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雄霸天下之光绪大帝-第10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一百一十九章 大中华帝国()
更新时间:2014…02…08
面对中国在琉球问题上的突然发难,日方颇有些措手不及。而且<寰球时报>一直是作为中国官方喉舌而发声的。4月11日,驻华公使槺疚溲锞痛耍蛑泄馕癫刻岢隹挂椋屏鹎蛉旱菏侨毡镜墓逃辛焱粒谡夥矫娌淮嬖谌魏蔚恼椤�
4月13日,中国驻日公使黄遵宪也向日方提出外交照会,坚称琉球国无论从历史、地理、法理上,都毫无疑问属于中国的藩属,本质上是中国领土,日本是"窃占",要求日本对此进行反省,并迅速改正错误。
双方就此拉开了外交战,使琉球问题成为朝鲜问题之后,中日关系之间的另一个热点。
4月15日,在中国政府的背后鼓动下,北京、天津、上海、广州、武汉、郑州等各大城市,相继爆发了大规模的反日游行,参与人数多达百万。
游行队伍举着各种血红的标语牌子,"宁教日本不长草,誓死收回琉球岛!","杀尽日人心意决,四亿中国四亿血!","攻上富士山,让倭寇低头;踏破东京城,喂天皇吃屎!"各种标语文采飞扬,诗词歌赋一应俱全。
同时那些日本领事馆,也成为了游行队伍攻击的重点,不断遭到石头、墨水、甚至大量粪便包裹的袭击,臭气熏天,如同茅坑。
而那些贩卖日货的商店,现在的日子可就难熬了,被骂被打是轻的,更糟糕的是被一群热血青年一顿猛砸后,货物都被哄抢一空。
同时中国政府也出招强硬,4月21日,丁云桐下旨,由外务部正式宣布琉球群岛海域为中国领海。
根据事先的规划,中国开始将一些旧式的炮舰分组编队,轮流派至琉球海域。
其中主要有“恬吉”、“镇安”、“驭远”、“海安”“澄庆”、“横海”、“威靖”、“测海”、“金瓯”、“登瀛洲”、“钧和”、“靖远”共12艘大小炮舰,三艘为一个编队,共分成四个编队,轮班巡航,形成了琉球海域巡航的常态化。
同时,中国海军的主力舰队,也做出随时待命,准备支援巡航编队。
这一世中国的工业水平大为进步,前世很多要到数年后才能建造的舰艇,现在已经都提前完成。
主要有“开济”、“寰泰”、“镜清”、“保民”四艘巡洋舰,另外还有早期从德国订购的两艘轻型巡洋舰“南瑞”和“南琛”,其中“保民"舰就是小一号的"开济",只有1500吨。其余五舰都是2000吨左右。这六舰虽然威力有限,但灵活机动,加入行列,也很大提升了舰队的综合实力,这样中国主力舰队就共有了13艘军舰。
当然还有一部分炮舰,要保留着用在"庐山计划"上。
如果说以前中日两国之间的争端,还只是桌面底下心知肚明的暗斗,现在终于转变为桌面上你死我活的明争了。
局势发展得如此之快,完全出乎日本的意料。
尤其是日本目前的军事力量急剧增长,许多西方媒体都认为,从所能获得的信息来看,日本已经拥有远东最强的武装部队,因为日本经常会办一些公开的军演,其作战素质给西方观察家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相对而言,中国虽然潜力巨大,但现役的海陆军数量明显不如日本。
因此,许多评论家认为一旦中日爆发军事冲突,日方赢面较大。但是也有一些人,尤其是法国媒体认为中国会赢,他们对中国在极度不被看好的情况下,能够迫使法国停战记忆深刻。
而日本政府,也对目前的局势颇为迷惑,他们只能一边琢磨中国的意图,一边加紧备战。为了麻痹中国,也是为了争取国际舆论,日本政府先后数次提出,希望进行不设前提的首脑会谈,即由日本天皇与中国皇帝,进行面对面的沟通,以消除误会,"让双方能够回到战略互惠原点"。
对此,中国外务部也发表声明,称"中日之间的首脑会谈,需要有一个良好的氛围,日方首先要改正错误,承认琉球国问题"。
日本自然不会接受,坚称"琉球群岛是日本的固有领土,不存在任何争议。"
于是,中国正式宣布"日本天皇为不受欢迎的人,日方已经亲手关闭了对话的大门。"
同时日本驻外使馆分别在英、法、美、德、俄等国报纸发文,宣扬"中国威胁论"等等。而中国驻外使馆也不甘示弱,纷纷撰文反击,称日本为"邪恶无耻贪婪变态之国"。
很快,双方的外交战迅速上升为泼妇骂街,在各种国际场合,相互进行各种辱骂,所使用的词汇也花样翻新,把各个西方大国看得津津有味,英国报纸把这评论为"东方不雅形容词的博览会"。
丁云桐对这种形势发展很满意,这正是他想要的。
