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国崛起1644-第9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调五千骑兵过去,速战速决!”清军将领发话道。
在清军将领看来,此时敌人的援军还处于行进之中,火器部队还未全部展开,要想击溃这支援军,趁其立足未稳,是唯一的机会。
第一一一章柳暗花明(下)()
清军将领,原本是打算趁戚家军立足未稳,来个突然袭击,可惜他们低估了戚家军列队的速度,更加低估了戚家军的战斗力。
两千步兵就敢救援江阴,要是没有一点杀手锏,戚志丰怎么可能率队前来?
对于清军骑兵的数量,戚家军通过南逃的江阴百姓,早已摸清楚了底细,原本预计那两万断后的青壮,应该难以保全,为了掩护百姓撤退,戚志丰决定就地防御。
可之后派出的斥候回报,王国兴率领五千精甲骑兵,与清军杠上了,而且断后的青壮,似乎还有不少人幸存。
戚志丰暗自思索,觉得有五千骑兵加入战场,局势应该不会太糟糕,于是放弃了原地防守的计划,改为快速支援王国兴。
仅仅斥候探查这方面,除了苏州新军,戚家军在其余明军部队中,算是最强的了。
当清军发现戚家军的时候,戚家军已经开始快速列阵,清军率领骑兵赶到之时,戚家军甚至已经在前线架设虎蹲炮了。
“这鞑子还真是疯狗,见到谁都敢扑上来,先送他们一波百虎齐奔,听说这玩意儿打骑兵挺厉害的。”戚志丰清淡描写道。
在平原上,步兵打骑兵需要的就是,连续不断地远程火力覆盖,否则一旦被骑兵突入阵中,那后果难以想象。
先前的一万乡勇,在王国兴率重骑兵紧随其后的情况下,为了阻拦清军冲阵,都足足战死了两千多人,足见骑兵在这个时代的霸主地位。
然而冷兵器的霸主,遇到新兴热武器部队,尤其是戚家军这种,善于使用热武器的部队,其后果自然不难想象。
对付火器部队,骑兵可不敢使用游骑骚扰战术,双方武器射程明显不对等,吃亏的只能是骑兵,所以清军唯一能做的,就是一鼓作气冲上去,拉近距离进行白刃战。
想法是没错,可一轮百虎齐奔过去,便让冲锋在最前方的骑兵部队,遭遇到不小的损失,尤其是爆炸后产生的巨大轰鸣声,惊扰了不少战马,令清军骑兵阵型大乱。
清军骑兵没了阵型,其杀伤力不会比王国兴的重骑兵好到哪里去,加上这次戚志丰为了支援江阴,特意去了李鸿飞的宝山工业区,购置了五十挺弗朗机铳,五门百虎齐奔发射架,以及大量手榴弹。
两千戚家军,使用这样强悍的热武器装备,对付五千没有多少防护能力的轻甲骑兵,完全不在话下。
五千清军估计错误,先是被打乱阵型,随后又遭遇虎蹲炮的饱和轰炸,吃了个暗亏,甚至都没冲到近前两百米,便丢下六百多具尸体,仓惶撤回。
负责牵制王国兴部队的清军主帅,得知这一情况后,果断率领余下七千轻骑,快速朝江阴方向撤退,毕竟现在的情形,已经不适合继续战斗下去了。
清军骑兵主动离开,明军也没有能力追击,王国兴的重骑兵此时都差不多累瘫过去,而戚家军虽是士气正盛,可惜两条腿跑不过对方四条腿。。。。。。。。。
就在江阴突围百姓得救的同时,郑成功死守的江阴县城,也迎来了转机。
原来当郑成功收缩兵力,在南门与敌军展开激烈巷战之际,距离江阴不远的长江之中,忽然炮声隆隆,显然是有战船在进行大规模交火。
明军此时在长江水道还有水师吗?
