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周始皇-第2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城墙后方,并不是那么容易曝光在韩军攻城时候的。
众人陷入了苦思之中。
周扁却是叹了一口气,有一个简单又极为可行的方法,可以将消息传出城外,怎么就没有人想到?难道是受固有思路的限制?
“诸位,还有什么看法没有?”
还是问了一句,若是真没有人想到,那就只好自己说出来了,这可是自己上午观战时偶然想到,但设想一番却发现极为可行。虽然自己说出来也没什么,也有利于竖立自己的威信,但作为大王,还是希望自己手下能够想到。
毕竟谁不希望自己有得力的下手,那样自己也少操些心。可惜太师少师都太平庸了,执行既定措施还行,叫他们想个主意就有些为难了。白圭经商倒是有一手,行政能力却只是昙花一现,王室重回洛阳之策似乎耗尽了其目前所有的政治能力。宁越耍些小手段也还可以,大局观却还是差了些。其余人,哎,基本都只能用用而已。
就在周扁四处张望,就要说出自己所想时,终于听见有人有所动作了。
先是轻咳了两声,见众人望向自己,那人方才开了口,“大王,诸位,老夫义莳有话要说。”
原来是义莳,城中贵族之一,昔日周威公所请的贤士,不过自王室重回洛阳之后,却并没有什么表现。
“韩军悍然攻打我洛阳,实为藐视我王室,其行不正,当受天谴。老夫年老,不堪上城头一战,实为憾事,幸而有小儿义区在军前为我王效力。小儿每每回到家中,无不都要向老夫讲述守城场景,使得老夫虽不能亲至,却感同亲至,精彩处,手舞足蹈,兴奋而不能自已。今日老夫也曾听闻韩军投石器,当时老夫便在想了,韩军如何得知,城中必有内应,而内应又如何将消息送出,实在令老夫费解,百思而仍不能得其解,直到方才想起小儿所讲守城战上我军一物,方才顿时恍然大悟,于是老夫之意,便以为韩军内应若想要将消息送出城去,定然落在此物之上了。”
义莳摇头晃脑这一番话不所谓不又臭又长,幸而在场大臣都是有修养之辈,义莳平常有无得罪之人,更有昔日好有田邑等,连连点头以示配合,让其在大王面前第一次表现能留下个好印象。好印象不知道有没有,不过这一番摇头晃脑的模样,必然是给大王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耳听得义莳最后卖了个关子,众臣都是牙咬的痒痒,而高坐其上的大王却只是笑笑,并未接口。
片刻后还是太师忍不住了,“义大夫,快些说罢,我等皆不知汝之言是为何物。”
其实本来是想等着大王来问的,却还是太师相询,义莳不免有些郁闷,不过却没表现出来,摸摸长须,继续摇摇脑袋道,“大王,诸位,老夫以为,那便是我军每战必用的投石器。若是将投石器模样画在布上,再将布绑在石块之上,投向城外,必然会引起韩军注意,韩军内应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义莳话音一落,满堂顿时哗然,这法子也行?恍然大悟者有之,心存疑惑者有之,直接怀疑者亦有之。不过,周扁却是笑了,英雄所见略同啊,义莳虽老,话语虽多,但这思路却是灵活的。的确,周扁自己所想,便正是投石器投出去的砖石。
当然,直接怀疑者还是大有人在,少师直接便开炮了,“义大夫,老夫有疑惑,这砖石上绑着布,民夫们怎会发现不了,莫非一架投石器的上百名民夫都是韩人?”
义莳继续摇摇脑袋,“老夫说的绑,并非是绑在外面,大块的青砖,慢慢将中间掏开,塞到里面,外面再补上,别的民夫就难以发现了。而这块砖抛出之后,落地必将砸的稀烂,布也就露了出来了。”
这话说的,不禁少师点了点头,许多大臣也是连连点头,周扁也笑了,义莳果然还是动了脑筋的。
不过仍然有人不依,“义大夫,请教了,这砖块倒是将布送出去了,若是韩兵没有注意,岂不白搭。数万韩军之中,未必人人都会以为砖石中有布条是为稀奇。”
“有功夫多准备几块砖,便是了,总会有人注意到的。”义莳很快就给出了答案。
这下疑惑更少了,不过又有人提出了新的疑问,“倒是极有可能,只是数万民夫,当初招来时并未一一核对身份,当中夹杂一两韩人,只怕此时难以找出啊。”
众人又将目光投向了义莳,不过这次义莳没招了,“或许只有花功夫再一一核实吧。”
这是什么法子,数万人中去找出一个或两个人来,只怕还没找到,便已惊动了对方,只怕义莳自己也知道不可行。
于是又议论纷纷。
半响后还是没有主意,这次周扁不得不开口了。
“义大夫所言,本王深以为是,或许事实便是如此,本王再也想不出别的途径。不过要想找出此人,本王倒是有个法子,诸位难道忘了韩军可是十天前才开始造投石器的么?可见投石器必然是十一天前那场大战时泄露出去,就找个借口查清上次大战前新增的民夫即可。还望诸位今天不要泄露消息,明日不到午时,或许便能找到此人。”
“大王英明!”
