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国崛起1644-第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好在朱由检还没彻底疯掉,规定了这样的权力只有三年,李鸿飞必须在三年之内,让苏州的经济翻三倍,而且还要在三年之内,练出至少三万可战之兵,
所谓可战之兵,则是一比一的军力对比下,能与满清八旗对抗。
但凡这两点,有任何一点没有达到,三年后就是李鸿飞的死期。
经济翻三倍,这是李鸿飞递交计划书时,为了让朱由检同意,而特意声明的。
他所指的经济,主要是农业与商业上的各种税收翻三倍,毕竟古代人才不会跟你算什么隐形财富,固定资产。
朱由检以及朝廷一众官员需要看到的,是你今年上缴国库的银子,与往年进行对比后的结果。
原本按照之前的税收,即使农业税不进行调整,光是依靠上调商税,李鸿飞就有信心将经济实力翻个三五倍。
可如今朱由检直接一次性将商税调到了天上,李鸿飞要想将整体经济提升三倍,那岂不是爬到天上之后,还要再上三重天?
户部的官员可不傻,各地商税都上调了六倍,那么再次对比之时,自然是按照新的税率来计算。
第一年的税收,李鸿飞若是缴少了,那么户部定然会彻查偷漏税务问题,可若是缴多了,那不好意思,三年后,你得按照这个标准,至少上缴三倍。
好吧,虽然经济问题有些棘手,但李鸿飞好歹也是个现代人,发展经济这方面,怎么也不会比古人差多少,只有努力一点,还是有希望达到的。
可即使这样,朱由检还不打算放过李鸿飞,又将编练新军的事物全权交给了对方,还硬性规定,必须要达到满清八旗的水准。
如今的满清八旗有多厉害?
万历十一年(1583年)努尔哈赤用祖、父所遗的十三副甲胄起兵,当时的部众不过十几人,到如今清军大举入关南下,占据大明半壁江山,仅仅用了六十年,而且满清八旗每一次战役,都是以寡敌众,以至于明军与八旗军对战时,没有三倍之数,甚至都不敢主动迎敌。
让李鸿飞编练一群新兵,而且还要做到一比一不落下风,这又是一个艰难的任务。
全火器部队的计划若是能顺利实施,兴许还能与之抗衡一二,可仅凭一府之财力,支撑这样一支三万人的大军已是极限,哪里还有余钱向朱由检上缴三倍税收?
自古以来经济与军事很难做到齐头并进,至少对于华夏汉人而言,从来没有因为战争发过财。
华夏的军队打赢了,除了获得土地与名望,一般都不会找那些番邦小国索取钱财,甚至还会大发善心援助战败的小国,典型的打肿脸充胖子。
可一旦打输了,不仅要被敌军劫掠,还得割地赔款赔女人。。。。。。。。。。
所以朝中一众大臣听闻苏州改成特区后,非但没有反对,反而纷纷举双手赞成,因为根据内部消息,这次商税上调,就是那苏州李梦回搞的鬼,这些大臣明面上弄不了李梦回,暗地里都憋着坏呢。
如今李梦回自己找死,他们也不介意多等个三年。
只是他们并不了解,战争可不一定都是赔钱的,李鸿飞要做的,就是告诉明朝所有人,战争同样也能发大财!
虽然这两项任务都很艰难,但李鸿飞却并不畏惧挑战,因为按照历史进程,不出一年,多尔衮就能搞定北方,并且挥军南下了。
如果李鸿飞连这两点都做不到,那如何抵御多尔衮大军?
苏州如今算是最前沿了,一旦抵御不了多尔衮大军,别说一帮大臣,朱由检第一个就会翻脸不认人,所以如今对李鸿飞来说,绝对的行政权力,才是最急需的。。。。。。。。。。。
而演武场上的一部分商人,在听到第一份有关商税改革的圣旨后,差点没跳起来找李鸿飞拼命。
因为商税虽然上调,可没说过补税之类的旨意,这些商人听信小道消息,前几天都主动带着账本,到知府衙门补税,这下总算知道被知府大人坑了,心中能不恼火吗?
只是还没等他们发火,第二份圣旨内容,却令他们冒出的火气,再次生生憋了回去。
这李大人究竟什么来头?
竟然比云南的沐王府权力还大,难道是皇帝的私生子?
猜测归猜测,还没有谁敢将这种事情说出去,不过领教到李鸿飞厉害的一群商人,如今却在暗自寻思,要不要离开这个所谓的特区。
至少一些守旧的商人,感觉这个特区没什么前途,尤其是那些世家大族,若不是舍不下这份家业,估计已经准备举族迁徙了。
倒是一些头脑灵活,敢于拼搏的商人,发现一个赚钱的契机,经济实力提升三倍,那就意味着在这里经商,必定是要赚大钱的,否则知府大人岂不是脑袋不保?
商人们想法各异,底下一众官员确基本上都是叫苦连天,若是之前大家就算得罪了知府大人,最多被打压排挤,可如今李鸿飞掌握了生杀大权,还是一个只能“活三年”的倒霉长官,在这样的大佬手下做事,稍有不慎,估计丢官是小,很有可能连小命都难保啊!
