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侠武无敌-第39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见任勇、孟青青满脸失望之色,华枫强忍笑意,对自己的又一次“无心插柳”之举,甚感自得。

    他不知道的是,消息传开之后,华枫手书的这十数块令牌,被无数武林人物视为珍贵秘笈,竟然抢手之极!

    尤其是随着华枫武功日强,这些令牌更是变得弥足珍贵,让有幸拥有者无不感慨万千。

    奇货可居啊!

    ……

    正当众人失望之际,华枫的调兵点将正式展开。

    他们中的少数人,很快就从失望变成了欣喜。

    因为,那枚刚才求之不得的令牌,如今却主动落入自己手中。

    当然,多数未能如愿。

    而“急先锋”任勇,就是“不幸”者之一。

    好在,令牌制作者华枫,一直与他们同在,还有机会达成心愿。

    ……

    此次点兵,与以往有所不同。并无前、中、左右、后军之分,直接点将分派任务。

    首先,点将骑兵“饵队”。

    也可以说是女将队。

    因为除了隐身加强的王仲望、罗一枪、刘猛、史武远、冉寰宇、向天笑等六人外,其余数十头领均为女将。

    四块令牌,分别落入四位主将柳飘飘、孟真真、邓飞霜、艾碧芳手中。

    按之前计划,“饵队”共由四支骑兵组成,每支四百余骑。

    兵力来源,北伐义军原骑兵营。

    ……

    其次,点将骑兵“杀队”。

    也可以说是“临安队”。

    因为六位主将,全部来自临安府,而且兵源也以临安府的“信徒”为主。

    很快,六块令牌分别进入六位主将腰包。

    这六位主将,分别是“活阎王”苟不理、“秃鹰”严不成、“石兽”阮不坚、“屠夫”郑不邪、“蟒王”李不信、“霸王锤”何不长。

    骑兵“杀队”共六支,每队四百余骑,全部由华枫、姜瑶瑶两人的“信徒”组成。

    ……

    再次,点将“突杀营”。

    共两队,每队六百兵马。

    剩余的六百“信徒”,两队各分一半,另一半由北伐义军补充。

    两块令牌,毫无悬念的落入两位主将孟起、段今朝之手。作为孟起副将的任勇,只能徒瞪眼、干着急,满脸羡慕之色。

    质疑华老大用兵欠妥?

    任勇虽勇,却也不敢。

    硬抢自己主将孟起之物?

    任勇虽强,却也不及。

    ……

    最后,点将“疑兵营”。

    仅一队,计千余人。

    兵力来源,后续到来的千余北伐义军。

    “疑兵营”的任务,是多做假人,多插旗,制造大军压境之态势。

    目的,是让敌难辩真伪,牵制其行动。

    不问可知,一枚令牌很快落入主将肖云之手。

    ……

    至于武功极高的姜楠楠,箭法高超的“夺命嘴”蒋不清,则与华枫一道居中军策应。

    姜楠楠的主要任务,是保护中军。

    蒋不清的主要任务,是伺机暗箭伤人,专射敌表现神勇之将领。

    wxi7

第576章 千里驰援() 


    令牌当然是没有的。

    与华枫同处中军,还要什么令牌?

    有姜楠楠、蒋不清发号施令的余地么?