一方面,他是以此转移政治焦点,平息国内的争议,并为战争创造舆论。
另一方面,他也希望西方大国们,尤其是英国,把未来的中日战争看成是两个国家的意气之争,仇恨的对决。而不是认为中国在进行领土的扩张,这对减少他国干涉非常有益。
但在中日战争正式开打之前,丁云桐决心先搞定两件事。
第一是改国号。
"清"是满族人建立的国号,在丁云桐看来,对一个满族占极少数的国家而言,这样的国号是不能长久的,也无法适应他未来的争霸计划,所以改国号势在必行。
丁云桐认为,目前改国号的时机已经成熟了。
首先,自己已经有了改国号的实力。
经过长时间的宣传、洗脑、个人崇拜,他作为皇帝实际上已经超越了王朝,成为了整个国家的象征。尤其是自己的统治基础:近卫军以及后面军功地主;通过自己改革而新兴的官僚集团;在工业化过程中,迅速发展的国有大中型企业集团等,他们的权力、地位、财富和名誉,都来自皇帝,而不是朝廷。
其次,事实上已经没有真正的反对力量。
满族的贵族势力已经遭受过大清洗,有实力有地位的几乎全被杀光了,剩下的都只是一些吓破胆的。旧的王公贵族已经无人敢反对。
八旗兵已经被解除了编制,八旗子弟同时被剥夺了一切特权,土地也已经充公,满族的统治基础已经被彻底瓦解了。八旗子弟已经无力反对。
保守顽固的左派知识分子们,在之前废科举,工业化,剪辫子等过程中,能抗争的早抗争了,该镇压的早镇压了,其他的都已经心灰意冷,一声长叹,"桃花扇底送前朝",剩下的只有诗酒自娱,无限唏嘘了。而那些右派知识分子们,对改掉清朝国号早就巴不得了。所以知识分子无需反对。
最后,在人民的思维里,从剪掉辫子的那一天开始,不管他们自己有没有意识到,事实上对改掉国号已经有了思想准备。
正是经过仔细的衡量,丁云桐才敢放心大胆的跨出这一步。
第一百二十章 准备打击暹罗()
更新时间:2014…02…09
4月27日,丁云桐正式颁布圣旨,宣布废除"大清"的国号,改称为"大中华帝国",简称为"中国"。
但在另一方面,丁云桐自己仍然保留"光绪大帝"的名称。这有个很重要的原因,长久以来,所有的学生,工人,农民,包括那些近卫军,一直被灌输要誓死效忠"光绪大帝",如果改变这个名称,会在潜意识里影响人民的归属感,极大的削弱洗脑的效果。
设想一下,本来人人高喊"毛。主席万岁!毛。主席万岁!"
突然一下子改成"毛总统万岁!",喊起来岂不别扭,人还是那个人,官也是最大的官,但神圣感就没了。
第一件事改国号搞定之后,第二件事,该是考虑对付南方那个跃跃欲试的"周润发"了。
其实,在北京会谈时,内务部就报告暹罗大臣进了日本使团驻地,从那个时候开始,丁云桐就在考虑如何有力的打击暹罗。打击不是目的,目的是为了得到老挝和高棉(柬埔寨)。
在前世的历史上,这两个地方最后都被法国夺走,成为法属印度支那的一部分。但这一世却大不一样,法国在中法战争受挫后,彻底失去了在中南半岛进行扩张的雄心,那么这些土地就成了丁云桐志在必得之物了。
老挝的矿藏资源非常丰富,其中黄金储量尤为可观,但并没有得到有效的勘探和开采。老挝人把自己祖先居住的地方称为“黄金大地”,人们赌博、斗鸡都用金条来做赌注。古印度人也认为这块土地富藏金子,而且老挝古都琅勃拉邦的旧名取为香通,就是“金城”的意思。
至于高棉(柬埔寨),不但拥有大量柚木、铁木、紫檀木等贵重木材,而且是个鱼米之乡,水稻种植面积广,气候适宜,水量充足,稻种精良,可以一年三熟。
这两个地方,一个是金山,一个是米仓,让丁云桐实在垂涎三尺。只有彻底摧毁暹罗的抵抗意志,才能为将来夺取两块宝地奠定基础。
为此,丁云桐特别制定了"庐山计划"。
所谓"庐山计划",指的是当暹罗主力向老挝北方三邦进攻时,中国用一支强大的内河舰队,从中国的澜沧江出发,顺流而下,穿越湄公河,直扑老挝首府万象,将老挝与暹罗本土隔离开来,从而切断暹罗陆军主力后路。丁云桐觉得这个顺流千里的意境,非常符合李白的<观庐山瀑布>诗,"飞流直下三千尺",所以就命名"庐山计划"。
在中法战争中,法国的内河舰队曾经一度让中**队闻风色变,给丁云桐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前世法国也曾经把这支舰队派到曼谷湾震慑暹罗。
所以,中法战争还没结束,丁云桐就开始规划建设一支内河舰队,用来控制湄公河。湄公河流经缅甸、老挝、暹罗、高棉与越南,其中老挝的首府万象城,高棉首都金边都在湄公河岸边�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