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周始皇-第17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毕竟收益的还是王室,有了此巨款入库,王室的底气一下硬了起来,于是巩邑大战的赏钱如流水一般赏了下去,惊得满洛阳城都在议论此事,只怕更多的还是羡慕吧。
借着巩邑大胜的机会,周扁又大赏了群臣,二十万钱花了下去,不论多少,各家里都是喜气洋洋,不想此时,却有个不和谐的声音传来,却是龙老将军辞官不干,准备举家迁走了。
在宫殿之内,周扁接待了白发须须的老将军。
“大王!”恭恭敬敬的行过礼后,龙将军说道,“老夫年事已高,早已不堪守城重任,小儿又年幼,不足以继承老夫之位。而老夫之侄儿在魏国安邑拜将,早就要请老夫前往洛阳以好好奉养。老夫之意也是如此,非是嫌弃洛阳,而是欲得享后人服侍之乐,还请大王恩准!”
这理由说的虽牵强,但是龙将军的离去之意却是坚决,挽留一番后,周扁终于同意了,反正此人也是可有可无,并且无总是比有的好处要大。
龙将军又磕头下去,“大王,本欲前些日便向我王提辞的,然而韩军来袭,不敢于此危难之时弃洛阳而就安邑,故而如今方才提出。并且,龙某虽人在安邑,但却始终是我洛阳人,待百年之后,残躯还会重回洛阳。”
人各有志,只要不是很重要的,周扁自然不会强求。然而没想的是数天之内,龙将军便处理完了洛阳的一切,连老宅都卖了,带上二百多名家仆,数十辆大车浩浩荡荡的上路向北而行了,其速度之快竟真如逃难一般。
周扁并没有去送,却赏赐了一万钱,怎么说也是洛阳本地的老臣了。若是平常,周扁自然是要去关注一下为何龙氏匆匆搬走,然而此时周扁却被更重要的事情吸引过去全部的目光了,那便是韩国境内的韩军开始有动作了。数天来多份情报表明,以万计的大军在从韩国东南边境向韩都新郑调集。
这个韩侯,还是不死心,幸好顶住了压力,没有立即将借用的洛阳贵族的家奴立即归还,周扁不由有点暗自庆幸。召集大臣之后,洛阳城上下立即便又开始了紧张的忙碌,大胜的喜悦在这一刻,已消失的无影无踪。
而与此同时,巩邑大胜的消息才刚刚送达临淄。
临淄城的正中心,是座豪华高大的宫殿群,其占地之广,建筑之高大不输于洛阳王宫,而豪华程度却远胜之。放眼望去,密密麻麻,一座接着一座的都是飞檐峭壁,青色的殿顶闪耀着古朴的奢华之感,数百年强国的积蓄,在此尽情的呈现在世人面前。
豪华大气的正殿之中,正值中年的齐侯高坐其上,堂下满满的都是齐国臣子。
“诸位爱卿,洛阳之事,你们也都听说了,韩侯竟敢冒犯我王,而我齐田氏深受王恩,是救还是不救?若救又要何时发兵呢?”
“君上,匡扶王室,申大义于天下,正是昔日齐桓晋文之业。年前田平代我主拜见王室,为我主求一方伯而不得,如今却正是时候,若我齐师能驱赶韩军,光大王室,则方伯之位,诸侯长之名,则必得也!”齐侯话音刚落,堂下便闪出了一名貌美的年轻士子,众人一看,原来却是素有鬼才之称的邹忌。
这番话说的是堂堂正正,不过齐侯却是轻轻摇了摇头。
邹忌退下后,又上前了一名年轻士子,拱手道,“君上,臣段干明以为,莫若不救。”
齐侯倒是一下来了兴趣,“哦,段子,却是为何?”
“君上,其一,王室并未派人前来求救,如今我国探子都已将消息回报,如若王室来人,则早应到达,既然王室不需,我们又何必劳师动众呢?其二,臣下以为,王室有足够的能力自保,王室军队之战力恐怕还将超乎我们的预料。”
“此话怎讲?”这下不光是齐侯,满堂上下都来了兴趣。
“情报说王师军队以一万敌韩军两万,半渡而击,斩首韩兵近一万。然而前不久田平回命,以及有探子回报,均表示王室共有军队近一万人。照王室重回洛阳的时间以及洛阳城的大小来看,这个人数应该是可信的。而韩军来袭时,王室怎么可以放任洛阳无兵可守,而倾其全部兵力至巩邑迎敌呢?要知洛阳城中不服王室的贵族大有人在。一万人又要镇守洛阳,又要分散成周孟津两地,所以,臣下以为,王室能动用的最大兵力为五千人。斩首一万人虽夸大其词,但能以五千人逼退韩军两万大军,王室军队之战力可见一斑。”段干明缓缓说道。
段干明话音刚落,满堂中顿时议论纷纷,一刻钟后方才停息。
“寡人决定,我齐师按兵不动,但需时刻关注洛阳之事,一有动静,寡人要以最短的时间听到消息。”齐侯沉沉的声音做了最后的结论。
“诺!”整齐的答应声,回荡在高大的殿堂之内。
同样刚接到巩邑大胜消息的,还有西陲之地的栎阳。
栎阳城在西周都城岐周正东,魏国侵占秦国的河西之地的西边,乃是战略要地,史书上有称,北却戎狄,东通三晋。此时正是秦国都城,当今秦公好武,继位后为方便防备魏国,便将国都搬到了秦国面向魏国的最前线,大有不死不休之意。
略显简陋的宫殿之内,传出了一名年轻男子的声音,“君父,君父不可啊!”
