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续南明-第17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没有南门,因为新安集的南面,就是颇为高大的遥堤,遥堤上下,满是密密匝匝的柳树,巡检司就在遥堤下靠东南位置。
杨河看着面前集市,他脸上露出笑容,比起去年时,新安集繁华了许多,每到集日,四面八方的乡民,就携带各地的土特产,定期到这里赶集、做生意。
看到商机,一些有远见、有实力的商人也纷纷来此开店坐铺。
现集内已有米铺,肉铺,盐油店,杂货铺,布庄,茶铺等等商铺,特别有几家客栈正在兴建。
邓巡检告知杨河,集内更在兴建塌房,供邳州的米货商,徐州的煤商停塌货物之用,新安集的行商已经越来越多。
杨河与邓巡检并辔而行,他策着马笑道:“这世上商人最精,北岸发展有目共睹,看到有钱赚,自然是趋之若鹜了。”
邓巡检道:“大人,这商贾越来越多,我们集市商税不过三十税一,还不收过税。这税是不是低了一些,可否稍稍提高,增加到二十取一,或者是十五取一?”
杨河笑道:“眼下是培育市场,招商引资的关键时刻,还不到提税的时候,勿要杀鸡取卵了。”
眼下新安集税钱,基本按三个档次,乡民小贩,一般只集日前来,缴纳一定的场地费可入集贩卖。
他们货物不多,挑个担子,卖完就完。
然后是高级些的商贩,货物量大些,在集内租个摊位,缴纳一定的摊位费后,可以在地点较好的地方摆卖一天。
最后是坐商,在集内都拥有商铺,很多还是由摊贩转化而来,如孙屠夫,往日只在集日卖肉,但因为新安庄对肉类的需求太大,他已经正式购买地皮开铺。
听说邳州军器局的南大使,都在他的肉铺中参了股。
对这些坐商,杨河实行的就是商人市籍制度,开店前,需到巡检司登记,获得许可,或租或买地段,然后缴纳商税。
大明有住税,也就是类似营业税,此时往往三十取一,杨河一样商税三十税一。
然后有过税,类似关税了,大明在各地设钞关,征收的就是关税,各地关卡收税率高低不一致,一般来说,各地驴骡车装载物品出入京城九门者,每辆要缴纳车马税二百贯。
各地客商装载货物的船只,从北至南,或从南至北,每百料要纳钞五百贯。
现在当然是征银,大体里河并北河来的五尺船,一只纳银三两八钱一分二厘。
还有各种货税,分衣物类、食物类、用物类、杂物类几大类,依通关货物之精粗、时价之高低来确定税额,分别征收白银一分、二分、一钱、二钱,至一两、二两不等。
大体关税也是三十税一或十取一。
暂时杨河没有收这个关税,商人入集,只缴纳三十税一的商税。
然后此时商人颇重要的一点,就是需要为官府承担铺行差役,包括承办购物、办理祭品、供应粮草等等,算是店铺商贾为官府所服的一种徭役,这是颇有猫腻的一种制度。
类似田赋一样,有靠山有势力的商贾,总能将自己的负担转嫁到没有靠山,没有势力的中小商人头上,加上承担铺行时,官吏也会借机敲诈勒索,使得大量商人店铺纷纷倒闭破产。
杨河的新安集并不推行这种制度,这是让集内商家颇为轻松的一点,一切都是真金白银交易,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不拖欠,不赊账。
特别新安庄什么都要,米面,布匹,油盐,菜肉,煤铁,皮革,铜料,竹木,现在更连泥土碎石都要,庄内采购非常频繁,有若吐金怪兽,源源不断吸入各类物资。
各商家光吃新安庄的订单,就可以过得很轻松了。
有税,但不高,不复杂,更没有各种类型的敲诈勒索,前景又非常好,对各商人来说,这是一块新的黄金地带。
看着集市发展,邓巡检每日兴致勃勃,非常专注集内的事情,毕竟新安集中他也占了股份,他弟弟邓官,一样在集市中投了不少钱,以后会有分红。
还有北岸各村寨的当家,现在都是庆幸,当时杨相公设集,各人抱着捧场的心态投了一些钱,现在看来,这新安集市就是一只会下金蛋的白天鹅啊。
很多人甚至后悔投钱少了,现新安集十成股中,只邓巡检占了一成,余者各人全部占一成,然后杨河占了八成,除了邓巡检,余者各人都没有话语权,只等集市兴旺后会有一些分红罢了。
与各人想法不同,杨河现在并看不上这些区区商税获利,只为治下百姓谋个出路,多条生计罢了,然后团结周边利益集团,为自己获取物资便利。
虽然他并不因此放弃对集市的掌控,很多事情邓巡检在管,但户务堂的会计所有权审核市集的帐本,越来越变成税课局的巡检司事实成了堂下的一个部门。
杨河最关键还是想在新安集建立一种制度与标准,以后推广开去,所以他对市场的度量衡器要求非常严,街市上商人使用的斛,斗、秤、尺等度量衡都有标准规定。
绝对不能大斗小斗,私造度量衡器,敢违反的,会遭受警告,罚款,驱逐几项惩罚。
然后对市场商品价格也有一定规定,乱提物价的商人一样会受到惩罚,特别杜绝行会的存在,一切以官方的指导为主。
若新安集成功,他会试着推广治下。
……
新安集的人流越多了,不单只是集日,闲着没事时,附近的乡民,特别新安庄的民众都会过来逛逛。
集内茶铺的生意非常好,已经连连扩大经营规模,他们很多老客人,就是新安庄民了。
庄民的薪俸,平均是每月五钱银,这个银子自己开伙力有不逮,毕竟就算现在米价不到最高的时候,但也接近一石二两银,好在新安庄实行食堂制,庄民吃住基本全包,还有一些穿的。
温饱解决了,手上又有闲钱,时时过来打打牙祭还是可以的,看中什么商货,也可以掏腰包豪气的买去,所以别看新安庄民不多,消费能力还是很强的。
集内商家也最喜欢做他们生意,不斤斤计较,豪迈,不象有些客人,一文钱要争个半天。
看着新安集热闹的情形,杨河满意点头,眼前的一切,便若初生的太阳,充满了蓬勃的生气,让人陡然就涌现出希望。
他身旁的陈仇敖看着,亦是若有所思,杨河看了他一眼,笑道:“老陈在想什么?”
