魏侯打着救中山的大义而来,现在赵国早就撤了军,中山之围已解,但魏侯却根本不提退兵的话,这便是战国。
是的,这便是战国,谁都可以打谁,魏侯做好了打赵国的准备,那自然就做好自己也被别人打的准备,但魏国真的能无恙么?
邯郸的围城之战到了三月份,魏侯便接到了一个不好的消息,那就是秦侯又忍不住出来刷存在感了,这次他攻打的是河西之地。
魏侯早有准备,并且数十年来魏国对秦国从无败仗,所以魏侯并没有放在心上。
转眼间就到了四月,三方胶着,每日腻战,周扁都懒得去打听战况了。
然而到了四月底的一天,形势突然开始紧张起来了,就连好长时间没有打听消息的王室君臣,都能感觉到紧张了。
紧张这种情绪肯定是会传染的,但又是说不清的,樊馀一大清早闲逛就感觉到了气氛不对,空气中弥漫着一种紧张,但却又说不出来到底哪里不对,所以樊馀回营后并没有说出来,倒是宁越逛了一圈之后,回来就肯定的说道,“魏营今日气氛紧张,魏侯必有大动作。”
其余要宁越说,也是说不出来原因的,感觉这种东西很奇怪,就好像看到每个魏兵都只变僵硬了那么一丝,那么把所有人放在一起看,就好像很明显了。
下午,王室便又开始打听了起了消息,不难问道,今日魏侯下了令,要求死攻邯郸,魏军立即开始狠狠的卖起命来,当天就攻破了邯郸南城墙,不过晚间又叫赵兵给赶了出来。
第二日则更加卖命,进入了巷战,一度攻打到了内城墙下,不过晚间依然没能守住。赵人不知为何,齐人不知为何,就连大多数魏兵也不知道上面的命令为何变得严厉起来,所以周扁也未能打探到。
第三日也是如此,如此大强度的拼命,就连魏兵也受不了了,所以这次到了晚间才刚刚进入巷战,又未能守住。
第四日魏军没有动作,休整。
第五日依旧休整,周扁真搞不明白魏侯唱的是哪出戏了。
第六日突然上面传来命令,全军撤退,大部向西穿太行回安邑,小部分包括伤兵则径直向南回大梁,走的时候居然也没忘了把投石器打了个包带回大梁,坏掉的投石器则就地焚烧了。
这一下真的是让人目瞪口呆,这进退转换的也太快了吧。周扁等人无奈,短时间内也问不出来由,只得在魏兵的催促下,跟随魏军踏上回安邑的归途。
不过大队人马走了一日之后,周扁就发现魏兵少了很多,一时打听不到,直等到进入太行山麓之后,一大波魏兵才赶了上来。这时就很容易打听到,原来前几日消失的魏兵是设伏去了,但可惜赵兵和齐兵都没来追,所以他们埋伏在路边几日之后也就作罢了。
先不说周扁这里一脸疑惑的跟随魏军翻太行山回安邑,邯郸这里,赵人也好,齐兵也好,都是一脸疑惑,浑然不知魏军为何突然退了。
开始时齐赵两军还不敢相信,也不敢去追杀,待斥候回报进了太行山后,齐赵方才确信。但魏军退了终究是好事,于是赵侯派人去了武安等陷落的城池,齐军也开始与赵人商议起资费的问题来。
也不知赵侯给了齐军多少好处,魏军退去的十天之后,齐军也踏上了返程。
此时,魏军大队正行走在崎岖的山路之中。
一个月后,魏军出征一年之时,魏候终于又回到了安邑。到了这时,周扁等人方才知道魏军急退的缘由,原来秦军居然大败河西魏军,攻占了少梁王城等地,彻底把河西之地北半部的魏人赶回了老家,魏国在大河以西只剩下函谷关等几处险地了。
刚听到这个消息时,周扁不由呆了片刻,看来由于自己的到来,把著名的少梁之役提前了数年,然而魏国的公孙痤没有被秦候捉去,只是不知这位秦候是否也会在少梁之役后不久就死去。
这下,魏国真的是国家震荡啊,那么大一块地说丢就丢了,一方面是魏候对秦国的轻视,为攻邯郸抽走了不少河西之兵,另一方面自然也是秦国机会把握的好。倒是魏国,邯郸没攻破,却丢了河西,也不知魏候怎么想,魏国是不是马上又要发兵向西了。
不过回到了安邑,周扁与自己的情报网又沟通上了,自然也就知道了缑落与齐军出击的关系,只是没想到的是,促使魏军回撤的不是齐军而是事先没怎么寄希望的秦军。
周扁的心思又活跃了起来,魏候必然要再夺回河西之地,为确保河西就不会再两线作战,那么这时再鼓动其他国家以致天子回国的名义攻打魏国,自己是不是就有希望回洛阳了呢?
