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穿越之盛世隐殇-第16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掐指算了算,李世民已经十九岁了。
也许子闵是对的。
第二日我带着子闵,他带着长孙无玥,三娘和柴绍也被约来,我们一同去了母上大人的坟前。
坟头青色依然,仿佛当初阴世师掘地三尺的恶劣行径不曾有过,可我却是亲眼看到若修与母上大人的棺木化为了灰烬的。
长嫂如母,他们也祭拜若修。
李世民又在母上大人坟前跪了好久,才终于起身回去。
老爹做了皇帝之后,首先要做的事,就是明令典刑和规章制度。
他在最初引兵长安时,曾与长安父老相约,比起刘邦约法三章来要详细的多,一共有十二条,比如杀人、抢劫偷盗、逃兵以及叛逆者处以死刑,其余的都宽免。
但是这样的约法在战时可以做应急之用,等到诸事皆定,便要制定更加明确的律令了。
远了不说,近的便有开皇年间制定的《开皇律》,以及杨广即位后又加以修订而成的《大业律》。
只是杨坚和杨广都并非宽厚之人,如此制定的律令虽然颇有章法,对于还未完全稳固的长安来说,太过严苛。
老爹才刚即位,便让裴寂和刘文静主修律令,而我对这方面的事务实在并没有太多的经验,只能做了名义上的上司。
老爹的原则,是将开皇律令加以修改,而完全摒弃大业年间的严刑峻法。
我每天都坐在书案前听裴寂和刘文静两个老头你一言我一语地议论,刘文静还时不时地怼我一下,我实在被烦透了。
本想向老爹请个假放松放松,谁知更烦心的事还在后头。
第227章 开国太子(一)()
这天酷热难当,老爹却召我进宫议事。
其实我本来也想去,只是因为天气太热懒得走动,荀简也说我的身子受不了这酷热的天气。
子闵不放心,一直陪我坐车到了宫门外,我下车进了宫门,走了没多久身上就出了一层汗。
天气太热,我被晒得竟然觉得有点头晕。
好不容易到了两仪殿,老爹坐在御座上,如今再看他,却只能仰视了,虽然只是小事,我的心里却不是太痛快。
老爹走下御阶,笑道:“陈演寿说你这几日有些懒散,可是真的?”
我拱手道:“父……”本想叫父亲,却突然记起了老爹的身份,改口道,“父皇,裴、刘二位丞相实在是有些……呃,似乎年岁大了些,有些……”
老爹哈哈笑道:“为父比他们二人都年长,你如此说,岂非是嫌为父也老了?”
他说着还不忘摸摸胡子,又笑眯眯地看着我。
我一时语塞,其实老爹的确已经老了。
老爹见我低头不答话,笑道:“为父找你来,有件事与你商量。国之财力,赖于赋税。如今天下分崩,京兆附近遍地流民,加上数年离乱,田地荒芜,民不聊生,税收根本无从谈起。大兴宫府库虽有余粮钱帛,但坐吃山空,终不是长久之计,依你之见,该当如何?”
这话说的不是争天下,而是治天下了。
以我从前在民部任职的经验,一个地方的户口数往往代表了这个地方的繁荣程度,追溯历史也能够发现这一点,其实隋帝国自建国以来,比起历代来说,都达到了空前繁荣的地步,否则杨广根本没有资本去大造行宫,修建运河。
我想了想,历史上有太多可以借鉴的地方,便拱手道:“父皇,流民众多,大都无家可归才背井离乡,京畿周边之地,大多为豪族兼并,若能够将他们手中的地分给众流民,再以他们收成的一部分定税收,如此方可。”
老爹皱眉沉思了很久,却摇了摇头道:“你的想法虽好,但推行实难,我们在长安之所以能立足,依靠的并非流民,却是这些世家大族,得罪了他们,岂非自掘坟墓?不但无法稳定后方,反而会造成不必要的动乱。”
老爹的话不无道理,若真的按照我的想法来,恐怕要把长安城中当初欢迎我们入主的世家大族全都得罪个遍。
我只好苦笑道:“如此说来,那只好等扫灭狼烟,平定四合,再慢慢收拾他们了?”
老爹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拍了拍我的肩膀笑道:“不错。”
但是流民的问题还是得解决。
我又想了想道:“父皇,如今国库充盈,西北有西秦为患,不如拨出部分钱粮,将流民登籍造册,至于长安以西,将长安附近的土地从豪族手中买回来,分给流民。他们在此置以家业,若西秦真的来攻,他们必会为守长安而尽心尽力。而且如此做法,若传扬天下,我们‘李唐’必为人所称颂,一举数得。不知父皇可舍得?”
老爹对我的提议不置可否,只问道:“依你之见,此事可由谁去做?”