对这个总酷酷冷着脸,但笑起来其实颇为阳光开朗的帅哥,杨河还是很看重的,也愿意听听他内心的想法。
陈仇敖道:“相公,属下在想,为何到了北岸,某心中就安定下来,我们这边的百姓,精气神更与别处不同。在睢宁城的时候,就算我在宴席中吃着山珍海味,也觉心中不安。那边的百姓,贫者三餐不继,孤苦怯懦。富者大鱼大肉,嚣张跋扈,但感觉他们一样朝不保夕,没有安定,心思惶恐。”
杨河有些惊讶,这小子,有长进啊,看来将他带在身边带对了。
他叹道:“常言说得好,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三餐不继,金钱不足,常年为生活而奔走,甚至冻馁交加,这精气神如何提得起来?自卑怯懦,实属正常。而周边都是仇恨孤苦之人,每日虎视眈眈,富者银粮再多,又如何安心?所以啊,每到这时候,世道就要乱了,世道一乱,贫者就算想安定,都是奢望不可能。”
陈仇敖若有所思:“所以相公搞食堂,是让庄民没有衣食之忧吗?”
杨河道:“当然,让庄民各自耕种,依这水利土质收成,他们如何活得下去?而人活在世上,最重要是吃,然后是住,若三餐尽为衣食住房奔走,又如何发展呢?每日匆匆忙忙,为最基本的生存而奔波,他们的精气神,又如何好得起来呢?”
外人每见新安庄民,最惊讶的还是他们的精神面貌,有一种发自内心的从容与安定,却是大体解决了衣食住行的结果。
而人活在世上,最要紧的就是生存,若为生存每日奔波,沉重的生活压力下,人的精气神肯定不佳,整体的表现就是猥琐,麻木,怯懦,更不可能考虑长远之事。
因为眼下就要吃饭,要生存下去。
所以小民必然短视,上位者为维护自己的权益一样短视。
便如这明末乱世,小民的愤怒汇成流寇,众短视之人汇成的团体哪有什么战略想法?
反正痛快一把就好,“沉重打击了统治阶级的嚣张气焰”,打击之后就没了。
然后上位者,皇族,勋贵,太监,士绅,文官,武将,明知种种所为会造成更大危害,依然死性不改,最后大家一起死。
在杨河看来,极富极穷都不行,最理想的社会结构却是“橄榄型”,两头小,中间大,中间阶层占多数,有一定的社会生活基础,不再为生存而奔走,又没有上层社会的穷奢极欲。
这样的阶层,更有活力与创造力,中间阶层多,也可使社会保持整体乐观与向上,然后带来更多的正面循环。
杨河现在所为,就隐隐有往这方面走的趋势,建食堂,包吃住,虽然只是最基本的生活条件,却解决了他们最大的问题。
庄民们没有衣食之忧,悬在头上最大一把刀,压在身上最大一块石头去除,这边又安全,没有身家性命的担忧,心态从容下,相比周边朝不虑夕,食不果腹的民众,精神面貌又岂会不好?
然后又有薪俸制,活干得越好,月薪越多,地位越高,虽有些人每月几钱银子也心满意足,但对大部分人也是一种激励,想要获取更多,不使庄民沉溺现状,原地踏步。
这不,到新安集消费的庄民越多,也带动了周边的活力,慢慢发展出内需。
杨河的目标是让麾下庄民慢慢成为中产,随着整体财富的增多,让他们收入也慢慢增加,然后他们积极消费,周边商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