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续南明-第1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杨河决定庄中大规模的打制新安铳,这种后膛的火绳枪。

    依他估计,精制火药后,新安铳约在七十多步可以破甲,但要提高命中率,仍然要放到五十步距离开打,离得越近,准头越高。

    所以,有这后膛火绳枪就够了,毕竟如果打不中,就是射程有一千米也没有意义。

    这也是杨河是穿越者的缘故,敏锐的判断出,什么样的火器,才是最优良与适用的,就是后膛火绳枪与后膛燧发枪!

    而放眼东西方,此时却有一个谬区,就是火铳拼命追求射程远,火力大。

    确实武器精良的话,火绳枪、鸟铳、燧发枪,二、三百米距离都可以打死人,这指的是没有披甲的人。

    然因为滑膛枪的缘故,精度极差,命中率很低,却只能放近打,走到几十米距离作战。

    东方是约五十步,七十五米,西方普遍是五十码,不到五十米,英国人更走火入魔,十八米。

    这使得滑膛枪射程再远,火力再大,都变得没有意义,因为三百米可以打死人,仍然要走到五十米距离作战。

    而这时的后膛枪射程、威力当然不如前膛枪,但五十米距离,就是这时代的掣雷铳后膛枪,用很差劲的麻秸灰火药,一样可以打穿一切盔甲,不论是板甲还是清军的三重甲,而且射速不知高了多少倍。

    这时代的后膛枪技术也不比前膛枪复杂,其实鸟铳后面那个丝转,技术含量更高一些。

    所以有什么理由不用后膛枪?

    后膛枪就算漏气,反正都是几十米距离作战,**气有什么关系?

    后膛枪就算弱些,然跑到五十米距离,前膛后膛威力上又有什么区别?

    特别几十米距离后膛枪优势太明显了,相同的时间内,前膛枪可能只能打三阵排枪,后膛枪则可以打十五阵。

    每五步、十步打一阵排枪,东西方没有一只军队可以承受。

    那将会是一场屠杀,将一大半的敌人打死在几十米的距离内,一口气将他们打崩溃。

    杨河其实也知道东西方这谬区心理的原因,有士兵素质,更有想把敌人拦得越远越好的心理。

    只是想法很好,打不中目标也是白撘,还是必须几十米之内见真章。

    李天南摸着头,佛山那边,各匠大造鸟铳,客人要求也是打得远与准,连红毛鬼也不例外。

    只是远好说,准头就难说,各匠试射,当然可以打得又远又准。

    只是他们是吃这碗饭的,常年累月的下苦工,客人自己打射,就不一定了。

    然在他年轻的心中,火器不是打得越远越好?

    他久在佛山,也听说边塞胡虏的马队尤如疾风暴雨,远远的看了都害怕,官兵们都是一两里就拼命开打,真放到近距离开战,士兵们能忍得住吗?

    不过想想邳州这边位于淮安府,离鞑子远着呢,杨相公说怎么办,就怎么办吧。

    他们仔细讨论,敲定规格大小。

    “三钱铅弹的孔径足矣,眼下百步可洞甲的鸟铳皆用三钱弹。”

    “铜栓可与膛径如一,要套入膛中,合缝紧密,再仔细磨去五丝。”

    “阴阳机这边……”

    张出逊、郁铁匠、李铁匠、李天南等人也会参与铳管打制,但在杨河打算中,他们更多会负责铜栓、阴阳机等要害部件打制,还有穿孔,钻膛诸方事宜。

    毕竟是后膛枪,铳管不需要很长,就不需用技术较高的拼接法,而用熟铁板直接卷合,打制铳管需要的技术直线下降。

    只要严格标准,工料充足的话,便是张出恭、张出逊、郁铁匠儿子郁有铁,流亡铁匠牛金锭等人都有这个打制能力。

    而杨河新安铳的口径就定在十二毫米,铅弹重三钱,约十二克左右。

    这个口径大小,铅弹重量足够了,就算清军披着三重甲,五十步距离,一样全部打开。

    最终众人敲定新安铳的大小规格,各部件如何。

    看着木板上的图案,杨河有些神往,以后后膛枪新安铳,就会按这个标准源源不断产生了。

    唯一的遗憾,就是这新安铳还是火绳枪。

    杨河也想改为燧发枪,只是……

    燧发枪相比火绳枪,最难的不是技术,老实说燧发枪的技术也很简单,各种零部件并不难打制。

    最难的是在材料上,没有好钢做弹簧片,就不可能有发火率高的燧发枪,那还不如用火绳枪。

    目前杨河有两百斤苏钢入库,这些苏钢每一斤每一两,他都有计划如何使用。

    毕竟这钢太贵了,也太稀缺了。

    王琼娥算是有关系,卖了一部分给杨河,然一斤也要六两六钱银子。

    这个价格放在太平盛世,若以米价计算的话,与后世的人民币相对比。

    也就是说此时一斤的苏钢,价格在三千多块钱。

    这是个惊人的数字,而且不是说有银子就可以大量购买,杨河从王琼娥处得来的消息,苏州那边同行公议,对产量是有限制的,为的是保持高额的利润,跟后世牛奶倒入河中一个道理。

