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经济大清-第2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自康熙即为以来,先有鳌拜之乱,再有三番、台湾、俄国、李朝、准格尔轮番作乱。国库里银子鲜有超过一千万两的时候。
陈廷敬好歹也是个读圣贤书的读书人,自打当了户部尚书之后,天天为阿堵物发愁,也多亏他主政户部,大清财政才撑得下去。
康熙看了许久,放下折子道“此事朕暂且罩准了,着工部、户部及河道总督于成龙拟个条陈出来。”
陈廷敬心中一阵哀嚎,但也只能硬着头皮出列道“臣遵旨。”
工部尚书退下后,百官无事可奏。
康熙看似随意的道“诸位爱卿无事了吗?朕这里还有一件事,昨天夜里,李朝呈来两封国书,诸位爱卿听听。”
康熙给内侍太监使个眼色,早就准备好的太监拿着李朝国书出来,通读一遍。
读完之后,大臣们还算平静。
太监又开始读第二封。
两份国书一是李超国王写来,一是李朝世子写来,所述内容完全不同,但目的却都一直,那就是让清廷出兵,帮助李超平叛。
两份国书读完,大臣们顿时议论纷纷,毕竟两份国书出入太大,而且一份是爹打儿子,另一份是儿子打爹,未免可笑。
这时兵部尚书杜臻出列道“皇上,两份国书不论哪份所言为真,都乃李朝内乱,我们不应贸然出兵,坐山观虎斗方为上策。”
理藩院尚书周泰也道“皇上,李朝内乱真假难辨,不宜贸然进入争端,况且不论李朝作乱双方最终谁胜谁负,于大清天国身份都无影响,置身事外方为上策。”
李光地出列道“臣附议。”
熊赐履也道“臣附议。”
眼看着朝廷中重臣接二连三的表了态,百官们心里顿时如明镜一般,这事皇上恐怕早就和百官商量好了,现在朝堂上提出不过是做个戏罢了。
于是很多官员也纷纷出列附议。
不过出乎他们意料的是,康熙却打断了他们“先都别急着附议,朕还没有说完。”
百官愣住了,李光定、杜臻等一众尚书也愣住了,这好像和说好的不一样啊。
康熙道“朕这还有一道折子,是一道请战折,是早朝前刚刚送来的,送折的信使虽是四百里加急,但跑死的马比八百里加急还多。”
杜臻低声怒斥“谁这么大胆子!敢不经兵部便上书,还为此跑死驿马,老夫定要……”
按理请战之人必是武将,既然是武将则归兵部管辖,也无怪杜臻会如此愤怒,这和下属越级上报是一个道理,不过他正骂着,突然看到李光地意味深长的目光,顿时心里一个机灵,连忙住嘴。
陈廷敬本来还在心里为避免了与李朝的战火而偷着乐,但一看到康熙手中的奏折,立刻在心中咒骂起那个不知道天高地厚上书的王八蛋,同时脸上写满了忧国忧民的神色。
康熙道“折子有些长,便不给众爱卿宣读了,上折之人扬言,出兵李朝其利有三一来,李超内乱,必定损耗国力,大清如若派兵可顺势进驻李超,助其镇守地方,不再生内乱,以彰显我天朝之教化……”
百官无语。
陈廷敬内心骂道“天朝教化是假,狡猾无耻才是真。堂而皇之的进驻属国,别的影响先不提,光是军费一条就足够祸国殃民的了。”
康熙扫视群臣,继续道“二来,天朝相助李朝平叛,则李朝之主必对我大清感恩戴德,不敢再相叛,亦可彰显我天朝之威严。”
陈廷敬心道“无耻啊!无耻!李超国王和李朝世子,现在都可称作李朝之主,究竟帮谁并不说清,摆明了是想让两方开价,价高者得,至于什么感恩戴德,简直是废话,你都派兵驻扎了,李朝人敢不感恩戴德?”
康熙道“三来,李朝自古乃是中原领土,汉朝即设汉四郡,后被高句丽夺去,隋炀帝三征高句丽不成,唐太宗征高句丽无功而返,今李朝自称三韩子孙,意以高句丽后人自居,实乃狼子野心,如今我天朝出兵李朝,既是如前明万历年间出兵朝鲜顾念宗属之情,又是远超唐宗直追我朝太宗皇帝之标榜千秋的功绩!”
