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续南明-第8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八百两银子,不是小数目,这还是此时物价涨了很多,若放在太平盛世,一两银子可买一石米,两石米的时候,折合成后世的货币比,就是四十万到八十万人民币。
胡就业与曾有遇在旁都是满脸的可惜,显然心疼大把的银子花出去。
杨河倒不在意几百两银子,银子不花出去,那只是石头与死物,让他遗憾的是这些鸟铳的口径大小都不一样,这就不能使用统一的定装纸筒弹药。
不单是铅弹的问题,口径大小不一,就代表每杆铳的膛压都不一样,那各铳的火药用量就不能一样,否则会造成炸膛等问题。
就算身旁战友阵亡了,你也不能使用他的弹药。
这非常麻烦,对后勤是个严峻的考验。
不过杨河还是收下了,有比没有好,况且这些火器的质量基本让他满意。
有了火铳,还要有火绳与火药,杨河虽打算使用鹅毛引药管,但鹅毛也不知能收集多少,还是买一些火绳,有备无患。
递运所当然有火药,价钱每斤银八分五厘,百斤八两,仍比王琼娥那边便宜,不过依然是比麻秸灰火药还次的火药。
这种火药很糟糕,杂质非常多,估计只能在五六十步破甲,若用最优的柳灰火药的话,百步洞穿铁甲很轻松。
有比没有好,杨河张口就要五千斤,让邓大使等人吓了一大跳,他们虽可贪污一些,但也不能把所中的物资全部贪走吧?
最后讨价还价,只能卖给杨河五百斤。
递运所没有火油,让杨河感到遗憾,不过所中倒有些万人敌,个个巨大无比,一端是木柄,一端是火绳,重量超过三斤,内中火药装量恐怕也超过两斤。
杨河要了一批,数量上去后,黑火药的威力也不可小看。
特别万人敌中都含有铁钉,碎片什么的,爆炸开后挨中擦中,那惨死的几率非常的大。
不过因为太重,这个武器只能用来守城,后世的手榴弹最多重一斤,还经常有人投到自己战友头上去,眼下这么沉重的手榴弹,若是野战,也不知道能够扔个几米。
邓大使开价每颗万人敌三钱六分,百颗七十两,杨河要了两百颗,这也是递运所能给出的最大数目。
他们还向杨河推荐一窝蜂等火箭,一打几十发,守庄效果绝对好。
但张出逊看过几筒火箭,对杨河低语几句,杨河就放弃了。
他们的火箭,箭杆喷筒的喷火孔都钻得非常糟糕,甚至尾羽都没有套上铁端作为平衡,这样火箭发射后,肯定是东倒西歪。
还有生铁,杨河要了一千斤。
熟铁,要了五百斤。
多炼好铁,要了五百斤。
硫磺,要了五百斤。
作子弹的铅,要了五百斤。
黄铜,要了两百斤。
买买买,杨河大肆购买,花钱不眨眼。
邓官等人都是笑得见牙不见眼,果然豪客上门了。
杨河看到一个仓库还有佛郎机与虎蹲炮,也想买个几门,让邓官等人吓了一大跳,这个东西他们可不敢卖,就是虎蹲炮都不敢卖。
然后转向别的仓库,布匹、颜料、棉花、桐油、漆胶、羊毛、翎毛、牛皮、索带等等,有需要用到的,杨河都买,以递运所能给出的最大数目来买。
还有军用的服装,胖袄、战鞋、军裤、裘帽,一般是朝廷发放原料,军士自制,当然也有官造的。
各类原料明中期时折合价钱约在五钱,现在物价上涨,约要一两,但这边有成品,杨河就打算要一些。
特别杨河看中冬日用的毡帽,别的与红缨毡帽、红笠军帽款式一样,但冬日用的毡帽更厚更暖,镶有羊毛,特别两边后方有着顿项,可起保暖防护之用。
冬天来临,队兵耳朵与脖子两边保暖是个问题,老用布从头上包下来不是办法,这种毡帽,解决了大问题。
还有斗篷,领围与两边都是羊毛,就冬日保暖来说,已是足够。
邓官有些犹豫,最后还是耐不住诱惑,以一两五钱一套的价格,卖了杨河两百套。
最后走到存放兵器盔甲的仓库,庄内箭矢不多,需要补充。
这边有着各种的重箭与轻箭,重箭多是狼牙箭,箭镞形似狼牙而锐利,又有鸭嘴箭,凿子箭等,面对未披甲的敌人,狼牙箭足够。
邓官给出的价格是轻箭每只银五分五厘,百只五两。
重箭每只七分四厘,百只七两。
杨河重箭轻箭各要了五千只,这也是邓官能给的最大数目。
又有腰刀,一把五钱,杨河要了一把百把。
解首刀一钱五分,要了二百把。
还有圆盾要了二百五十面,长牌要了五十面,标枪一百根,标枪袋三十副。
杨河看到有一批工匠使用的工具,也买了一些,甚至看到一副游标卡尺,也买走了。
邓大使已经有些麻木了,这杨相公胃口太大了,什么都买。
最后杨河走到一些盔甲面前沉吟,这边有一些红漆铁甲,还有配套的八瓣帽儿铁尖盔与铁臂手。