    他买了两百斤苏钢,下次有货,不知要到什么时候,还真是用一点少一点。

    也只有用这种钢,燧发枪击锤火石才能打着火。

    然杨河要用苏钢的地方太多了,却不可能用在燧发枪上。

    ……

    最后有一个问题要解决,就是钻枪管。

    大明很多工匠火铳钻膛用的是堕子钢,一种低碳钢,为了避免损伤钻头,钻钻停停,一根枪管要钻一个月。

    张出恭兄弟曾有一根苏钢材料的钻头,所以火器打制又快又好。

    不过他们也有局限性,苏钢钻头钻膛时仍会发热,他们用湿布冷却降温。

    这其实对枪管与钻头仍会有损害,杨河有更好的方法,用冷却油。

    不过没有相应专业油汁,暂用菜油。

    但就算如此,有了苏钢钻头,又有了菜油冷却,钻膛需要的时间,直接缩短到一天之内。

    张出恭兄弟钻头有所缺陷,菱形结构,这样产生的废品率还是很高,一不小心,深加工孔洞时枪管就钻偏了。

    解决的方法很简单,杨河现在也没必要藏着掖着了。

    在几个工匠期盼兴奋的目光中,他缓缓的在木板上画了出来。

    ……

    老白牛:多谢法艾东书友的盟主打赏,现在似乎只有打赏盟主才有系统公告,然后可以加精在手机上显示。

    下一章估计是在晚上。回找找bug书友,依我查的资料,还有询问当地人,淮北一片,以前是这样的,铁匠不洗脸不洗手才能坐上席,洗了手脸,就没这地位。(未完待续。)

第131章 车床() 
众人都是期盼看着,特别张出逊睁大眼睛,腼腆清秀的脸上满是紧张。

    他几兄弟的火器都是他钻膛,他两个哥哥更多是帮工,从很久以前,铳管钻偏问题就一直困扰着他。

    杨相公曾言过,这问题出在钻头上,要解决很简单,当时他含笑不语,现在终于说了。

    他紧张看着,一颗心七上八下的。

    他看着杨相公在木板上作画,慢慢成形,最后画出一副钻头的形状。

    这是……

    张出逊的眼神凝固了。

    李天南一样睁大眼睛。

    他自认自己打造火铳的技艺,在佛山一片也是排得上号的,然钻膛之弊病,也一直困扰着他。

    经常钻着钻着,整根铳膛就废了。

    而且他还没有苏钢钻头,用低碳钢材料的堕子钢,进度缓慢,慢慢干活,一个月打制一根鸟铳。

    甚至很多工匠不如他,钻膛是钻到一半,翻过来再钻另一半。

    听说有一直钻,不担心钻偏的钻头样式,自然是睁大眼睛看。

    此时他盯着杨相公画出来的钻头形状,喃喃道:“这就不会钻偏了?”

    杨河提着铅笔,笑道:“不错,用这单面钻头,就可以解决铳管钻偏的问题!”

    看张出逊与李天南面露非常激动的神情,他笑了笑,这两个年轻人,可以好好培养。

    毕竟年轻,可塑性强,本身他们技艺也非常不错。

    而要解决铳管钻偏的问题,确实很简单,将菱形结构改为单面钻头结构,一种简单的物理原理罢了。

    当然原理再简单,这窗户纸不点透的话,可能数百年上千年,也没人会想到这上面去。

    事实到了清末,很多地方的工匠仍用菱形钻头,印第安人几千年历史,早有了车轮的雕塑玩具,就是想不到发明推车用的轮子。

    对着这单面钻头结构讨论良久,杨河吩咐张出逊先用普通堕子钢打造一副这样的钻头,试用后,若可行的话,再用苏钢打制,以后钻头也皆是此标准的单面结构。

    张出逊激动的答应了,他迫不及待的想试试。

    张出恭在旁看着,一样心下激动,相公将此等绝密技艺相授,自己等更得尽心戮力做事。

    杨河决定先打制六副单面钻头,暂时张出逊与李天南各用一根,余者几副备用与更换。

    钻膛是技术活,普通铁匠却是行不通,不过他们可以打制铳管与别的零配件。

    铳管直接用多炼好铁打制的话,也就是一天之内的事,郁铁匠等人一样可以参与打制。

    熟铁板直接卷合膛管并不困难,技术含量不是那么高,很多铁器的打制比铳管还困难,郁铁匠等人毕竟是几十年技艺的老铁匠,就算没打制过铳管,张出逊等人带一段时间,熟悉后就可以了。

    这样几个铁匠按标准打制铳管与零部件,打磨铜栓,张出逊与李天南钻膛,一个月一百杆新安铳是很轻松的。

    杨河还设计一种车床,使各项工具汇集一体,让打磨钻膛更为的便利。

    依杨河的估计,基本半天就可以钻膛一根。

    这样张出逊与李天南二人,一天就可以钻四根的铳管。

    ……

    “这是?”

    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