。
第三百七十八章 大义()
陈廷敬气的双手发抖,心道“这么一通浑然天成的马匹真的是六阿哥所写的吗?把种种为人所不齿的事情堂而皇之的写出来也就罢了,最后还要描绘一番成功的盛景,直拿唐太宗、清太宗作比,将皇上高高的捧到云端,偏偏皇上还就吃这一套。”
自康熙登基以来,国内就大小战乱不断,好在每战都是大清胜利,这才让康熙有了圣君的名号,否则百年之后,一个武皇帝的谥号是跑不掉的。
康熙虽然号称是千古一帝,但其功绩主要还是体现在武功方面,文治只能说是马马虎虎。
康熙朝连年用兵,加上索额图、纳兰明珠明争暗斗,朝野贪腐之风甚剧,国库早就是入不敷出,如果没有齐齐哈尔和老沟金矿撑着,恐怕陈廷敬辞官不做的念头都有了。
因此不论康熙想要做什么,陈廷敬第一个便要站出来反对,原因无他,国库实在没钱了。
杜臻听完这份请战折也是两眼发直,双拳紧握。
开玩笑,与葛尔丹大战刚刚过,清军八旗和绿营的精锐死伤惨重,此时再起争端,哪来的兵马?当年太宗皇帝征朝鲜,动用八旗铁骑十万余。
而今,八旗已不是当初的八旗,李朝也不是当初的李朝了,凭现在八旗绿营,杜臻分析没有十五万,恐怕难保全胜,如此一来,一个很严峻的问题就凸显了出来,国家实在没兵了。
理藩院尚书周泰也是一副惊异万分的样子,他到不在意兵马钱粮,而是,天朝帮属国平叛的口子一开,周围无数蕞尔小国,便会纷纷来讨要兵马,到时理藩院还不忙成一锅粥?
李光地也心想朝廷好不容易避免了与藏人的争端,却不成想李朝又冒出事来,有道是好战必亡,忘战必危,他觉得现在就是国家危矣的时候了。
乾清门下,大臣陷入死寂,在没摸清康熙的意思之前,没有人敢公然出来讲话,但是众臣之间暗暗交换了神色,都是一般的摇头。
康熙坐在御座上,眯着眼睛,将下面众臣的表现收入眼中,看似漫不经心的道“众位爱卿有何意见,都出来说说。”
无人出来讲话。
康熙便道“陈廷敬,朕看你有些话要讲。”
陈廷敬被点到名字,索性把心一横,出列道“皇上,若要出征李朝,别的诸多问题臣不知道,可国库实在……实在是没有银子了。”
这话一出,众臣们顿时窃窃私语。
陈廷敬平日长袖善舞,极少抱怨国库银两,将国库没银子的事情直白的说出来,这还是第一次。
康熙微笑道“朕知道了,杜臻,你是不是也有话讲?”
有陈廷敬先例,杜臻也将心一横,出列道“皇上请恕臣直言,昭莫多一战,我军虽大获全胜,但远征漠北,还是让清军精锐折损甚多,若要再出征李朝,短时间内……恐怕难以凑集兵马。”
这时,工部尚书也出列道“皇上,自古有言,‘好战必亡,忘战必危。’如今四方已定,而水患未绝,何不将出征银两和民壮用于水利之上,出征李朝能比肩太祖,兴修水利却能让皇上恩典记在万民心中啊。”
李光地看了工部尚书一眼,没想到他竟然把自己的话抢了去,搞得他现在只能出列道“臣附议。”
大臣中又站出不少不同意出征的,但也有一些武将同意出征,只是讲不出什么大道理,被文官们用眼神一通鄙夷。
康熙笑吟吟的道“诸位爱卿的顾虑,朕都知道了。”
陈廷敬松了口气,皇上毕竟是位明君,效仿隋炀帝穷兵黩武的事情是做不出来的,其余大臣表情也都放松下来。
“不过这折子,朕还没有说全。”康熙又道,“折子中还说,征讨李朝,一万人足矣。”
这话一出,群臣顿时哗然。
倒是陈廷敬和杜臻没了动静,一个想,一万人出征,朝廷钱粮倒也能供应;另一个想,一万精兵朝廷倒也凑得出。
李光地急道“皇上,昔日太宗皇帝征讨朝鲜都用了十万大军,如今李朝已是今非昔比,何以能用一万人攻下?请皇上治此人妄言之罪!”
众臣看了李光地一眼,看来他是真的被气到了,连治罪六阿哥这种话都说出来了。
康熙道“朕也不卖关子了,上这折子的人,估计众位爱卿也都猜出来了,正是六阿哥胤祚,而他所谓的一万兵马,主要也就是他在齐齐哈尔编练的新军。胤祚在折子上说,李朝内乱皆系西人南人党争之祸,发展至如今,则成了世子在北,国王在南的南北对峙之势,朝中西人势大,在野南人力强,只是与李焞相比,世子缺少大义支持,故一直节节落败,若朝廷支援一万兵马,则可在大义上让世子占得先机,让李朝陷入战争之泥沼。”
杜臻虽然在心中暗骂六阿哥无耻,但不得不承认,一个内乱分裂的李朝,才是他们想看到的李朝。
施琅道“皇上,李朝内战,局势将持,一万兵马未必不能起到左右胜局之效。”他本是福建水师提督,但近年来因多病,回京任职。
这话一出,不少大臣纷纷骂施琅不仁不义,以宗主身份向属国下手,有失道义大统云云,还有人担忧战败的后果。
康熙又道“诸位爱卿所虑,朕上朝前也反复思量过,但还是被胤祚一句话说服了,现朕也把这句话读给你们听听,‘朝廷里若有大臣以大义相劝,就请皇阿玛问问他们,莫非忘了李朝欲以海兰江划界之耻了吗?’”
众臣瞬间噤若寒蝉。
许久之后,陈廷敬第一个站出来道“皇上,微臣赞同,出兵李朝。”
又有大臣接二连三的站出来附议。
康熙一拍桌子“好,拟旨,命抚远大将军王协齐齐哈尔新军出鸭绿江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