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国崛起1644-第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作为一个血气方刚的少年,每天面对一个能看不能吃的美女,搁在谁身上都难受,未免走火入魔,李鸿飞索性对陈圆圆敬而远之,同时心里还憋了一口气,希望能早日带兵上战场,一举干掉吴三桂这个绊脚石。
这一日,李鸿飞刚出衙门,准备前往城外军营,却被赶来的周福仁给拦住。
“李大人,苏州重工的地址已经选好,就在嘉定县宝山镇。”周福仁开门见山道。
宝山镇既为后世上海市宝山区,乃是华夏重要钢铁工业基地之一,此时的宝山镇还未划归上海县,属于嘉定县管辖,是黄浦江和长江交汇处的入海口,更是上海县的门户。
这里水路交通十分发达,境内有非常丰富的金属矿产资源,又与盛产煤矿的常熟县相邻,走水路运送煤矿,半日就能抵达宝山镇。
可见后世这里能成为华夏重要的钢铁工业基地,绝对不是偶然,周福仁选址的眼光同样很独到。
“哦?那里紧邻崇明岛,将工业基地设在那里,安全方面。。。。。。。。。。”李鸿飞有些犹豫。
地方是个好地方,可那是战略前线,一个不小心,清兵就打过去了,这可是上百万两白银的投资,如果因为战争被毁,那就亏大发了。
“可是大人,宝山镇的冶炼行业比较成熟,只有选址在那里,才有可能在短时间内建成工业基地,并投入生产,若是选择其它地方,形成产能估计得明年之后了。”周福仁说出了当下面临的问题。
这次他可是投了巨本下去,若短时间内没有产出,整个周家破产是不会,但苏州首富的位置,估计就得让出去了。
选择宝山镇虽然很冒险,但却是值得一搏。
“若选择宝山镇,最快什么时候能投产?”李鸿飞询问道。
“那边很多冶炼工业都是现成的,其中有不少还是我周家产业,只要大人定下来,老朽这就花钱买下那块地,速度快的话,十日之内,就可生产农具,冷兵器这类的产品,至于火器,若是有图纸跟熟练工人,不出一个月,便可进行生产了。”周福仁分析道。
一座重工业基地,当然不可能一个月时间内完工,但可以一边建设,一边进行生产。
宝山镇的冶铁行业本就很完善,只需花费钱财买下这些小作坊,再安装好制造火器的专业设备,军器局便可再次开工。
这边军器局在制造火器与冷兵器,并出售给朝廷换取银钱,那边利用换来的银钱,抓紧时间建设更大的作坊,甚至是武器研究所,可谓是两全其美的办法。
这样的办法,也只有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商人,才能想到。
“既然定下了,那就赶紧行动,还有就是,周家既然在宝山有作坊,那本官可否现在就将军器局搬过去?”李鸿飞也是个雷厉风行的人。
毕懋康这段时间可没闲着,正带着一大票匠人,赶制火器的主要设备,周福仁若是还没选好地址,军器局这边说不定都已经开始铺设燧发枪生产线了。
“没问题,只要大人决定将军器局搬过去,老朽这就差人通知那边的作坊,准备安置火器制造设备。”周福仁也不含糊。
李鸿飞已经与他签订了一份燧发枪合约,今后苏州的军队,将优先购买苏州重工生产的燧发枪,周福仁这边早一天生产,就能早一天挣钱了。
待周福仁离开,李鸿飞差人给毕懋康传信,让其随时准备搬家事宜后,便快速朝城外军营而去。
“从今日开始,训练内容有改动。”李鸿飞望着台下黑压压的军队,大声说道。
这些都是新兵,不存在兵痞之类的不服管教之人,经过一个星期的队列训练,明显比之前乱糟糟的集合场面好了许多。
这点就连郭胜都佩服不已,他之前所在的戚家军,算是纪律性最强的部队了,在兵力不过五百人的情况下,每次集合队伍,都差不多需要一刻钟(15分钟)时间,如今两万三千人集结完毕,也仅仅用了两刻钟(半个小时)。
“校尉张超,你领原苏州守备军(一千人)继续镇守苏州,军事训练照常进行,若有懈怠,本官拿你是问!”李鸿飞开始点将。
苏州原本守军只有一千,而且都是史可法那里调过来的,之前史可法北上勤王,各地守军几乎征调一空,城内仅剩五百守军。
之后戚红英为了帮李鸿飞在苏州站稳脚跟,不仅调走了苏州守备,更是连剩余的五百守军,也全部调去了崇明岛。
张超手下这一千人,算是目前苏州城内仅剩的老兵,不管战斗力如何,作为守备部队,完全能起到震慑作用了。
“守备郭胜,你率领两千苏州新军,去城内军器局,帮助毕懋康教授,搬运军器设备,记住,进城后保持纪律,不得喧哗,不得扰民,行动速度要快,两个时辰后,城西大运河渡口集合!”