我想不到一个人。
知易行难的道理,我很早就知道,也曾碰过几次壁。这件事不管做得好不好,必然会得罪人。
老爹见我无言以对,笑道:“当年杨广曾开科取士,此举虽得罪望族,却不失为招贤纳士之法,而且如此被录用的人,顾忌要少的多。”
说的是科举?我不得不佩服老爹的远见,如今的官场,几乎全部被世家子弟把持,如宇文智及那等无德无行的人,也能凭借宇文述的地位做到大将军的位置。
可是张文苏,当年杨素再赏识他,也不过一介琴师,根本无法涉足仕途。
我点头道:“父皇所言甚是。”
从大兴宫回世子府的路上,我忍不住开始想老爹提出的问题。
心中又是一阵怅然,突然发现身边不知何时早已少了太多乐趣。
如今再照镜子,早已不是最初那个稚气未脱的小孩子。
在世子府的时候,我常常着一身浅碧色衣衫,外罩一层薄纱,腰间系着红梅点缀的腰带,挂着一个子闵从大兴善寺为我求来的平安符,束发玉冠,蓄起胡子,手中一把折扇,活脱脱便是一个不务正业的风流公子。
子闵却喜欢我这般模样。
回到世子府,我几乎是立刻便跑到存墨堂去,想要翻看从前的公文。可才跑到门口,突然停住了脚步,当年整理的那些公文,不管是否有用,都被阴世师一把火烧成了灰烬。
我想了想,摇了摇头转回房,换了在府里常穿的衣服,刚走到前院就碰到了陈演寿和荀一。
见到陈演寿,我的第一反应就是躲开,可惜他已经远远地和我对视了一眼。
不出我所料,他又把我说了一通,大意是说我如今越来越没有世子的样子了,说得更确切一点,老爹做了皇帝,我贵为皇子,和从前比起来,却显得轻薄不正经了。
我轻轻笑了笑,并不分辨,只道:“陈长史,今日入宫,父皇希望能妥善安顿长安附近的流民,已允诺开国库赈济流民,陈长史有何高见?”
陈演寿也只好笑了笑,知道我不愿意接他的茬,故意拿话来打断他,也就不再和我一般见识了。
我们将这些事议论了半天,其实根本拿不出一个折中的办法,要么置流民于不顾,要么得罪世家。
陈演寿走了之后,荀一却留了下来,忍不住也笑道:“世子如此模样,倒与张文苏越发相似了。难道世子心志竟不再立足朝堂,却要如他一般,归隐林泉?”
荀一毕竟是相知,他轻描淡写的几句话竟完全猜中了我的心思。
说得不错,这个唐王世子做得越久,越觉得没什么意思,当初想要改写历史的心思,在其实本没有经历什么大风浪之后,竟再也懒得折腾了。
我看着荀一道:“李世民不久便要领兵去平薛举。荀先生,我让你去做他的副将,你以为如何?”
第228章 开国太子(二)()
荀一愣了愣,似乎思虑了很久,才缓缓点头道:“好。”
我其实不清楚老爹为什么要特地把我叫到大兴宫去谈论流民和科举的事,但很快便有了答案。
六月初,先是之前被改封为赵公的李世民被封为秦王,然后留守晋阳的李元吉被封为齐王。
而我则什么王都不是。
世子府的人却都很开心,他们纷纷猜测之所以不封我为王,指向性十分明确,因为我是要做皇太子的人。
子闵则云淡风轻地继续在雅舍陪我纳凉。
其实他们不说我也十分清楚,这一天迟早会到来,我从来到这里开始,就注定有一天会成为大唐的开国太子。
历史也许会百转千回后不再是它本来的面目,但是结果却是早就注定了的,尽管此前有宇文智及和李世民不怀好意的刺杀,我并没有死;老爹曾猜疑,我却并未失宠。
也许是有所凭恃,这一切都似乎都理所当然,我从来没有担心过变数。在其他人眼里,我便被传成了宠辱不惊的谦谦君子。
其实心虚的很。
果然不出所有人的预料,老爹册立我为太子的诏书在几日后便下达。
这天我穿戴着繁重的礼服,到大兴宫接受册封,子闵陪我同行,她被册立为太子妃。
满朝文武都向老爹和我道贺,只有李世民和最初便追随他的刘弘基和长孙顺德,基本上没什么表示。
我观察了很久,李世民其实并没有什么怨言,至少在表面上,他的样子做得十足。
而我在这方面,实在是一个自欺欺人的人,自从他那日拉着我一起去祭拜了母上大人,我就觉得他应该对过去的所作所为有所反省了。
世子府摇身一变,成了太子府,我成了名义上尚书省的最高长官,被任命为尚书令。
朝廷的一切法令,皆由我先裁夺,再递到老爹面前。
做了皇太子后的第一件事,便是去拜访一位长者——被老爹任命为太子詹事的李纲。
他从前也辅佐过杨勇,品行端方,为人正直,老爹任命此人来辅佐我,我并没有异议。
因为韦挺被调去做了民部尚书,对关中地区的人口做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