这时不由众臣不服,看来大王是早就想到了问题的所在,并且也有了主意,这番只是考校而已。于是归德殿中一番恭维和表态,君臣欣然散场,几名众臣单独留下定好具体计策,一切就等着明早了。
。。。。。。。。。。。。。。。。。。。。
而与此同时,韩军大营之中,也是众将聚集,帅帐之中,人满为患,不过与往日不同的是,高坐其上的并不是大将军韩虎,而是一名华服中年人。而十万军的最高统帅,大将军韩虎却跪在堂下正中,面对着那名中年人。
中年人脸色偏红,仔细一看便会发现是微微有些不正常的潮红色,发须夹杂着一些白丝,斜靠在矮几之上,微眯着双眼,精神不是很好。
“虎,先君在时,你便已是大将军,征战南北,武功累累,尤其灭郑一战,更是立下大功,自先君去后,多年来,你一直镇守东南,使楚国不敢北望,寡人引以为南国之重。此次寡人悍然决意为周王正名,替先周公复国,思来想去,最终还是派遣大将军你,拨兵马十万,限时一月,令你攻下洛阳。”
“却没想还没出韩境,在市丘便遭敌夜袭,刚入周境,便被一把火烧掉了粮草,这些也就罢了,没想攻城一月,折兵无数,却始终无功,小小一洛阳,竟至如此,令寡人不敢相信。问题在哪?你可有什么话要对寡人说么?”
韩虎闻声无奈只得磕下头去,“君上,老臣无话可说。”
原来这中年人竟是当今韩侯,昨日赶到,今日观战后便开始要发飙了。
“大将军虎,你老了。”韩侯缓缓说道。
这是什么意思,满账中众将都忍不住猜测甚至嘀咕起来,君上这是要赶韩虎走么?
而跪倒在地的韩虎,虽然早已猜到了结果,但仍忍不住身上打了个哆嗦,抖动了几下。
“君上,臣下以为,临阵换将,实乃兵家大忌。且臣下也在阵后观看了最近两战,我军不可谓不勇猛,实在是周室守城有方,非主将之过。大将军韩虎多年征战,治军有方,此次攻打洛阳,并无过错,还请君上勿要动换将的念头。”
众人闻声看去,这第一个为韩虎说话的,竟是一直站在韩侯身旁的公孙颀。
二百四十章 顺藤摸瓜()
自洛阳大牢中走出来后,再望见迎面扑来的阳光,周扁顿时觉得这烈日洋洋并没有什么不好的了。周扁从来没有见过这么阴暗的地方,地下数尺之地,简直像是黄泉之下,腐臭味,血腥味,各种刑具,各种残忍,不人道,奴隶社会对人权的藐视,统统集中反映在这间不足一千平米的地下牢房里了。
深吸一口新鲜空气后,周扁转头向太师说道,“太师,应当不止一名韩兵混在城中。我们应当顺藤摸瓜,将其他的韩人找出来。”
太师点点头,“的确应当不止一名韩兵。大王这个顺藤摸瓜说的好,形象。不过我们要如何顺着这个藤去摸瓜?”
“呵呵,这个词当然形象。本王以为,将投石器画在布上,通过砖石送出城去,肯定不是这名韩兵的主意,这个高大汉子只是个执行者而已。”
“大王怎么知道的?”太师又疑惑了。
“这个人很粗放,很勇猛,绝非善谋之人,所以他身后必然还有其他人。”
“大王英明,这么短的时间内就看的这么深,实在令老夫佩服。”太师拱了拱手。
“哈哈!”周扁却是仰天一笑,“其实本敢断定的不是这些,而是据杜齐说,那汉子当时身上藏着一块饼子。要知道我王室对于民夫可是管饱,所以他肯定是藏着带回去给同伙吃。跟赵骈说一声,一定要问出他的住处在哪里,要快,不然若是今天天黑之前问不出来,他的同伙必然心中起疑,而逃走了。”
“诺!”一拱手后,太师转身又扑向了地牢。
没想这一问就是一天,这名韩国汉子倒真是硬朗,一身老伤又添新伤,竟是咬着牙什么也不肯说,期间晕过去了好多次,但最终还是熬到了天黑。
果然运气不可能一直照顾着王室,得知这个消息时已是天黑,周扁叹了口气,还是吩咐了几句,好生照看这名汉子,虽然是敌人,但这种不屈的精神还是值得人敬佩。
待到第二日天还没亮,城外的韩军又开始了大规模的攻城,这次虽然没有再推出仿造的投石器,但韩兵却像是打了鸡血一样奋不顾身,前仆后继的冲向定鼎门以及两侧的城墙,给王室带来了极大的压力。不过幸好如今的王室军队已经不再是韩军刚来时的新兵了,多次大战磨练之下,如今的三万多人,几乎个个都是老兵,坚决的给予韩军了反击,又一次将韩军挡在了城墙之外,令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