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龙腾1856-第3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其实,曾纪泽对美国是十分了解的。正像黑格尔所说:“人是靠思想站立起来的”,国家也一样。”了解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及人民的精神,必须从历史的角度去探寻其形成的过程和环境,这样才能有客观分析和认识。
了解美国人的精神最好从美国的起源入手。美国人,刚开始主要是清教徒。美国的清教徒主义源于16世纪的英国。宗教改革运动在欧洲展开之后,有些人热切的要求净化教会,这些人便被称为清教徒。清教徒想要摆脱与传统天主教有关联的一切,单单让新约来决定教会的准则。1607年,这群人逃到了荷兰,数年之后,发现这里也并非他们理想中的乐土,于是他们怀揣希望与梦想移民美洲新大陆,于1620年乘坐“五月号”登陆马萨诸萨州建立普里茅斯公民自治团体,清教徒开始在美洲大陆上扎根。基督教清教徒的精神和信念对美国的主流文化有着非常深刻的影响。
基督教是一个救世情结浓厚的宗教。在圣经中,由于“神爱每一个人”。所以不愿失去他的任何一只羔羊;100只羔羊中丢失一只,上帝也要把它找寻回来。耶稣对他的弟子说:“你们要去使万民作我的门徒凡我所吩咐你们的,都教训他们遵守”;“你们是世上的光”,你们的光应当“照在人前,让他们看见你们的好行为”。这种救世的使命感,使美国人的天性中有一种所谓的“传教士精神”。
1776年得美国独立,独立本身没什么了不起,关键是独立遵循的思想原则:独立宣言和人权宣言。“自由”、“人人生而平等”、“天助自助者”,这是美国人信仰的声音。是他们强大的“基因”。美国人将“好”的文化和制度“推己及人”的“救世”情结,深深扎根于基督教清教徒的“天命”意识,制度和文化的对外扩张通常被他们理解为是上帝赋予他们的“特殊使命”。
曾纪泽于是劝说美国人和中国一起维护世界和平。听了曾纪泽的话,威廉。塔夫脱陷入了沉思。他本身也是一个和平主义者,于是他答应曾纪泽回去说服美国国会的议员们。
不过,威廉。塔夫脱对曾纪泽的方案还是有所怀疑,说:“即便中国和美国联手,真的有把握说服德国和英国坐到谈判桌上来吗?”
曾纪泽说,根据中国收集到的情报,战争进行到现在,欧洲各国经历了历史上最具毁灭性、最残酷的三个年头,战争的代价不断攀升,双方获得胜利的希望都很渺茫。尽管人民付出巨大的牺牲、遭受了种种灾难,但还是看不见战争的尽头,各种矛盾与困难都已经难以掩盖地浮出水面。厌战和失败主义情绪先在战壕中出现。
同盟国方面的厌战情绪,不仅打击了士气,甚至已经开始动摇各国的统治,德国国会以218票对过了和平决议,要求德皇威廉二世立刻终止战争。哈布斯堡王朝统治的奥匈帝国,毕竟是一个由诸多不安分的从属民族构成的国家,这些民族这时已经开始为获得独立的主权而蠢蠢欲动。同样的事情也在保加利亚和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发生,这些原本摇摇欲坠的国家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
协约国那边的情况也不容乐观,法**队竟然在前线动了一次起义,让协约国不得不放弃进攻战略。战壕里的英国土兵也在一歌中表达了同样的反战情绪:“我要回家!我要回家!子弹嘘嘘,大炮隆隆,我不想再呆在这里,我不想让自己的鲜血浇灌别人的胜利”
威廉。塔夫脱说:“如果中国和美国能促成这次停战,那真是一件大好事。”
曾纪泽说:“那好,我等候阁下的回复!”
不久,中国和美国签订了秘密协议,同意出兵打击沙俄,曾纪泽会见了德国驻华公使。
德国驻华大使在见曾纪泽之前,面色不安。德国在日德兰海战中突围失败后,有意恢复“无限制潜艇战”,德国潜艇总是跟踪、威胁中国和美国的船只,虽然中国外交部门的态度暂时还算平静,不过措辞一次比一次严厉,克林德感觉到中国人的不满正在升级。
就在前两天,两艘德国潜艇企图拦截中国商船队,虽然这次事件最后被证明是一场误会,但中国外交部派人向德国递交了一份警告:若再有类似事件生,中国将断绝与德国的一切外交关系,而且,中国将联合美国,不惜用武力来保障作为中立国的合法权益。
不过,因为现在的世界大战中,各国并没有正真决出胜负。在日德兰海战中,德国和英国都对外宣称自己获得了胜利。所以德皇威廉二世此前主要是想拉拢中国加入同盟国。
曾纪泽把中国和美国提出的停战方案告知了德国,他也大吃一惊,即便是德国,原本也只是想通过战争来获取一些海外的殖民地,瓜分这么庞大的俄国,确实是一件出乎意料又让人兴奋的事情。
德皇威廉二世受到德国驻华公使克林德发来的电报,半天沉默不语。他知道中国和美国肯定是不会加入同盟国了。这次大战,德国也展示了强大的实力,毕竟英国、法国、俄国加起来也只和德国打了个平手。
三天后,来自俄国的一条消息,震惊了全世界,也深深触动了德皇威廉二世的内心:在远离莫斯科的乌拉尔山区的叶卡捷琳娜堡那个一楼房间里,俄国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他的皇后和他们的五个孩子,最大的孩子14岁,最小的5岁,被执政的布尔什维克用机关枪处决了。列宁下达了“屠杀令”。在地下室,全副武装的士兵等着他们,子弹先是射进了尼古拉二世的脸部,然后,他的妻子儿女也中弹。奥尔加公主扑到她弟弟面前。第一颗子弹击中她的肩部,第二颗子弹射中她的胸膛,最后一颗子弹击中她的喉部,鲜血从嘴里喷出。沙皇一家死在血泊之中,他们的御医御厨和两名男女仆役也全部枪杀。他们的尸体被拉到野外的空地上,然后被剥光,沙皇的女儿藏进内衣裤里的珠宝,全部被布尔什维克拿走。行刑队把他们的尸体仍进了一个矿井,然后又往死者脸上泼了硫酸,熊熊的烈火,结束了一切!