看这些红漆铁甲都是明甲样式,就是甲片露在外面,明中期前比较流行,到了后期,多是暗甲。
因为养护不容易,经常风吹雨打的,甲片就容易生锈,就算明甲比较威武,到了皇朝后期,还是流行比较容易养护的暗甲。
杨河看这些甲都用漆表里漆过,以蓝布双层为衬里,甲片搭缝处还有纳布二寸,最后以绒绳并纳布穿联成副,颇为威武有型。
他估了估,每副甲重可能在三十斤,精甲预算应该是十六到二十两银子。
他看那头盔,就是明军中非常流行的八瓣帽儿铁尖盔了,款式跟冬用毡帽差不多,但用铁制,因盔梁合缝有八瓣、六瓣得名,内军官用的盔盆较高,士兵用的盔盆略低。
看盔周边有着盔檐,可以防雨,又可防箭,相比普通头盔兜鍪,功能比较多。
而且铁盔两边后方还有着顿项,外面布有细密的甲片,可起保暖防护之用,而且除了三片,横着还有两条顿项可以系紧,保暖同时,还可以保护咽喉。
此时清军兜鍪也是学这种款式,脖子处横有顿项,将头的前后左右保护得紧紧的。
毕竟他们习惯射人咽喉,也害怕别人射他们咽喉。
杨河看着铁甲铁盔,有些心动,若他的队兵有着铁甲,足以以一敌十。
而且除了护防力强,这些铁盔铁甲款式都与后世比较接近,很附合他审美。
他询问铁甲的价格,邓大使立时头摇得跟拨浪鼓似的。
……
最终邓官还是卖给了杨河二十套铁甲,配铁盔臂手,毕竟杨河给的价格太诱人了。
三十五两银子一套,二十套就是七百两银子,贪婪的邓大使难以承受这种致命的诱惑。
而杨河的买买买行程也到此结束,粗粗估算,他花的银子就不下三千两,整个递运所上下都是笑得合不拢嘴。
就算打点后大头被上头拿走,他们每人至少也可获得十年的额外收入,特别邓大使,每年的俸银不过三十一两五钱二分,这次他可以获得多少?这种好事,一年捞一两次就足够过非常优越的生活。
杨河拒绝了邓官等人的午宴邀请,他急着把购买的物资送回庄内。
邓官也不勉强,只殷勤的让郭攒典带着手下,赶着一辆辆牛车,将杨相公购买的物资送到新安庄去。
银子也到了庄内再给,可谓送货上门,货到付款。(未完待续。)
第92章 各人的操练一天1()
当运送物资的牛车进入新安庄时,引起了巨大轰动,众难民挤在道旁争先恐后的看着这些稀罕之物。
真好啊,兵器,服饰,盔甲,样样做工都非常精细,这些杨相公都要发给大伙,真是跟对人了。
看着兴奋的人群,杨河脸上露出微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他相信,自己的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
暂时他在庄中也决定先行三个兵种,刀盾兵、长矛兵、火器兵。
他们的训练,也会一步步来,特别火器兵,先练站队,再练举枪,最后实弹射击。
毕竟在实弹射击前,还要依造每杆鸟铳的情况,给它们配上定装纸筒弹药。
四天后,崇祯十四年十月十四日。
一大早胡就义就起来了,他首先到厨房去烧水。
他们四人合住,他与他哥胡就业,又有曾有遇、陈仇敖二人同住,内陈仇敖住西房,余者三人住北房。
其实若坐北朝南的话,四合院西房最好,全年日晒采光好,离厕所也近,一般作闺房或客房。
正房,也就是北房,冬暖夏凉面积好,一般供一家之主居住所用。
南房煞白虎,阴气也重,一般青壮小伙住。
东房很尴尬,冬冷夏热,又靠厨房,一般作仓房。
这座四合院不错,正房有三个间,胡就业与曾有遇就各抢一间,胡就义也有一间,然后陈仇敖不跟他们争,就自顾自住了西房。
胡就义起来后就去烧水,几天前入住后,这事就基本他包了,他哥胡就业跟曾有遇都非常懒,就是陈仇敖其实也很懒,想让他们烧水,那是不可能的。
厨房内有水缸,但缸中水不多,院内没有水井,都要去挑水,入住后四人轮流挑,但胡就业与曾有遇很敷衍,经常挑了半缸水就不挑,唯有胡就义与陈仇敖二人,会将缸中水挑满。
胡就义烧水洗漱,几天前杨相公说军人要注意仪容,每天要洗漱清洁,他就记在心上了。
而且相比他哥胡就业,还有曾有遇等人,胡就义还是很讲卫生的。
他烧了一锅水,然后装了一瓷杯,又拿柳枝熬了一点粗盐,就到院中去洗漱。
一阵寒风扑面而来,夹了一些雪花,天气更冷了,看陈仇敖在院中洗脸,光了上身正用冷水擦身,肌肉盘结的胸膛冻得红通通的,似乎还在腾腾�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