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周始皇-第1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正是,这可是魏侯向我夸着说的,说魏军天下强兵,阵前对战,无往而不利。”
那就好了,周扁喘了口气,单是兵强,周扁并不怕,照王孙满所说,魏军作战的方式便是先列阵然后冲锋,太单一了,若是日后为敌,只需略施点小计,便可破之,不足为惧。
“不过,魏侯很是傲慢,也提了些要求,开始时,魏侯还是很隐晦的向我提起,到后来却是直接说了。并且听魏侯的意思,不久还要派使者前来洛阳,可能还会当面向大王提。”王孙满有些吞吐的说道
“什么啊?你直接说就是了。”周扁眉头一皱,料来不是什么好事。
“他希望大王赐他为方伯。”王孙满咬牙说道。
“方伯,是什么?”周扁有些疑惑。
“方伯便是诸侯之长,代天子之命,号令天下,昔日晋文公便是被襄王封为方伯的。”王孙满解释道。
原来就是春秋五霸干的事啊,齐桓晋文开的头,以霸权取代王权,对于整个中华的发展来说是有一定的好处,能集中力量办大事,比如齐桓公赶走犬戎,晋文公大败楚军,但对于天下正统的周王室来说,便不是什么好事了。所以魏侯提的隐晦,王孙满说的也吞吐。
不过周扁却是笑了,“若他魏国觉得自己有实力,那我王室封他个方伯也不是不行。”
“啊?”王孙满不由张大了嘴巴,本来还以为大王小孩子脾气受不得这等屈辱呢,却没想大王竟比自己还要洒脱。
“满大夫回来时可曾注意到我洛阳城有什么变化没有?”还没等王孙满开口,周扁便笑着问道。
“哦,大王不提,我也是要问的,这马上就寒冬腊月的,为何还要如此着急的修补城墙?”
“还不是因为韩国。”说着周扁将最近一段时间韩国的流言和自己猜测说了一遍。
听得王孙满是是不是的点头又时不时的摇头。“唉,我王室终究是太弱了啊,又处于韩魏两大强国中间。”说着王孙满突然想起了什么,掩口道,“大王莫不是许以方伯之名,想要利用魏国制衡韩国?”
利用诸侯国之间的相互制衡,来偷偷的壮大王室,这可是周扁登基后就确定的国策,所以王孙满立马就想到了这,周扁满意的冲王孙满点了点头。在周扁看来,发展才是硬道理,什么方伯啊诸侯长啊,都是虚名,扔一个虚名出去,却能得到一段时间的平安发展,这个买卖划算。
不过王孙满犹自仍在摇头,“大王啊,当初晋文公是打败了楚国,又帮王室重修了王城,平定了王室内乱,明显是向着王室,襄王这才封之为方伯,以天子所赐之名,行天子所行之实,而之后其余的一些霸主,皆没有王室正式册封的方伯之名。如今魏国虽强,但不知道其对王室用心如何,若只是借这个名头去谋求他魏国自己的私利,倒真不如不封啊。”
眼见大王面色未变,显然是并没有接受自己的意见,王孙满只得凑上前,用手遮住嘴,低声说道,“大王,那魏侯可能有异心。”
“什么异心?”周扁不解道。
“他想自己称王。”
周扁听罢顿时一惊,莫非历史上该来的总归还是要来么,如果没记错的话,这一代的魏侯便是魏惠王了,率先称王的那个,自此以后诸侯皆称王了,因为这是一个转折点,所以周扁记得比较清楚。
不过魏侯称不称王,与自己没有任何关系,因为历史上周王室是被秦国灭掉的,而不是魏国,魏侯就算称王了,他的主要矛盾还是在与秦国之间,并且和赵韩齐三国的关系都不好,围魏救赵应该就是将发生在不久之后,那么魏国的败落也应该在望了。
但是王室中人肯定不会这么想了,天大地大,面子最大,所以也难怪王孙满对魏侯如此不满,甚至自觉的将其划分到了敌人的队列,在臣子看来,一切妄自称王的,都是王室的敌人。
想通了这些后,周扁不禁又疑惑了,“满大夫,这点如何看出来的?难道是魏侯自夸的,又或者是他说漏了嘴?”
王孙满摇了摇头,“这倒不是,而是魏侯手底下有大臣进奏,说魏侯威震八方,可以称王。不过魏侯摇头否决了。”
“这些你都看在眼里,是他们当着你的面说的?”是道听途说,还是当面耳闻,这一点很重要。
“嗯,是的,臣都看在眼里,臣本想出声指责的,不过却被魏侯拉住了。唉,本以为可以拉拢魏侯打击韩侯的,不料魏侯竟有异心,臣实无能也。”周扁刚登基时便是王孙满提出的联魏打韩,想来这次在魏国的见闻对其打击很大。
周扁劝了两句后微微思索了一下,“有两种可能,第一,魏侯太狂妄了,真想称王,所以丝毫不把我王室放在眼里,并不避你的面。第二,魏侯这是以进为退,逼迫我王室,大概意思就是说如果你们不封我方伯,我就干脆称王算了。你觉得是哪一种可能?”