一众官员,直接将李鸿飞归为将死之人,将死之人不可怕,可怕的是这人还有无上权力,在明知必死的情况下,定然会用手上的权力,拉一大票人陪葬的。
然而李鸿飞才不管这些人怎么想,只是接过圣旨与官印,匆匆交代几句,便解散了人群,他利用圣旨借势的目的已经达到,剩余的时间需要抓紧完成自己的发展计划,哪有闲工夫与这些人闲话家常。
至于朝中官员怎么想,底下的老百姓怎么想,这都不重要,最终结果,还要等三年之后,才能见分晓。
第二十八章是时候装逼了()
知府衙门内,李鸿飞安排一应官员招待王承恩带来的随从,自己则与这东厂厂公在书房内品茶聊天。
“这知府衙门可真够寒酸的,看来李先生这是要做清官啊!”王承恩端着茶杯闻了闻,却并未饮茶,反而说起了知府衙门的陈设。
王承恩可是朱由检身边的人,什么好东西没见过,这茶叶一闻就知道不是什么上品,而且看这书房内的陈设,想必这知府衙门并不宽裕。
李鸿飞是“仙人”,无须理会这所谓的表面功夫,可这衙门代表了皇家脸面,王承恩自然要提醒一番。
“这可怪不得本官,都是上任知府太清廉了,而且本官上任之时,圣上连一两银子的路费都没给,如今又定了个三年之期,哪有余钱进行修缮?不过公公这一路过来,想必是捞了不少油水,要不支援一点,至少让本官将这衙门修缮一番。”李鸿飞不仅哭穷,更是反过来找王承恩要钱。
对于古代特使出行那一套,李鸿飞可是门清,那基本上是走到哪里,收钱就收到哪里,苏州距离南京虽然不算太远,但这一路过来,都是富庶之地,赚个十来万,一点问题都没有。
在这大明之中,除了朱由检,估计也就只有李鸿飞,敢开口找王承恩要银子了。
“李先生啊!倒不是咱家舍不得,而是这次圣上交代了,一路收取的好处费,圣上要拿走七成,剩余的三成,也仅仅够维持东厂开销的,咱家手里可真没余钱。”王承恩才不吃李鸿飞这套。
可以说就算是王承恩手上有余钱,也不会给李鸿飞一文钱,因为朱由检找王承恩要好处费,还是李鸿飞篡撵的,王承恩平白无故少了七成好处费,还怎么可能拿钱给李鸿飞。
李鸿飞当初说的很直白:“手下的人爱财可以,但不可贪赃枉法,像东厂这些特殊机构,有时候为了方便行事,便于情报探查,定然要收些孝敬钱,这种钱财收取之后,可以向皇上报备,之后再由皇上决定,分出其中一部分作为奖励,如此一来皆大欢喜,手下的人办事也有了动力,同样也不会因为受人好处,担心对方揭发,而徇私枉法。”
既然贪污止不住,那就明着来,你愿意给钱孝敬,那我就收着,但却不会卖你任何好,反而会将这种事记下来告诉皇上,让皇上抓住你行贿的把柄,
虽然如此一来,最后得到的银子少了,但至少这些银子都拿的心安理得。
所以这次传旨,朱由检特意允许那些传旨的太监收取孝敬钱,但不可强行索取,而且最后还得向朱由检报备,这才能分走三成应得的那一部分。
如今的朱由检,对钱财方面,可谓是无所不用其极了。
“看来圣上也不容易啊!听说史可法大人的军队,如今连粮饷都难以凑齐,本官如今才刚上任不久,也没弄到多少银钱,就先支援纹银五十万两,拿去给史大人应应急吧。”李鸿飞轻飘飘地说道。
作为一个现代人,装逼打脸那是必备技能,你丫不是哭穷么?
你丫不是嫌弃我知府衙门寒酸么?
劳资就用白花花的银子砸死你!
“五。。。。。。五十万两?李大人,您不会是将府库里的银子都拿出来了吧!地方衙门可是要留有一定现银,用来应付突发状况的!况且。。。。。。。。况且皇上交代了,苏州如今刚刚成为特区,而朝廷因为战事吃紧,没有钱粮支援苏州,所以大人这边的银钱,可以暂时留作己用,第一年的税收也不必急着上缴,只需报备一番,将所得税银用作发展经济,编练新军才是最主要的。”王承恩很惊讶,以为李鸿飞乃是“仙人”还不明白这钱生钱的道理,所以赶紧跟李鸿飞解释起来。
其实朱由检之所以规定这个三年之期,也是出于对大臣们的妥协,明朝可不是朱家一言堂,如果没有令那些大臣无法拒绝的理由,苏州特区根本没办法实施下去。
既然明面上不能帮助李鸿飞,但朱由检暗地里还是在想办法进行帮衬,比如第一年的税收留用,不必上缴朝廷。
若是在太平盛世,这根本不算什么,可如今是战乱年代,朝廷连维持军费都困难的情况下,放弃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