    唐华明、苏高飞、欧阳玉黛、花不开、柳不发等人,则另有任用,届时再一并告知。

    暂时随中军行动。

    ……

    中军约千余人。

    其组成,以八百趟子手为主,辅之以余下的两百北伐义军。

    这恐怕是战争史上,最为寒酸的中军。

    因为,人数委实太少。

    这恐怕也是历史上,最为强大的中军。

    因为,有华枫这位妖孽统帅,有姜楠楠、唐华明等猛将坐镇。

    ……

    至此,各路大军已然调派完毕。

    可谓“号令分明,责任清晰”。

    四十余将,六千余卒,无有不从者,无有不服者。

    临战训练,就由各路主将自行掌控。

    时间,只有短短三日。

    三日后的凌辰,也就是阳春三月的第一天,即为救援大军启程开拔之时。

    三日时间流逝极快。

    子时,月光如水,夜风乍暖还寒。

    六千人马,就着稀薄的晨雾,秩序井然的离开华南镖局,向华东地界悄然而去。

    ……

    此后不久,另一支数十人的队伍,也随之离开华南镖局,向昆明府进发。

    不言而喻,这支人马正是龙世尘、姜守信、孙有福、吴汇武等人。

    之前还人喊马嘶的华南镖局,瞬间人去楼空。

    只余下孟路等寥寥数人,留守偌大镖局。

    而对于在此地生活了数年之久的龙世尘来说,还真有点“青衫寒,鬓微霜,流水年华春去渺,朱阁悲声余寂寥”之意境。

    以龙世尘“武林狂人”之号,竟能安享晚年,委实出乎绝大多数武林人物预料。

    如今以年近九十之高龄,还要忍受长途跋涉之苦,实乃战乱之祸,非人定所能胜也。

    ……

    吴汇武本想参加救援大军,为之呐喊助威。然而,却并未得到华枫同意。

    理由有两点。

    其一,吴汇武性格太过迂腐,并不适合行军打仗。

    其二,他跟随前往昆明府,有两大要务需其完成。

    一是悉心照顾龙世尘老人。

    二是将“武林十七侠”新居,开辟成世外桃源、人间仙境。

    因为该地,将是华枫等人休养生息的最佳去处。

    战后,他们将举众回归。

    众人日后能否过上丰衣足食、与世无争的幸福生活,全系于吴汇武一身。

    听闻自己责任如此重大,本就不甚喜欢打打杀杀的吴汇武,顿时欣然接令。

    ……

    救援大军笼绺疾走,昼伏夜行,专挑无人小径前进。

    但行进速度却很是一般。

    因为如此一来,隐蔽性倒是有了,但时效性却是不敢恭维。毕竟,小径荆棘太多,很是难行。

    如何才能做到两全其美呢?

    华枫一边领军前行,一边苦苦思索。

    最后,在多思过提醒下,终于想到一条妙计——瞒天过海。

    恩师龙世尘之前不是准备了五百套清军服装么?此番正好派上大用场。

    由段今朝所在的“突杀营”一队,扮演成清军。其余人等,自然是被俘虏的民众。

    如此一来,既可以光明正大的快速行军,又足以应付可能的遭遇之敌。

    ……

    此计一出,众皆称妙!

    同时,又甚觉有趣。

    毕竟,他们成长到现在,扮演过的角色虽然不少,但这清军和俘虏,却是从未经历过。

    于是,借着浓浓夜色,兴致勃勃的众人,很快伪装乔扮完成。

    至于刀剑棍矛等武器,以及诸多军需物资,自然是收归一处,由战马“代劳”。

    ……

    果不其然,速度骤然快了许多。

    因为,既无须摸黑行军,又无“重”一身轻,而且行走于官道之上,轻快是理所当然。

    加之白日行军,不但视线良好,沿途还有风景可瞧。众人的心境,也要好上许多。

    良好的心境,美丽的风景,无形中增添了诸多动力。

    做任何事,都要讲心境。

    良好而积极的心态,很可能事伴功倍。

    恶劣而消极的心境,必然事倍功半。

    ……

    二十余日之后,救援大军已然到达华东之境。

    期间,至少有五批细作前来侦探,但都被多思过完美无暇的蒙混过关。

    一口浓浓的满洲话,一身标准的清军将领服,本就极易掩人耳目。

    加之其以统帅之智,应付区区细作兵卒,自然是绰绰有余。

    多思过不但轻易欺骗成功,还让那些细作带回一个信息:我军虽然伤亡惨重,但总算全歼对手,并捕获俘虏数千,望李成栋统帅速速遣兵来迎。

    ……

    此乃华枫随机而生之计。

    成功与否,姑且一试。

    若成,则可先声夺人,斩杀敌军一部。

    若被识破,则也并无多大损失。

    况且,至少可让敌心生疑虑。

    无论处于何种地位,人一旦产生疑虑,行事就会畏首畏尾,再难坚毅果决。

    作为统帅的李成栋,一旦心生疑虑,对稍纵即逝战机的把握,势必会产生一定影响。

    ……

    客观而言,此计破绽较多,成功的希望并不大。

    细作易欺哄,但李成栋何许人物?自然能轻易识破。

    即便成功,斩获必定也不大。

    照华枫估计,李成栋最多派出千余之军,前来一探究竟。若信息为真,则援助之力已至;若为虚假消息,则损失也不算大。

    此不失为稳妥之策。

    ……

    此计最大的破绽,就是“无中生有”。

    因为一月之前,华南境内并无清军的存在,可如今却突然冒出近千之众,而且还有俘虏数千,这未免有些太过蹊跷。

    而且,华枫率两千余北伐义军返回华南之时,其动静并不算小,李成栋定然有所查觉,只是无暇分身他顾而已。

    毕竟,华南一带,也在其管辖范围之内。

    以其才智能力,断不会让如此大的一片区域,成为管理盲区。

    虽然暂时无力兼顾,但必要的信息,定然有所掌握。

    况且,华枫等人离开华南镖局之初,并未着清军服饰。即便是昼宿夜行,恐怕也难以瞒天过海。

    ……

    对此,心有估算的华枫,立即做出针对性安排。

    一旦清军来人不超过两千之众,则由六支骑兵“杀队”强势击杀,务必全歼。

    wxi7

第577章 风卷残云() 


    如若超过两千之众,则由骑兵“杀队”与“突杀营”围而歼之。

    更多清军?

    华枫根本未及考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