“为何不可?”被自己的太子嬴渠梁抱住,浑身披挂的秦公师隰大吼道,“如今王室受辱,正是我秦师东出之机,有何不可?”
话说秦公一听闻韩军袭击王室之后,便立马取来长戟,披挂好全身盔甲,便要出门集结大军出征。其实这栎阳与其说是国都,倒不如说是个军事重镇,便是宫殿中也更像是个兵营,有励精图治,立志想要收复河西之地的秦公在此,这点倒也不难理解。
“我与王室有合作,我也不想王室陷入困境。但是王室军队不是在巩邑大败韩军了么,再说我秦国又刚刚与韩国结盟,立即便讨伐之,只怕讨好了王室,却失去了天下诸侯之心,得不偿失啊,君父!再说我们的主要敌人是魏国,我们还是静观其变吧!”
“哎,也罢。”被劝说了许久之后,秦公方才丢下长戟,长叹了一声,老秦人何时才会收回河西,去除魏国强加来的耻辱啊!
洛阳,正可谓是牵动了天下诸侯之目光,然而还不待韩军有大的动作之时,发生在魏国安邑市井上的一件事,却突然将世人注目的焦点转移到了自己身上,也更是引得列国之间的新一轮纷争开始。
第一百八十二章 火烧眉毛()
就在天下诸侯列强难得的关注一次洛阳后不久,魏国都城安邑市井间的一间消息,却很快又将天下的目光吸引了过去。
其实事情最先发展只是一家小小的铁匠铺,在安邑繁华的大街之上,这家店铺并不大,和周围高门大院的酒肆布坊等比起来极其不显眼,但只要是安邑人,都不会轻视这一座小小的店铺,因为店铺的匾额之上挂的是郭家铁铺。
稍有点消息来源的都知道,就是这家小小的店铺,却与魏国大部分贵族都关系良好,甚至还有传言说这家店的掌柜能直接见到魏侯。而就算不晓得这些传言的,也都能清楚的知道这家小店铺里展示的兵器是多么的贵,并且又是多么的锋利,可以说件件都是名器,远非平常市民所能消费的,显然走的是精品路线。所以虽然这家店铺并不起眼,来往的客人也极少,但却没有一个安邑人会忽视这里。
而就在初夏,王室在巩邑大败韩军的消息传来后已过了半个多月,市井间关于洛阳的议论声音小了许多之时,这家小店铺却突然对每一个进店的客户亮出了一杆长矛。
平常店铺里卖的多是铁剑等贵族常用之物,肯花大价钱买兵器的贵族所配的也都是锋利的长剑,只有一些常年征战的校尉等方才喜用长矛,所以虽然很疑惑,但来客们还是按捺不住好奇心看完了店主的展示。
一把不起眼的长矛竟然能连破五面青铜大盾,来客们纷纷坐不住了,再听闻此矛便是洛阳王室军队在巩邑大败韩军时的所用兵器,来客们竞相打听起价格来,虽然作为贵族,自己不用长矛,但子侄还是有从军的,就算没有子侄从军,能为家中护院配上也是不错的。但这只矛却是有价无市,三千钱一杆也不是特别贵,但却连店主也不知何时能有货。
很快消息便传到了深宫之中,魏侯立即召见了郭家店主,一个时辰后,那店主才走出魏宫。第二天,郭家铁铺里有上好铁矛展示的消息便成了市井间的最大话题了,有的说郭家目前存货并不多,魏侯相求都没有,有的说昔日郭纵在洛阳曾受周王室救济,所以打造出的第一批三千杆长矛优先低价卖于了王室,王室大败韩军便是靠此,还有的说韩侯决议冒犯王室,就是误以为这矛是王室所产,想要逼出打造之方。总之说什么的都有,真真假假,顿时成了安邑城上下,无论是贵族还是平民之间的关心焦点了。
作为当今天下最强国之国都,安邑城内一举一动牵挂着每一家诸侯的心,郭家在安邑展示出铁矛的第二天,便不知有多少架快马车驶出了安邑城门,赶往了四面八方。
而此时魏国宫城之中,君臣济济一堂,威严的魏侯高坐其上,“众卿,孤决议攻打邯郸。”
魏侯沉沉的声音回荡在宽大的宫殿之中,高高在上的语气似乎不容置疑。
但作为臣子,还是要提出自己的看法的,于是堂下闪出一人,“君上,先前不是还在犹豫是先打邯郸还是先打临淄,为何今日如此果断?难道是因为郭家的铁矛么?”
很显然昨日之事,在场的大臣们都知道,炒钢法和锻造法这般划时代的技术造就的利器,便是一国君主也会为之心动,虽然魏军主力兵器是戈,但并不妨碍魏人对矛这种兵器威力的认识。
“的确如此,公孙大人以为不可么?”魏侯沉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