“不管哪一种可能,都对我王室不利,若果魏国用强便能迫使我王室封其为方伯,那齐国呢,赵国呢?是不是也可以这样?还有紧挨着我们的韩国呢?在魏国没有绝对优势的情况下,封其为方伯,只怕会引起他国异心啊。”王孙满明显对魏国有偏见,不过很快便话锋一转,“大王不必为韩国之事担忧,若韩国真要来攻打洛阳,也不会是今年,因为韩国新败,又马上便是寒冬,不利于出兵,所以要来也是明年,在这段时间里,我们可以去和韩侯交涉,谴责也好,利益交换也好,只要能拖住时间,或者令韩侯不再产生为公子班出头的想法便好。另外,实在不行,我们还有一个法子,可以一下断了韩侯出师的名义,使其师出无名,再稍微活动一下齐魏,便能逼其退兵了。”
“什么法子?”周扁也好奇起来,怎么自己没有想到。
“已故周公朝的公子,共之,大王忘了么?”
“当然没忘啊,本王在宫中赐了单独一间小院给其祖孙二人居住,他老实的很呢。哦,我明白你的意思了,你是说既然韩侯打着替周公复国的名号前来,倒不如我们先替其复国,将共之封为周公,而洛阳还是掌在我们手中,这样就能使韩侯出师无名了。对不对?”周扁说着说着想到了王孙满所指,不由兴奋的拍起手来。这倒是个好办法,还真是众人计长啊,太师少师白圭宁越等人都没有想到,偏偏王孙满一回来便想到了。
见大王领悟的快,王孙满也是连连点头,“不过大王,如今王室重回洛阳还不足半年,洛阳人心不稳,不到万不得已,不要复周公之位,免得人心浮动。不如先派人去探一下韩侯口风,若是大王不嫌满某才拙,便再由我出使一趟韩国如何?”
“你说的本王也知道,只是满大夫方才从河北回来,又要往东边去,不累么?本王如何舍得,还是另选人吧。”
“现如今诸位卿大夫都忙着,只有我刚回来还没有什么事做,还是让我去吧,旅途中都是坐车,又不是要我走,臣下倒是没事。”王孙满坚决的说道。
周扁想了想,确实少师等人都忙着,其余的闲人自己又不放心,也只有王孙满了,于是周扁点了点头。
王孙满却是喜出望外,行了大礼,“多谢我王,满,必将不负王命。”
“不过不急,你才回来,还是歇两天再走吧,还有,郑都内可是有本王隐藏的人手,这两天本王就找人说与你听,将来若有需要便可向之求救,不过,这可是机密啊。”周扁指的是隐藏在郑都城内的如刘求等密探,必要时,他们或许能派上大用,并且王孙满也不是外人,忠诚度是可靠的,也不怕他泄露出去。
而眼见大王如此信任,王孙满又磕下头去。
送走王孙满后,周扁伸了个懒腰,看来这些政事也并不难解决,还是要多用人啊。都说人才是关键,果不其然,如今自己手下中各种人才基本都具备了,若是自己还不能做出一番大事业,那可是有愧了。
想着周扁又忙起了手头的工作,批复起大臣们上的奏折来。唉,都是沉重的竹简,也不知申不法那里的纸进行的如何了。正想着时,却忽听有护卫来报,“大王,申大夫来拜,说是有要紧之物献给大王。”
申不法来了,莫非是纸造出来了么?还真是想什么就来什么啊,周扁一把丢下了手中的竹简,起身跑了出去,口中还大呼道,“宣他进来!”
第一百五十章 大雪之后()
望着申不法小心翼翼捧上来的纸,周扁真的忍不住的要笑了,软软的,柔柔的,这不是后世的卫生纸么?
但是周扁也不敢大意,便伸手蘸了点水滴在纸上,果然水一滴上便迅速四散开来,显然这纸张的吸水性极好,还真是卫生纸。周扁无奈了,不过这也算是一个好的开头,并且这种纸若能大量生产,也能堪大用的,毕竟现在用的竹片太难受了。于是周扁点了点头问道,“这种纸的制作方法记下了吗?”
申不法点了点头。
“可是这并不是我所要的啊。我要的是能写字的。”说着周扁将滴了一滴水的纸指给他看,这道理很简单,一说他就明白了。在清楚了大王到底想要个什么样的东西之后,申不法表了态退下去了。
望着申不法离去的背影,周扁也是有些无奈了,没想一个在后世看似很普通的纸,居然就这么难办。貌似自己大概知道后世的很多东西,却毕竟没有自己亲手做过,就算是前面所成的烧酒精盐精铁等物,也还是在工匠们的帮助下方才有那么个模样,难道堂堂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却只能如此作为么?
且不单是这,科技产品也就罢了,历史故事自己还是知道不少的,在这个时代,在这个地方,却还是伸展不开手脚。刚开始时,以为权臣莫过于单氏,可真当单氏除去之后,却发现周公横在了面前,莫名其妙的得到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