威廉二世在报纸上看到了一个沙俄独裁君主的末日,他想到了自己和家人的未来,会不会也是这样?他让德国总参谋长施利芬从前线调回了四个军的兵力,对德国境内的布尔什维克主义者展开了疯狂的镇压和屠杀!另外,德皇表示同意接受中国和美国的调停,但是,德国必须得到已经占领的卢森堡和列日,而且还有乌克兰、波兰等地。
这时,法国本土已经被德国占领了大约40%,对强大的中国和美国单独和德国进行交涉感到恐惧,法国人害怕中国和美国主导了和平的进程,也愿意坐下来进行充分的谈判。
只有英国人不太乐意停战谈判,因为毕竟英国拥有最强大的海军,本土大陆不会受到什么威胁。
曾纪泽下令早已做好准备的中国海陆空三军,迅速趁机出兵占领马来西亚,还有印度等英国属地,用武力逼迫英国人和谈,实际上中国也早就要对这些地方下手了!
曾纪泽觉得,亚洲是中国的地盘,是中国的大本营,就算英国想染指也不行!
第201章 攻占东南亚()
金色的夕阳,照在青色的海水之上,稀松的三艘英国驱逐舰,安静地停在狮城(新加坡)章宜海军基地,巨大的船坞中,不远处的高地上,威严耸立着一群群的炮台,十二英寸的巨炮指向大海,充分显示着的大英帝国的实力。三三两两的英国水兵,悠闲地穿梭在炮台之间,他们没有注意到:这些大炮无法转向后方。
狮城是新家坡的别称,英国人在这块殖民地上深耕多年。早在19世纪初期,英国正在扩张其在印度的版图以及与中国的贸易,他们急需找到一个能够让其商船和军舰停泊、维修的港口,以及与荷兰人的贸易竞争中取得优势。1818年底,英国总督莱佛士在马来半岛的南端建立一个新的贸易港。
莱佛士于1819年1月29日在新加坡河口登陆之后,发觉新加坡具备发展为港口的优越条件,该水域宽敞很少风暴影响,邻近的溪涧也有可靠和充裕的水源。新加坡最初是隶属于英属印度殖民当局管辖。到了1820年,新加坡开始为大英帝国产生利润,并于1826年成为海峡殖民地。1867年4月1日,新加坡正式成为英国的直辖殖民地,由位于伦敦的殖民地办公室直接管辖。到了20世纪初,新加坡从沼泽遍布的荒地,跃升成为全世界第7大港口,被誉为大英帝国皇冠上的一枚小宝石。
新加坡地理位置特殊,扼守着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航运要道马六甲海峡的南口。作为英国在东南亚的政治经济中心,曾纪泽觉得中国必须拿下新加坡,才能彻底把英国人赶出东南亚。而且,新加坡华侨人口密集,曾纪泽早就想将新加坡纳入中国的版图。只是此前一直忌惮英国的远东舰队,还有陆军,才没有动手。这一次因为英国人不肯和谈,而且因为中国在开战后屡次向德国出售潜艇。到了1910年英国总是找借口查扣中国商船,曾纪泽决定要向英国展示一下中国的“肌肉”。不仅要拿下新加坡,还有马来西亚,缅甸,恢复中国在这一地区的传统影响力。
马来西亚半岛为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分界线,称为“远东直布罗陀”的新加坡,更是扼守着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航运要道马六甲海峡的出入口。
大英帝国已经在新加坡经营多年,其章宜海军基地更是规模不凡。但世界大战开战后,英国已无余力顾及这块属地,把远东舰队掉了大半回国,陆军也因为伤亡消耗太大,调走了大部分军队回国,在新加坡的部署已降到了最低的程度。到1910年夏天,不仅东南亚地区,英国在印度、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的军队十有**消耗在了法国战场。
英国此时在新加坡,也就只有“威尔士亲王号”战列舰、“反击号”战列巡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