答案自然是肯定的,这还得归功于喜欢精打细算的郑芝龙,郑芝龙一边派人通知多铎,密谋刺杀李鸿飞的同时,也派遣五百艘大小战船,再次进入长江水道,准备交付郑成功指挥,以表“支援”南京的决心。
当郑芝龙派遣的战船,驶入崇明岛后,却发现郑成功本人并未在岛上,仅仅留了亲信部将施琅,率领几十艘战船,守卫崇明岛水域。
一番询问得知,郑成功竟然亲自率军支援江阴,这令一众水师将领大惊失色。
郑成功是谁,那可是郑芝龙的嫡长子,未来郑家军的第一继承人,郑成功被困江阴的消息,直接令前来支援的水师,炸开了锅。
可是水师始终是水师,不能开赴陆地作战,加上这次郑芝龙仅仅是为了表明“忠心”,所以只派遣了战船与水手,并未派遣登陆部队。
最终施琅与戚志丰商议,决定派人进入江北,找戚红英商议。
很快戚红英派人回复,她将率领大军,在距离江阴下游三十里处,与郑芝龙的水师汇合,乘坐水师战船,登陆江阴救援。
因为崇明岛有水师驻扎,江北靠近崇明岛的大部分地区,又都在戚红英手上,所以戚志丰不在驻留崇明岛,而是率领剩余两千戚家军,经苏州走陆路支援。
戚志丰先行出发,戚红英的军队,也在多铎猛攻江阴的第二日夜间,集合在距离江阴下游三十里处。
多铎第三日清晨攻破江阴北门之时,戚家军已经悄悄南渡,并沿江朝着江阴进发。
当郑芝龙的水师,在施琅的率领下,朝清军水师发起进攻之时,戚红英的五万大军,同样朝着进入江阴城内的清军主力,发起了全面反攻。
接连三日的对战,清军早已疲惫不堪,忽然遭遇明军反击,加上后路被断,水师自顾不暇,被困南岸的清军,顿时士气大跌。
之前清军为了攻下江阴北门,曾集中大量火炮,将北门豁口给扩大,如今戚家军正是经由这一缺口,派出大量步兵(戚家军除了三万全火器部队,还有一些冷兵器杂牌驻军),快速攻入了城内。
此时清军心里大多都抱着这样的想法:若是没有这缺口该多好,说不定还能守住江阴。
这还真是应了那句话,自己挖的坑,把自己给埋了。
要不是多铎见机得快,留下刘良佐两万大军断后,自己领本部剩余三万大军,从西门撤走,那这次入城的清军,估计全都得交代在江阴城内了。
PS:小弟写书不易,求大家订阅正版,多多支持下,也好给小弟继续写下去的动力,谢谢大家了。
第一一二章逐渐明朗()
戚家军忽然渡江救援江阴,导致清军南下之计功亏一篑,尽管多铎提前从江阴西门逃走,但戚家军全体,却依旧对多铎紧追不舍。
多铎是下达屠杀六十万扬州百姓的元凶,如今战败,几乎所有南明军人,都不想放过这个罪魁祸首。
长江水道再次被明军水师占领,南京是否被阿济格攻下,多铎也不清楚,只能汇合逃回来的八千骑兵,率领残部朝南京方向逃走。
多铎的想法很简单,按照时间推算,南京此时已经到了最关键时刻。
如果南京被阿济格攻下,他自然就能与其汇合,带兵反击戚家军,若是南京战事胶着,他此刻领兵前往,也能在最关键时刻,完成致命一击。
为此多铎刚在江阴城内,抛下降将刘良佐不久,随后又留下了这次南侵的先锋大将许定国,命其率领剩余两万汉八旗,沿途阻挡戚家军的追击,而他与汉岱,仅率领一万两千满人骑兵(包括与王国兴交战,败退下来的七千骑兵),五千满人步兵,总共一万七千余人,丢弃大量辙重,轻装快速朝着南京出发。
满人主子都跑了,剩下的汉人奴才,自然也开始谋求生路,刘良佐见机最快,多铎前脚刚离开江阴城,他随后便抛弃手下将士,领着五十名亲卫,悄悄赶往江边,趁着双方水军交战,无暇他顾之际,弄了两条小渔船,快速渡江返回江北,朝着六安方向而去,六安是他昔日起家的地方,如今手上没了资本,清军根本就不会待见他,只有到了自家地盘,重新拉起队伍,这才算安全。
除了刘良佐,许定国其实也想逃,可由于刘良佐的离开,江阴城内没了主心骨,两万清兵纷纷投降,戚红英让损失较重的郑成功与阎应元,负责留下休整,并看管这群俘虏,自己则继续追击多铎本部,并且很快就撵上了许定国的阻击部队。
许定国没有刘良佐跟多铎那种壮士断腕的气魄,只得率领手下士兵,跟在多铎后方,边打边退,最终被困丹阳,全军覆没,许定国本人,也遭戚家军乱枪击毙。
多铎倒是派兵赶到了南京,可他发现情况并非想象中那样乐观。
阿济格此时一直被堵在雨花台区域不得寸进,马士英,黄德功等明军将领,也以率军赶来与清军进行对峙。
从形式上来看,阿济格大军已经陷入了两面夹击之窘境。
如今阿济格只有两条路,要么立即撤退,凭借他手上的军队,若是要撤走,包括李鸿飞在内,都不敢轻易阻拦,最多只是想办法,看看能不能再吃掉对方一点兵力。
第二条路就是,等多铎进攻南京,让南京守军回防,如此一来,阿济格便可趁势配合,拿下南京。
可别说多铎如今只剩一万七千主力,就算是十万大军全在,没有拿下江阴县城的情况下,他也不敢轻易攻打南京。
如今后路被堵,若是一日之内攻不下南京,那么戚红英的主力一到,多铎将被困死在这里。
多铎不愿等死,于是率军放弃战马,离开官道,准备徒步穿越南京西南方向的那片原始丛林,绕过南京城,进入雨花台区域,与阿济格大军汇合。
骑兵改为步兵,加上又是轻装简从的情况下,多铎足足花费了四天时间,总算是与阿济格的部队汇合了。
看着一群衣衫褴褛,士气萎靡的清军,阿济格也是大惊失色,他在此足足等了半个月左右,不仅等来了一群溃兵,而且还等来了南明的援军。。。。。。。。。
黄德功、马士英等部,将近十万人部署在西面,东面除了十万南京守军,还有两天前赶来的五万戚家军。
而自己这边,除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