怎么想都觉得这个可能性大大的有,于是君臣又开始了算计,一条条命令迅速发了出去。
再说这齐国,刚开始得知魏军退了,齐候还挺高兴的,专门出了临淄城门迎接陈琪的大军回师,然后又大肆封赏,在这消息闭塞的古代,齐人还真以为魏军是怕了自己这才撤退的呢。然而到了六月初,魏国河西之地沦陷秦国的消息传来,气的齐候甩了几鼎器皿,不过幸好都是青铜器,摔不坏。
陈琪和段干朋只得又前往称罪,以求平息君候怒火。齐候自觉面子大失的情况下,竟强令臣子们想对策,如何才能夺回齐候自以为丢掉的面子。
这时,周扁的命令也到达临淄了,还好缑落在临淄一直都没有走,接到了大王的认可以及新的命令,缑落不觉兴奋了起来,便又开始了走动。
周扁登位为王的第五年夏天,魏国酝酿着再夺河西,齐国预谋着夺回面子,不知不觉中,一场新的风暴就要挂起了。
第九十四章 南下大梁()
“当今之时,欲使贵国君候夺回大义,没有比促使天子还都洛阳更好的了。”夏日里,临淄城外段干家庄园里的亭子下,缑落如是对段干朋说道。
显然,在鼓动齐军救援邯郸后,缑落一直在临淄等候消息,大王在魏军之中无法联系上,所以缑落只好等待。好在几个月后,缑落终于等来了大王赞赏的信,但同时又得到了新的任务,那就是继续鼓动齐军为难魏国,大王认为这具有一定的可能性,且有利于让魏候放他回家,但需要再推一把火而已,所以缑落又出现在了段干朋的园子里。
接到新的重要任务,缑落自然是兴奋的,见段干朋阴着脸不说话,便又劝道,“此次出师让秦人抢了先,却是不曾料到,此非汝之过,若是贵国君候认为乃战之不利,说不定会怪罪于汝,故而,不如再出兵,若能逼迫魏人不敢出兵河西,则是大义之所在啊。”
此话似乎刚好说到了段干朋的痛处,只听其开口道,“此次出征,是战之利,或非战之利,某家君候自有主张。是否再出兵向魏,某家君候也自有主张,不劳先生费心。”
这话说的有些生硬的意思了,缑落只好止住了接下来的说辞,好在已经把这个意思说到了,算是埋下了一粒种子在段干朋的心中了,就只看段干朋往后再怎么想了。于是缑落很快就转移了话题,说起了段干朋不在这段日子的临淄故事,说着说着又说到了纸张的生意上,这倒是两人的利益共同点了。
段干朋显然已经不是那么抗拒周王室的人了,留缑落吃了晚饭,缑落也就辞别了。
其实段干朋现在也是在心中深深的犹豫,到底要不要帮周室呢?本来觉得小小的数邑之地,连自己都保不住,能指望什么?科室这次在邯郸城外见识了投石器的威力,又在缑落那里确认了这投石器就是周室所创,不由令段干朋的心中有那么点偏向周室了,若是周室真的能稍微复兴一点,齐国或者直接说自己又是否能搭上这架快车,捞上点好处呢?
这一切都需要段干朋来仔细琢磨,同时再观看观看。
此时安邑的周扁倒是又过上了惬意的生活,一干侍女舞女歌妓都在,于是便又开始了声色之乐。魏国似乎也不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