既然是搬家,军人这些免费的劳动力,李鸿飞自然要好好利用一番的,否则光凭军器局那几十名匠人,谁知道要折腾到什么时候去。
这两千苏州新军,可以说是李鸿飞的嫡系部队,所以李鸿飞必须严格要求,哪怕是入城纪律这方面,都必须再三强调。
“参将戚志丰,你率领两万戚家军,即刻收拾行囊,一个时辰后出发,两日内必须抵达嘉定县宝山镇!”
戚志丰乃是戚红英的堂哥,自从戚继光逝世,戚家军被打压后,戚家除了戚红英,一干族亲都无心参军,如今朱由检下令重组戚家军,戚志丰在戚红英的劝说下,这才再度出山,被戚红英授予从三品参将官衔。
虽然他的官职比李鸿飞更大,但苏州乃是李鸿飞的属地,戚志丰属于客军,自然得听李鸿飞的命令。
既然决定将苏州重工定在宝山镇,那李鸿飞自然得将那里作为重中之重。
古代的通信实在是落后,李鸿飞不得不提前布置,索性将宝山镇,作为新兵的驻地。
一来崇明岛若是爆发战争,这些新兵随时能作为预备队补充支援。
二来苏州重工制造出的火器,也能第一时间装备部队,极大地方便了部队今后的训练。
第三十二章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当李鸿飞分配完毕后,之前还能保持纪律的一众军队,这会儿纷纷开始窃窃私语起来。
毕竟是才入伍没多久的新兵,纪律方面还有待提高。
“李大人,这次全军调往宝山镇,可是要打仗了?”郭胜一脸兴奋地说道。
郭胜此人,天生就是一个战争狂人,说起打仗来,甚至两眼都泛着绿光。
自己老大七天前就带兵去了崇明岛,宝山镇与崇明岛仅仅一江之隔,全军调往那边,郭胜第一个想法就是要打仗了。
而下面窃窃私语的军队,大多议论的,也都是这件事。
“放心吧,既然是当兵,总有上战场的时候,不过崇明岛可有三万多军士,何况还有郑芝龙的水师,就算是打仗,暂时还轮不到你们。”李鸿飞说道。
一群才练了几天的新兵,很多甚至连火器都没摸过,每日只能拿着一杆木制刺刀练习拼刺,这样的部队,能有什么战斗力?
“这次行军,既是一次野外拉练,同样也是带领部队,去往今后的新兵训练营。以后这宝山镇,将作为新兵训练的大本营,那里离战场最近,让大家感受战争气氛的同时,也方便随时支援。”李鸿飞解释道。
他才不会告诉这群人,主要是为了保护苏州重工呢!
当郭胜带着两千多,喊着整齐的号子,穿着奇装异服的军队入城时,立即引来了一大群百姓围观。
“这就是之前每日喊着奇怪口号的新军?”
“穿着也很奇快,看着倒是挺有气势,就是不知道上战场会怎么样?”
老百姓们对这批入城的军队,进行了各种各样的评价,但大多都没抱太大希望,明朝军队的战斗力,基本上已被老百姓熟知。
连李自成这样的反贼都剿灭不了,能有多少战斗力?
“听说这苏州成军没多久吧?圣旨好像才下来七八天,这么短时间内,军队就能做到,其疾如风,其徐如林,看来这李大人确实是个练兵好手。”一名真正酒楼上喝酒的大汉,忍不住感叹道。
“能当得丽亨兄夸赞,这李大人今后定是一大名将,我们不如直接投靠了苏州知府,省的继续留在江阴蹉跎岁月。”旁边有人劝解道。
大汉似乎没听到,而是看着下方前进的军队出神,良久,大汉将杯中之酒一饮而尽,这才慢慢说道:“我阎应元不过一不入品级的典史,又如何能获得知府大人提携?况且家中老母有恙,不敢长途奔波了。”
这李鸿飞可不是一般的知府,简直就是一方诸侯,阎应元虽然有心投奔,却也没有丝毫门路。
历史上的阎应元,可是著名的抗清将领,任江阴典史期间,率六万义民,面对二十四万清军铁骑,两百余门重炮,困守孤城八十一天,使清军连折三王十八将,死伤七万五千人,史称江阴八十一日。
城破之日,义民无一降者,幸存者仅老幼五十三口。
阎应元被俘后坚决不向清廷贝勒下跪,被刺穿胫骨,“血涌沸而仆”,却始终没有弯下膝盖,终英勇就义。
可谓是明末民间第一英雄也!
只是此人虽胸有大才,上任没多久,更是平定了江阴境内匪患盐盗,可如今却也仅仅只有,江阴当地百姓心里清楚罢了,何来资本要求李鸿飞重用他?
所谓英雄,又有几个生前就留下响当当名号了的?
不过李鸿飞练出的军队,倒是对阎应元触动很大,以至于令他在今后抗清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更辉煌。。。。。。。。。。
从苏州走大运河入长江,之后顺流而下,只需一昼夜,便能到达宝山镇。
这一次李鸿飞要与周福仁一道前往,而且来回大概要花费一周时间,在交通�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