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鸿蒙元仙-第1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其谈来天地变动,诸般劫数临世,他也听的有些心慌,感觉并非危言耸听,似乎都能与他曾读过的那些史集相互印证,各有评述。
尤其前几年湘洹二流改道,沿河两岸不少郡县城镇遭天灾覆灭,存疑太多,虽然朝廷极力掩盖,但骗骗百姓尚可,他们这些儒者,怎会轻易相信。
只是随着时间推移,无人问管罢了,如今一想,便令他这位当世第一鸿儒都毛骨悚然。
“大师,若如你这般说,那前不久的荒洪大害,岂不是你所说劫数将临的前兆?”
微德大师不由神色一变,这位儒门大贤虽非修行中人,但其满腹经纶,读书这么多年,其实已自生灵慧识神,若有与其相应的法门指引,其必可一步升天,甚至就算死后,又因生籍云州,怕是可立时封神,掌一方神权,业位绝不在自己之下,甚至超出。
“居士真乃贤达智者,贫僧不敢打诳语,不过征兆早起,荒洪天灾,其实亦是人祸,至于其中缘故,恕贫僧不敢乱语轻泄,但以居士大才,想必日后自有机缘知晓。时下居士掌东林书院,乃云州圣贤儒首,大梁浩气长存之地,正宜酝酿潜藏,亦可与惠山三重观多多走动,日后大有用处,老僧说不定日后还要靠居士避助一劫。”
微德大师说的隐晦,碧云先生却深明其意,勾想前因,连通十来年变化,宿根追源,发现一切都起自圣天子好道长生之始,而其失心失德便自任用阉人掌权,祸害忠良贤达,首当其冲主者便是常州刺史李封!
而那位三重观的李仙师,多有传闻便是李封三子,尤其自顾裕之来了之后,更得到确凿证实,不疑有变,这一干造变相印,委实可怖!
微德大师看在眼里,洞察入微,发现碧云先生一众神色连变,已知他心中所想,更加吃惊,论心术灵慧,此人已肉体凡胎,能推算至此,简直不可思议,果然世人不可小看,纵然自己修行佛法,有些广大本领,但儒门治世如此之久,必有其神异之处,并不在于自身,而在于其文道、德行,治论等万世功德,气运长盛不衰。
碧云先生想通关隘,深吸一口浊气,叹道:“大师慈悲为怀,未来纵有劫数,也自可逢凶化吉,若真有用到老朽的地方,绝不敢推辞。”
微德大师大喜:“居士信达贤士,一言作诺,贫僧先行谢过。”
老和尚站起躬身一礼,极是郑重,令碧云先生错愕愣神之间,顾不及反应。
待微德大师说罢,碧云先生赶忙起身将其扶住,大呼曰:“怎敢受大师如此至礼,岂不折煞老朽?”
碧云先生不过古稀之年,虽已近人终没之岁,但比起微德大师一百五十多寿岁,他便完全如稚童一般。
第一百二十二章 禅僧失算归姑寺,双生兄弟拜仙尊()
微德大师乃姑山寺隐僧大德,修行之法传自上古禅门一脉,很是珍稀,一直隐世辟修,藏与世间,并未彻底划入世外修界。
但他所行之道,慧法炼心,增拔道行,已证入比丘果位,相比道家上乘仙业,已可与那顶尖的人仙比肩,久居云州,借助儒家文脉浩气养神炼真,令他佛光纯凝,渐渐参寻到了舍利子至法,已开始追逐罗汉果位,奠筑金身根基。
只可惜时运不济,他的师傅老法丈禅师业已圆寂归虚,许多禅经失了指点,不得要领,又逢天地杀运劫起,朝运动荡,大梁又尊崇道门仙神为首,他分属沙门禅释,与之格格不入,很难演极未来之变。
十多年前他不惜耗费百年道行,终是以佛家慧光照见了一丝前路转机,似是应在这东林书院,便安排机缘与这位山长结交,终日谈禅对弈,与其儒家经典印证自己禅道慧法,居然令他受益匪浅,道行更进一步,已离知觉果位不远。
近几多年来,云州又冒出个惠山三重观,他知那处地界原来是那头妖蛇五云老祖炼法之地,虽有诸多恶行,但又大作功德,补替消劫,使其业力不增反降,因此他懒得除去,后被李尘、晁华二人联手荡平,更不以为意,一来那妖蛇并无神异,二则两年轻修士也无名号,只当作闲谈。
直到最近几年,李尘声名鹊起,战绩惊人,大展异彩,又创派立宗,建玄重灵塔,镇压云州,赴云梦法会,败西夷乌丘道门,敌神月谷金蝉门日使,夺天位立汉阴地府,至于之前斩枯银、血毒二仙,巧败苗黎老魔等等更是数不胜数,屡屡不可思议。
他乃累世修行的比丘僧,一世活三百年,今次已第九世,若完满功行,便可证得金身罗汉,若不完满,九世荒废,要重新而起,亦不知何时可得正果了。
尤其如今大逢劫数,异于以往,以他实累近三千年的道行,也感彻骨心寒,惶惶不可终日,已难以寂心在寺中修行,只得长避与东林书院中,以天地浩气护住维护舍利子耗光,才得以心明智存。
近几日他静中参慧,照见劫眼,正应在西方惠山之巅,不消说他已悟出一丝天机,却苦愁不知如何善与,恰逢顾裕之前来,不用他分说,以他道行,已可前知后知,自然分明一切,心中大喜,已有安排。
未成想三重观那位年岁明明弱幼,不但法力高强,神通玄异,道行也厚,自己这点算计居然未能瞒过,反而借这位司马公子,给自己下了偈语,看来一动不如一静,自己心切乱神,虽久居儒家圣地,也难护持身安。
微德大师心中作想完罢,又与碧云先生闲谈几句,便自离去归山,不再作逗留,但之后每月必来两次,不但与碧云先生手谈,更召顾裕之前来观摩,令其增进智慧,大益己身,甚至谈禅论道,指点其不少慧妙。
顾裕之自然受宠若惊,从中获益良多,毕先生难解其意,大为羡妒,好在他亦儒门真士,别过几日习以为常,平心静气后一口儒门正气尚在,加之他与顾裕之十分投缘,结为忘年,顾裕之更不吝藏拙,所获所得与之畅谈无忌,关系便自更进一步。
一年之后,云州已无洪灾之象,虽遭死不少黎民,但已开始重新修筑城池故土,休养生息,渐渐恢复元气。
江州叛乱四起,成了三十六州恶首,樊奎隐而不报,只点起大军,以快刀斩乱麻之势,又拼自己本领,迅速镇压叛民烽火,暂得一时安稳。但江州经济、生产彻底崩毁,民不聊生,若非周边诸州救济,早就沦为人间地狱,若不彻底解决,早晚仍是一场大乱。
樊奎自然知道,不过他已作逍遥之乐,得过且过,贪图享受,不欲长久,全然上俸朝中吕相,求得高官厚爵,实掌江州一域,山高路远,当起土皇帝。
惠山上,三重观香火越发兴盛,来往香客不绝,已不限与云州一地,多有周边州郡,尤其江州难民,身患疫病,前来求福解祸,大为灵验,便自传播开来,奉起三重观两位祖师神像,尊称“玄重上仙、玄华上仙”,二圣同尊,幅延开来,兴起民教。
曹君曜闭关一年,便悟彻所得,凝入自身,不愧身具宿根,修为更近一步,踏入气通周天之境,并已小成,又服用了几粒清元丹,稳固修为,凝练真气,才破关而出。
一出来方知鼎缘等其他师兄师姐尚在闭关,观里其他弟子均知他身份,与他禀告世情,尤其民间兴教供奉两位掌教之事,令他为难,只是晁师叔外出,掌教老师又闭关不见,他又是最小弟子,一时不知如何处理。
正自为难间,鼎丰突然拜见。
鼎丰原是五云老祖在时的八大执事弟子之一,以前掌典造伙食,并不出众,后李尘与晁华驱逐五云后,鼎缘得势,驱走了其他六位大弟子,独独他与鼎缘关系尚佳,以前也未有过节,权柄不大,便好说歹说凭几分情面,留了下来,依旧管理俗物,近些年十分本分,还被鼎缘传了炼气口诀,颇有些修为。
曹君曜知其根底,鼎缘闭关,便将三重观交给鼎丰暂为打理主持,正要听他分说这来龙去脉,便自吩咐弟子引他来见。
鼎丰进了宝灵阁,执弟子礼作揖拜见曹君曜,万不敢视其年弱而小看,毕恭毕敬。
曹君曜稳坐岚木高椅,免去鼎丰礼数,让其回话。
“启禀师兄,观里来了一对孪生兄弟,求祈拜见仙尊,我本想是来求取灵药,本欲打发,但见他俩执意不走,忽观两人气象甚是亲戚,好似与咱们同出一源,便害怕是否仙尊故人,不敢做主,先留他们住在观里,师兄既已出关,不如见上一见,可做安排。”
曹君曜本以为鼎丰会汇报民间奉教之事,没想到他报来这么一件,也不好再问,便道:“他二人住在何处,你引我去见过再说。”
“我安排他俩人住在了西院厢房,师兄请随我来。”
曹君曜点了点头,跟鼎丰出了宝灵殿,转过五个殿阁,来到西院,就见到两个十岁左右的孩童,两角垂鬓,生的样貌近一模一样,十分灵巧可爱,正在院中打拳,虽十分稚嫩,但却有几分锐气。
这两兄弟与曹君曜年龄仿佛,但曹君曜是身具不凡仙根,灵智早熟,心性独慧,并不能以常理论。
两兄弟打拳正起劲,忽然看见鼎丰带人进来,居然是与自己一般大小的稚童,不由奇怪,但也听了拳脚,上前拜礼作揖,称道:“见过大师傅。”
鼎缘掌观主之位后,鼎丰成了观里大知客,香客便称他起了大师傅,这两小孩学的有木有样,也是机灵。
曹君曜在侧,鼎丰自然不敢多言,立在一旁只见曹君曜双眼泛光,运起望气之数,观瞧两兄弟气息脉络,神情渐变。
“这股气息怎如此熟悉,明明就是先天之气,乃掌教老师独有,这两人哪里得来的?”
“他二人又来祈见老师,莫非?”
曹君曜心中惊疑不定,收回法术,便开口问道:“你们二人哪里人士,来山中因何事要求见仙尊?”
左侧那小孩道大眼一眨,道:“大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